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5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
沈安好奇的问道:“谁?”
赵顼说道:“一个想出名的家伙,不必理会。”
“想出名?”沈安正色道:“那某得成全他啊!”
赵顼无奈的道:“就是个求名的,你若是搭理了他,他还得意了。”
“这样啊!”
沈安就撇开了此事,稍后两人说起了朝中的局势。
“富弼和韩琦暗中有些争斗。”
“为何?”
富弼是前首相,此次归来担任枢密使,说明赵曙对他的印象不错。
那他还闹腾什么?
赵顼笑了笑,却很是冷淡,“富弼任首相时,做事都和枢密院商议……那时韩琦正是枢密使。如今双方调了个个,韩琦却独断专行,撇开了富弼……”
呃!
老韩竟然这般小家子气?
沈安不禁就笑了,觉得富弼也算是求仁得仁。
当初他担任首相时,韩琦在枢密院厮混。可老韩是谁?就是一心奔着首相位置去的,只是几下就把富弼哄的好好的,于是大家做事有商有量的……
可现在韩琦竟然翻脸不认人,让富弼满肚子的火气,再好的脾气也得要弄老韩一下。
……
大清早沈安才将吃了早饭,外面就来了人,却是庄子上的管事。
“郎君,今日麦子入仓前称量,庄上的农户央小人来请郎君去吃酒。”
管事看了沈安一眼,见他笑吟吟的,就觉得把握很大:“那些庄户说是感谢郎君弄出了金肥丹,如今庄上的日子好过多了,就准备了些酒菜,想请您去……”
沈安有些心动了,可今日他却只能去别的地方。
“去不了了。”
“大王来了!”
赵顼进了沈家,管事见了赶紧行礼。
“沈安今日要去别处,你自去吧。”
“是。”
管事遗憾的走了,沈安不满的道:“说实话,某更想去庄上,好歹能看看那些笑的很真的人,而不是跟着你去别处,一群人装模作样。”
赵顼无奈的道:“那些人你无视即可。”
沈安没办法,就拎了个包袱,“这是某的午餐。”
“咳咳!”
赵顼正色道:“多带些。”
“凭什么?”
沈安看着他,皱眉问道。
赵顼理所当然的道:“不凭什么。”
两人板着脸,边上一个不熟悉他们之间关系的侍卫有些发憷,就瞅了乔二和王崇年一眼。
乔二木然,王崇年微笑。
“走了!”沈安把包袱递给了闻小种。
“中午我要凉面!”
赵顼跟着上马,侍卫们围拢过来,把乔二和王崇年挤在了外围。
“这沈安也太倨傲了些,大王吃他家的东西,那是给他脸。他这是……”
乔二边说边看着身边的王崇年,在这里却断了。
“继续说啊!”
王崇年显然希望他继续说下去,可乔二不傻,他打个哈哈道:“你以为某不知道说这话会被大王收拾?你的心思哪里瞒得过某,哈哈哈哈!”
王崇年纳闷的道:“某说话了吗?”
到了城外时,一群官员正在等候,包括了宰辅在内。
“沈安,能增收多少?”
韩琦的精神不错,说话间还斜睨了边上的富弼一眼。
沈安说道:“不知。”
韩琦想借机在富弼的面前装威风,沈安没打算给他面子。
你们之间要斗就斗,别拉上我。
富弼冷哼一声,说道:“多少得称量,没称量就问多少,这是好大喜功……还是迫不及待。那金肥丹是沈安弄出来的吧?有功劳也是他的。”
这话的火药味很浓,韩琦对他怒目而视,富弼只是冷笑。
老夫做首相时你还在玩泥巴呢,有本事就来,看看老夫可怕了吗。
两人的眼神在虚空中交锋,噼里啪啦一阵后,相对冷笑起来,等偏头一看人全走了。
两个老汉一路较劲,等到了城外的一个大庄子外时才消停。
庄子很大,沈安悄然问了赵顼,却是某位宗室的地盘。
“……当时先帝安排他用了金肥丹,准备私下称量……”
这是怕沈安忽悠自己,果然是赵祯啊!
众人进了庄子,就见到晒麦子的地方,后面有人赞道:“金黄一片,这是吉兆啊!”
吉你妹!
沈安回头,就见一个官员满面红光的在盯着自己。
赵顼笑道:“此人叫做王便,就是他说若是增收能有沈家庄那么多,他就回家种地去。”
沈安淡淡的道:“那今日某定然会成全他!”
第681章 韩琦落泪
众人一路进去,管事在边上介绍着情况。
赵顼和沈安走在最前面,低声说话。
“那王便据说是犯下大错,被上官责罚,于是心中不满,就想在辞官前弄个大的……”
赵顼的眼中有些冷意:“这等人,换做是我,定然要一脚把他踢回家去,可爹爹却说不必管,顺其自然,按照规矩来,太过……太宽容了些。”
沈安说道:“规矩就是规矩,这话没错。至于王便,你却猜错了,他该是想走,可却没有台阶,于是来这里碰瓷呢!”
“碰瓷是什么意思?”
“就是……打个比方,你骑马正常前行,有人在边上突然自行撞过来,然后倒在地上说被你的马给撞了,要赔钱。”
“他不是自己撞的吗?”
赵顼有些不解,在他的世界观里这等人应该不存在的才是。
他以前虽然时常能出来,可底层的那些事终究还是接触少了。
沈安心中转动着怎么让他学习这些东西的念头,说道:“对,就是自己撞的,想讹人,这就叫做碰瓷。”
赵顼恍然大悟:“那王便就是想装个忠臣的模样辞官?”
沈安挑眉道:“你还算是不笨。”
赵顼回头看了一眼王便,“那怎么弄他?回头我让人在他的饭食里面放点药?保证让他从后日才会便秘。”
沈安很无语。
这小子下药的功力越发的深厚了,只是不知道是用谁试验出来的。
前方的乔二突然回头,神色纠结。
“别弄这个了。”
沈安有些绝望的看到了赵顼的认真和纯良。
“好,以后不弄了。”
我信你的鬼!
“王便这个用不着,今日称量下来,一定会让他失望。”
随后就是称量。
麦粒被装进斗里,然后再装进袋子里,边上有人在记录。
“会有多少?”
韩琦觉得金肥丹这玩意儿就是个神器,百姓增产,他这个首相也会跟着沾光,名声直冲云霄。
至于沈安,那小子想做首相至少还得等二十年,二十年后老夫不是死就是致仕了,管逑谁做首相。
苏轼还没重新授官,今日也跟着来了,闻言随口说道:“少说一石五吧!”
正在保持着微笑的沈安瞬间破功了。
你妹的苏子瞻,一石五,你以为这是种大白菜呢!
沈安算是看明白了,这厮就是个大嘴巴,怪不得后来别人要弄个乌台诗案来想搞死他。不是想赶他下台,而是真的想弄死他。
由此可见这厮的口无遮拦到了什么程度。
“沈家庄上次是一石三斗五升。”
呃!
苏轼的笑容僵住了,但他随即就认真的道:“以后会有一石五的那一日,某深信不疑。”
韩琦看了他一眼,对这位新人的能力算是有了个了解。
曾公亮低声道:“此人……要不放到中书来?文章文章,就给他做文章。”
按照曾公亮的意思,给苏轼一个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位即可,至于以后,那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韩琦微微点头,于是此事就算是定下来了。
欧阳修见他们决定苏轼的前途竟然不问自己,不禁暗自生气,就悄然过去对沈安说道:“韩琦他们想让苏轼去政事堂,大概是写写文章什么的。”
这不是刀笔吏吗?
沈安面色不虞,欧阳修说道:“这等职务政事堂里不少,按理算是不错。”
“可以养望。”
欧阳修回去了,沈安把这番话告诉了苏轼。
苏轼一听就不乐意了,“某在原州杀过敌,某在秦州立过功,刀笔吏是万万不肯做的。回头某不去,看他们能如何。”
老苏家的性格真的是一脉相承啊!
当年他们父子三人在京城风光时,朝中给他们授官,恰好遇到苏轼的母亲过世,于是一家子就回去奔丧。
再次归来时,苏家父子却看不上朝中给的官职,直接要考制科。
这样的人家,一般职务他们真的没兴趣,宁可回家种地都不做。
换做是以前,大抵苏轼要长啸一声,然后傲然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但他经历过沈安的熏陶,经历过陈公弼敲打,所以看似平静了许多。但他说万万不肯做,那铁定就不会去做。
这就是个倔种啊!
沈安很头痛。
这货在以后反对新政差点被干掉,后来新政被全数废除,他又觉得旧党是在排除异己,搞株连,和王安石的那一套一样,于是又开喷……结果又被旧党厌弃,堪称是举目皆敌。
而韩琦那边也看到了欧阳修的举动,他冷笑道:“三人行,必有吾师,咱们这三人行,是必有龃龉啊!”
曾公亮有些后悔刚才忽视了欧阳修,此刻赶紧打圆场道:“此事却是老夫的不该,回头请喝酒,地方随便选。”
欧阳修笑眯眯的答应了,他是老好人没错,但不是烂好人。
你韩琦轻视老夫的事儿,咱记住了。
“那老夫呢?”
富弼瞅了过来,曾公亮的脸都黑了,心想你们这是要开干吗?
“好说好说。”
富弼和韩琦已经是冷眼相对了。
曾公亮赶紧换了个话题:“这边的亩产以往是一石一,上下差异不大,今日若是能有一石二,老夫觉着就是祥瑞了,天大的祥瑞。想想,一亩地多一斗啊!一户人家多少亩地?算下来每年能多多少粮食?诸位,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呀!”
富弼冷哼一声,说道:“是啊!只需多一斗,这个天下就会太平许多。”
欧阳修对他们两人之间暗斗很是有兴趣,在边上观察了半晌,闻言说道:“官家登基,这边若是增收明显,这便是祥瑞,是吉兆,有莫大的好处。”
韩琦微微点头,“官家登基先有西北大捷,若是再有丰收之喜,这便是天意。天意之下,官家统御万方,无往而不利。”
这话说的极好,欧阳修他们是从民生上来考量增收的好处,韩琦却是从更高的角度,把赵曙这位皇帝的合法性给抬了上去,堪称是高屋建瓴。
众人都赞道:“正是如此。”
这边高屋建瓴,赵顼那边却说着些不着调的话。
“听闻麦粒烤来吃好吃?”
“还行。”
“那晚些咱们弄弄。”
“那凉面你就别吃了。”
“废话,当然要吃。”
两人正在嘀咕,那边的称量已经出了结果。
“有了!”
唰!
大家的目光几乎是同时扫过去,盯住了那个喊话的官员。
官员从未被这么关注过,紧张的说话都不利索了。
“这个……这个……”
见他半晌都在这个那个,韩琦怒道:“滚下来!”
那官员被这么一吓,竟然就说流利了:“一石三……多了半斗。”
说完后他觉得不对劲,因为太安静了,就怯生生的道:“下官错了。”
他说自己错了,众人不解,以为是报错了。
韩琦大步过去,劈手夺过那张纸,目不转睛的看着结果,良久,他仰天叹道:“老夫今日却是……”
众人发现他竟然落泪了,不禁骇然。
韩琦是谁?
全大宋最跋扈的宰辅,但在职期间干了不少大事,比如说敦促仁宗立太子,堪称是赵曙登基的最大功臣。
这样的一个人,他竟然会落泪?
众人噤若寒蝉,欧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