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6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位大王不吭不哈的,可乔二却被排挤到了边上,自己还得了个仁慈的名声……
 这是有意还是无意?
 陈忠珩一路琢磨着,最后是被一声悲呼惊醒了。
 “我的儿……”
 高滔滔站在殿外,一身皇后的盛装,直接吓尿了陈忠珩。
 圣人,您这是要去干啥?
 除去重大仪式之外,就没见过皇后穿这身厚重行头的时候。
  您这是要干嘛?
 他看了一眼任守忠等人,见他们木着脸,就知道皇后怕是要去见官家。
 这两口子要是闹起来,宫中可就不得安宁了。
 可在看到赵顼后,高滔滔就冲了过来,拉着他的手问道:“你爹爹说了什么?”
 “爹爹说让孩儿出阁。”
 没养过孩子,不知道父母心思的年轻人啊……
 赵顼觉得这事儿没啥,自己不就是从此半独立吗,这不是大事啊!
 可在高滔滔的眼中,自己的大儿子才十多岁,哪里就到出阁的时候了?
 按照她的想法,自己的孩子最好一辈子都在身边。这一点在后来就被实现了。
 赵顼后来继位后,两个弟弟在宫中居住感到有些不好,年纪到了,这个有些膈应啊!于是就上书求去。
 可赵顼却把他们强留在宫中十余年,这十余年里赵颢两兄弟上书数十次,可却被赵顼以天伦之乐驳回了数十次。
 最后赵顼同意了,可却不准他们搬出去。
 于是这两兄弟倒霉催的在宫中住到了赵顼驾崩,哲宗继位才终于得了自由。
 那么多年啊!一直在宫中蹲着,也不知道那两兄弟会不会疯。
 这些天伦之乐大多是为了高滔滔,顺带还有曹太后。
 宫中寡妇的寂寞非常人能理解,那种坐在井底,身边无人的日子,一般人都熬不住,所以格外喜欢孩子陪在身边。
 赵顼觉得平常的事儿,可高滔滔却变色了。
 她一提厚重的衣裳,喝道:“去见官家!”
 “是!”
 那些内侍和宫女齐声应道:“是。”
 瞬间杀气腾腾,赵顼傻眼了。
 “娘……”
 “你在此等着。”
 高滔滔柳眉倒竖,赵顼再傻也知道自家老娘是发飙了。
 这是要去火并吗?
 他喊道:“娘,孩儿还在宫中啊!”
 我又不搬家,您这是急什么呢?
 高滔滔没回头说道:“可却不好进来了。”
 出阁就代表着变成了君臣关系,再见面时,儿子就得叫自己圣人,这让高滔滔怎么能忍受。
 她气势汹汹的去找赵曙的麻烦,赵顼傻眼了。
 陈忠珩在心中为官家默哀一瞬,说道:“大王,如此咱们就去娘娘那边吧。”
 赵顼点头,就去了曹太后那里。
 冬季的宫中寒冷,曹太后身着素服站在檐下,目光冷淡。
 “娘娘,大王来了。”
 “嗯?”
 曹太后抬头,见是陈忠珩陪着来的,就叹道:“我老了。”
 她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近前后,赵顼行礼,然后说了自己出阁之事。
 “哎,你也大了。”曹太后唏嘘道:“记得那年见到你时,看着一孩童,如今却翩然一少年。出阁之后要留心了,对了,官家给你安排了哪些人手?”
 作为皇长子,赵顼出阁要配备属官。
 赵顼说道:“翊善是王陶……娘娘在宫中要保重。”
 曹太后点点头,眼中多了泪花。
 “王陶记得还好,你要好生读书,好生观政。”
 “是。”赵顼也有些伤感,然后告退。
 出了这里,他又去了前面。
 赵曙在喝茶,边上的一个内侍在劝道:“这是最灵验的去火茶,喝了再多的火气都会消掉……官家您不知道,这火气大了伤身,当年小的在家时就遇到过,有个……大王来了。”
 赵曙有些焦头烂额的道:“你怎么和你娘说的?”
 他就这么一个女人,闹腾开来连缓和的余地都没有。
 “孩儿说出阁了……”
 赵顼觉得自己很无辜,可赵曙却没好气的道:“缓和的话都不会说,你这书读到哪去了?罢了,这也不是书本里的事,你得娶妻,然后就知道了。”
 女人的不讲道理说不清楚,儿子啊!你得自己去体会。
 想到这里,赵曙板着脸道:“你也大了,回头就给你定下来,以后也该收收心,免得被女方取笑。”
 这是要准备媳妇了?
 赵顼心中火热,就应了。
 他正是刚萌发那个啥的时候,特别期待有个女人和自己同床共枕。
 赵曙刚才被高滔滔排揎了一番,心中郁郁,见儿子木然,就不满的道:“你的属官里,王陶是个稳妥的,其他人也还好,只是侍讲我还在思虑。”
 赵顼低头,这个他没有发言权,只能期待别找个老学究来就行。
 赵曙看了他一眼,神色古怪的道:“明日你也来吧。”
 这是定下来了,从明日起,君臣关系就和父子关系混在了一起。
 “是。”
 赵顼有些茫然,回到庆宁宫后,乔二弄了热毛巾来,“大王,擦擦脸吧。”
 赵顼出阁,就相当于是有了接班人的资格,以后能和大臣当面谈话,而不是跟在官家的身边当小透明。
 这是个巨大的进步,作为赵顼的身边人,乔二觉得自己的运气真的是逆天了。
 从他来了赵顼的身边开始,一步步就从未错过,赵顼一步步的往上走,从未停步。
 赵顼接过毛巾捂在脸上,良久,他揭开毛巾,脸上有些红。
  “这是个开始。”
第771章 沈侍讲
 沈安在想着司马光什么时候会失去耐心上奏疏弹劾自己,莫名其妙的就上火了,嗓子里难受。随后就被叫去上朝。
 因为要过年了,大伙儿看着都有些喜庆的模样。
 等进宫之后,沈安竟然看到了赵顼。
 “你怎么来了?”
 沈安觉得这娃大概是糊涂了。
 赵顼拱手道:“上朝。”
 韩琦等人拱手道:“见过大王。”
 “这什么意思?”
 沈安最近没关注朝中之事,所以有些好奇。
 赵顼和他走在一起,低声道:“我出阁了?”
 “嫁人?”
 沈安话一出口就觉得不对,见赵顼满头黑线,就理直气壮的道:“这是误会了。话说你这是要搬家了?”
 赵顼摇头,“不搬家。”
 他确信自己如果搬家的话,老娘铁定会大闹宫中。
 两人并肩而行,今日的朝会规模不小,臣子们盯着沈安和赵顼,心中艳羡不已。
 “这沈安好运气啊!”一个官员嘀咕道:“和大王交好,以后这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刘展走在边上,闻言冷冷的道:“幸臣罢了。”
 “谁是幸臣?”
 一个声音传来,刘展下意识的道:“沈……”
 他突然觉得不对劲,就缓缓回身……
 包拯的老脸木然,刘展想示弱,可却觉得丢人。他看看左右,大伙儿都在看着这边。
 上吧,怼包拯,我们支持你!
 老包这阵子为了钱的事把重臣们得罪了个遍,谁来都是没钱。
 大伙儿虽然知道他的难处,可老包说话太直,直挺挺的让人难受。话说泥人也有土性吧?于是刘展就成了大家心中的英雄。
 你刘展竟然不怕包拯喷!
 我们服气!
 韩琦甚至在想着,是不是让刘展升个职?比如说御史中丞,或是知谏院。
 特别是知谏院,司马光那货看着木然,弹劾人就像是人偶般的教条,让人不爽之极。
 好吧,关键是司马光上个月顶了韩琦,让他连续好几日都郁郁不乐。
 众目睽睽之下,刘展昂首,包拯冷飕飕的盯着他。
 “沈安!”
 刘展不负众望的说出了这个名字,大伙儿都笑了。
 “你为大宋做了什么?”
 包拯的问题让大家都有些惊异。
 这是包拯?
 太温柔了吧?
 刘展愕然,包拯继续问道:“沈安又为大宋做过什么?”
 刘展心中大喊不妙,正准备说话,大宋第一喷子上线了。
 “不管是外交之事还是武事,不管是金肥丹还是水军……沈安为大宋立下的功劳能让宰辅汗颜,让老夫汗颜。你……你算个什么东西?”
 刘展指着包拯,面色红的和猴子屁股差不多。
 沈安在那边叹息一声,觉得刘展的段位太低了,估摸着还不能让包拯热身。
 包拯抬头,“如今他依旧是待诏,可你却是学士……敢问你这个学士是怎么来的?他那个待诏是怎么来的?你若是能做学士,他的功劳做宰辅可行?”
 刘展不能答。
 他就是混资历,加上运气好上来的。
 此时已经到了殿外,大家都在等候通禀。
 刘展面色发红,期期艾艾的道:“某……某……”
 “说话!”包拯突然大喝一声,刘展下意识的道:“某不及他……”
 噗!
 韩琦偏头过去,不忍看刘展那张惨白的脸。
 这人竟然被包拯一吓唬就吓唬出了真心话。
 丢人啊!
 包拯点头道:“看来你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刘展羞愤欲死,正好里面来人给他解了围。
 “上朝了。”
 赵顼全程旁观了包拯对刘展一次教科书式的进攻,不禁叹为观止。
 “我要学习的还很多。”
 沈安低声道:“别担心,我们总是赢。”
 赵顼偏头看着他,沈安回以微笑。
 赵曙坐在上面,恰好看到了门边的这两人。
 年轻真好啊!
 行礼。
 站位。
 这是赵顼第一次正式参加朝会,所以很受人瞩目。
 大家都在看着他,想看他的表现如何。
 结果赵顼的表现很沉稳,一旦都看不出怯意。
 不错。
 几个老臣相对一视,都微微点头。
 先帝在位数十年,为了接班人的事儿闹腾出了许多事。
 若说接班人就是大宋的亵裤,那么在先帝那一朝,大宋就一直在果奔。
 这次可不行了啊!
 治平,从这个年号里就能看出君臣们的雄心壮志。
 但治平的前提是不能果奔,必须得有个接班人随时候命。
 赵曙看了儿子一眼,说道:“皇长子出阁乃是大事,诸卿此后当多多规劝。”
 “是。”
 出阁就代表着皇长子成人了,要承担更重大的责任。
 听政就是其中之一。
 臣子的规劝在这个时候有双重作用。
 一是用自己的经验给皇长子提供建议,二是在这个建议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彰显自己的才干,给皇长子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一旦山陵崩,皇长子上位之后,就能根据这些印象来调整职位。
 而更重要的是皇长子身边的职位,那才是最让人眼馋的东西。
 皇长子出阁要配备属官,此时能去他的身边为官,这就是镀金啊!
 谁能去?
 重臣们自然不会去,那太掉份,而且他们也等不了那么久。
 但小虾米还是可以的。
 比如说刘展这等人,若是被安排在赵顼的身边,三五年后就能升官了。
 “王陶……为翊善。”
 哎!
 虽然没听到,但赵曙确信有人在叹息。
 皇长子的属臣第一是翊善,第二就是侍讲,这两个最重要。
 第二个是谁?
 赵曙目光转动,看向了赵顼。
 “侍讲,沈安。”
 卧槽!
 竟然是这厮?
 群臣不禁哗然了起来,韩琦干咳道:“肃静。”
 这没法肃静啊!
 沈安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竟然担任皇长子的侍讲?官家你是不是犯病了?
 刘展涨红着脸,出班道:“陛下,此人不学无术,如何能担任侍讲?”
 “你学了什么?”包拯怒道:“你刘展有什么术?你的术为大宋做了些什么?说来老夫听听。”
 “住口!”
 刘展刚想反驳,就被赵曙喝止了。他看了一眼上面,发现赵曙黑着脸,心中不禁一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