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6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小侄子,果果,你做姑姑了。”
 沈安笑眯眯的和果果说着孩子的可爱,把果果急得不行,恨不能马上就见到小家伙。
 “晚些,你现在先去睡觉!”
 果果从凌晨醒来就处于紧张状态,现在一放松,就不住的打哈欠。
 到了前院后,消息已经传来了,仆役们齐齐躬身:“恭喜郎君。”
 “同喜同喜。”沈家有儿子了,会越来越稳定,对仆役们是好事。
 沈安吩咐道:“弄小弓箭来。”
 随后他亲自挂小弓箭在门边,外面的孩子都喊道:“是小弓箭!”
 喊声惊动了等候消息的街坊,他们纷纷走出来,拱手笑道:“恭喜待诏喜得贵子!”
 “同喜同喜!”
 沈安喜气洋洋的道:“稍后沈某备些酒菜,还请街坊们赏脸。”
 这是要出钱来庆贺,街坊们都笑着答应了,然后纷纷回家拿礼物。
 这是街坊,不是乞丐,哪怕沈安再有钱,这等时候他们也会带着礼物上门恭贺。
 沈安忙碌的不行,赵允让和包拯见母子平安,都笑着走了,只说回头再来喝酒。
 自己人就是这样。
 杨继年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了外孙。
 他熟练的抱着襁褓,皱眉道:“这孩子……还是长得像卓雪,这眼睛真像。”
 沈安在边上看了半晌,愣是没看出芋头的眼睛哪里和杨卓雪像了,他觉得更像是自己的。
 “丈人,芋头的眼睛更像是某的。”
 杨继年看了他一眼,用那种不屑的姿态说道:“老夫看着卓雪长大的,会不清楚?”
 “是是是。”
 这时候不能和老丈人顶牛,否则会影响到产妇的心情。
 杨继年点评了一番孩子,然后心满意足的和李氏回去了。
 家里消停了些,庄老实在说着沈安走后的事,苏轼已经写完了一首词,拿着过来,得意的道:“这便是某给芋头的礼物。”
 我去!
 沈安接过纸,干咳道:“不怎么样。”
 他已经喜翻了。
 这可是苏仙的词啊!
 后世人看到这首词时,就会有备注:苏轼在治平元年春时,写下这首词,为沈安的长子沈继出生贺。
 这得多牛笔!
 沈安好生收了起来,喊道:“弄酒菜来。”
 他先是飞快的去洗了个战斗澡,然后和王雱苏轼喝了个半醉。
 “哎呀!竟然忘记进宫了!”
 沈安喝完酒才发现自己回京竟然没进宫。
 这误事了啊!
 而且还是公事。
 沈安觉得自己是个公私分明的人,所以在发现错误之后,就赶紧亡羊补牢。
 而宫中的赵曙夫妇正在恨不能扎他的小人。
 “罢了,他娘子生产,一时间肯定是来不了。不过他不急着来,就说明大郎没问题。”
 赵曙很是淡定的安抚着妻子,结果握茶杯太过用力,biu的一下,茶杯从手上冲了出去,然后落地。
 呯!
 高滔滔看着裙摆上的水渍,再看看丈夫。
 这个就是你的淡定?
 “官家,沈安求见。”
 赵曙正在尴尬,闻言起身道:“让他来。”
 高滔滔没有按照惯例回避,“官家,臣妾想在后面听听。”
 “也好。”
 儿行千里母担忧,赵曙觉得这话里该加个父字。
 稍后沈安进来,赵曙见他皮肤都变色了,心中的微怒消散,说道:“皇子如何了?”
 “大王无碍。”
 沈安打个酒嗝,赵曙愣住了,心想竟然喝多了来见朕?
 “你等此次在北方巡查,发现了什么?”
 这是例行问话,后面的高滔滔咬牙切齿的暗恨着,心想你该继续问大郎的情况啊!
 “此次臣等一路到了雄州,辽人挑衅……我军应战。”
 啥米?
 赵曙差点就想站起来了。
 果然啊!
 这些年轻人一出去就没法约束了,无法无天,无法无天……
 “那一日夜里,臣等先行出发,一路寻摸到了辽军的地方,发动了夜袭……”
 “等等。”
 赵曙叫停了他的解说,“辽军多少?”
 “一万余骑兵。”
 赵曙的心一下就提起来了。
 “夜袭之后,辽军快速整队,随后我军列阵防御,刀斧手成为中流砥柱,稳住了战局。随后神威弩不断发威,敌军难以承受伤亡,就发动了集中进攻……最后的决战。”
 沈安有些酒意,而且感觉很疲惫,若是可以,他现在就能倒下睡觉。
 “决战时将士们用命,大王身先士卒,敌军狼狈溃逃……”
 “呀!”
 里面传来了妇人的惊呼,沈安打个哈欠,以为赵曙是在金屋藏娇,不禁就看了一眼。
 “说话!”
 赵曙被这个目光看得恼火,若非是沈安长途归来,他非得把这小子赶出去站两个时辰不可。
 “我军一路追杀,其中大王最是凶猛,竟然斩杀了辽将……”
 呃!
 赵曙狐疑的道:“莫不是作假?”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斩杀一个军士他还信,斩杀辽将,你哄朕呢!
 沈安正色道:“官家,众目睽睽之下,没人能作假,而且那辽将一时间不得死,还和大王聊了几句。”
 “好!”
 赵曙欢喜的道:“你且回去,封赏稍后。”
 沈安打着哈欠回去了,他才出去,高滔滔就迫不及待的出来。
 “这是真的?”
 高滔滔从不觉得自己的儿子该去上阵杀敌,可真的有了这么一天,她却倍感骄傲。
 这就是我的儿子啊!
 赵曙点头道:“这等事沈安怎敢撒谎?回头捷报入京,那就是欺君之罪。”
 两口子相对一视,不禁就笑了起来。
 儿子有出息了,最高兴的大抵就是父母。
 高兴之余,高滔滔的小气发作了,恶狠狠的道:“上次有些官员不是弹劾大郎做事不稳靠吗?等捷报来了,好生拿去羞羞他们。”
 赵曙没答应,但那阴沉的脸代表着他的心情。
 是该给那些人一次教训了啊!
 “沈安为了回京肯定是一路狂奔,信使也差不多,今日不到,明日就到。”
 赵曙在期待着……
 “官家,捷报来了。”
 信使是和沈安一路的,只是后面沈安赶路心切,在靠近汴梁时就不惜马力的狂奔,把他甩了一段距离,此时才到。
 赵曙起身,沉声道:“召集臣子,议事!”
 这不是小朝会,而是扩大会议。
 赵曙伸开双手,有人取了衣裳来给他更换。
 官家要穿正装,这是要去搞事的节奏啊!
 陈忠珩一脸忠心耿耿的模样,不断来回禀告臣子们的消息。
 当臣子们到的差不多之后,赵曙起身道:“走,去看看。”
 ……
 芋头出世,撒花……求月票庆祝。
第852章 皇子立功(感谢‘medking’成为本书盟主)
 临时朝会一般不多,一旦召开,往往代表着出事。
 所以当群臣来到殿内,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皇帝时,都有些懵。
 官家那张脸阴郁了两月,今日终于放晴了。这不像是出事的模样。
 韩琦笑道:“官家看着喜气洋洋,可是有喜事吗?”
 “正是。”
 赵曙看着群臣,这两个月的经历就一一回想起来,心中的恼怒渐渐浮起。
 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心思非常细,也非常敏感,一点不对劲就能察觉到。
 赵曙这两个月总觉得臣子们都在嘲笑自己,所以一直在憋着。
 现在机会来了啊!
 “沈安等人北行至雄州,遭遇万余辽军……”
 赵曙缓缓说着,在这里停顿了一下。
 果然,他看到了神色各异的臣子,大部分都是惊讶和惊惶。
 果然骨子里还是害怕辽人!
 他微微点头,陈忠珩去了外面。
 “捷报到……”
 一个军士步入殿内,手捧着捷报。
 赵曙端坐上面,淡淡的道:“说。”
 军士先前得了交代,此刻就大声的说道:“……我军一路北行,在雄州遭遇敌军,二月初三,我军在凌晨突袭敌军,双方展开大战……”
 韩琦紧握双拳,面色潮红,恨不能时间倒转,自己赶去雄州指挥这一战。
 “我军列阵,刀斧手在前,敌骑凶猛进攻……箭矢如雨,长刀如林……”
 这个说法很有诗意,让人身临其境。
 陈忠珩看了这个军士一眼,觉得这厮有前途。
 群臣感受到了那股凌冽之意,有人忍不住就白了脸。
 “刀斧手拼命斩杀,王却军主一人在前,身前的尸骸堆积如山,每一出刀,必然是人马俱碎……辽军为之胆寒。”
 刀斧手……
 这里的官员都是饱读诗书之辈,他们马上就想起了前唐的陌刀手。
 前唐有陌刀手,大宋也有刀斧手。
 “战况惨烈,神威弩不断在打击敌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没有神威弩就没有胜利,刀斧手也没法坚持那么久。
 这就像是后世的步卒在战壕里防御,后面的火炮不断给予支援。
 没有火炮支援的步卒就是待宰的羔羊。
 此刻的神威弩就和火炮差不多。
 “……辽军突然发动了总攻,我军针锋相对,发动了反击……火药大发神威,敌军被炸的闻风丧胆,最后击溃敌军……”
 “哦……”
 殿内传来了一阵如释重负的吁气声。
 群臣个个面色轻松,甚至还带着得意。
 胜利了啊!
 可有一人却面色难看,就像是死了爹娘一般。
 刘展在痛苦的煎熬着。
 北行是沈安领军,此战大胜,他的名将之名将会响彻大宋。
 关键是他又立功了啊!
 刘展不禁看向了群臣的双腿,惹得众人大怒。
 这是啥意思?
 沈安立功了……
 刘展用眼神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这次谁的腿会倒霉?
 报捷的军士还在继续,“……刀斧手们扯去甲衣,王却军主左手擎着大旗,右手持刀,一路追杀……”
 “好一个王却!”
 韩琦忍不住为王却叫好,若非是在这里,他甚至还想让人送来美酒,痛快的谋一醉。
 “好!”
 群臣听到这里热血沸腾,纷纷叫好。
 “臣等为陛下贺!”
 “此战击败辽军,想来耶律洪基会羞愤欲死,此后不敢南窥。”
 “……”
 辽国就是大宋这百年来头顶上悬着的长刀,让大宋上下都如芒在背,整日胆战心惊,就怕辽人突然南下。
 如今一战击败辽军,而且还是在北方,意义重大啊!
 “臣建议重赏此战的将士……”
 “此战大涨我大宋的军心士气,是该重赏。”
 “上次沈安是骑兵出战,此次却是步卒为主。步卒能战胜辽军,这个……让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步卒击败辽军的精锐骑兵,这代表着大宋以后不惧辽军的冲击。
 “王却麾下的刀斧手是大宋最精锐的,旁的军队怕是没这个实力。”
 有人点出了此战的要点,但马上就被人反驳:“大宋人口亿兆,难道就找不出另一个王却?”
 是啊!
 大宋人口多不胜数,组建几个类似于王却麾下的刀斧队没啥难度啊!
 众人想到这里不禁喜上眉梢。
 有人大抵是对辽人的害怕已经根深蒂固,就问了一个问题:“此战获胜固然好,可辽人若是大举报复呢?”
 哪怕是先前听过一次捷报,但赵曙依旧是不胜欢喜,难得和颜悦色的解释道:“此战辽人先行挑衅,而且是在大宋境内,就算是耶律洪基来了朕亦不惧!”
 “陛下英明!”
 包拯带头行礼,群臣心中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这个官家好像有些莽撞啊!
 赵曙干咳了一声,军士继续说道:“此战沈待诏身先士卒……”
 这是开始表功了。
 群臣仔细听着,心中在琢磨着沈安此战有多大的功劳。
 “此战大王身先士卒……”
 殿内很安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