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舍情极为认真的道:“这药方贫道也斟酌过,加了两味。每日吃两次,一次两粒即可。贫道从昨日开始服用,每次五粒……”
  他很健康。
 在停止服用丹药后,大抵是身体排毒起了作用,如今的舍情看着很是精神。
 这年头也有试毒一说,而超剂量服用更是家常便饭。
 沈安看着舍情说道:“此事不可出偏差,至少无毒……”
 舍情认真的道:“药方贫道仔细推敲过,贫道作保。”
 “把那两个重犯带来。”
 随后那两个本是该死的重犯被带了来。
 不管是作为重犯,还是作为心绞痛患者,他们的生命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而沈安此刻拿他们来做实验,也是和赵祯争取了一番。
 剩下的就是等待。
 两个大汉被要求干活,在烈日下干活。
 沈安等人就在屋里等待。
 冰盆在散发着凉意,沈安以手托腮在打盹。
 这几日他每天睡眠不足两个时辰,太困了。
 “犯病了……”
 外面一声大喝,刚才还在打盹的沈安第一个冲了出去。
 两个大汉中的一个倒在地上,看着很是痛苦。
 “别动他!”
 沈安瞪大了眼睛,喝退了准备去的仆役。
 “他在等什么?”
 一个老道士不忍的道:“治病救人,见病就该救治,他在等什么?”
 舍情淡淡的道:“他在等……一般的病人犯病了不可能马上得到救治,他在等这个时辰……”
 “原来如此。不过这也太残忍了些。”
 舍情摇头道:“此二人都是重犯,死有余辜之辈。”
 “死有余辜吗?那贫道倒是错怪了沈安。不过还是不忍看。”
 “他做事不会出错,你等安心看着就是了,只是那药的药效如何,还得看对症。”
 “药理不会错,原先的药效平淡,可增减了几味药之后,定然立竿见影。”
 “这种心疾若是不出手,稍晚也会自行恢复,他该出手了。”
 “喂药!”
 沈安等了大约半分钟,大抵就是病人自行拿药出来吃的时间。
 郎中过去,拿了两丸药喂了大汉,然后开始诊脉观察。
 沈安站在边上,目光幽幽。
 “若是没有办法你会怎么做?”
 “让他致仕,请几个郎中轮值守候……”
 “……”
 沈安觉得这个声音有些熟悉,就侧身看去。
 “官家……”
 赵祯来了。
 他微微点头,“包拯对你好,你也不错,可为佳话。”
 “多谢陛下。”
 有人说沈安是在沽名钓誉,赵祯此话一出,就是打脸。
 赵祯摆摆手,然后看着那个重犯。
 “哦……松了,舒坦了……”
 大汉的呼吸渐渐正常了,而且不用人扶就能慢慢的站起来。
 郎中回身道:“待诏,好用!”
 沈安心中狂喜,回身冲着舍情等人躬身谢道:“多谢诸位道兄。”
 舍情等人笑着回礼,“不敢不敢。”
 “此药还得要多试试。”
 这是舍情的话,他做实验时就是这等严谨的态度。
 赵祯问道:“此药能治何病?”
 沈安说道:“心绞痛。”
 心绞痛大多不致命,但多来几次,你的心脏就会渐渐衰弱……
 包拯六十多岁了,在心绞痛的折磨下,沈安不敢担保他能活多久。
 “心绞痛?”
 赵祯说道:“我去看看包卿。”
 他被带到了后面,一进屋就见包拯坐在躺椅上,边上站着五岁的包绶。
 “官家……”
 包拯在和儿子说话,见赵祯进来就被唬了一跳。
 “你坐着。”
 赵祯压压手,身后的张八年搬来了椅子给他坐下。
 包绶有些怯怯的,赵祯冲他笑了笑,很柔和的道:“去玩吧。”
 包绶看向父亲,包拯点头,他才出门。
 “孩子还小,你莫要扔下他。我这里也需要你看着三司……你的病不好,沈安怕是不会让你回去……所以养好些。”
 赵祯的话很殷切,包拯沉默了一瞬,说道:“臣自然是不肯歇息的……只是,那孩子心诚,他以为把臣封锁在后院里就不知道他悬赏五万贯之事,可臣子却从果果那里得了消息。”
 沈安的布置堪称是精密,可谁曾想内部竟然出了‘叛徒’,让包拯得知了此事。
 赵祯淡淡的道:“我本担心你的身体,可刚才外面来了几个道人,他们的药才将救了心疾。你好生养着,不着急回去。”
 他说完起身就走,包拯起身相送,却被拒绝了。
 等他走后,包拯摇头道:“官家这是嫉妒了?”
 赵祯是嫉妒了。
 包拯长子早亡,幼子还不懂事,按理该是孤苦无依的境遇。可沈安在,却和儿子般的揽起了一众事情,让包拯能安心养病。
 这让没有儿子的赵祯心中有些发酸。
第545章 救心丸,坑人(为‘烟灰黯然跌落’白银大盟加更10)
 赵祯出了包家,随行的亲从官们马上就警惕的围住了他。
 送他出来的沈安见状就皱眉道:“这是此地无银。”
 张八年上马,看了斜对面那群人一眼,“是,可此地无银总比毫无防备的好。”
 沈安好奇的问道:“什么意思?难道还有人想刺杀官家?”
 赵祯算是不错了,去刺杀他有什么好的?
 张八年的目光扫过后面,低声道:“当年大宋开国时……灭了那些地方,时至今日,依旧有人在暗中窥探……所以不可小觑。”
 我去!
 沈安不敢相信的道:“那些人早就老死了吧?”
 张八年点头道:“都死了,老死了,或是被皇城司杀光了,大多人的子孙也没了……但依旧有些漏网之鱼的后辈,所以官家的安危要留心。你在榆林巷也要多注意隔壁……”
 沈安有些懵,不过算是了解了现状。
 大宋立国时,周边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国家,什么北汉、南唐……,这些国家被一一统一。统一的过程自然不是那么美好,血腥味十足。
 特别是北汉和南唐,一个是和辽人勾搭,一个是实力雄厚,自认为是正统。这两个国家从上到下对大宋都不感冒,所以李后主的死是再自然不过了。
 可大宋都立国百年了,南唐和北汉也灭亡了八十多年了,这还闹腾个什么。
 他不理解这些人的思维模式,随即就开始验证这个丹药的可靠性。
 吃,每天吃,然后观察反应。
 没犯病。
 连续五天没犯病,随后就是十天。
 沈安的心情大好。
 “那些兔子如何了?”
 作为一个优秀的穿越者,沈安牢记兔子是最佳试验品的教诲,让人去弄了些饲养的兔子来喂药。
 “活蹦乱跳的。”
 沈安去看了一眼,确实是如此。
 他又去看了几头羊,外加一头牛,都挺不错。
 他去见了包拯。
 这十天包拯犯病两次,都是用针灸来纾解。虽然效果不错,但却因为发病的原因导致身体有些虚弱。
 “……这首诗好生背。”
 包拯坐在书房里,对面是包绶,他含笑看着儿子背诗,脑袋也跟着微微晃动。
 “老夫幼年时也是这般,不过父母总是宽容,让老夫的童年欢笑颇多……”
 书房外,包拯站在屋檐下,目光平静,颇有些看破世事的豁达。
 “后来老夫出来为官,那时真是不舍亲人,如今想来不舍便是舍。你记住了,再多的眷恋也只是人的过往。要想做事,心中有抱负,你就必须要懂的舍这个字。”
 他侧身看着一脸无所谓的沈安,笑道:“年少时要去拼斗,别顾虑什么,等到了年老时就带着这些回忆含饴弄孙,给子孙说说当年事,最后……”
 他的目光越过沈安,淡淡的道:“最后就是尘归尘,土归土,任你帝王将相都逃不过这一遭。老夫此次生病,最大的感悟就是……帝王寻长生之道,定然就是疯了。”
 “吃药吧。”
 “包公,再试几日。”
 “不必了,那舍情和几个道人每日吃十粒都无事,老夫若是有事,那便是命。”
 沈安没法,想起他发作时的痛苦,就叫人拿了药来。
 “每日两次,每次两粒。”
 “老夫知道。”
  包拯看着他,眼中有些慈祥之色,说道:“回去吧,卓雪和果果在家等你呢,早日生了孩子,老夫帮你看。”
 他说的很平常,沈安也很平常的说道:“好。”
 沈安随后就去了出云观。
 “多谢。”
 他躬身感谢舍情。
 “只是小事。”
 舍情的目光在盯着火焰,在他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是火焰,而不是其它。
 “五万贯……”
 五万贯有多少?
 汴梁人大抵很难知道。
 一贯钱,哪怕是不足贯,可依旧是一大串。
 十贯、百贯、千贯、万贯……五万贯。
 五万串铜钱,当长长的车队穿行在城中时,整个汴梁城都轰动了。
 五万贯!
 这里没有五万贯,因为五万贯现钱很难拿出来,更多的是盐引和茶引。
 可哪怕是如此,那长长的车队依旧让人发狂。
 “好多钱啊!”
 百姓们在看着,有人的眼中多了厉色,低声和同伴说道:“晚上去抢了。”
 同伴也低声说道:“你去抢吧,那些道观里可不差人,到时候乱棍打死你。”
 出家人为何练武?
 现在的寺庙道观大多有产业,免税的。不练武的话,那些泼皮无赖来抢夺咋办?
 一般人去抢出家人……那就是个悲剧。
 道人们接收了钱,汴梁城中不少人都怒了。
 那些名医又聚在了一起,七嘴八舌的说着道士们的好运气。
 “他们是怎么弄出来的救心丸?”
 “不知道,不过那几个老道士医术精湛,道家又有传承的法子,于是不少秘方就被传了下来。”
 “还有舍情,他当年也懂医术,经常还弄些药丸来送人。”
 “丢人啊!”
 一个老头痛心疾首的道:“咱们那么多人竟然还比不过几个道人,那沈安砸了五万贯,就砸出了一个救心丸,咱们呢?动静都没有。”
 “就是,最近那些病人都有些抱怨,说咱们还比不上道士管用。”
 “哎!那几家道观的香火可多了不少啊!”
 “啧!这道士和咱们抢饭碗,还真是抢赢了,咱们这脸往哪搁?”
 一群名医气咻咻的站在那里,有人突然笑了,抚须得意的道:“就包拯吃那药,谁知道是怎么回事?旁人也买不到。”
 “咦!对啊!买不到的东西,说的再好听也是白搭。”
 “……”
 ……
 沈安回到了家中,果果巴巴的问道:“哥哥,包公好了没?”
 这孩子,竟然也不先问哥哥辛苦不辛苦。
 沈安正在郁闷,杨卓雪就俏生生的道:“官人辛苦,快去洗澡吧。”
 沈安有些洁癖,去包家这么长的时间,回家第一件事当然是洗澡更衣。
 洗澡出来,杨卓雪已经叫人准备好了饭菜,甚至还有一壶酒。
 “……这几日家里无事,我……我回了一次家。”
 沈安嗯了一声,抬头看着她。
 杨卓雪不知怎地就解释道:“带着果果一起去的。”
 这妹纸咋还在害羞呢?
 沈安觉得自己挺和气的,可为何妻子总是还有疏离感呢?
 “以后家里的事我少管,你多管。”
 吃了饭,他懒病发作,就躺在屋檐下。
 过堂风很爽,妹妹在一边嘀咕,妻子在另一边低声说话。
 “……他们说那个方子值钱呢……”
 “开封府去庄上要那个金肥丹的方子,有些傲气,庄上的邙山军就动手打了人……他们找来了,妾身想着邙山军有功,是护着官人的,就说……”
 她看了沈安一眼,见他依旧闭着眼,才继续说道:“妾身说我家官人又立功了……”
 沈安想捂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