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6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群臣仔细听着,心中在琢磨着沈安此战有多大的功劳。
 “此战大王身先士卒……”
 殿内很安静,连呼吸声都能听见。
 军士有些懵逼,剩下的不敢再说了。
 把赵顼放在沈安的身后,这是因为没人相信他能统军作战。
 可这依旧让群臣懵逼了。
 皇子竟然上阵了?
 你怕不是在哄我哦!
 是了,定然是在中军厮混了一战,这也算是上阵了。
 哎!不要脸啊!
 大家渐渐清醒过来,有人干笑着道:“大王……大王也算是见识了战阵,可喜可贺。”
 “是啊!可喜可贺。”
 群臣善意的说着恭贺的话,可大伙儿不时相互挤眉弄眼,满脑子都是一个词。
 冒功!
 军士没察觉到这股暗潮,继续说道:“大王斩杀敌将……”
 呃……
 这个……
 这个……
 群臣这次算是彻底的懵了。
 才将想到皇子是去厮混战功的,他竟然就斩杀了敌将……
 有人忍不住问道:“敢问那可是重创之后吗?”
 是不是敌将受创倒地,赵顼上去比划一下,然后砍猪肉般的砍杀几刀完事。
 可这不能算是战功吧?
 是了,沈安那厮在,按照他的手段,定然会设法让皇子立功。
 那个无耻的沈安啊!
 几个本来想散朝后派人去沈家道贺的官员都打消了那个念头。
 这等不要脸之辈,老夫不屑于与之为伍。
 军士一脸愕然的道:“这是在追杀的途中斩杀的,大王奋勇冲杀在前面,一刀就把敌将斩落马下,这些都是全军将士亲眼所见……您这般说,把大王的英勇置于何地?小人……小人觉得憋屈啊!为大王憋屈……”
 这军士竟然落泪了。
 卧槽!
 这是真的?
 那个出来质疑的官员尴尬的站在那里,上面的赵曙暗自记下了他的名字,准备以后算账。
 “大王竟然斩杀了敌将?”
 一怔之后,韩琦不禁欢喜的出班道:“从太祖皇帝以来,大宋出征的帝王有三位,太祖太宗皇帝都能征战,真宗皇帝……也能征战,此次大王冲杀在前,一战击溃辽军,这是继承了祖宗的英武,臣为陛下贺!”
 真宗的征战实际上就是去当吉祥物鼓舞士气的,所以这个能征战韩琦说的有些不自然。
 曾公亮又遗憾了,他觉得自己应当争取去北方的,如此之战之后,自己南北均有一胜,以后的史书上定然有重重的一笔,文武双全的名号能让曾家再风光百年……
 可惜啊!
 他纠结着出班,和同僚一起道贺。
 “臣等为陛下贺。”
 随即一个念头就浮现在大家的脑海里。
 当时弹劾皇子是为何?
 好像是说皇子年轻,近乎于不懂事,没啥功绩就指责群臣……
 可此次之后,皇子还不懂事吗?
 他的功绩……
 韩琦看看群臣,心中不禁暗自好笑。
 在这里的人谁斩杀过敌将?
 曾公亮斩杀敌军,那是假的。韩琦早就调查过,曾公亮这厮是追杀途中拔剑砍人,结果没砍死,差点被反扑干掉。若非是有军士及时出手,老曾就要埋骨西南了。
 卧槽!
 韩琦惊讶的发现那位皇子竟然在武功上压住了百官。
 那上次的弹劾算是什么回事?
 你们不是说皇子没本事、没资历、没功劳吗?
 这下他有了。
 你们咋办?
 “陛下,大王回京。”
 “哦!”
 赵曙差点就忍不住想站起来,最后忍住,努力保持矜持的姿态说道:“让他来。”
 连老眼昏花的欧阳修都感受到了赵顼的得意,群臣就更不消说了。
 稍后满脸风尘仆仆的赵顼进殿。
 行礼之后,赵曙淡淡的问道:“为何这般着急回京?”
 竟然只是比沈安慢半天,可见这一路的艰辛。
 他看了儿子一眼,见他的脸上肌肤都粗糙黯淡了许多,不禁有些心痛。
 这个儿子才十六岁啊!
 竟然要奔赴边塞去上阵。
 “念及亲人,臣归心似箭。”赵顼舔舔嘴唇,看了赵曙一眼。
 赵曙点点头,问道:“辽人如何?”
 这是题目,考赵顼此行的收获。
 赵顼说道:“辽人凶悍无比,我军若非是有神威弩和火药,怕是不敌。”
 他很想说大宋无敌,但那只会误导大宋君臣,在下一次和辽国的大战中犯下大错。
 “但我们有神威弩和火药,辽人却没有。”
 赵顼的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是啊!大宋有这些能决定胜负的兵器,辽人却没有。
 正如同辽国拥有无数骑兵一样,我有敌无,这就是战斗力。
 赵顼话锋一转,说道:“臣此次北行,见识了北国风光,见识了金戈铁马,见识了惨烈,见识了悍勇……”
 来了!
 真的来了!
 这位皇子开始为自己被赶出京城的遭遇抱屈了。
 不,是报复!
 ……
 诸位书友晚安!
第853章 幸好啊!封侯
 赵顼出京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落魄,更和出京避风头不相干。
 但那些弹劾过他的官员们显然并不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暗自欢喜。
 他们欢喜赵顼自然就不欢喜,所以他很是认真的道:“臣此次去了北方,这才知道辽人对大宋的威胁有多大……那边无险可挡,一旦辽军南下,就如同洪水过境,会一路冲到汴梁城下。”
 赵曙也没去过北方,所以此刻在仔细倾听,作为自己决策的参考。
 “不过那些水网和水田还是算了吧,臣此次发现……这纯属是个笑话。”赵顼说道:“辽军的密谍在大宋境内活动,哪些地方能通行,那些地方不能走,他们对此一清二楚,所以与其把钱粮和人力耗费在这上面,不如多操练将士。”
 “咳咳咳!”
 有人在剧烈咳嗽着,赵顼皱眉看着他问道:“这是伤风了?”
  他的态度从未有过的厌恶,那官员竟然不敢说话,只是低头请罪。
 挟势而归的皇子,这气势不得了啊!
 “说说。”赵曙对此很有兴趣。
 “那些水网和水田并不能阻拦辽军南下,臣这么说吧,除非是把整个北方都挖烂了,挖成烂泥塘,否则都是在自取其辱!自欺欺人!”
 殿内瞬间就爆炸了!
 “此言大谬!”一个官员出来说道:“北方的水网和水田在,辽军这才不敢南下,大王这般说,是把这数十年的辛苦经营都视为无用吗?”
 赵顼看着此人,淡淡的道:“此次跟着去北方的有六千余将士,这一路的水网和水田可拦住了?就算是六万,六十万也拦不住!这数十年辽军没有南下,不是惧怕了那些水网和水田,而是在当年的大战中吃到了教训。”
 当年的澶渊之盟首要是武人得力,让辽人知道大宋依旧有一战之力,这才有了和谈。
 没有武力作为保障,别说是什么水网水田,就算是弄座山脉挡着,辽人依旧会南下,夺取大宋这个心心念念的繁华之地。
 他越想越气,真想挽起袖子抽此人一巴掌。可看到有些官员一脸的不以为然,他就觉得要改变这些臣子的观念任重道远。
 “你等害怕辽军,于是就怂恿给黄河改道……”
 殿内的温度升高了些,官员们都有些脸红。
 给黄河改道,这事儿堪称是无知者无畏,可大宋君臣就这么干了,骨子里的原因就是惧怕辽军南下。
 “你等惧怕辽军,于是就怂恿在北方广布水田……可那些水田在我看来只会给入侵者提供粮草!”
 愚蠢!
 愚不可及!
 赵顼暗藏着的话谁都听得懂。
 他因为暗讽群臣不要脸而被弹劾出京,此刻竟然敢讥讽群臣愚蠢……
 果然是年轻人啊!胆大无畏,一番话就让群臣灰头土脸的。
 死一般的寂静!
 “果真挡不住吗?”赵曙从未见到过北方的真实情况,一切都以臣子们的介绍为决策依据。
 可现在他却有些后悔了。
 一群怕辽人怕到骨子里去的臣子给的建议会好吗?
 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转动了一下,旋即湮灭,不知道何时会被重新想起来。
 但他却精神一振,觉得心头又去了一块大石。
 原来北方的水网和水田并不能阻拦辽军啊!
 那还弄个什么?
 赵顼说道:“陛下,真的挡不住,若是能挡住,通往北方的道路何在?”
 有人说道:“但有这些水网和水田在,辽军在北方无法从容攻城略地……”
 呃!
 赵顼捂额,很奇怪这样的臣子为啥能进入朝堂。
 “懂不懂兵贵神速?懂不懂擒贼擒王?”
 赵顼愤怒的道:“若是我领军,当会率军一路直插汴梁,什么北方攻城略地,一旦敌军南下,那就是灭国之战,谁会和你在北方纠缠?谁?”
 一群不懂战阵的蠢货去指挥战阵,一群不懂战略的蠢货去设计防御手段……
 幸而这一切都来得及改变,幸好啊!
 赵曙心中一惊,吩咐道:“让沈安来。”
 稍后沈安来了,看模样分明就是在睡梦中被叫醒的,还有些起床气残留。
 赵曙问道:“北方的水网和水田可能阻拦敌军南下?”
 沈安没想到竟然是这个问题,就没精打采的道:“水网里有鱼,能让敌军捕鱼。水田里有粮食,能让敌军得到补给,至于阻拦敌军南下……陛下,黄河都不能,难道那些小河沟就能了?”
 “黄河都不能……”
 这句话让赵曙彻底的醒悟了。
 “当初给黄河改道,不就是怕辽军坐船而来吗?水网水田就能阻敌,那还要军队作甚?直接把汴梁的北方全给挖了不更好?”
 沈安真心不懂这些人的脑回路,从给黄河改道开始,他们不屈不挠的,深得愚公移山的精髓,可却不知道黄河改不得,一改就从母亲变成了父亲,咆哮的父亲。
 在挨了这位父亲几次暴打之后,大宋君臣依旧百折不挠的继续着给黄河改道,若非是沈安,那一次的水灾将会给大宋带来更大的灾难。
 赵曙很欣慰,后怕之余真的很欣慰。
 大宋避免了灾难,也避免了消耗大量的钱粮,这算是好消息。
 “既然如此,那此后北方还是以戒备防御为主,莫要再弄什么水田了,百姓想弄就弄,莫要强迫他们……”
 好了,又一个防御措施被否决了,不知道当初制定的人还在不在,若是在,那老脸估摸着会红成猴子屁股。
 沈安和赵顼交换了个眼色,心中的欢喜渐渐洋溢出来。
 这一步步的胜利,一步步的改变,大宋对辽人的态度也在改变,可喜可贺啊!
 赵曙心中愉悦,见儿子的模样狼狈,神色疲惫,心中难免就涌起了怜子之情。
 “皇子此次去了北方,斩将杀敌……”
 他目视沈安,群臣也在目视沈安。
 这是不是真的?
 大宋名将沈安一脸肃然的道:“万众瞩目之下,大王一刀把敌将斩落马下。”
 他当然不会说时机是他挑选的。
 赵顼斩将杀敌,这算不算立功?
 当然算。
  以后谁再敢拿他没资历、没功劳的事儿来哔哔,赵顼马上就能打脸。
 而且有此功劳,以后赵顼的地位自然就不同了。比如说有武事,他就能脱离观政的身份来发表一番看法。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赵曙点头,满意的道:“立功了,很好。”
 简单的五个字,群臣里有弹劾赵顼的,顷刻间老脸通红。
 赵顼很是老实的说道:“陛下过誉了,臣只是杀了敌将,算不得功劳。”
  这是反讽!
 那几个弹劾过赵顼的官员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觉得皇子真的是太刻薄了。
 不,是腹黑。
 你看他一脸老实的模样,谁敢说这是反讽?
  这是腹黑啊!
 赵曙满意的道:“懂的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