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7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包拯很悲观。
沈安笑道:“您要知道,以前他们不重视,那是因为没有底气,可现在呢?”
包拯一愣,“底气……以前……先帝就没有底气,所以隔几年就清理一次宰辅,否则担心自己会失去权利。如今的官家好了些,但要说底气还是不足……那些人势力庞大,庆历年间就是他们联手,活生生把范文正和先帝他们的新政给压了下去。”
那是血淋淋的教训,让以后的柄国重臣们分成了两派,一派以王安石为首,风风火火的闹革新;一派以司马光等人为主,不断的给新政挑毛病,然后想把王安石拉下马来……
“那是准备不足。”沈安见他沮丧,就劝道:“仓促了自然没好结果。”
范文正的仓促是被赵祯逼出来的,当年赵祯踌躇满志的把他们召集起来,发了纸笔,让他们把大宋的弊端写下来。
怎么去改变这些弊端,君臣几乎是没有多少酝酿就决定了开始新政,结果扑街。
包拯的面色渐渐冷淡,“什么准备?”
老头的右手成掌,看样子是准备给沈安来一下。
沈安警惕的瞥了他的右手一眼,说道:“比如说咱们要解决百姓吃不饱的问题,在革新之前是不是可以弄一个金肥丹出来……”
包拯一愣,“是了,如今天下人有了金肥丹,每年就算是交了赋税,填饱肚子却是无虞了。这次京城周边旱灾,为何无人造反?就是因为家中的存粮多了……若是往年,百姓就要无路可走了……”
沈安干笑道:“包公,还有个原因,厢军现在不招灾民了,所以他们造反无用,只会被流放。”
“老夫说话你不顶嘴就不舒服?”包拯一巴掌就呼了过来,沈安机灵的一低头,然后举手道:“还有个原因。”
“什么原因?若是敷衍,回头打死。”
沈安苦笑道:“百姓觉得有希望了。”
“希望?”
包拯不解的道:“什么希望。”
沈安说道:“以前的大宋,西南有侬智高反叛,有交趾在袭扰,西北有西夏人,北方有辽人……而大宋和这些对手的厮杀中多有败绩,在百姓的心中,这样的大宋朝不保夕,希望何在?”
包拯低下头,灯光照在他斑白的头发上,看着多了几分苍老。
“如今交趾败北求和,西夏数次被击败,辽人也在府州大败,这个大宋又看到了希望……”
包拯抬头,看着很快活,就像是孩子似的,“是了,打了胜仗之后,赋税自然少了,百姓就能感受的到。打了胜仗之后,百姓就不会担心自己成为异族的奴隶,心中自然就安稳了……心中一安稳,他们就会憧憬未来……”
以前的大宋经常打败仗,每次败仗之后,一大堆耗费丢在那里要补。可朝中没钱咋办?搜刮呗,所以百姓的日子就越发的苦了,每每听到打了败仗,就觉得自己的日子没有什么盼头,前途一片灰暗。
这样的百姓对大宋哪有什么认同感?
直至大宋对外渐渐的扳回了局势,一次次大捷让天下百姓重新对这个大宋拥有了信心。
有了信心之后才能憧憬未来。
“憧憬啊!”
包拯扶着案几准备起身,沈安赶紧去扶了一把。
“你做了不少事。”包拯拍拍他的手背,竟然露出了些慈祥之色,“那个棉花,让天下人从此不惧寒冷,你有大功。”
沈安扶着他走出前厅。
前院里,那些被抓来的士绅官吏都跪在前方,看到包拯和沈安出来,都在喊冤。
“憧憬。”包拯的眼中多了些神彩,说道:“百姓要憧憬好日子,那官吏就该有自知之明,过过苦日子,所以……这些人要从严从快的处置了,让百姓安心,让天下官吏收心!”
第921章 父与子
“没胃口。”
“就说某病了。”
赵顼出宫一趟,再回来时就有些恹恹的,不吃饭,不读书,整个人好像都废掉了。
宫中没有新鲜事,皇子的行为马上就被反馈到了赵曙那里。
“……昨日沈家的女厨子生了个女儿,大王恰好路过,那家人就请大王赐名……”
陈忠珩小心翼翼的看了赵曙一眼,继续说道:“那女儿的脸上全是红点,大王好像被吓到了,就随口说叫做点点……”
“吓到了?”赵曙的不满谁都看得到,“蠢,叫他来。”
陈忠珩亲自去了庆宁宫,乔二出迎,堆笑道:“陈都知,这是来看大王?”
陈忠珩淡淡的点头,随后被带进去。
赵顼躺在躺椅里,脸上盖着一本书,看似在睡觉。
“大王,官家召见。”
赵顼把书本拿起,说道:“某只是身体不适,谁多嘴告诉了官家?”
乔二无辜的道:“大王,没有啊!”
他发誓这次泄密事件和自己无关,可赵顼却下意识的盯住了他,然后微笑道:“我只是随口问问,走吧。”
出了庆宁宫,他突然交代道:“午饭我想吃鸡腿。”
“是。”
一国皇子想吃鸡腿那真不是事,在羊肉大行其道的今天,喜欢吃鸡腿反而是皇家异类。
乔二感动的道:“大王每次都会留下两只鸡腿给某吃,真是……”
他斜睨了王崇年一眼,“大王给了你什么?”
他们二人如今的争斗越发的激烈了,乔二渐渐身处下风之中,所以得了机会就要反击。
王崇年没吭声,他在琢磨是谁在泄密。
一路进了殿内,赵曙见他没精打采的,就问道:“为何萎靡不振?”
赵顼没隐瞒,“官家,臣昨日看到了曾二梅生的女儿,脸上全是红点,甚是骇人,臣……臣想着孩子竟然是这般模样,有些……有些害怕。”
高滔滔一直在给他寻摸媳妇,赵顼本来很是期待,可在看到曾二梅女儿的模样后,对未来的夫妻生活产生了抗拒心理。
赵曙是过来人,所以一听就愣住了。
竟然是为了这个?
他头痛的道:“孩子就是这样,你怕什么?”
赵顼有些不解,“官家,臣当年也是这样吗?”
赵曙摇头,“你当年生下来时甚为白嫩。”
赵顼是长子,当他出生后,第一次做父亲的赵曙激动了,于是这个孩子在他的眼中怎么看都好。
赵顼觉得不大可能,“沈安说芋头出生时又黑又丑……满身皱纹。”
赵曙回忆了一下,坚定的道:“不对,肯定是白嫩的。”
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是白嫩英俊的,这是父母的视角。
可沈安来自于后世,在妇产科外面见多了新生儿,各种丑模丑样的都见过,自然不觉得稀奇。
赵顼却不同,前几日高滔滔把他叫进了后宫之中,把几个女子的情况给他说了。为了让儿子心甘情愿的娶媳妇,高滔滔自然把那些女人夸的天上有地上无,赵顼心动了。
可在见到曾二梅的女儿后,他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
人怎么能长成这样呢?
中二少年陷入了自我纠结中。
赵曙说了半晌,发现他竟然在发呆,不禁大怒,“滚!”
好吧,我滚!
赵顼木然去了,赵曙唏嘘道:“这孩子怎么就……那个,看看皇后在做什么?”
有人去问,稍后回来说道:“圣人那边过问大王的亲事,大王说不想成亲。”
赵顼觉得自己未来会生下一个很丑陋的孩子,所以陷入了纠结之中。
“愚蠢!”
赵曙生气了,一个人在房间里不知道干啥。
“当年是白嫩的吧?”
他努力在回想着自己的几个孩子出生时的情况。
他当时在宫外,从皇子候选人变成了一个宗室子弟,落差之大让人想出家,而旁人又多有讥讽,让他觉得自己活在地狱之中。
那时候唯一的温暖就是妻子高滔滔,而孩子的出生更是意外之喜,让他觉得他们都是自己的宝贝。
那时的他满心欢喜的看着刚出生的孩子,觉得他们毫无瑕疵。
若是沈安在,大抵会说赵曙彼时是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过滤镜,把皱皱巴巴的孩子看成了白白嫩嫩的宝贝。
那是他悲剧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暖色和亮点,所以他从不肯修改那些看法。
“对,就是白白嫩嫩的。”
赵曙坚定了信心,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
“怎么就那么倔呢?”
成亲是大事,要是儿子没兴趣咋办?
赵曙心中焦急,就去了后宫找妻子商议。
高滔滔正在愤怒之中,见他来了就抱怨道:“我早说了不该让大郎那么早出阁吧,你看看,现在他在外面没人管,就变成了这样。”
赵曙也自我怀疑了一下,“木已成舟,现在说这个有何用?”
“他是为何这般纠结?”高滔滔觉得儿子越发的魔怔了,就该好好收拾一顿。
赵曙说道:“他觉着刚出生的孩子太丑。”
呃!
高滔滔一怔,然后怒道:“臣妾当年生他时也不是那样?丑什么丑,过几日长开了就是白白嫩嫩的。”
“是白白嫩嫩的。”妻子前面的话被赵曙自动过滤了,而自己的观点得到赞同,让他不禁暗自欢喜。
我的子女都是白白嫩嫩的。
“那咋办?”高滔滔愁容满面,“官家,大郎这样下去可不行。要不……给他安排几个女人?”
赵曙摇头,“此事太仓促怕是会适得其反,且等……咱们说了他未必听,可他有几个好友,让他们去说说。”
高滔滔点头,赵曙却在想此事该怎么说。
换个说法,那会丢了皇家的脸,丢了他的脸。可直接说吧,丢的却是赵顼的脸。
是丢自己的脸还是丢儿子的脸?
最后他找来了陈忠珩,“你去……就说我处罚了皇子,让他赌气不肯成亲,让……苏轼、王雱,还有折克行他们去劝说一番。”
陈忠珩愕然,心想您可没处罚他啊!
赵曙默然拿起唢呐,稍后周围的人都轻手轻脚的,知道官家的心情不是很好。
可他的心情并不差。
他奋力的吹奏着唢呐,往日的一幕幕鲜活的被回忆起来。
妻子在产房里的痛苦,孩子出生时自己的紧张和忐忑,看到孩子时……
那一刻自己浑身都在颤抖吧,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那个孩子渐渐长大,从可爱到调皮捣蛋,再到有了自己的主见,那叛逆隐隐约约的存在着……让人想揍他一顿。
可不管怎样,他都是我的孩子啊!
唢呐声中多了些欢喜,这是第一次。
周围的人经常听到唢呐声,几乎都变成了半个唢呐专家,听到这个情绪的变化后,不少人都诧异的道:“官家这是高兴了?”
高滔滔带着飞燕和昭君来了,听到这里时,她回身道:“罢了,官家心情不错,此事暂时不管。”
昭君看着很凶狠,可在高滔滔的身边时却要弄出些谄笑,于是看着就分外的古怪,“圣人,大王那边其实没必要担心,您想想,那可是皇子,别说是现在,就算是拖几年,外面的人家依旧是趋之若鹜,恨不能把家中的女儿都送来给您挑选,就怕您到时候挑花了眼……”
飞燕也谄笑道:“是啊!奴听说外面好些女子都想嫁给大王呢,只是自己身份不显,没那个资格。”
高滔滔听着这些话,心情好了些,“大郎这般英俊,又是这般才高八斗,还是皇子,这天下的女人谁都娶得。”
……
“大王,苏轼和王雱,还有折克行都来了。”
赵顼回到自己的地方后,就有些恹恹的。
年轻人对男女之事不懂,觉得神秘,换做是沈安在,一巴掌估摸着就能抽好了。
可苏轼他们不敢抽赵顼啊!
“这地方不错,宽敞。”
进来之后,苏轼左顾右看,觉得这地方不错。
自己住的地方被夸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