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8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
 赵顼放下筷子,正色应了。
 这是个极为聪慧的皇子,而且虚心。
 沈安参与了对他的改造,所以心情极为快活。
 “喝酒!”
 前面喝酒快活,后面也不差。
 李氏来了,一抱起外孙就舍不得放手。
 “芋头越发的白净了,你看这眼睛,乌溜溜的,长大定然英俊过人。”
 在所有长辈的眼中,自家孩子不是漂亮就是英俊,反正就没有一个差的。
 后院也摆了个庆功宴,杨卓雪笑眯眯的道:“娘,芋头有时会叫娘呢。”
 “那是哄人的,他现在还不知道娘是什么意思。”李氏养了两个孩子,对这些了如指掌。
 她见果果在边上期待,就笑着把芋头递过去,说道:“你这个姑姑倒是疼爱侄子,等以后他大了,自然会为你撑腰。”
 “娘……”杨卓雪觉得果果还小,不该给她灌输这些观点。
 “你啊你,就是笨。”李氏没好气的道:“女子出嫁就是投胎,嫁错了人,那就是投错了胎。若是有娘家人扶持那便好一些,若是娘家无人或是不管,那就是地狱。”
 杨卓雪笑道:“娘,那我是投了什么胎?”
 李氏没好气的道:“你是投了神仙胎。”
 “开国县公啊!”李氏叹道:“女婿年纪轻轻的就是开国县公,以后那还得了?说不得以后你还能有个国夫人的头衔,那便是女人一生的顶峰,死而无憾了。”
 国夫人是外命妇的最高封号,女人至此,就算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次呢?”李氏突然问道:“这次官家就没给你个封号?”
 杨卓雪摇头,“不知道呢。”
 李氏不禁瘪嘴道:“官家据闻很抠门,这不逼着女婿去打断人的腿来抵消功劳,他好节省些封赏……这历代帝王数下来,这般抠门的也就是他了。”
 果果抱着芋头在逗弄,闻言说道:“官家很好呢!”
 李氏摇头道:“你还小,等以后就知道了。”
 她想起了当年赵祯宠爱贵妃的事儿,不禁叹道:“帝王大多薄情啊!不过……”
 她低声问杨卓雪,“大王和女婿交好,果果……宫中可不是好地方,你要提醒女婿,别让果果进宫。”
 她为了一家子安稳,宁可让杨继年不升官,就窝在御史台厮混,可见不是那等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人。
 杨卓雪看了果果一眼,低声道:“官人说了,果果不进宫,就算是做皇后也不去。”
 李氏笑道:“女婿还是有眼界,好。”
 “娘子!娘子!”
 这时外面来了陈大娘,她欢喜的道:“来了来了。”
 “什么来了?”
 杨卓雪见她欢喜,就起身问道。
 陈大娘站在门外说道:“宫中来人了,说是有封赏,让娘子快去。”
 “啊!”杨卓雪一下傻眼了。
 她想过封赏,可当封赏来了时,却有些茫然无措。
 李氏隐蔽的掐了她一把,低喝道:“稳住了,赶紧去!”
 等杨卓雪出去后,李氏双手合十祈祷:“满天神佛保佑……卓雪……”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实则就失去了自我,从此把人生分了大半给儿女,直至死亡。
 杨卓雪一路到了前面,都已经准备好了,一个女官站在那里,腰杆笔直,神色肃然。
 边上的酒席都撤了,赵允让正在想骂人,只是看到沈安和孙儿出来了,这才忍住。
 老夫喝酒喝的正爽快的时候,你就不会换个时辰再来?
 门外有街坊在看热闹,那些女人看到杨卓雪出来,不禁都艳羡的道:“看看人家的官人,这就为妻子挣来了封赏,多好啊!”
 “归信侯……沈县公那是天才,旁人能比吗?”男人们觉得憋屈,只能用沈安是天才来搪塞。
 里面,女官肃然道:“可是沈杨氏?”
 杨卓雪低头,“是。”
 女官说道:“有封赏。”
 有宫女过来指点杨卓雪站位,然后女官大声念着封赏。
 “……为乐平郡君……”
 “郡君啊!”
 外面的醋倒了一地,那些女人都觉得心中发酸。
 同样是女人,人家杨卓雪年纪轻轻的就是郡君了,可咱们呢?
 李氏终究是不放心,就让赵五五带着自己来了前面,躲在边上看。
 当听到女儿被封了郡君时,她不禁落泪了。
 “当年小小的肉团,如今也做了人的娘子,做了孩子的娘,更是成了郡君……”
 赵五五在边上劝道:“夫人还请安心,咱们郎君是个能干的,以后娘子定然一路上升,郡夫人、国夫人只是等闲罢了。”
 “好好好!”
 李氏激动的不行,说道:“我这便回去,回头你告诉卓雪,就说……有亲戚来别管。”
 女儿有出息了,有些讨厌的亲戚回来套近乎,要好处,这样的人不少,她现在赶回去,就是想先放风,打消那些人的念头,顺带宣扬一番女婿和女儿的出息,好歹也风光一把。
 这是人之常情,沈安得知后也推波助澜,叫赵五五跟着去,算是让丈母娘威风一把。
 杨卓雪觉得难为情,沈安却觉得很正常,“父母养育孩子艰辛,咱们做了父母也知道了……如今丈母高兴,那就让她高兴。孩子大了,最大的孝顺不就是让父母高兴吗?”
 杨卓雪想起先前母亲泪流满面,不禁点头道:“是呢,娘先前都哭了。”
 “那是喜极而泣。”沈安笑道:“咱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面,你只管在家享受就是了。”
 男人一生奔波努力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妻儿家人的好日子吗?
 ……
 双倍月票,爵士求票,大家晚安!
第995章 十年之期
 宫中的庆功宴颇为热闹,赵曙一高兴就喝多了些,虽然没醉意,但兴致却起来了,就吩咐说:“拿了唢呐来。”
 群臣面面相觑,只有欧阳修喝多了,就嚷道:“听闻陛下乃是唢呐大家,臣也会些箫笛,若是陛下不弃,臣愿意相和。”
 这个……
 包拯沉声道;“你喝多了?”
 “没,老夫没喝多。”欧阳修挥手道:“陛下,臣还会弹琴……”,他冲着包拯笑道:“老夫会的多了去,包拯,你可有这般多才多艺?”
 包拯沉着脸没说话,他觉得这样的行径有些轻浮,和当年的李太白一般。
 李白当年出入宫禁,靠的是文章诗词,这样的臣子在包拯看来就是幸臣。
 想到就说,如此才是大宋第一喷子,包拯皱眉道:“臣子事君王当诚,当忠。以文章诗词相和便罢了,以乐声作和,这是轻浮!”
 欧阳修嗤笑道:“你不会也不懂,且待老夫演绎一曲,让你瞠目结舌,哈哈哈哈!”
 赵曙心情极好,笑道:“如此便取了琴来,朕今日与欧阳卿家一同演绎一番。”
 稍后唢呐和琴都来了,调琴之后,赵曙先起了个调子……
 欧阳修懵逼。
 那么高的调子,陛下,臣没法相和啊!
 他看了包拯一眼,老包正在板着脸,显然不喜欢君王当着臣子的面玩音乐。
 韩琦在边上看了两人各自的反应,不禁微微点头,觉得包拯极为妥当。
 君王要在臣子的面前保持威严,而和臣子合奏显得轻浮了些,天长日久,臣子自然会轻视君王。
 而包拯能看出这个问题,并指出来,却在赵曙极为高兴的情况下没有坚持进谏,这便是大臣体统,既提醒了君王,又维护了君王的面子。
 好一个包拯啊!
 唢呐声声,带着欢喜,带着轻松,声音雀跃。
 这是一个难得放松的帝王。
 而欧阳修在边上却傻眼了。
 唢呐对于中原来说是个奇门乐器,大部分人都没听过,欧阳修自然不例外。
 后来沈安给赵曙看病,给他找到了纾解的东西,正是唢呐。
 从此唢呐就成了赵曙的挚爱,除却妻儿江山之外,再无其它东西能媲美。
 可赵曙吹唢呐比较隐秘,以前是在郡王府,后来是在宫中,除却亲近人之外,也就是当年的街坊偶尔听到些残音。
 欧阳修不知道唢呐的厉害,就不自量力的说是要用琴声相和……
 好吧,相和,现在唢呐声音欢快激昂,怎么相和?
 大宋的士大夫都喜欢琴,有事没事就抚琴一曲,然后抚须自得,这也是一种情趣。
 可琴声深沉悠扬,余味无穷,就像是乐器中的君子。
 而唢呐却是尖利高调,就像是乐器中的彪形大汉……
 君子和彪形大汉来玩配合,君子如何是对手?但凡想出声,大汉迎面就是一拳。
 欧阳修觉得无趣,就随手抚琴,仙翁仙翁的声音传了出来。
 对于赵曙来说,喝多了吹唢呐是一种享受。吹一吹的,那些酒意就被吹了出去,心胸宽广,自在之极。
 他正在舒爽时,这仙翁仙翁的声音就像是噪音般的抢了进来,让他的情绪乱了一瞬。
 赵曙看了欧阳修一眼,这眼神有些嫌弃。
 你别再乱弹琴了行不?
 欧阳修被这一眼看的大惭,就退了下去。
 赵曙的眼中多了黯然,觉得群臣济济,却无一人是知音。
 于是唢呐声就多了些沉重。
 就在此时,包拯起身走了过去,在琴前坐下。
 他双手抬起,闭目凝神,然后左手按捺,右手拨动琴弦。
 琴声缓缓而出,却是如山间小溪潺潺。
 赵曙意外的看了包拯一眼,唢呐声一变,变得轻灵了起来,就像是有人在高山放歌。
 山间小溪流淌着,有鸟儿在溪边梳理羽毛,有小兽在饮水……微风吹拂,树叶沙沙……
 歌声悠扬,掠过山脉,化为阵阵细雨落下……
 韩琦听到后来,突然双手按在案几上,放声吟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唢呐声缓缓停了,赵曙看着包拯。
 包拯右手弹出最后一个音,双手缓缓抬起,同时抬头看着赵曙。
 君臣默默而对……
 “哈哈哈哈!”
 赵曙只觉得这一曲当真是酣畅淋漓,胸中一阔,舒畅至极。
 包拯拱手道:“弹琴作画,此人之私密事,可对妻儿,独不可对臣子。”
 这话的意思是:大佬你喜欢吹唢呐咱们都知道,但你是皇帝,下次要开趴体或是音乐会,尽可让妻儿来听,但不可召了臣子来,这样不好,有损帝王威严。
 “包卿此言朕便听了。”赵曙颔首道:“今日得了捷报,朕心中欢喜不胜,就忘形了些,下次定然不会了。”
 群臣起身拱手,“陛下英明。”
 能善于纳谏的皇帝在臣子的眼中都英明。
 赵曙笑道:“想那耶律洪基以往多有矜持,谈及大宋时也难免用了南人此言,如今他可识得南人的厉害了吗?”
 南人是辽人对大宋的蔑视称呼,大抵觉得大宋连一个完整的国家都不算。
 韩琦说道:“汉唐时中原拥有南北,所以周边束手。可石敬瑭却献了幽燕之地给辽人,中原此后就沦为了南国……不过臣相信幽燕之地回归之日不远了。”
 赵曙心情愉悦,“是啊!不过朕后来却想,大宋开国时就没了幽燕之地,可为何不去夺回来呢?朕每每秉烛看着地图,当看到北方时,就觉着这心中发慌,恨不能一夜之间就夺了回来……可朕知道不能啊!不能啊!”
 韩琦笑道:“陛下这是……太操切了些。”
 他们不知道焦虑症患者最见不得问题,一遇到问题就恨不能马上解决,但凡不能解决的,就会在心中埋下个疙瘩,隔一阵子就会发作一次。
 “不算操切,朕只想……上次那谁说的,说是十年之内要让朕去幽燕之地走走看看……是沈安吧。”
 众人不禁都笑了。
 “十年之内,若是能去幽燕之地看看,臣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