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6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后他发现大家都在安静之中,就诧异的道:“难道不行?”
 那个年长商人叹道:“你刚来汴梁没多久,不知道那沈安的秉性……”
 “不是以德服人吗?”这商人有些不解。
 “哈哈哈哈!”
 “他以德服人?”
 “笑死某了,沈安以德服人……”
 “你可知道他打断了多少人的腿?还以德服人,人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可他最喜欢的就是动手不动口。”
 这个商人窘迫的道:“竟然是这样啊!”
 年长商人说道:“早些时候沈安放话说找人打造出海的大船,那些大食人谁都不来……”
 “蒲玖呢?他不是自愿的吗?”
 “呵呵,你信?那沈安手段狠辣,蒲玖直接被堵在家里,不合作就死。”
 “好狠的沈安。”
 年长商人唏嘘道:“所以咱们就算是出百万贯一年,也没有大食人敢来应聘。”
 “是啊!沈安那人心眼小,当初请人你们不来,现在你们来了商人这边,这是看不起某?那些大食人死定了,明白吗?”
 “两万贯,他总得有个名目吧?不然就是敲诈。”
 来人苦笑道:“沈安借了不少钱给另一批商人,也是造船出海……先前某问他为何要那么贵,他竟然说沈家穷了,所以多要些。”
 “无耻!”
 “不要脸!”
 “他家没钱关我们屁事?”
 “这是假公济私啊!回头去告一状……”
 商人都停住了抱怨,盯着说要去告状的人,眼神中都是期待。
 去吧,我们会为你摇旗呐喊的。回头你被沈安干掉了……
 “放心的去吧,你的妻儿咱们会养着。”
 汝死后,汝妻子吾养之,汝勿虑也!
 这人讪讪的道:“某只是说说罢了。”
 嘁!
 众人一阵郁闷,然后叫了酒菜一醉方休。当然,两万贯是必须要给的。
 就在隔壁,两个男子安静靠墙坐着,此刻才离开。
 “此事紧要,马上报给都知。”
 “是。”
 稍后消息就被送到了张八年那里。
 “造船……还借了不少钱?”
 “是,都知,那沈安还索贿两万贯。”
 张八年皱眉道:“蠢!谁索贿沈安都不会。他随便找个外藩商人就能弄到数万贯。两万贯……对他而言算个屁!”
 来人低头,张八年起身道:“不过造船之事却要禀告给官家。”
 赵曙正在和宰辅们商议政事。
 “……先帝修建陵寝,内藏库出了三十万贯……要不……”
 韩琦的目光有些闪烁,“陛下,臣昨日见到包拯,白发又多了好些,走路三步一喘息,五步一停留……”
 这不就是想让朕把这三十万贯给免了吗,但你韩琦也犯不着把包拯说成这样吧?
 赵曙心中不忿,就淡淡的道:“今日早上,包拯在三司发怒,扔出手中的砚台,砚台飞出房门二十步……”
 加上房内的距离,这一家伙就扔出了三十多米远。
 这样的包拯你给朕说他三步一喘息,五步一停留?老包一砚台能拍死你。
 韩琦厚着脸皮道:“是,臣眼花了……不过,不过包拯最近火气不小,就怕是急怒攻心啊!”
 赵曙被气笑了,心想你韩琦为了这三十万贯和朕打擂台,不惜拿包拯来作伐。
 要是包拯知道了会如何?
 咦!
 三司缺钱,包拯怕是会主动配合韩琦装病吧。
 赵曙突然有些沮丧。
 “陛下,张八年来了。”
 张八年在此时进来,让韩琦的劝说行动功亏一篑。
 “陛下,两帮商人准备弄造船厂,一帮人找了沈安借贷,沈安让蒲玖去他们那边帮忙。另一边是重金请了工匠去,两边都信誓旦旦的说要打造海船,到时候出海贸易。”
 “出海?”赵曙一怔,“是不是太早了?”
 水军的规模还不够大,不足以在震慑周边的同时出海护卫商船。没有水军护卫的商船,在那陌生的海域航行……
 “海盗是一回事,大宋出海会抢了大食人的饭碗,他们会善罢甘休?”
 赵曙的分析堪称是精准,可以写在起居注里,作为后世子孙的教案。
 可韩琦却心怀鬼胎的说道:“陛下,这是好事啊!”
 他想了想,正色道:“那些商人积极出海,到时候赋税定然会增多,赋税一多,三司那边的日子就好过了,陛下您不知道,三司的包拯……”
 “好了好了,那三十万贯朕不要了。”
 堂堂首相为了三十万贯,竟然把国事丢在一边,和皇帝打擂台,这日子咋过?
 “陛下英明!”
 韩琦躬身大喊,然后用目光威胁着另外两个。
 ——不喊陛下英明,回头三司没钱了,就让你俩来陛下这里敲钟。
 曾公亮和欧阳修没韩琦这么不要脸,所以只得躬身喊道:“陛下英明。”
 “朕不英明!”
 赵曙觉得未来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不过在此之前,他更想知道沈安在折腾个什么。
 “商人去造船是好事,可那么多商人出海……海外可有那么多地方能贸易?”
第864章 臣死了
 赵顼被叫来了。
 最近他很老实,读书写文章,然后寻机出去,去沈安家和几个好友谈天说地。
 赵曙看着这个长子,发现他竟然又长高了,不禁有些唏嘘。
 “比我都高了吧?”
 他走了过来,赵顼马上隐蔽的屈膝,“没有,官家,您看错了。”
 赵曙伸手在自己的额头顶上,然后平平的伸过去,结果竟然高一些。
 “嗯,看来你还是吃少了,回头……回头给庆宁宫那边多些羊肉。”
 赵顼一愣,说道:“臣在外面吃的很好。”
 从雄州归来之后,他就得了自由出入宫禁的特权,于是频频出去……
 沈家最近弄出了不少美食,赵顼吃的不亦乐乎,体重直线飙升。
 可在赵曙的眼中却不是这样的。
 “宫中……哎!是我这个爹爹不好,让你们都吃不好。回头……回头……”
 他有些后悔了,觉得先前那三十万贯至少该要回十万贯来,好歹也能让宫中的日子好过些。
 做皇帝做到这份上,也就只有老赵家的人了,当然,赵佶不算。
 赵顼觉得自家老爹真的是被臣子们给忽悠了。
 “三司永远都会缺钱……”
 对于目前的大宋来说,多余的钱会被宰辅们寻找窟窿填进去,而大宋的窟窿数不胜数,也就是说,除非是革新成功,否则三司永远都会缺钱。
 赵曙默然,他也知道这个道理,良久叹道:“你倒是知道这些了,先前有商人准备弄船厂,他们想出海贸易,可海外真有那么多地方供大宋的货物贸易交换?”
 “有。”赵顼肯定的道:“一路上都有各等小国,那些小国看似不大,可却极为有钱,金银珠宝,象牙玳瑁……再过去还能和大食人直接贸易,那需要的货物多不胜数……”
 多年后,南宋出海贸易赚到的钱支撑了那半壁江山,挡住了金人、蒙古人……
 没有海贸的庞大收益,南宋坚持不下去。
 而且当时的海贸被大食商人分走了相当的份额,若是全部收归大宋……
 朝中的君臣会发疯,会为了那庞大的收益而发疯,从而把水军和海贸政策当做是下蛋的金鸡。
 “那些土人拿着金块,只需一把小刀就能让他们眉开眼笑,奉为至宝……”
 “果真吗?”赵曙觉得眼前一片光明,若这是真的,宫中的日子就会重新好起来。
 “真的”赵顼很诚恳的道:“这些都是从大食商人那边问来的。”
 “他们会说老实话?”赵曙觉得不靠谱,“果真有那么赚钱,他们定然会藏着掖着。”
 赵顼先是低头,然后抬头,不好意思的道:“他们本来不肯说,不过后来咱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牢记着以德服人……于是他们感动之余,就说了。”
 赵曙的眼皮跳动了一下,知道这个儿子说的全是谎话,
 什么动之以情?是动拳脚吧?
 晓之以理,那必定是威胁。
 以德服人……
  那不是沈安整日挂在嘴边的话吗?
 哎!
 都是幌子啊!
 “官家,大食人采购了那么多货物回去,他们能卖给谁?卖给大食?臣以为不只。大食国势混乱,目前他们遭遇了强大的对手,多番厮杀后,大食被分为两部分……这样的大食,如何能买卖这么多货物?”
 “你想说什么?”赵曙回身,眼中有好奇之色。
 “这个世界不只是大宋和大食……”赵顼觉得有必要给自家老爹普及一下知识:“杂学认为这个世界是个球……”
 “咳咳咳!”赵曙不满的用干咳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有人说咱们脚下的地方是个大球。”
 说球他会心慌,觉得没着没落的。
 但是大球就不同了,大球很大,能支持自己以及大宋。
 “是,是个很大的大球。”赵顼改了口,“大宋处于东方,除去辽人西夏……在广袤的大海之上,依旧有无数土地,那些土地和大宋一般,也能耕种,也有各种矿……树木……河流……各种动物……那就是沃土。”
 赵顼很陶醉,他希望大宋有一天能找到那些土地,然后成为大宋的耕地和矿山。
  “臣从小就知道大宋穷,每年朝中都吵闹着,争执着,归根结底就是缺钱粮……可是海外有啊!”
 赵顼信心十足的道:“大宋目前缺的就是耕地,还有矿……大宋的人口越发的多了,以后会越来越多,咱们怎么办?臣以为内部不可为,毕竟大宋就那么多土地,承载不了那么多人口,所以……”
 “所以要去海外寻找土地吗?”赵曙觉得年轻人就是好,那思维模式总是积极向上的,而且很乐观。
 可他作为皇帝却不同,一件事他必须要左思右想,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来,才能做出决断。
 这就是帝王的思维模式。
 “是啊!”赵顼憧憬的道:“到时候大宋在外面耕种,在外面开矿,每年粮食和金银铜铁源源不断的运回来,那时的大宋……”
 那时的大宋必定强盛的让世人侧目。
 “背离故土,没多少人愿意去。”
 赵曙觉得年轻人考虑事情总是那么简单,不成熟啊!
 “可以给好处啊!”赵顼认真的道:“多给好处就是了,那些商人为了财富就敢冒死出海,其他人就不能为了好处出海耕种?臣以为人是逐利的,只要想办法,总能引诱他们出海。”
 “引诱这个词……不好。”赵曙觉得自己的儿子真的是变了,特别是那股自信,让他突然觉得自己老了。
 “是。”赵顼低头,“官家,其实还有地方可以供给大宋耕种……”
 “哪里?”赵曙仔细想了想,没想到这个地方,就觉得自己怕是真的老了。
 “北方。”
 赵曙期待着答案,没想到竟然是这个,他一口老血憋在嗓子眼里出不来,难受的想打人。
 “北方是辽人。”
 “辽人迟早会被咱们打趴下。”赵顼很是理所当然,觉得辽人只配给大宋当垫脚石。
 赵曙抚了抚胸口,很是难受。
 这个儿子把周围的一切都当做是大宋的地方,这样好吗?
 若是等他继位登基……大宋怕是要向外开战了?
 “耶律洪基只知道游猎,算不得英主。而大宋却在蒸蒸日上,他若是长命,臣敢说辽人的最后一个帝王就是他。”
 这个儿子膨胀了啊!
 膨胀的不像话!
 可朕却在谨小慎微。
 赵曙把自己和儿子做了个比较,觉得自己像是个糟老头子。
 这个感觉很糟糕,于是他板着脸道:“那个……曹佾好像病了,你去看看。”
 曹太后比较配合赵曙的工作,不给他找麻烦,所以赵曙也乐得给曹家面子。
 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