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3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约四百余人的辽骑轰然而去,远处的黄春放下望远镜,心有余悸的道:“特么的,这是辽人的精锐。”
接下来他们的处境很艰难,在黄春的指引下,他们不断转换方向,一次次避过了敌军的搜捕。
就这么到了第三天……
宿营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晚上只能坐在战马边上打盹。
为了不暴露目标和留下痕迹,他们连火都不敢生。
凌晨时分,邙山军准备出发了。
涿州已经被他们甩在了身后,再往前,若是敢疾驰,他们今日就能突入大宋的境内。
大家沉默的醒来,吃了些干粮后,有人过来说道:“春哥,小五发烧了。”
黄春的心中一个咯噔,就跟着过去。
一个乡兵躺在地上,身下铺着一块兽皮,可他浑身在打颤,面色发红。
“春哥,某怕是不行了……”
他强笑道:“把某放在这里,你们只管走,回头辽人来了,某弄死几个垫背。”
“垫尼玛!”
黄春吸吸鼻子,对身边人吩咐道:“点火,给小五弄点热乎的。”
小五焦急的道:“别,点火会被人发现……”
“现在没危险。”
黄春笑道:“你还不信某吗?”
小五呼吸急切的道:“可灰烬会让辽人知道……”
“这里有牧民,他们会认为是牧民留下的。”
黄春没有给他拒绝的机会,起身道:“多弄些,让兄弟们都吃喝些热食。”
一阵忙活后,一锅水煮干饼就好了。
只是简单的放些盐和油脂,一人分了一点,几口吃了,然后上马远去。
他们走后没多久,一队骑兵就来了。
“咦!有痕迹!”
哪怕邙山军走时掩埋了火堆,可那痕迹却无法抹平。
有辽人下马过来查探,回身喜道:“热的!”
“挖开!”
辽将的眼中多了欢喜,等挖开后,发现是灰烬,他喊道:“吹号,告诉他们,宋人就在前方……想要五贯钱的,都打起精神来!”
牛角号长鸣,很快周围就传来了相同的声音。
声音不断传导,最后到了一个辽将那里。
辽将大概是此次围杀邙山军的指挥,他看着前方,冷笑道:“不过是一百余人的乡兵罢了,弄的阵势这般大,平白给宋人增添了威风。出来前某说过了,定然要拎着宋人的人头回去。时候到了,传令各处,围杀。”
牛角号长鸣,各处回应。
辽将策马前冲,一路不断接收着消息。
“发现宋军!”
“丢掉了,他们消失了。”
“他们丢下了一匹马,那马不行了。”
辽将冷冷的道:“他们在拼命,不惜马力在狂奔……他们有多少匹马?”
“三百匹上下。”
“一人双骑还有余,可咱们也不少。”
追击开始了……
从上午到午后,他们甚至已经过了新城,可见速度之快。
辽将的神色渐渐凝重,可依旧自信的道:“宋人跑不了,他若是跑了,此次追击失败的罪责,某一人担当!”
手下一听不禁就感动了,纷纷赞美着他的胸襟和自信。
可等到了下午时,辽将的自信在渐渐消散。
“他们消失了!找不到!”
辽将怒道:“分散去找,找不到……把草原掘地三尺,也要把他们挖出来!”
随即辽军就发狂了,骑兵们在这片草原上四处奔驰,寻找着邙山军。
天色渐渐暗了下去,不断传来的消息让辽将暴跳如雷。
在他的催促下,辽军继续搜寻,并不断前进。
而就在离他不到五里的地方,黄春汗出如浆,耳朵都竖起来了,低着头在说话。
“别动,都别动……”
他蹲在地上,手中拿着一根枯枝在画着线条。
战马有些不安,它们的嘴被布条给勒出了。
乡兵们在安抚战马,他们也不好过,嘴里咬着各式各样的东西。
人衔枚,马勒口,这就是真实再现。
黄春突然停住了动作,然后闭上眼睛,低声道:“某发誓,若是能回到汴梁,某就去找女人,睡她三天三夜……然后喝的烂醉……睡它三天三夜……”
这段时间他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之中,这两天更是在生死边缘不断试探,若是有一点轻忽或是判断错误,邙山军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是他的责任。
所以他必须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某发誓,一定要让郎君拿出最好的美酒来……”
他在喘息着,身边的严宝玉很平静的通过望远镜在观察着四周。
“东边一队骑兵……一百余人,过了。”
“南边……冲着过来了,过去了,他们转向了。”
“后面……”
严宝玉的呼吸骤然一紧,黄春抓住一团泥土,浑身颤抖的道:“他们……他们会走……他们会走……”
乡兵们在准备上马,只要敌军发现这边的情况,他们将别无选择,只有往南边冲杀。
朝着大宋的方向冲杀!
严宝玉的手依旧稳定,他的声音也不见波动:“来了……有人截住了他们,往右边去了,先前我们在那边丢下了一个马鞍……这些蠢货,他们是焦急了,急不可耐。”
黄春的身体一软,就躺倒在地上。
他在大口的喘息着,骤然放松的身体竟然在抽搐。
“宝玉,腿……腿抽了……”
高度紧张下,他的小腿抽筋了,严宝玉一把拽过他的腿,然后用力的按了几下,黄春就像是中箭的大鸟挣扎了起来。
“好了,别捏了,疼!”
“天黑了!”
黄春躺在湿润的地上,贪婪的看着渐渐昏暗的天空,只觉得人生从未如此美好过。
“宝玉,某发誓,以后什么恩怨都不放在心上,要做一个豁达的人,对,学郎君,做一个豁达的人。”
乡兵们都在暗自欢喜,他们握拳相互碰击,用这种无声的方式来庆祝脱离险境。
在黑夜中,就算是被发现了,以辽军现在分散的程度来看,他们自相残杀的可能性会更高。
这里离大宋很近,他们现在需要的是等待,等天色再黑一些,就跟着黄春摸过去。
大家开始吃干粮,黄春却在喝酒。
不喝不行,他的精神高度紧张的时间太长了,身体绷紧的时间更长,导致一放松就会抽筋。
一瓷瓶酒喝下去,他又恢复了精力。
“出发!”
黑夜中,邙山军跟在他的身后,悄然往南边而去。
而辽将却身处光明之中。
周围的篝火在噼啪燃烧着,他呆呆的站在那里,脚下丢着一只烤羊腿。
这里的条件不好,可羊腿却烤的极好。
羊肉的香味无法让他动容,他在等候消息。
“过了今夜,就再也抓不到他们了。”
一个将领在低声叹息着。
辽将的眼中多了怒色,他知道这是不满。
这次他是总指挥,可最终连宋人的毛都没找到一根,回去怎么交代?
等啊等,篝火渐渐小了,远方突然有人在呼喊。
这声音不像是一个人发出来的,因为距离的原因,这边听不清楚。
辽将指指声音的来处,有人准备去查探。
“有人来了!”
远方来了几骑,很快,很急。
“说话!”
辽将侧身喝道:“刚才是谁在叫喊?吓跑了宋人该当何罪!”
来人下马,低头道:“刚才是对面有人叫喊……”
辽将的身体一个踉跄,问道:“喊了什么?”
周围的人都低下了头,几日的辛苦却得了这个结果,没有人服气。
“他们喊……大宋翰林待诏沈安向辽皇问好……”
这是羞辱!
一个将领愤怒的冲到了篝火边,一脚就踹了出去。
一根燃烧着的木材被踢飞,对面的军士急忙闪避,现场有些混乱。
“沈安……是那个沈安吗?”
辽将木然问道。
“是的,就是那个把大辽恨之入骨的沈安,那人还说什么江山北望……他的父亲是沈卞。”
辽将叹道:“是他亲自来了吗?可惜了,先前你们合围晚了,让他们从缝隙里逃了出去……回头某会为你们说情。”
众人愕然,想起先前他拍着胸脯担保抓不到邙山军就独自承担罪责的话,有人就说道:“先前……”
“先前什么?”
辽将拔出长刀,说道:“此次有人偷懒……”
再哔哔就是你偷懒,杀你也是白杀。
辽将看着南方,沉声道:“快马禀告析津府,沈安此人狡诈,下次若是有机会,当大军合围……”
有人快马去报信,辽将叹道:“以前那些人说使者都是蠢货,在汴梁被沈安那个少年羞辱……可如今一看,此人却是个狡猾的,怪不得能在汴梁呼风唤雨。”
众人听出了他的意思,于是就附和着说了些沈安的坏话。
在他们的嘴里,沈安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恶魔,狡猾的恶魔。
远在汴梁的沈安无辜的躺枪了。
第503章 喜讯,告别故土(为‘月詹白鬼’加更)
皇城司的人就像是一群勤劳的工蜂,在雄州城外来回转圈,每次回来却不是运送花蜜,而是消息。
凌晨的天色深沉,雄州城的城头上被火把给点亮了。
雄州知州钱毅的脸色被火光照的阴晴不定。
饶春来喘息着上了城头,他揉着肚腩说道:“这个地方太难熬,某想回京,每日在皇城司里喝茶吹嘘,没事做了就在汴梁城里转悠,那些商人会谄媚的笑,吃东西都不给钱……多好的日子啊!”
钱毅冷冷的道:“沈安在汴梁悬赏一万贯,人被抓到了,可雄州却不安宁了。那些年轻人都想着去汴梁,想去加入那个什么邙山军……乡兵有什么好?就为了钱?可武人粗鄙,进去了一辈子都不能抬头。”
饶春来看了他一眼,说道:“你是在担心城中的青壮都跑了吧?到时候徭役招募不到足够的人手,上官会怪罪你。”
钱毅意外的点头认同了这个说法,“你可信吗?悬赏的消息传递的会比快马还快,钱就是最快的马……钱只是一回事,某能压住那些青壮,可昨日到的消息,沈安在汴梁放话,说是……”
“若是邙山军有了不测,他会把和此事有联系的权贵掘地三尺挖出来,弄死他们,顺带让他们一家子成为奴隶。官家为此把他禁足五日。”
皇城司的消息显然更快,更准确。
钱毅苦笑道:“可汴梁却慌乱了,至少有十余个权贵托病不出,真的,连大门都不敢出。汴梁那些亡命徒都成了热门,被大价钱请去护卫……可这是此地无银,不打自招,愚不可及。大宋的权贵这般愚蠢,让某无可奈何。”
饶春来冷冷的道:“你不懂。不是那些权贵蠢,而是沈安的手段吓坏了他们。知道吗?再没有邙山军的消息,汴梁的黑夜将会被染成红色,人血的颜色!”
钱毅不解的道:“为了一群乡兵,值得吗?”
作为文官,轻视武人是传统,是本能。沈卞那种就属于异类,而沈安在他们的眼中大抵是有毛病的一类人。
饶春来看着北方,心中沉郁:“那是性命,那些乡兵为了他去辽境冒险,你不懂,每当有密谍消失在北方时,某的心就会疼,绞着疼。那不是什么武人,那是活生生的人。”
“可为了那一支乡兵,让雄州面临着辽人的威胁,值吗?他们死定了!”
钱毅有些怒了,“那是辽境,你们的密谍不是说辽人最近这几日发狂了吗?这就是被发现了,一百余人在辽境被围杀,你说他们可能有活路?”
“那边是辽人的南京,他们驻扎着无数精锐骑兵,只需出动几百人,就能把邙山军绞杀在那里,然后他们凭着那些人头和身上携带的东西来闹事,说大宋派人去劫掠,要么赔钱,要么……就开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