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7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过归信侯。”
 三司的门子笑嘻嘻的叉手行礼,沈安也笑眯眯的问道:“里面可有坑?”
 马丹,他绝不相信赵曙派自己来是有好事。
 门子一脸神秘的挑眉道:“归信侯,有不少官员不想要纸钞呢,上个月就退回来了……”
 沈安皱眉道:“为何?”
 纸钞发行量小,保值没问题啊!
 门子说道:“他们说铜钱才靠得住,可自己却不能去暗香换铜钱,很痛苦,所以宁可把纸钞退回来也不用。”
 官员去兑换铜钱,这是带头不信任纸钞,赵曙会把他们记在小本子上,以备秋后算账。
 ……
 本月最后一天,爵士求票。还有月票的书友,恳请投给大丈夫。
第885章 某被坑了
 纸钞是对大宋金融现状的一次破局,到目前来看,推进的很不错。
 这个推进工作不能急切,要循序渐进,一点点的把纸钞投放进市场里去。一旦急切,大量纸钞流入市场,就有可能会引发抢兑事件,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
 三司,包拯的值房里,大家面对这位传闻中先帝和当今官家都期许他未来接手三司的归信侯有些好奇。
 沈安敲打着桌子,毫不客气的问道:“怎么回事?”
 官员们都看着三司副使蔡襄。
 沈安的资历自然没法和蔡襄相比,而且对方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家,所以他端坐着。
 尊老爱幼,这是华夏的传统。
 蔡襄看着有些恼火,他抚须道:“原先发纸钞时,虽然没说,但大部分官员都没去兑换铜钱……暗香那里应当有皇城司的人手吧?”
 沈安点头。
 纸钞发行时主要是面对官员和权贵。
 权贵还好说,毕竟不差钱,就算是纸钞堆在家里也不是事。
 可官员却不同,俸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养活一家老小的保证,任何削减俸禄的革新都会被他们抵制。
 可纸钞发出来却不给他们兑换,只能看着那些商人和百姓拿着纸钞去暗香,每一贯还能多得一文钱。
 大家好歹是斯文人,一文钱的便宜自然是不屑占的。
 可外面的情况却不大好啊!
 “有的地方拒收纸钞,很麻烦啊!”
 蔡襄有些头痛,“包相在时就头痛此事,不过那些商户却是自发的,三司有人去问过,他们说纸钞收了不稳靠……后来说是能去暗香兑换,可依旧有不少人不愿意收,他们不屑于那一文钱的便宜,却怕麻烦和风险……”
 这种人很多,比如说后世某些宅男宅女们,他们的生活态度就是方便。
 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方便为主,不方便的事儿,别说是一文钱,十文钱哥的眼皮子都懒得抬一下。
 不过这些商人有些倨傲啊!
 “他们这是店大欺客!”
 沈安毫不犹豫的下了这个定义。
 官员们面面相觑,觉得这位真的……若是他做宰辅,怕是指驴为马的事儿会再度发生。
 “买卖不成仁义在,买卖自由,这个算不上店大欺客吧。”
 “就像是金银,目下金银大多没法收,您要是弄一块金子去买东西,那掌柜也不会收啊!”
 金银收了还得去兑换,而且比例每日都在活动,店家吃饱撑的给自己找麻烦啊!
 这些官员说一说的,发现沈安没反应,就讪讪的停了。
 说起来这个拒收纸钞他们也是受害者,只是习惯性从三司官员的角度去分析了一番。
 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事儿他们的立场就该站在沈安这边。
 沈安没好气的道:“什么叫做买卖不成仁义在?他们这是在砸饭碗。砸大宋的饭碗。拒收纸钞,这是罪!”
 马丹,拒收应该是罪吧?
 沈安想了想,觉得没错。
 蔡襄叹道:“那些官员拿着纸钞用着不方便,就牢骚满腹,这不还有人把纸钞丢了进来,在门口大骂,说宁可穷困潦倒,也不肯再要纸钞。”
 “脾气不小,火气太大。”
 沈安觉得这事儿算是内讧,“外面的商人和百姓定然是在看笑话,得尽快平息了才是。”
 他恍然醒悟,原来赵曙派自己来就是为了这个啊!
 作为新鲜事物的纸钞在汴梁缓缓流动,最欢迎的大抵就是商人。
 商人走南闯北,按照生意的大小,还得携带不少铜钱,很不方便。
 纸钞应运而生,这便是天时。
 蔡襄有些担忧的道:“此事才将爆发出来,若是置之不理,马上就是发放俸禄的日子,有人只需在里面一闹腾,事情可就大了。”
 官员们会集体抗议,要求俸禄里不再发放纸钞,否则大伙儿就撂挑子了。
 三司的官员们都有些淡淡的忧伤,一是感同身受,对纸钞喜欢不起来;二是若是官员们闹事,三司的事情会很多,很麻烦。
 “闹事不好!”
 沈安的眼中多了厉色,吓了蔡襄一跳,“归信侯,可不能动武啊!一旦动武,官员会离心,官员一离心,这大宋还有什么?都散了呢!”
 蔡襄看着多了些沧桑,沈安赶紧说道:“没有的事,这是内部矛盾,哪里就动用武力了?您想多了,安心吧。”
 蔡襄的身体看着不大好,甚至比包拯还憔悴。
 他点头道:“好,老夫知道你归信侯主意多,包相在时就说你可办大事。而且纸钞也是你弄出来的,三司怕是没人比你更懂吧?”
 大伙儿都点点头。
 此事弄不好就会引发官员们的不满,弄不好就会成为炮灰,所以没人愿意接手。
 官家派了沈安来,大抵也是觉得只有他不会顾忌这些。
 好吧,死道友不死贫道。
 沈道友,一路走好。
 众人的目光有些古怪,带着些许怜悯,沈安见了也不生气,说道:“某进宫一趟。”
 他前脚才走,后脚三司里就炸锅了。
 “竟然是沈安来处置此事?那麻烦了。”
 “那家伙心狠手辣,会不会下狠手?”
 “想多了,这事儿牵扯到万千官员,沈安没那么傻。”
 “就是,他是不差钱,可咱们差钱啊!弄纸钞发给咱们本就是多余的,取消了多好。”
 “取消怕是难啊!”
 “若是不取消,咱们就去闹。反正包相也不在,咱们趁机闹一闹嘛!”
 蔡襄抑郁的看着这一幕,觉得自己怕是会为了包拯背锅。
 包拯回家休养,这是官家的命令。于是他蔡襄就接手了这一摊子,可大事还得交给宰辅们,他就是个空架子。
 换句话说,他就是主持三司日常工作的炮灰,大事还轮不到他来做主。
 他干咳一声,那些官吏看看他,然后该干嘛干嘛。
 “话说包相啥时候回来?”
 “好像还有五日?”
 “啧!包相一回来,咱们的好日子可就没了,要不……趁着现在闹腾闹腾?”
 “没错,包相一回来,咱们怕是上茅厕都得小跑,所以现在该享受就享受吧。”
 “是啊!想到包相的咆哮,某就觉着自己怕是活不长了。”
 蔡襄再干咳一声,这次那些官员们干脆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悲哀啊!
 老夫为何要给包拯打下手呢?
 蔡襄觉得自己就是个悲剧,原先在泉州为官时多好,堪称是如鱼得水,可后来一朝被调回京城,他就变成了个悲剧。
 包拯的脾气不好,动辄呵斥,作为副手的蔡襄也难免会被殃及,真的是难熬啊!
 而且包拯的气场太猛,让蔡襄的存在感很弱,弱到官吏们都忽略了他的存在。
 不能做包拯的副手啊!
 这一刻蔡襄领悟出了这个道理,可惜却晚了。
 宫中的沈安正在阐述自己的解决方案。
 “……官家,暗香的使命已经完成了,纸钞也渐渐深入人心,所以臣以为当取消纸钞兑换铜钱的规矩。”
 赵曙丢他去三司,本是想让他把官员不满的事儿想办法压下去,可沈安却反手出了个大题目。
 “取消兑换的话,纸钞会不会被拒收?那些官员会觉得更委屈。”赵曙觉得沈安想问题简单了些,“到了那时,朝中威信一朝而丧,以后的政令谁会去听?”
 维护官府的威信,在此时是不容辩驳的重任。
 “您却忘了商人。”沈安说道:“实则对纸钞最喜欢的还是商人,他们走南闯北,谁愿意带着车队去交易?那车上全是铜钱,路上遇到强人怎么办?那么多大车,跑都不好跑。若是纸钞的话,谁知道你身上有多少钱?”
 这种被抢掠的事儿经常发生,那些商人除非舍弃大车,否则连老命都保不住。
 这就是铜钱的坏处,所以商人们实际上就是纸钞的最坚定支持者。
 “可若是纸钞贬值,商人们会弃之如敝履!”赵曙的话很对。
 商人逐利,若是纸钞会导致他们的利益受损,那么对不起,这事儿咱们不掺和了。
 这就是商人。
 沈安抬头,认真的道:“官家,这不是大事……”
 ……
 再次回到三司后,沈安第一道命令就让三司官吏们感觉被雷劈了。
 “通知下去,纸钞不能停。”
 这是强硬的应对。
 呃!
 但还在大家的预料之中。
 朝中的威信不能受损嘛,理解理解。至于官员们闹腾,到时候老包会来,两眼一瞪,谁敢闹?全回家啃老米饭去。
 要知道大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官员。
 但沈安的第二道命令就厉害了,让人直接懵逼。
 “暗香那边某已经让他们停了兑换纸钞,通知下去,以后的纸钞不再提供兑换。”
 蔡襄正在喝茶,闻言缓缓抬头,“你这个……你这个……不妥啊!要闹出大事来了。”
 沈安笑道:“不会,保证不会。”
 三司的官吏们都有些懵逼,觉得沈安是在作死。
 消息很快传播出去,外界马上就爆炸了。
 “不给兑换了?”
 一个商人拿着几张纸钞在暗香的门口问道。
 伙计说道:“是,从此刻开始,纸钞不再兑换铜钱。”
 商人回身看看天空,“这不是做梦啊!”
 他看看手中的纸钞,突然哀嚎道:“某被坑了。”
 这样的场景在汴梁不少地方都出现了。
 等官员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多没心思做事,若非是有规矩束缚着,他们肯定会集体去堵三司的大门。
 整个汴梁的气氛都紧张了起来。
 ……
 本月最后一天了,有月票的书友,赶紧投给大丈夫,爵士多谢了。最后还是老规矩:大家晚安!
第886章 钱多了就是祸害
 华原郡王府里静悄悄的,管家和一个管事正在说话。
 “……郡王和郎君闭关已经两日了,今日下午该出关……”管事有些忧郁的道:“府中喝粥喝了两日,就等着郡王出关吃肉呢。”
 管家摸摸肚皮,“以前还能偷偷出去买了吃,可郡王现在管得严,被发现就严惩,哎!如今府里的仆役到期就走了,又不好招人,日子难过啊!”
 郡王府里的仆役不少都是雇佣制,大家按照契约执行。
 按照大家的想法,在郡王府做事该是个美差吧?
 前面还行,算是美差,等后面就变味了。
 进来干活首要是钱,其次就是吃。
 可郡王府里隔三差五就辟谷,你辟谷就辟谷吧,干嘛非得要拖着府里的仆役们跟着吃素?
 这不是坑人吗?
 民以食为天,在吃了几年素之后,这府里的仆役们都人心思动,契约一满,大多都跑了。
 管事也有些纠结,“要不……下次骗几个进来?只要签了契约,难道他还能跑?”
 “郡王府招人竟然要用骗……某在郡王府多年,我爹当年也是管家,这两代人看下来,一天不如一天,我这心啊,它就疼的厉害……”
 管家泪眼朦胧的道:“再这么下去,这府里就要空了。”
 那对奇葩父子偏生喜欢什么辟谷,我辟你妹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