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的话更加的有分量而已。”
庄老实有些为难的道:“郎君,小人说句难听的……若是阿郎那边……”
“你说他确实是做了错事?”
庄老实点点头。
沈安笑道:“就算是他做了错事,那么我也会用功劳来压住那些错处,至少让果果的未来不至于受到影响。”
庄老实点头,很是认同这种做法。
“郎君,这会很艰难。”
沈安微笑道:“人这一辈子怎么过都是过,有个目标也不错,免得我会懈怠。”
他自信自己能在这个时代成为最富有的那一批人中的一个,酒色财气无所不有。
但好日子不长啊!
还有多久?
他在想着大宋和辽国的好日子,等辽人自顾不暇之后,大宋的好日子也该要结束了。
一夜好睡,第二天沈安再次进宫。
他不会再犯老错误了,可那些去参加常朝的官员们依旧在偷笑。
两位郡王没来。常朝就是一个过场,宗室本就是可来可不来的那一批人。
但他看到了赵允良的兄弟赵允初,这位据说是上朝狂魔,每一次常朝都不错过。
到了垂拱殿,肖青已经在了。
沈安见他的精神有些萎靡,就笑道:“肖待诏这是熬夜了?哎!年纪大了可要小心啊!比如说我吧,前晚我就睡了一个时辰,可第二天精神照样好的不得了,这就是年轻人的精神……”
“啊……呃!”
身后一个哈欠声传来,哈欠打了一半就被沈安这话给膈应了。
人打哈欠的时候不能终止,否则会很难受。
而包拯的一个哈欠就这样被终止了,然后眼中流泪,想再打一个却没有了情绪,顿时怒火中烧。
沈安一看不对,就正色道:“包公,您的面色怎么看着比上个月年轻了呢?”
包拯最近沉迷于自家儿子的可爱中无法自拔,所以闻言就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老脸,问道:“真的?”
沈安说道:“真的不能再真的,不信您问问肖待诏。”
肖青自诩清正,可此刻也只有笑着说对的份。
沈安的眼中多了笑意,正准备调侃他一番时,韩琦来了。
韩琦一来就带来了一股爽快的气氛。
“沈安你干的好啊!昨夜竟然有一个往日相熟的商人来求情,老夫哪里会理他,直接叫人轰走。”
他不掩饰自己的欣赏,说道:“一群商人自诩厉害,昨日据说还去樊楼庆贺,可却被你玩弄于股掌之间,沈安,要不从武吧,你有这等心思,迟早会成为名将。”
包拯皱眉道:“从什么武?老夫看沈安这资质以后定然能成为一代名相。”
“好大的口气!”
富弼等人来了,大家看向沈安的目光各有不同,但都有些晦暗。
张方平赞道:“少年不凡啊!吾辈老矣,当避他们一头地。”
“哦!谁能当得起苏轼第二的美誉?”
赵祯来了。
第71章 服不服
张方平说道:“陛下,去年欧阳修看了苏轼的文章,只说要避开道路,让他出一头地,臣近日见沈安和那些粮商鏖战,少年从容,忍不住就想起了苏轼。”
赵祯叹道:“大宋人才辈出,此大宋之幸,也是朕之大幸。”
“沈安。”
“臣在。”
赵祯的心情显得极好,问道:“那些商人可屈服了吗?”
沈安说道:“少数是屈服了,有的还有些侥幸吧。”
“那该如何收尾?”
赵祯惬意的问道。
富弼谨慎的道:“陛下,就怕那些商人一下全抛了出去,到时候粮价过低……”
粮价过高过低都不是好事,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文彦博微微低头,首相的尊严让他不肯就此事发表看法。
“沈安。”
赵祯随手就点了沈安提问。
沈安解释道:“陛下,商人逐利,所以臣断定他们不会,也不敢大量抛售粮食来打压粮价,那是自绝于陛下。”
赵祯点头,眼中多了些厉色。
那些商人真要这么做,那就是没把大宋和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那他还客气个什么。
“陛下,那些商人手中的粮食不少,臣建议回收他们手中的新粮。”沈安最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咦!
这个主意好啊!
连文彦博都忍不住微微点头赞许。
大家刚才都陷入了一个思维盲区,都只想到了回收旧粮。沈安一提醒,才想起了这么操作的好处。
赵祯点头道:“他们手中的粮食太多,自然无法周转,那就这样吧,不过一事不烦二主,沈安,你去一趟。”
沈安嬉笑道:“陛下,臣今日本该休沐的。”
赵祯笑道:“你倒是会偷懒,快去快去。”
肖青的脸上腾地一下就红了起来。
他今天也可以不用来,可一方面赵允良那边要消息,另一方面他也不甘心,所以就来看看风头。
沈安一走他就有些坐蜡了,跟着走?这里是朝堂,可不是你说走就走的地方。
可要是不走,他今天来做什么?
皇帝说他们可以三天轮值一天,但是并未说必须,这就是漏洞,就像是沈安,从前天开始已经连续三天进宫了。
可沈安那是有差事,你肖青有什么?
肖青有些坐蜡难堪,沈安却是神采飞扬的带着一群人出宫了。
邓世涛带着的十多名侍卫就紧紧的跟在后面,他向前几步说道:“沈待诏,我怎么觉着你走路像是……”
“像是什么?”
邓世涛是宫中侍卫的小头目,在赵祯身边干活的人,沈安也就顺便套了个近乎。
“怎么像是那等衙内呢?”
“你说的是纨绔吧?”
“对,就是这个意思!”
两个人都存心和对方搞好关系,没多久就熟络了起来。
一行人到了卖粮的地方,大车都走了,一个妇人赶着一群鸡在空地上觅食落下的米粮,很是欢喜。
沈安站在边上,那妇人看了他身后的侍卫们一眼,却丝毫不惧。
没多久那些商人就来了。
“见过沈待诏。”
这些人面色苍白,看着可怜巴巴的。
可沈安知道这些可怜只是一种伪装,你真要以为他们是小白兔,那背后会被人笑死。
“服不服?”
沈安负手而立,淡淡的问道。
“服。”
商人们纷纷低头。
“大声些,服不服?”
“服!”
商人们的喊声惊到了那群鸡,妇人就瞪了他们一眼。
沈安微微眯眼看着那群鸡,再问道:“下次可还敢吗?”
“小人不敢。”
沈安微微一笑,说道:“陈粮你等自行售卖,这个朝中不管,你们卖十文钱一斗都不管。”
“多谢沈待诏。”
沈安面露慈悲之色,叹道:“可你们手中的粮食太多了,我担心你们难以周转,所以,新粮都拿出来吧,朝中收购了,价钱……三十五文,可有意见?”
“太低了,现在市价是四十文。”
一个商人不忿的说道,接着就有人跟着发牢骚。
“三十五文万万做不得啊!那会亏的血本无归。”
“嗯!”
沈安的目光扫过说话的这几人,等声音消失后,他说道:“赏罚分明才是大宋的兴旺之道,操纵粮价,你等做的事流放都有余,莫非是觉着官家太过宽宏,想得寸进尺了吗?”
“不敢!小人不敢!”
沈安冷笑道:“粮船明日抵京,谁敢抛售粮食,那就是自寻死路。若是你们觉着自家能存着那么多粮食也请便。”
商人们低头站在那里,有人抬头道:“沈待诏,难道就不能通融了吗?”
沈安摇摇头,然后说道:“钱是赚不完的,但你得要有命去花完它。所以福祸无门,惟人自招。”
他转身上马而去,商人们如蒙大赦。
虽然被搜刮了新粮,可好歹可以借着调运困难来拖一阵子。
逃过了一劫啊!
等他们发现那些侍卫们没走时,就有些傻眼了。
邓世涛喝道:“半日之内全部交割清楚,否则一律拿下!”
一群商人目瞪口呆,有人说道:“我就知道他不会这么轻易放过我们,威胁利诱……亏了这么一大笔,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有人哀嚎道:“他把陈粮都卖给了我们,却低价收了新粮去填满仓库,来回倒手还有赚头,这生意还能这么做?”
今日的汴梁城中热闹非凡,大车队在那些粮商的仓库和官方的仓库之间不断来回,那些孩子一路跟着,看着他们把粮食不断搬运进去。
朝中怎么会从粮商的手中买粮食?
这个疑问还未消散,那些粮商就开始按照三十文的价钱销售陈粮。
“别挤,有很多!真的有很多啊!”
可谁会不挤?
虽然是汴梁人,可这等大降价的机会却极为难得,不趁机多买点存着,那是傻子。
而且陈粮也没什么不好,除了口感稍微差一些之外,吃下去还更顶饿一些。
于是百姓们蜂拥而至,满城都是背着粮袋的人,有的人家甚至是全家出动,大人孩子都在背粮食。
“据说有好些人在借钱买粮。”
一个商人听着这个消息,身体摇晃了一下,然后悲愤的道:“苍天呐!这是要赶尽杀绝吗!”
当天汴梁城中的粮商就倒下了好几个,据说有一个急怒攻心,就算是能救回来也会变成傻子。
第72章 沈卞,你看到了吗?
上朝是件苦差事。
最苦的就是吃。沈安不喜欢宫中的饭菜,所以大多是自己带。
他左手拎着个小食盒,右手提溜着灯笼,站在皇城前叹息着:“都是白灯笼,那光白惨惨的,一群人围着皇城,怎么看都像是僵尸围城啊!”
这时身后有个熟悉的声音问道:“什么是僵尸?”
沈安随口道:“就是人死了长绿毛,变成硬邦邦的尸骸,还能蹦跳的那种,很好玩。”
啪!
沈安放下食盒,捂头回身,身后的包拯怒道:“整日就琢磨这些鬼怪,成何体统!”
沈安指指左右,委屈的道:“您自己看看像不像。”
左右两侧都是官员,他们拎着灯笼站在城墙下,因为天黑,那脸上看着有些模糊和呆滞……
包拯突然觉得身上有些冷。
城门一开,群臣一拥而进。
“沈安,你走错地方了!”
有人还在拿这个取笑,包拯担心沈安年少气盛会骂人,就说道:“别人说了就说了,多说几次大家还能亲近些。”
谁说老包刻板不通人情?
这分明就是人精啊!
垂拱殿内,赵祯隐蔽的打了个哈欠,然后听着众人的禀告。
轮到包拯时,他把开封府昨日的情况简略交代了一下,最后提了个建议。
“陛下,早朝时辰早了些,百官到了皇城边天还黑着呢,能否让人在城头上点些灯笼?”
“为何?”
赵祯觉得很奇怪,因为老包可是最见不得铺张浪费的,今儿莫不是睡昏头了?
包拯尴尬的道:“陛下,一群人拎着灯笼站在城下,看着有些古怪。”
“是吗?”
他这么一说赵祯倒是有了兴趣,准备明早上去看看。
“沈安办事稳妥,诸卿看看该如何赏赐……”
但在此之前他得交代一下沈安的事。
正所谓赏罚分明才是兴旺之道,沈安立下了功劳,这个怎么赏赐?
“陛下。”
沈安在肖青那嫉妒的眼神中出来说道:“陛下,臣承蒙陛下厚恩,骤然由白身一朝出仕,何其惶恐。平抑粮价只是小事,臣万万不敢以此居功,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祯抚须微微点头,心想此子虽然年少,但行事稳妥,且手腕高超,倒是有些名臣的苗子。
“你倒是谦逊,这是好事。不过朕记得你欠了一首诗吧……今日不可推卸,快快作来。”
皇帝一番话就错开了赏赐沈安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