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7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叫做里应外合。
那些土人得了交趾人的许诺,于是就怀揣着成为帝王将相的美梦出手了,结果在西平州一战覆灭,连交趾人的两万精锐都完蛋了。
这一下直接打垮了土人的野心,让广南西路平安至今。
可土人是个大问题啊!
他们居住在山上,或是偏僻的地方,平时该怎么过就怎么过,等机会一到,又会死灰复燃。
怎么收拢他们呢?
沈安很惆怅。
“……某带来了不少珠宝,归信侯若是喜欢,回头全送到府上去……”
沈安摇摇头,觉得西南的问题最终还是要用武力来震慑。
交趾那边的土人不是经常越境吗?
那就该弄他们。
想到这里,他调转马头。
“归信侯……”
阮咸急忙跟上,等沈安进了宫时,他却只能在外面蹲着。
“这大宋不是礼仪之邦吗?为何对使者不管不问的?”
阮咸在自怨自艾的发牢骚,正好包拯来了,听到这话就皱眉问道:“哪国的使者?”
“包相……”阮咸心中欢喜,觉得今日的运气真的不错,急忙起身行礼,“某是交趾使者阮咸。”
包拯的眉心皱的更深了,问道:“谁对你不管不问了?说出来,老夫为你做主。”
哪怕是交战的对手,他们的使者也会得到妥善的安排,食宿这一块不会出错,这是基本的礼仪。
阮咸楞了一下,然后想起了包拯的名声。
喷。
大宋第一喷。
要是能说动他,这事儿说不定还真有希望。
是了,包拯是三司使,前阵子听到他说什么……要和平,不要打仗。
这位就是个和平主义者啊!
某的运气……
阮咸心中狂喜,急忙说道:“包相,某来了汴梁许久,为的是大宋水军袭扰交趾……您知道的,交趾和大宋本是一家人,可大宋水军却一路到了升龙城外,上岸烧杀抢掠……包相,血淋淋啊!硝烟到处都是,尸骸遍地啊!这……真是残忍,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包相,您是著名的和平主义者,要为交趾人做主啊!
他眼中多了泪光,用那种颤音说道:“包相,交趾……冤啊!”
包拯皱眉看着他,突然说道:“水军只是去练兵,寻水路,走错路了而已……”
阮咸愕然,继而惊呆了。
“包相,这不对吧,那是内河,不是大海。没有走错的说法……”
包拯的面色一冷,“老夫说走错了就是走错了,你若是不信,回头让他们再走错一回。”
老包呼唤和平是因为三司没钱,而一旦开战,军费的花销能然他发狂。
他拂袖而去,阮咸只觉得心脏那里难受的厉害,不禁悲呼道:“大宋欺负人!”
守门的军士听到这话不禁就怒了,喝道:“当年交趾不断袭扰广南西路怎么说?那时候大宋派了使者去交趾,可得到的是什么?搪塞和嘲笑!如今这便是一报还一报,你有何冤屈的?”
是啊!一报还一报。
以德服人的那一套目前可走不通,特别在韩琦是首相的情况下,这厮最喜欢的就是痛打落水狗。
阮咸泪眼朦胧的道:“那要如何?”
军士嘲笑道:“回家整顿水军吧,兴许能挡一挡,若是不服气就从陆路来,看看大宋可会怕了。”
当年大宋使者就是这么被嘲笑羞辱的,如今双方换了个位置,变成了交趾使者。
爽快啊!
一个老卒含泪道:“当年一个侬智高就让大宋狼狈不堪,交趾人更是虎视眈眈,某在西南戍守时,那真是人心惶惶啊!如今可好,交趾竟然被大宋水军给打怕了,让人觉着就像是做梦,只是这梦千万别醒,不然难受……”
……
“西南那边的土人是个麻烦,诸位相公,此事怎么办?”
沈安丢下了这个题目,然后把阮咸跟着自己的事儿也说了。
“交趾人如今算是被打怕了,在重振水军之前,李日尊不敢袭扰大宋,算是个好时机。”
“阮咸那里不必理会。”韩琦沉吟道:“那些土人大多散居在各处,不好收拢啊!除非是有好处。”
曾公亮抚须道:“上次老夫去了西南,见识了那些土人的日子,很差,所以老夫以为,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他们出来种地,只要种地有了收成,他们就不会走,渐渐的就和咱们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善!”这是韩琦第一次夸赞曾公亮,让他也是心中有些小激动,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有些贱皮子。
大家都是宰辅,被韩琦夸赞一句你激动个什么?
“谁去?”
韩琦觉得这事儿要慎重,“此人一定要善于和人打交道,老夫觉着沈安最适合,不过他的孩子还小,想必是去不了,那么谁去?”
小芋头正是好玩的时候,这种时候让沈安离开汴梁太残忍了。
“都在想什么呢?”
包拯进来了,韩琦把事情给他说了,他想了想,“那个唐仁,老夫记着算是个有勇有谋的,被沈安带的极好,而且他原先在枢密院就是管使者的,正适合。”
“好!”韩琦觉得这个人选再没错了,就吩咐道:“马上报给官家得知,定下来就让人快马去府州。”
包拯皱眉道:“阮咸在外面装可怜,交趾那边现在如何了?”
“还行,上次水军的袭扰让李日尊老实了许多。”沈安想了想,“只是边境地带的那些势力依旧不消停,不时会来袭扰大宋一番。”
“不打不会老实,那就打。”
包拯显然比韩琦更杀伐果断,压根看不到半点和平主义者的模样。
韩琦有些不自在的道:“是要打,不过西南那边的武备可有把握?”
沈安笑道:“有许多神威弩,那巨大的弩阵一旦布下了,能让人发狂。”
……
大家晚安。
第895章 巨大的弩阵
第895章巨大的弩阵
广南西路的天空全是蓝色,看着很美。
阳光明媚的有些过头了,让人觉得自己身处在一个巨大的蒸笼里。
“某要被烤熟了。”
一个军士站在西平州的城头上,觉得头盔就像是一口锅,源源不断的把热量吸收进来。
边上的军士想把头盔摘掉,手刚触摸到边缘,就惨叫一声,“好烫!”
“摘掉吧。”
一个将领率先摘掉头盔,大家纷纷效仿,一时间城头都是轻松的声音。
有人一屁股坐下去,结果被滚烫的城砖烫的弹起来,引来一阵大笑。
将领蹲在那里,看着远方,喃喃的道:“那些人今日来不来?”
交趾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力比大宋强一些,但也有限。紧挨着大宋的地方有些势力不服管教,经常越境袭扰大宋。
当然,这里面也有交趾方面的默许,否则卡住军械供给,难道这些人还能用木刀木枪去和大宋军队厮杀?
“都头,交趾那边就不能管管他们的人吗?这经常过来袭扰,让咱们没个安生时候,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将领蹲在那里,没好气的道:“说了,交趾人说那些部族不服王化,管不了,大宋若是有本事就把他们给灭了,交趾保证赞不绝口。”
“是为大宋擂鼓助威。”
“军主!”
宋士尧上了城头,将士们纷纷站直了身体。
宋士尧压压手,“这天气太热了,别管什么规矩,怎么舒坦怎么来。”
所谓的军纪在炎热的天气下也维持不住了。
有军士问道:“军主,那些交趾土人经常来袭扰,咱们这边没空歇息,弟兄们都疲惫欲死,难熬啊!”
千日防贼的后果就是军心涣散,宋士尧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他看着远方,目光中多了冷色。
“他们连续来了半月,这半月咱们一直没出城……这是什么?骄敌!”
有将领问道:“军主,这段时日咱们闭门不出,就是为了骄敌?”
宋士尧点头,“他们来去匆匆,不敢多停留,可见是摸不清我军的底细,所以这几日某让人严查奸细就是为此。”
敌军摸不清底细,自然会疑神疑鬼。
疑神疑鬼之下,将领就会优柔寡断,到时候错漏百出,宋军正好一击破敌。
这便是战前乱其心,宋士尧的兵法并不差。
“军主,有动静!”
一个军士放下望远镜,指着南边说道:“好些人。”
宋士尧举起望远镜看去,就见到数百人正在狂奔而来。
这群人大多是男子,有的背着背篓,有的扛着锄头什么的……
“是本地农户?”
“不,是土人。”
上次沈安在这里一战击溃土人联军,更是全歼了交趾两万精锐,至此土人们偃旗息鼓,都变成了顺民,老实无比,和汉人的交往也密切了许多。
这便是大势压人。
“后面还有人。”
望远镜的视线内,远方尘土滚滚,仿佛有一群怪兽在接近。
“是交趾人!”
宋士尧放下望远镜,回身喊道:“示警!”
铛铛铛……
钟声响彻西平城,百姓马上归家,军士们在集结。
“赶紧!”
“集结!都向某这边集结!”
“列阵!”
若是汴梁的话,临时集结的速度会很感人,皇帝去视察,大抵会担心这样的军队能否挡住敌军的攻击。
但这里是西平州。
这里的环境大抵是最恶劣的,穷山恶水不说,周围的土人对大宋没啥忠诚度,说不定啥时候就来个造反给你看。
还有交趾人,他们会成群结队的摸过来,你若是落单出城,或是人太少,说不定就回不来了。再看到你时,已然变成骸骨。
这便是西平州。
“老子发誓此生再也不来西平州了。”一个军士列阵后,被太阳晒得眼睛发花,忍不住了就发了牢骚。
另一个军士笑道:“王朝,那你能去哪?”
王朝眯眼看着蓝天上的一丝白云,憧憬的道:“某想去汴梁当禁军……戍守官家和京城。”
“官家和京城不要你嘞,哈哈哈哈!”
众人一阵哄笑,将领们并未呵斥。
在这种暴热的天气下,这种玩笑有助于增长士气。
“出发出发。”
一队队步卒腰挎长刀,背上背着神威弩,跟着将领们冲出军营。
此刻的城头上,宋士尧冷冷的看着远方的尘土,身边人说道:“军主,可要关城门?”
那数百土人已经接近了,这个建议很残忍,但却最安全。
“放进来。”
宋士尧目光转动,低声道:“盯着。”
“是。”
有人下去安排。
稍后那些土人狂奔进城,叫喊着,气氛紧张。
“他们说是交趾人来了,好几万呢。”
“还说交趾人见人就杀,可怕。”
宋士尧站在城头,看着乱哄哄的土人,说道:“几万人……不可能。”
“敌军来了。”
逼近的交趾人开始减速,尘土消散,露出了真容。
“军主,八九千人的样子。”
马丹!
宋士尧没好气的道:“咱们有五千人,他们八千人来做什么?”
身边的将士们都轻松了下来。
就在此时,交趾人又开始加速了。
“玛德!真能跑啊!”
步卒长途奔袭是门学问,体力分配不好的话,遇敌就变成了待宰的羔羊,连长刀都提不起来。
交趾人在逼近。
“关城门!”
下面的军士开始关闭城门。
“那些土人在动手。”
就在宋士尧喊关门时,那些土人突然从怀里摸出短刀等各种兵器骤然发难。
周围的军士纷纷后退,然后让开了通道。
这条通道从城中的主街道一直延伸出城,若是城门不关闭的话,那就是一马平川。
“******”
有土人狂喜着,然后有人在尖叫。
“这是报信。”
“某知道。”宋士尧在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