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更喜欢看杂书,各种书都看。
可在学业没有大成之前,这种爱好就是异端,会被自家祖父给吊着打个半死。
而且他让杨沫悄悄的去找沈安求救,可你这是来拯救我的?怎么看都是在助纣为虐啊!
赵允让在边上一脸的愤怒,最后说道:“真是家门不幸啊!对了,老夫记得陛下交代让你在此读书……”
啥?
沈安面如土色的拱手告辞,然后一溜烟就跑了。他可不想搭救赵仲鍼不成,自家反而被坑了。
赵允让看着他远去,见孙儿在里面苦着脸,就挥挥手赶走了两个老师。
“官家知道了你跟着沈安去阴了辽人和西夏人一把,你要闷一阵子……”
沈安当时找赵仲鍼帮忙去引诱西夏人出来,此事自然在赵允让的视线之内,他甚至还帮着扫清了一些痕迹,只是没想到皇城司的人更胜一筹。
他边说边看着自家的孙儿,见他一脸惶然,就叹道:“你跟着沈安旁的没学会,倒是学会了装纯良,不过这不是坏事,罢了,过几日就让你出去野。”
他觉得自家孙儿跟着沈安厮混之后,竟然越变越腹黑,越变越机灵了。
这可是大好事,祖宗有灵啊!
赵仲鍼马上就欢呼雀跃起来:“翁翁你真好!”
赵允让负手离开这里,一路都在笑着,在进入自己的房间前,他看了一眼皇城方向,喃喃的道:“将门这是不满了吗?”
……
大殿内的气氛有些紧张。
折继祖的脸颊有些瘦削,一双眼睛此刻微微眯着,竟然有些锐利。
他郑重跪下,说道:“臣家久在边疆厮杀,儿郎们死伤无数,臣……不忍折家继续在刀口上存活,恳请陛下看在折家多年忠心耿耿的份上,允了臣一家迁来汴梁……”
大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呆住了。
谁曾想到大家伙防备的折家竟然主动要求卸甲了……
这是给大家出了一道难题啊!
谁给折家人出的主意?
……
一刻钟后,折继祖出了皇城,上马后对折克行说道:“带路。”
折克行不知道他在里面的应对如何,但人没事就说明有缓和的余地,就问道:“叔父,去哪?”
折继祖回身看了一眼宫门,说道:“去沈家!”
“啥?”
折克行刚想说此刻去找沈安就是彼此勾结的罪证,折继祖的手一动,马鞭就从他的头顶上闪过。
“走!”
一路到了沈家,折克行担心沈安会生气,就主动去叫门。
大门打开了,姚链看了一眼,笑道:“折郎君来了,我家郎君可是说你上次把家里的好酒都喝光了,要罚你背书一本……咦!”
随后沈安从内院出来了。
“可是折知州吗?”
沈安微笑拱手。
折继祖拱手道:“正是我,多谢沈待诏为折家的谋划,感激不尽。”
他竟然躬身行礼,沈安赶紧避开道:“这可不敢当。”
“当得起!”
折继祖看了折克行一眼,说道:“府州折家不但困于外敌,更困于后背,沈郎君一语让我折家多了底气,此后自然活的自在。此恩折家上下牢记在心,此后有事尽管传信去府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沈安心中暗喜,却正色道:“折家世代忠良,我这里却看不过那些人把该用在外敌身上的劲头使在自己人的身上,还有……”
他指着折克行笑道:“我和遵道一见莫逆,只是出了个馊主意罢了。”
他的心中已经欢喜的不行了。
这可是来自于折家的友谊啊!
沈家在大宋并没有什么根基,反而因为沈卞的缘故对头不少,所以沈安需要扩展自己的朋友圈,而世代出猛将的折家自然是一个好选择。
折克行担忧的道:“叔父,咱们来这里,宫中会不会觉得安北兄掺和了此事……”
折继祖微微眯眼道:“武人要让人放心,那就坦荡些。至于沈待诏这里,你和他交好,我来此一聚,坦坦荡荡,何人敢说?再说我随后自然会去拜访不少人……”
沈安微微点头,要是折继祖没有后续的手段,他自然会调低对此人的看法。
只是折家要花一笔钱了。
“我听闻沈待诏……”
“叫我安北即可。”
“安北……我听遵道说,你对西夏和辽人有些看法?可能给我说说。”
沈安知道这是一个考验,就带着折继祖去了书房。
书房里,沈安拿了几枚围棋子当做几方势力,说道:“西夏一直想在大宋的身上割下一块肉,可实力不济,而且吐蕃人也和他们纠缠不休,所以他们进取不足。”
他指指另一枚棋子说道:“而辽人此刻疆域庞大,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控了不少部族,以及战马。那些部族的人天生就是战士,大宋此时不是对手。”
“可辽人却没进攻。”
折继祖提出了疑问,在他看来,沈安这些话有些纸上谈兵了。
沈安看到了一抹不以为然,就笑了笑,说道:“从耶律洪基上台以来,辽人渐渐失去了进取心……”
折继祖的眸色微紧,问道:“你从何得来的这个消息,可靠?”
沈安微微点头,却不肯再说。
你既然不信我,那我和你说个什么劲。
折继祖起身拱手道:“请赐教。”
武人的认错方式格外的耿直,沈安才说道:“我听闻耶律洪基崇佛,并且喜好游猎,上次辽使来威胁大宋时,我就给他们出了个主意。”
沈安看了折继祖一眼,说道:“大宋联手西夏……”
嘶!
这个消息一直被封锁着,所以折继祖并不知道,此刻一听他就呆住了。
他是宿将,自然知道这个主意的可行性并不是很高,可辽人竟然没有为此发出战争威胁……
“耶律洪基竟然如此吗?”
他知道根据这个消息能推算出来什么,所以一脸的震惊。
耶律洪基竟然是个软蛋,那么大宋的政策自然会有所改变,府州折家在辽国方向也会相应的减少防备。
折继祖肃然道:“安北大才,此后府州折家和沈家……遵道。”
折克行走过来叉手道:“叔父。”
折继祖指着他对沈安说道:“此后遵道任你处置。”
这就是折家人的豪爽。
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我侄子随便你收拾。
沈安笑着说道:“我和遵道一见如故……”
折克行插话道:“叔父,安北兄大才,我跟着学了好些东西。”
折继祖点头道:“你小子有福气,你那些兄弟都想找个名师而不得。”
沈安谦逊了几句,然后说道:“此次朝中定然会不了了之,此后折家的日子会好过些,不过却要给个台阶给他们。”
折继祖叹道:“要出钱了。”
沈安诧异的道:“为何要出钱?”
折继祖苦笑道:“折家可没什么好东西献上去,能让朝中释然。”
沈安说道:“若是信得过的话,我这里倒是能想想办法。”
第102章 心慌的折家,闭关的沈安
折家不干了!
“宰辅们都慌了,开始还矜持着不去找我叔父,可这两天都上杆子……哎!我叔父只说不行,还请了汴梁城最好的郎中给自己看病,对外说怕是活不了几年了。”
折克行一脸的痛快,“后来有人不信,我叔父就躺床上,没人敢去看。”
天气热了,果果昨晚没睡好,沈安正抱着哄她。
“小声些!”
沈安小心翼翼的把果果抱进去睡下,出来后指指外面,两人一起出去。
天气很热,树上的蝉在拼命的嘶叫着。
沈安走到屋檐下,说道:“此事只是给宰辅们和官家提个醒,你想换人就换,可别在背后折腾人。”
折克行只觉得胸中畅快,“折家从未这么畅快过,多谢安北兄了。”
“但是要见好就收,想来你叔父会把握分寸。”
沈安觉得这算是一件好事,也开了一个好头。
可此刻的折继祖却有些顶不住了。
是的,作为世代武人的折家,从未有过善于谋身的家伙,否则折家也不会混的那么差。
一双锐利的眼睛里多了颓然,折继祖拍打着桌子骂道:“都是一群老狐狸,说是折家尽管在府州呆着,以后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亲热的让我脊背发寒,这群家伙,他们肯定是在谋划着秋后算账。”
“怎么办?”
折继祖是真的急了。
但他并未后悔,只是担心以后会被朝中给小鞋穿而已。
“好日子给你过一过,以后寻机就收拾你,那些文官们最擅长的就是这个,玛德!实在是不行,折家就真的全搬来汴梁城,大家做富家翁好了。”
这就是金杯共汝饮,背后捅一刀。
折克行也有些无措。
“要钱给钱啊!这倒是不错,只是折家得了好处,旁的将门会不会拈酸吃醋?到时候折家可就孤立了,遇到战事时,上官会不会使绊子?同袍会不会见死不救?”
沈安一边说着一边喝着茶,有滋有味的模样。
折继祖叹道:“就是担心这个啊!”
沈安笑道:“此事倒也简单……”
“简单?”
折克行苦着脸道:“安北兄,这几日在京的折家人绞尽脑汁也没想到一个办法,您这个简单……”
他渐渐的有些明悟了,狂喜之下,一把就揪住了沈安的手。
“放手!”
沈安喝住了他,然后揉着手腕道:“要稳重,不然以后怎么做名将?”
折克行少年心急,说道:“都没了以后,还什么名将?”
折继祖也觉得这个局面有些僵,虽然达到了目的,可却也带来了些恶果。
但他却对沈安的谋划没话说,起身道:“安北大才,我这里过几日就回去,到时候让人带些土产过来。”
咱折家从不让自己人吃亏!
这份豪迈倒是很对沈安的脾胃,所以他说出了自己的谋划。
“此事倒是不急,若是快的话,再有两三日就出结果了。”
折继祖看向了沈安,目光炯炯。
“安北……是何东西?”
沈安笑道:“到时候就知道了。”
不是他卖关子,而且这东西……需要保密。
沈安叫人分开采购了些东西,甚至一些东西是让郡王府去采购的。
东西买来了,杂七杂八的,甚至还有不少木料和铁料。
折克行不知道他究竟要弄什么,可却恪守规矩,不去窥探。
沈安随后找到了郡王府,七转八弯的,最后还是找到了皇帝那里去。
“他要制作弓弩的老匠人?”
赵祯有些头痛的道:“他最近安生了一阵子,这又是要闹什么呢?”
陈忠珩赔笑道:“官家,沈待诏最近可是很老实啊!”
“他老实……”
赵祯突然生出了一些想法,“我怎么觉着自从他上了朝堂之后,这朝中的事就多了呢?”
这话要是让沈安听到了一定会大喊冤枉。
这不是我找事,而是我一未来的好青年,在诸多事情上和你们有些格格不入。
陈忠珩一想也是,于是就说道:“官家,那小子就是个奸猾的,臣都吃过他好几次亏了。”
赵祯点点头,却又想起了沈安的好处:“他至少还知道忠君,那香露价格低不说,还比外面的多。”
后宫之中就相当于是花丛,而他就是唯一的一片绿叶。
花丛中得有花香吧?
以往的花香闻着不怎么地,自从暗香进宫之后,赵祯才觉得有些意思了。
所以他近来多有流连,然后有御医提出了告诫,宰辅们也在奏疏里隐晦的提及了一番。
官家啊!咱们悠着点来行不?
你都大把年纪了,别哪天栽倒在女人的身上,那可就从仁君变成了子孙的反面教材。
哎!
赵祯突然想起了当年的那位宠妃,就叹息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