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6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相……此事还是咱们自己挤吧。”
“是啊!那些宗室都是抠门的,想让他们掏钱,那就是妄想。”
包拯闭上眼睛,有官员劝道:“此事是官家对您的考验啊!若是办好了……收益无穷。”
这是好心提醒,但包拯却摇头道:“看吧。”
他也有些没底,但终究还是不动声色的坐在那里。
这群官员一直在算账,一个时辰后,他们成功的挤出了三千多贯。
“包相,有人来了。”
包拯睁开眼睛,眼中多了冷色,喝道:“去看看。”
有官员出去,然后外面传来问话,“包相可在?”
能直接到这里的,至少得是郡王,否则包拯就敢治他一个擅闯三司的罪。
“在,包相在里面。”
包拯没有起身,外面的脚步声渐渐近了,少顷进来一人,却是赵允良。
“见过郡王,不知郡王来此何事?”
包拯起身行礼,赵允良不敢托大,还礼后说道:“老夫来买入学资格。”
“什么?”
有官员沉不住气,脱口而出道:“买几代?”
卧槽!
这个问话若是不知道缘由,大抵会打架。
赵允良含笑道:“三代。”
“一万贯?”
在场的官员们都欢喜了起来,众人看向包拯,想起他先前的淡定,再看到他此刻依旧沉稳,不禁心中暗赞。
竟然不见欢喜之色,一切仿佛都在掌握之中,果然是包相啊!
包拯的左手放在身后,在众人看不到的地方,他的左手握拳,用力的捏紧……
“包相,还请收下!”
赵允良拱手含笑,态度之好,让人惊讶。
包拯说道:“郡王识大体,老夫自然会禀告给官家,只是这一万贯给了,郡王府的日子可还能维持?”
这是在撇清:这可是你自愿的,别到时候说什么被逼着买入学资格,如今府上粥都喝不起了。
赵允良淡淡的道:“老夫父子一心修道,只是为了那些孩子罢了。若非如此,什么钱财权势,那只是过眼烟云……”
“福生无量天尊。”
他打个稽首走了,外面冲进来一个官员,狂喜道:“包相,外面来了好些宗室的人,都说是要买入学资格!”
所有人都在看着包拯,这是三司扬眉吐气的时刻,让他们不禁兴奋欲狂。
“包相,有钱了呀!”
“华原郡王一出手就是三代,那些人呢?就算是一代也有五千贯……包相英明啊!”
英明只能用于帝王,这个……
这特么犯忌讳了都不知道,可现在官员们都在狂喜之中,谁也没关注这个。
包拯站在那里,负手出来,干咳道:“要淡定……”
“到了此刻,包相竟然还这般淡定,这份气度无人能及啊!”
在众人的眼中,此刻包拯的形象无比高大,大抵韩琦等人都比不过。
第824章 准备逆袭的老包
三司大堂前站满了人,此刻正在发牢骚。
“包拯哪去了?咱们可是来送钱的,他竟然还要卖关子吗?”
“某还约了人会面……”
“再不来可走了啊!”
“包拯也太……”
所有的声音在包拯出现后就消失了。
这是大宋第一喷子,当他上线时,从帝王到小吏都会颤抖。
后世说他是青天,说他破案如神,大谬。
包拯最大的本事就是敢喷。
赵祯想给宠妃的亲戚升官,包拯就敢揪着他的衣袖,喷他满脸口水。
这样一个强项令,一般人压根不敢惹。
“买多少?”
包拯说完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太急了些。
“三代!”
“某买一代……”
“两代能不能卖……”
瞬间堂前就成了菜市场,嘈杂的不行。
“登记!”
包拯只觉得腋下生风,人生巅峰不过是如此。
他淡淡的说了两个字,有官员喜道:“诸位到这边来,稍后官家定然欢喜,会找些大儒好生教导……”
“大儒?”
赵宗谔止步说道:“谁说要大儒?”
“啥?”
那个官员回身道:“当然是大儒!”
“咱们不要大儒!”
“要杂学!”
大堂内外都安静了下来。
“你等要子孙学杂学?”
一个官员看了包拯一眼,他觉得包拯应该会出来呵斥。
可包拯此刻就像是老僧般的站在那里,神色平静,仿佛这些人在讨论的是中午吃什么。
大宋的构成就是个金字塔,塔尖就是皇族。
虽然五服之外要自谋生路,可存在的宗室人数也不少。和宰辅隔几年要换一次不同,他们永远都在。
这样的一个群体突然去支持杂学,还出大价钱去让子孙学习杂学。
有人突然喊道:“这主意是沈安出的,这是有预谋的……他想颠覆……”
啪!
包拯大步过来,一巴掌就扇掉了后面的话,他目露凶光的道:“再敢胡说八道,回头就去水军干活。”
水军的指挥使和都虞侯和沈安都有些交情,送去水军,那就和送给沈安处置没啥区别。
众人这才渐渐醒悟过来,原来杂学竟然已经有了如斯的影响力。
“就要杂学?”
包拯最后确认着。
“对,就要杂学。”
一个宗室很是笃定的道:“某以为杂学早就该大行于世了,再过数十年,那书院怕是送钱都进不去……对了,此事要沈安来参与,否则我等不给钱。”
“对,此事要沈安出面来办。”
“杂学就是他弄出来的,没他还是什么书院?那我等还不如把钱存着,等数十年后让子孙用来请大儒教授。”
这些宗室大抵是最肆无忌惮的一群人,就算是赵曙在这里,他们也敢这么说话。
“大儒……除非不限制我等的子孙升官,否则大儒有屁用!”
“那沈安虽然奸猾,可教书育人却是顶尖的。看看太学他的那些学生,大多都成材了。弄个杂学,有学生竟然被授官,他若是愿意亲自教授某的儿孙,某马上出十万贯!”
“十万贯你有吗?”
“怎么没有?”
“你吹牛!”
“某吹牛关你屁事!”
两个宗室男子打作一团,包拯视若未见,说道:“老夫这就进宫求见官家,消息会很快,你等候着就是了。”
包拯急匆匆的进了宫,小朝会正在进行之中。
行礼之后,包拯说道:“陛下,先前有许多宗室去了三司,他们愿意出钱购买五服之外的子孙入学资格……”
呃!
“等等。”
韩琦出来,一脸不相信的问道:“官家都说了,以后不再庇护五服之外的宗室,他们疯了愿意出高价买入学资格?别说是五千贯,每月出一百贯就能请到不错的先生了。还能上门教授……五千贯一人,哪家的学生请先生要花费五千贯?那不是傻子吗?”
曾公亮昨晚没睡好,此刻眼睛有些难受,他低头隐蔽的打个哈欠,再抬头时已经是一脸的精力旺盛。
他必须要让自己看起来精神抖擞,不能有一丝力不从心的感觉。
宰辅就是这样,经常出现在官家身边的人都是这样……
否则官家就会琢磨你是不是老了,是不是该找个人把你换掉。
包拯更老吧?
曾公亮想了想,想起来包拯和自己是同年出生。
可老包看着不怒自威,目光转动间,让人不禁得想想自己最近干了啥亏心事没,否则这个老汉会一把抓住自己,用口水给你洗脸。
老包真精神啊!
曾公亮知道沈安为包拯的身体弄了一整套保养的手段,几年坚持下来,成果斐然。
老夫要不要去和沈安问问呢?
他叹息一声,知道交情不够。
“五千贯一年,陛下说了不再庇护他们,那不值。”曾公亮觉得此事有些诡异,“那他们求的是什么?难道是知道朝中没钱修建宗室书院,心怀善念出手相助?怕是不能吧。”
“压根不可能!”欧阳修对这些宗室颇为了解,他不屑的道:“那些人只有搜刮钱财的,想让他们出钱,那就是铁公鸡拔毛,行不通。”
“都是一群抠门的啊!”赵曙也难得的感慨着,“包卿,他们提了什么要求?”
“官家英明。”韩琦拱手道:“一语就点破了其中的奥妙。”
不要脸!
曾公亮暗骂一句,觉得老韩最近越发的不要脸了,拍马屁的功力也越发的差了。
拍马屁讲究的是隐蔽,可意会,却难以描述,当事人要仔细琢磨一下才能明白,然后暗爽不已。
可韩琦现在的趋势却是直接拍马屁,简单粗暴。
“陛下,宗室们就一个要求。”包拯有些唏嘘着,“他们要求宗室书院必须要教授杂学,此事必须要沈安来办。”
“杂学?”
韩琦讶然道:“为何?他们的儿孙不科举吗?”
“他们的儿孙不能做高官!”
欧阳修渐渐的有些明悟了,面色沉重的道:“是了,那些宗室的目的就是杂学。”
曾公亮低下头,不想掺和这个话题。
“他们要杂学?”
赵曙终于知道了沈安和包拯的信心所在。
“是的陛下。”包拯自豪的道:“昨日沈安和臣说起此事,就提及了杂学。他自信那些宗室若是不傻就会选择杂学。”
“杂学有什么?”
赵曙突然换了个话题。
“杂学包罗万象。”
包拯对沈安那真叫做一个贴心贴肺,吹嘘起来不眨眼。
“陛下,从望远镜到金肥丹,神威弩到火药……杂学的实用毋庸置疑。……前一阵子不是有个学生因为弄出了什么床子被您给夸赞有加,还准备授官……”
赵曙点头,“是有那么回事,不过那学生却拒绝了,说是自愿终生研究杂学。”
“这便是杂学的魅力啊!”
包拯的面色微红,说话的声音不小,“宗室里的那些人消息灵通,都知道杂学弄出了什么宝贝。于是在为子孙选择学什么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杂学。”
殿内安静了下来,韩琦低头不语,曾公亮装傻,欧阳修几度抬头,欲言又止。
赵曙的目光冷淡,“杂学的魅力……朕是帝王,不管是杂学还是儒学,朕要看到对大宋的好处。杂学……金肥丹让天下农户欢欣鼓舞,神威弩和火药让外敌不敢小觑大宋……这样的杂学,诸卿以为如何?”
宰辅们不说话。
他们都是儒学的门徒,虽然知道杂学的好处,却不肯为它说话。
赵曙轻笑一声,声音在安静的殿内很是清晰。
“朕记得……十年前吧,那时候的西夏人凶恶跋扈,大宋在西北只能防御,任由他们来去自如。那时候的辽国高高在上,每年都会用南下牧马来威胁大宋,让帝王如坐针毡……还有交趾,一个侬智高就让大宋灰头土脸,野心勃勃的交趾更是祸害!”
韩琦抬头,忘却了自己的立场,感慨的道:“那时候的大宋就像是一座四处漏风的破屋子,国中危机四伏,外部有强敌在窥视,做梦都得睁只眼啊!”
韩琦跋扈,但他喜欢直言。赵曙就喜欢他的直言,至少不虚伪。
“后来……后来大宋数次击败了西夏人,甚至还击败了辽人,至于交趾人,水军应当已经到了吧,想来李日尊如今会很纠结。”
韩琦不禁笑了起来,“大宋的转向就在这几年,陛下,您可记得谁在起作用吗?”
赵曙点头,“杂学。”
杂学弄出了神威弩和新式火药,这才让大宋对外不吃亏。
韩琦钦佩的道:“邙山啊!臣时常想着去邙山仔细搜寻一番,看看能否找到那些隐士高人,然后拜其为师,学习杂学。”
他真的想学学杂学,可却太忙了些。
“邙山……”
赵曙想起张八年的禀告,不禁微微摇头。
皇城司的人已经蹲守邙山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