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6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皇城外,一群宗室在轮流诉苦。
 “……某家中有三十余口人,若是不给钱粮怎么活?那没法活啊!”
 说话的是个三十余岁的男子,穿着一身皱皱巴巴的旧衣裳,说话间手舞足蹈的,激愤的不能自已。
 边上数十个宗室男子,最年轻的未成年,最年长的须发斑白,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义愤填膺。
 “大王出来了。”
 正在诉苦的男子快速退了回去,脸上神奇般的挂上了笑容。
 “见过大王。”
 赵顼出来,众人行礼,但气氛却有些紧张。
 “要什么交代?”
 赵顼目光转动,看着这些亲戚,觉得有些荒谬。
 “我等敢问大王,为何要丢弃宗室?”
 最年长的那个男子出头了,他神色激昂,甚至带着些许悲壮,仿佛下一刻就会被万恶的皇城司给抓进去,饱受酷刑的折磨。
 “我们是皇亲,凭什么?”
 “凭什么你们富贵,我等就要落魄?”
 “……”
 有人开头就好办了,后续的指责和质问就如同是暴雨,冲着赵顼喷去。
 “大王这个有些不近人情了啊!”
 “亲戚都不顾了,这还能顾着谁呢?”
 “从古至今,皇亲国戚都是荣养着,怎么到了大宋就想变呢?”
 “……”
 连围观的百姓都觉得这事儿不大对味,赵顼太冷血了些。
 他们愿意要一个赵祯式的帝王,也不愿意要一个汉武式的帝王。
  开疆拓土固然好,可代价却很大。每个人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赋税……还有可能会被招入军中,在千万里外孤军奋战,甚至是死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魂魄无法归乡。
 百姓的想法很单纯,那就是好处要,麻烦不要。
 渐渐的牢骚说完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尴尬的味道,因为赵顼依旧是冷冰冰的,不见有半点同情。
 “这人竟是铁石心肠吗?”
 在这声惊呼中,赵顼走出了皇城,说道:“这个大宋是谁的大宋?”
 “是官家的!”
 有百姓这般回答道。
 “不是。”赵顼想起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说道:“这个大宋是百姓的大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前我读书时以为是虚言,直至后来我见到了许多百姓,见到了许多苦难,我这才知道,原来大宋的繁华都是用他们的苦难去换来的……”
 文人说这个大宋是他们的,宫中的官家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可今日赵顼却说这个天下是百姓的,一下就摧毁了他们心中的优越感。
  
 关键是还没法反驳。
 他们说李世民是明君,后续的帝王最好效仿。
 好吧,李世民说百姓是能覆灭王朝这艘小船的水,这话对不对?
  你能反驳不?
  不能,因为经常有人用这句话来进谏,劝说皇帝该这样,或是该那样。
 而百姓们听到这话却呆住了。
 他们觉得自己的胸中在发酸,一种被击中心口的感觉让他们不禁热泪盈眶。
 日子苦不苦?
 苦,难熬,可是为了生活还得熬。
 熬就熬吧,关键是没人认可咱们啊!
 现在来了个皇子,他说是我们的苦难撑起了大宋的繁华。
 这话一下就击中了百姓的心。
 “保护大王!”
 骑兵从皇城内冲了出来,骑兵们拉下了面甲,冷森森的目光扫过那些百姓。
 没有预料之中的围堵和群情激昂,有的只是热泪盈眶。
 他们白来了。
 再后面一点,赵曙站在门口,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退下!”
 赵顼伸开手臂,看似孱弱的身躯却挡住了那些骑兵。
 战马人立而起,长嘶不停。
 这一刻无需说什么,那些百姓都低下了头,“大王仁慈。”
 在大宋,称赞帝王的方式很多,但百姓最认同的还是仁慈。
 仁慈的帝王总是能让人安心。
 现在这位大王只是一番话,一个动作,就让这些百姓的心跑他那边去了。
 他拦住了骑兵,目光转到了宗室人的身上,说道:“宗室是皇室血脉,是该优待,所以鸡犬升天……可宗室多少人?”
 众人不语,但目光却不善。
 他们是宗室,没有具体职务,没有赵允弼赵允良那种家大业大的无奈,所以肆无忌惮。
 他们想看这个年轻人的表演,然后再击溃他。
 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赵曙,他们想和这位官家对话,换取对宗室长久支持的保证。
 “凭什么?”有人愤怒的问道。
 赵顼说道:“一千二百人!”
 他的声音很稳定,“宗室至今有职位在身的共计一千二百人!”
 “这一千二百人中,三十岁以上者有一百一十三人,十五岁以上者三百零五人,十五岁以下者接近八百人……”
 宗室的孩子到五岁就能申请赐名授官,正儿八经的开始吃皇粮了,每月该给的钱粮就得给,每次该给的赏赐也得给,四季衣裳也得给……
 赵曙在后面微微低头,说道:“去查!”
 这个儿子竟然把宗室的情况查的一清二楚,让他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惊讶。
 宗室中有人喊道:“皇室血脉繁衍生息,这不是好事吗?”
 “好事是好事。”
 赵顼继续说道:“十五岁以上者比三十岁以上者多了多少?十五岁以下者比十五岁以上者多了多少?再过十年,十五岁以下者会是多少?”
 一百一十三,三百零五,八百……
 就像是几个台阶,一级比一级高,高得吓人。
 所有人先是迷茫,然后心中发凉。
 “一代比一代多,多了好多……”
 “吓死人了,若是再过五十年,宗室怕是养不活了。”
 “大王的目光竟然这般敏锐?”
 “幸亏大王说了出来,不然咱们还以为这只是小事呢!”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瞩目着赵顼。
 百姓们心中有些发慌,觉得这是个不得了的大问题。赵顼拿出了数据,一目了然让大家明白了这个危机。
 一旦宗室不加控制,无需五十年,最多二十年,大宋就会为了养宗室而财政崩溃。
 包拯已经为了耗费过大的事儿来闹过几次了,言谈间都是革新,恨不能马上把官员和军队的规模给压下去。
 钱啊!
 到处都要钱!
 可这些钱是哪来的?不就是大伙儿交的赋税吗?
 要是养不活了,会不会持续加税?
 赵顼的嘴角微微翘起,他知道百姓迷茫,没有什么主见,唯一能让他们主动支持的就是利益,和他们息息相关的利益。
 沈安说过,“数据会说话”。今日赵顼就让数据说话了。
 一锤定音!
 赵曙默然,陈忠珩急奔而来,近前低声道:“官家,没错。”
 他撇开双腿,只觉得一股子热气在屁股后面升腾,燥热难受。
 这个儿子啊!
 这一刻赵曙觉得这个儿子不一般。
 我把他当做是孩子,可他却不断用行动来反驳我的看法。
 ……
 第一更,求月票。
第758章 义气无双苏子瞻
 宗室的最新人口和授官情况许久没更新了,按照计划,应当是明年的年中会进行一次上报。
 所以当赵顼一下爆出数据之后,所有人都傻眼了。
 “也没多少人啊!”
 有人不满的喊道,“才一千多人……而已。”
 这人的话马上就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赵顼平静的道:“是不多,可诸位可知道自己一个月要耗费朝中多少钱粮吗?”
 “这你也知道?”
 有人心存侥幸,觉得赵顼就是个大忽悠。
 你个嫩娃娃想忽悠你爷爷我呢?
 这话不算侮辱人,因为人群中就有辈分高的。
 “我当然知道。”赵顼看到了苏轼,这货在外围往里面挤,大抵是准备进来助他一臂之力的意思。
 赵顼心中微暖,但他觉得自己不需要:“宗室每月有的钱,月料、嫁娶、生辰、郊礼赏赐。三司那边有人计算过,在京百官的月俸三万余贯,诸军九万贯,宗室……月俸五万贯。这还是没有计算婚嫁丧葬、生辰、四季衣裳……以及各等赏赐。”
 他满意的看着宗室男子们神色惶然,心中给自己比了个大拇指,最后给了他们一击:“若是不变,再过十五年,大宋可能养得起这些人吗?”
 赵曙在后面苦笑着摇头。
 这个儿子啊!哪怕是现在依旧在埋坑。
  他不说养不起宗室,就是留了个坑,等以后一提这事儿,他就随口说出每月供养百官和诸军艰难,是不是要革新一下?
 前方的赵顼最后说道:“这是大宋的天下,宫中不断在削减耗费,官家不断在削减自己的用度,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大宋……它是所有人的天下。我听过这么一句话,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宗室有没有责任?”
 他微微颔首,然后转身进去。
 那群宗室男子呆若木鸡。
 “竟然花费那么多吗?”
 没人敢相信宗室的耗费比百官还多。
 这尼玛不是祸害是什么?
 先前还理直气壮的人,现在却沮丧了。
 绝望了!
 大家都感到了绝望。
 吃惯了大锅饭和铁饭碗,突然被告知你的子孙需要自谋生路,这些人都慌了。
 有人绝望的喊道:“官家不会答应……”
 这话在赵曙从城门里站出来后终止了。
 他负手站在那里,目光清冷。
 官家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看着赵曙。
 赵顼也在看着。
 他的目光平视,无悲无喜。
 近前。
 他止步。
 赵曙在看着他,突然缓缓伸手。
 这是什么意思?
 赵曙的手伸得缓慢,但却很坚定。
 他拍拍儿子的肩膀,露出了微笑,“你很好。”
 “官家认可了!”
 那群宗室男人如丧考妣,有人哀嚎道:“宰辅们呢?”
 “宰辅们巴不得不养咱们!”
 有人木然道:“本来平平安安的,怎么就出了这等事呢?”
 “好像是沈安第一个进言……”
 “那个畜生!”
 人群中的苏轼突然喊道:“官家万岁!”
 “官家万岁!”
 众人都跟着呼喊起来。那群宗室男子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没精打采的跟着叫喊。
 苏轼得意的一笑,然后就溜了。
 稍后他出现在了一个朋友的家里。
 “仲利兄。”
 朋友正在饮酒,见他来了就不由分说的拉过来灌了一壶。
 苏轼打着酒嗝,翻了个白眼,问道:“仲利兄可否帮个忙?”
  朋友指指酒壶,苏轼苦着脸道:“罢了罢了。”
 他又喝了一壶酒,然后真的是在翻白眼了,“仲利兄朋友多,家中酒樽不空,今日小弟来……呃!刚才大王在皇城外说了……”
 “……大王一一数落了宗室的耗费,以及丁口越来越多的窘境,宗室哑口无言……可他们定然会反扑……”
 仲利兄端着酒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你苏子瞻何时为那位大王办事了?”
 “那是朋友。”
 苏轼又喝了一壶酒,一拍脑门,起身道:“还请仲利兄传播一番限制宗室的好处,主要是说说大王的苦心和不易,回头樊楼某请客,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
 仲利兄垂眸,“某不沾因果。”
 苏轼大急,说道:“要如何才能出手?”
 仲利兄问道:“沈安手段更多,为何不去寻他?”
 “他的麻烦更多。”苏轼苦笑道:“宗室那些人随后就会去找他的麻烦,所以……再说某总能做些事的吧?比如说某认识的这些朋友,包括你在内,总能为此事摇旗呐喊一番,聊胜于无也好,中流砥柱也罢,某总算是尽力而为了。”
 仲利兄笑道:“某本不喜权利倾轧,不过你苏子瞻豪爽,却合了某的秉性,罢了,此事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