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6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等臣子的忠心无需怀疑,但却不能让他手握兵权,否则会让君臣不安……
 所以,就让他留在京城,留在汴梁吧。
 想到这个,赵曙不禁就看到了沈安。
 那是……
 他揉了揉眼睛,然后觉得这个动作不妥,可却忍不得了。
 他觉得沈安会很老实的站在那里,但沈安用事实在告诉他。
 你想多了!
 沈安和辽使在对视。
 辽使昂首的姿态很高傲,可却抬的太高了些。
 他想用那等俯瞰的姿态去看着沈安,可沈安的个子却比他高。
 个子不够高,但气势要足。
 辽使努力维持着脸上的高傲,可沈安却只是淡淡的。
 周围的人都在关注着他们之间的眉眼往来,见沈安竟然没反击,不禁大为好奇。
 那厮最喜欢说什么以德服人,可汴梁谁不知道他的气量狭窄的能让韩琦绝望。
 韩琦的性子跋扈,而且睚眦必报。
 可和他比起来,大伙儿都认为还是沈安更小气。
 这么小气的人竟然坐视辽人嘚瑟?
 就在大伙儿觉得好奇的时候,沈安突然微笑道:“贵国的皇太叔……据闻是被杀了?”
 噗!
 大伙儿没想到这货竟然用这个事儿来反击……
 按照辽国官方的说法,耶律重元父子是谋逆未遂,被当场斩杀。可后来有零星消息传出来,说是那位皇太叔父子是死在耶律洪基的行宫之外。
 行宫内外的防卫最是森严,可耶律重元父子竟然敢在那里谋逆……
 这事儿它就不对劲啊!
 耶律重元父子死的不明不白,不过和大宋没关系。
 可沈安只是一句话就把这道伤疤给撕破了。
 辽使心中恼怒,说道:“此乃大辽国事,你想说什么?”
 两国之争,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揭短的,因为那有翻脸的危险。
 宋辽西夏,这三股势力原先的排行榜是辽、大宋、西夏,辽人凭借着赫赫战功成为了地区老大;而西夏人的实力按道理最弱,但他们靠着悍不畏死的蛮性,成功的把自己打造成了‘西北平头哥’的形象,不管是辽人还是大宋都不敢招惹他们。
 而大宋就是个谁见谁欺负的倒霉孩子形象,从被辽人暴打到被西夏这个叛逆蹂躏,大宋的形象再难改变。
 可现在却不同了。
 首先是西夏人在原州被暴打了一顿,随后就是辽人在麟府路的伏击遭遇了沈安这位黄雀,结果大败亏输,狼狈逃窜。
 原州之战和麟府路之战堪称是大宋近年来没有过的大捷,不但让大宋上下精神一振,也让周边异国纷纷重新审视和大宋的关系。
 交趾在观望,他们觉得西南太远,大宋鞭长莫及,所以最是得意。
 而西夏人才将被大宋暴打了一顿,哪怕是平头哥般的存在,可也需要回血几次,方能再度出来找茬。
 于是大宋的周边形势意外的好,立国百年来从未那么好过。
 大宋和辽人之间的关系大抵就是‘看到你过得不好,我就安心了’,现在大宋的小日子过得不错,辽人自然不爽。
 不爽就要找茬,而每年的元旦大朝会有个保留节目,那就是辽人用挑衅大宋君臣来彰显地区老大的权威。
 往年他们无往而不利,可这几年却遭遇了沈安。
 今年的大朝会也很有趣,不知道是哪个倒霉催的竟然把沈安和辽使安排在了一起……
 这是要坐视他们打起来的节奏啊!
 辽使现在很恼怒,而沈安却用一种讨人厌的姿态说道:“据闻贵国皇太叔被杀乃是因为有人要冲着他下手?”
 “一派胡言!”
 辽使坚决的道:“这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谣言。谣言止于智者,作为兄弟之国,大宋不该这般传播谣言。”
 “可这话却传的有板有眼的。”
 沈安很是内疚的道:“据说是一位大辽勇士说的……他说贵国的皇太叔父子被围杀,最后被一壶毒酒了结了性命……”
 “胡说八道!”
 辽使面色铁青,“这等话定然是编排出来的……”
 “是啊!”沈安好像很认同这番话,“那军士还说什么……皇太叔当年差点死于那位耶律俊之手,后来就忐忑不安,于是浑身披甲……后来又被人污蔑为与大宋相互勾结……贵使可知道某说这番话的意思吗?”
 “大宋并未和贵国的皇太叔勾结,双方甚至都没说过话,这谣言太厉害了,所以还请贵使回去后请人去查查,还大宋的一个公道。”
 卧槽!
 沈安挖坑埋耶律重元之事知道的人很少,沈安今日就算是爆料了。
 韩琦的脸颊微微颤动,他觉得沈安太缺德了。
 说耶律重元和大宋有勾结,这本就是沈安挖的坑,如今他再度利用了这个坑,准备坑一把耶律洪基。
 想想,等使者把沈安今日的这番话传回去之后,耶律洪基第一件事会想到什么?
 他绝壁会想到身边出了内奸。
 那天见到耶律洪基父子身死的将士们都有嫌疑!
 一场清洗怕是躲不过了啊!
 韩琦打个寒颤,觉得最适合沈安的官职就是皇城司的都知。
 大宋君臣都在看着面色难看的辽使,心情愉悦的想唱歌。
 赞赏的目光从各个地方在向沈安聚焦,就在此时,赵曙淡淡的道:“大辽的国事不该大宋过问。”
 辽使就更郁闷了。
 你若是要阻拦,早在沈安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就该出手,而不是现在来装模作样。
 “是,臣知错了。”
 沈安很老实的认错,但知晓他性子的人都知道,这货是故意的。
 “今日正好是大朝会,诸卿都来得整齐,朕这里正好有件事要公布一下……”
 赵曙的目光转动,竟然带着些许兴奋之色。
 “大宋的钱荒延续了多年,从铁钱到交子,大宋一直在尝试解决之道,可终究不得其法。”
 赵曙的声音没有带着半点情绪:“近日朕与宰辅们商议了一番,最后决定还是要用纸钞来解决此事。”
 纸钞?
 群臣愕然,随后又觉得理所当然。
 大宋的钱荒已经成了痼疾,不解决掉的话,麻烦还在以后。
 赵曙见群臣神色平静,就微笑道:“沈安召集了一些商人……有人告诉朕商人不肯割舍自身的好处,可此次他们却自发购买了还未出世的纸钞,足足有十七万贯之多!”
 “十七万贯啊!”赵曙仿佛不知道这是沈安威胁利诱弄出来的成绩,很是感慨的道:“这让朕知道,大宋从不乏忠义之士!”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群臣不禁心中欢喜。
 商人们用纸钞最好不过了,大伙儿正好用铜钱。
 赵曙见群臣面带微笑,就含笑道:“宰辅们说官员要率先垂范,朕觉着此言甚是……从今年开始,官员们的俸禄就一半铜钱,一半纸钞吧,”
 啥?
 群臣傻眼了。
 大哥,别的事咱们垂范没问题,可铜钱的事儿就算了吧?
 纸钞的事儿……它就不靠谱啊!否则交子早就在大宋全境流通了。
 要是纸钞贬值,大伙儿岂不是相当于被扣了一半的俸禄?
 这事儿不能啊!
 气氛有些怪异起来,那些官员们都在看着韩琦等人。
 那些目光看着并不和气,换做是后世,任谁得知自己的工资将会有一半成为试验品,怕也会抓狂吧。
 而后大伙儿就会找始作俑者的麻烦。
 听官家的意思,这事儿竟然是宰辅们的倡议?
 这些宰辅待遇高,日子安逸的不像话。
 可你们的日子好过了,却不能把大宋一脚踢到水深火热之中吧?
 你们这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的饥啊!
 一双双含怒的目光锁定了韩琦等人,而沈安却成功的置身事外。
 坑爹啊!
 韩琦等人板着脸,作为宰辅,他们早就有了挡枪的觉悟,只是没想到官家竟然选择在大朝会上宣布此事。
 不过转念一想,他们也觉得理所当然。
 新年第一天宣告此事,新年新气象,谁要反对也得掂量掂量。
 官家的时机拿捏不错啊!
 有这么一位官家在位,以后会如何?
 宰辅们的心情激荡,突然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
 稍后大朝会散去,第一个走出殿内的官员欢喜的道:“好大的太阳!”
 众人纷纷出来,然后看向东方。
 一轮红日就挂在远方的天空之上,阳光挥洒下来,让人心中和身体同时一暖。
 “这是个好兆头!”
 包拯的话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治平元年,大宋治平!”
第789章 信任
 太阳照在众人的身上微暖,可辽使却觉得遍体生寒。
 他突然止步喝道,“沈安!”
 正陪着包拯缓缓出来的沈安抬头,皱眉道:“贵使这是……想和沈某比试一番箭术?”
 元旦这一天是大朝会,随后就是宋辽两国的新年节目,比试箭术。
 这个节目如今已经沦为了装模作样,辽人那边出个人拉开弩弓瞄准,而使者的作用不过是扣动弩机而已。
 大宋在赢过辽使一次之后,大抵就再无奉陪的兴趣,每年只是派出个官员去应付差事。
 还有游大相国寺,现在也成了个鸡肋。
 大宋和辽国的关系就这么渐渐的疏远了。
 比试箭术是在双方停战的基础上,辽人想给大宋一个下马威。如今大宋不奉陪,他们自己也觉得兴趣索然。
 “铜钱!”辽使的眼中多了恼怒,“大辽需要铜钱!”
 群臣和各国使者正在缓步出来,闻言有人就忍不住笑了。
 辽国的货币供给同样艰难,通过两国贸易交换了不少铜钱。这些铜钱为稳定辽国市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可现在大宋竟然要用纸钞来取代铜钱,大辽怎么办?
 双方的榷场怎么办?
 两国之间的贸易难道重新归于原始的以物易物?
 那大辽的市场怕是会引发一场混乱。
 卧槽!
 众人这才发现铜钱改纸钞的一个作用,那就是打击辽人的市场。
 沈安这是事先就想到了?
 众人的目光渐渐带着好奇和惊讶,觉得沈安这货当真是思虑颇深。
 沈安笑了笑,“大宋要用纸钞还是铜钱,这是大宋自己的事儿,辽国莫不是还想为大宋做主?那么沈某在此说一句话,这样的日子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更不会有!”
 “好!”
 众人一阵叫好。
 辽使冷冷的道:“两国贸易就是铜钱,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是……若不是,大辽自然有话说。只是这话是用嘴还是用刀枪来说,某此刻无法确定。”
 “你以为这个宫中住着的是石敬瑭那个蠢货吗?”
 沈安的眼中多了冷色:“这里是大宋京城,这里是大宋皇宫,你若是以为用刀枪就能让大宋屈服,那尽可试试。”
 “你……”
 “敢就来。”
 沈安指指辽使,笑的很是恶劣。
 出了皇城,沈安就看到了张八年。
 阳光从左边倾洒过来,张八年缓缓转身,脸庞从明亮转为阴暗。
 “有西北番人昨夜潜入折克行的住所……”
 沈安心中一紧,问道:“哪边的?”
 西北那边的番人部族林立,李家多年来苦心经营,可依旧不能完全掌控这些人。
 这些番人没有什么归属感可言,今日臣服,明日说不得就会反叛,所以西夏对此也比较头痛。
 而大宋对这些番人的态度也不怎么好,折家在西北能一直以将门的姿态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能压制住那些番人。
 如今番人悄然来到了汴梁,更是私下和折克行联系,这是什么意思?
 “是西夏人那边的部族……”
 张八年深凹的眼中多了厉色,“某的人已经盯住了折克行,告诉你也只是例行公事,若是稍后动手,你该有所取舍。”
 “折克行不会和外人勾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