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
赵祯一脸的急色,然后就见沈安的咽喉动了动。
呃!
一个嗝响亮的打了出来,沈安赧然道:“陛下,臣早上吃多了。”
啪!
包拯心急如焚的冲过来,听到这话就是一巴掌。
沈安捂着头无辜的道:“真是吃多了。”
包拯怒道:“老夫早就说过让你少吃些少吃些,这不隔三差五就听到你吃多了找郎中,不像话!”
殿内的人都在看着这两人表演。
你包拯这是当大家都是傻子呢!
不就是担心沈安会被弹劾御前失仪吗,你包拯为此不惜撒谎,说什么他隔三差五会吃撑了。
谁信啊!
赵祯的脸在抽搐着,见沈安没事,就摆摆手,准备去叫御医的内侍又回来了。
这少年不省心啊!
可他这个人偶……
大家都在看着沈安手中的人偶,陈忠珩看了一眼赵祯,赵祯微微点头,他就走过来说道:“给我看看。”
沈安把人偶递给他,很无所谓的说道:“尽管拿去,别说针扎,水淹火烧都没事。”
这人竟然这么无所忌惮?
陈忠珩狐疑的看着写在上面的生辰八字,沈安挑眉道:“别的会写错,父母给的生辰,错了死后没脸见祖宗。”
陈忠珩嘀咕道:“又没怀疑你这个。”
沈安听不得嘀咕,就反问道:“那你在怀疑什么?”
陈忠珩把人偶反过来,说道:“自己瞅瞅。”
沈安看了看,没发现什么问题。
陈忠珩冷笑道:“这针线……丢人啊!谁做的?你家的那几个仆妇竟然这般……哎!丢人啊!”
有眼神好的仔细一看,然后就笑了起来。
“这是我自己缝的。”
呃!
男人自己缝制东西?
噗!
有人忍不住就笑喷了,然后大殿内全是戏谑的笑声。
连赵祯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先前的紧张气氛荡然无存。
沈安微微皱眉,淡淡的道:“从我爹爹失踪之后,我和妹妹的衣服都是我自己在缝补。”
笑声就像是被谁给掐住了,殿内瞬间安静。
赵祯看着沈安,才想起这个少年背着妹妹一路从雄州跋涉来到汴梁。
这一路想必处处都是危机吧。
一个瘦弱的少年,一个女娃,这样的组合会成为不少人的目标。
他是怎么一路过来的?
有人就唏嘘道:“不容易啊!”
赵祯叹道:“要好生把你妹妹照顾好,好好养大,若是差了什么,只管来找朕要就是了。”
他看了看群臣,说道:“都各自回去吧。”
散场了,群臣缓缓出了大殿,有人突然说道:“咦!巫蛊的事呢?”
里面从后面走的赵祯也突然拍了一下额头,然后苦笑道:“怎么就忘记了那事呢?”
陈忠珩却是旁观者清,他谄笑道:“官家,这事……怕是有些不好说了,毕竟沈安都以身试了巫蛊……”
赵祯板着脸道:“好好的,别学那些奸臣的模样。”
“是。”
陈忠珩正色道:“官家,那边起获的人偶上,连生辰八字都看不清,可见这里面……”
赵祯点点头,缓缓走了出去。
外面艳阳高照,各处反射的光线让赵祯眯着眼睛,觉得很刺眼。
他沉声道:“此事别声张,静观其变。”
陈忠珩应了,然后又习惯性的谄笑道:“官家英明,谁心中有鬼,迟早会露出原形来……到时候您就是真人,一声厉喝,什么魑魅魍魉都得化为灰烟。”
“你啊!”
赵祯指指他,然后眯眼道:“沈安这是为了赵仲鍼出头,他倒是知道护着那小子,可两个人整日只知道惹祸生非。”
陈忠珩说道:“官家,沈安可是冒险了。”
“是啊!若是巫蛊真的发作,他可就……”
赵祯突然来了个神转折,说道:“沈安今日又让朕头疼了,去,让他去礼房给那些人说说如何同辽人打交道……”
陈忠珩笑道:“该!他今日上下搅合,宰辅们竟然哑口无言,巫蛊之事也成了鸡肋……”
赵祯扼腕站在檐下,淡淡的道:“听闻华原郡王身体不适,派个御医去,要好生诊治。”
……
赵仲鍼在宫门外来回转圈,急不可耐的不时往里面看一眼。
守门的侍卫认得他,所以也不驱赶,甚至还有人和他闲扯几句。
可赵仲鍼现在满心都是在想着里面的情况,哪有心思扯淡,只是随口应付着。
杨沫见他焦躁不安,就劝道:“小郎君,官家仁慈,沈待诏也不是愚笨的,定然会逢凶化吉……”
赵仲鍼往里面看了一眼,见有人群缓缓而来,就站在了中间,目光梭巡。
前方的是宰辅们,该去政事堂的去政事堂,该去枢密院的去枢密院,最后只剩下了一个孤零零的人。
赵仲鍼突然笑了起来,然后冲着里面招手。
里面那人微微摇头,然后加快了脚步。
“你没事吧?”
“没事。”
沈安的眼中多了暖意,摸摸他的头顶,说道:“回去告诉你翁翁,此事就此了结了。”
“了结了?官家怎么就了结了呢?”
“我怎么知道?”
“那……”
赵仲鍼突然仔细看着沈安,仿佛是要找出什么不妥来。
“我以为……”
赵仲鍼觉得眼睛有些发热,他嘟囔着说道:“我以为官家要把你弄进皇城司去。”
“哥哥我口才无敌,大殿之中舌战群臣,一一驳倒了他们,皇城司……那是什么东西?”
沈安得意洋洋的拍着赵仲鍼的肩膀,等看到赵仲鍼的眼神变得有些慌乱时,就骂道:“你那什么眼神呢?要是让你翁翁看到了,非得抽你一顿不可……咦,我说你……”
沈安突然觉得身后不大对,好像有冷气飕飕的在吹,就缓缓回身。
身后站着个张八年,那张骷髅般干瘦的脸上冷冰冰的。
他冷冰冰的道:“皇城司是不是东西,改日我请沈待诏进去看看?”
“别啊!”
沈安亲切的拍拍张八年的肩膀,自然的就像是多年的老友。
张八年身后的那个亲从官眼皮子一直在跳着,心中骇然。
在宫中没人敢拍张八年的肩膀,能拍的只有官家,但官家不会去拍他的肩膀。
剩下的谁敢?
别说是拍肩膀,哪怕是靠近些都不敢,个个都毕恭毕敬的,颤抖着和张八年见礼。
第119章 给礼房上课(修)
大抵这辈子就没被人这么靠近过,更没人敢来拍自己的肩膀。
所以张八年一下有些懵逼。
那深凹进去的眼睛里全是愕然,显然是震惊了。
沈安拍了一下也觉得不对劲,可既然拍了,他自然要多拍几下。
于是他真的就拍了几下,然后干笑道:“后面那年轻人看着一表人才,张都知这是要带着他去相亲呢?”
“咦!”
沈安诧异的道:“好高的个子,得有六尺吧?”
赵仲鍼拉了他的袖子一下,脸上全是木然的道:“那是亲从官。”
沈安尴尬的道:“那个啥……走了啊!张都知有空去家里喝酒,和折克行一起喝酒精。”
张八年不知道自己是在想什么,竟然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
沈安见他点头,顿时肠子都悔青了,然后干笑着和赵仲鍼走了。
“那是亲从官,个子必须要在五尺九寸一分六厘,上下相差只能是一点……”
赵仲鍼觉得需要给沈安补补课了,于是就一路给他说着宫中禁卫的情况。
“亲从官是最亲近的,宫门的钥匙都在他们的手中,宿卫和洒扫也是他们在做……亲事官就要差一些了,只是看门,看守宫门和殿门,外人都说他们是看门狗,没出息……”
这条件真是牛叉了啊!
差不多六尺,按照以后的折算,就是一米八的标准身高。
这就是大宋的仪仗队吧。
“亲事官还得要武艺高强呢……”
好吧,还得是高手,不然也无法拱卫皇城。
“沈待诏,沈待诏……”
沈安听到这个声音脸颊都抖动了一下,而赵仲鍼已经回身了……
“哟!是小郡王?”
赵仲鍼就这么遭遇了唐仁。
“怪道我早上出门踩到一泡童子尿,果然是遇到了贵人啊!”
唐仁的五官本就拥挤,这么一笑,顿时就没法看了。
沈安在边上听他滔滔不绝的拍着赵仲鍼的马屁,就打断道:“我说你上次进了皇城司,没掉一层皮?”
唐仁马上就一脸正色的道:“本来他们要用刑拷打,可某却宁死不屈……”
沈安打断了他的自吹自擂,说道:“你找我啥事?”
唐仁正在吹捧赵仲鍼,被打断了之后,就像是撒尿撒到一半被叫停了般的难受,“沈待诏,枢密院礼房想请教以后如何同辽人打交道。”
“我那就是运气……”
沈安不想掺和进去,不然以后出事了算谁的。
唐仁低声道:“沈待诏,是陈都知……”
是陈忠珩说的?
那么铁定是赵祯的交代。
沈安瞬间就凛然道:“虽然沈某并未在枢密院任职,可只要是有利于大宋之事,沈某不会去计较得失,啥时候去?”
唐仁一脸的惊叹,觉得沈安的应对和大义凛然真的比自己强多了,值得学习。
……
当看到小猫两三只坐在下面时,沈安觉得这是对自己的轻视。
唐仁尴尬的道:“那些同僚大多有事……”
有个屁的事,只是不想听罢了。
沈安干咳一声,说道:“许多事都是一开始就被注定了,你们的选择会让自己多一些成功的可能,而有的人却选择了离开……那么这就是命,究竟谁的命好,且拭目以待。”
唐仁坐在下面,摊开纸笔,然后看了其他人一眼。
默然。
沈安在想着皇帝是不是想让自己转到枢密院礼房来任职,可唐仁干的不错,再往上的话就是专管礼房的枢密院副承旨,他的资历还差了些。
“沈待诏……”
下面有人提醒了一声。
沈安驱散这些揣测,然后说道:“当初之事我也只是揣摩两国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了那个结论,所以我想告诉的大家的是……”
沈安轻轻的拍了一下桌子,说道:“别害怕!”
就这个?
下面的人有些不以为然,都停下了笔。
如果沈安就这点水平,那上次还真有可能是他忽悠的。
沈安恍然未觉的继续说道:“两国相交首要在于关系。大宋和辽人的关系就是暗中的对头。两国之间的战火暂时熄灭了,可大宋如何在和平时期和他们打交道?”
“首先咱们要学会分析……一个国家的几个要点,第一就是武力,这个大宋压根不是对手,这也是你们害怕的根源。”
“其次便是经济,也就是钱粮。这个大宋却是能顶好几个辽国。”
“再次就是人口和工匠,这个大宋依旧能碾压辽人……”
沈安突然停住了,然后苦笑道:“大宋也就是差在马匹不多,可怎么就……”
剩下的话他没说,但下面的都自行脑补了:怎么就谁都打不过呢?
“打不过……咱们得说的过吧,这就是礼房存在的原因。”
沈安说道:“正如同我上次所说的那样,目前是三国鼎立,西夏最弱,但西夏也是最重要的……”
门外站着宋庠,他在听着,等身后有人搭上了他的肩膀时,他被吓了一跳。
“官家……”
身后竟然是陈忠珩,再后面点就是赵祯。
赵祯微笑点头,然后指指里面,示意先听听。
“……别幻想耶律洪基是个不杀生的皇帝,若非辽人当年在西夏人那里铩羽而归,我敢打赌,大宋就是他的下一个目标,为啥?”
沈安虚点了三个点,说道:“三角最稳固,大宋的武力最差,但人多,钱粮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