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丈夫-第8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记起来了,你啊!促狭!”想起李谅祚可能的反应,赵曙不禁笑了,“那李谅祚得知之后,怕是会暴跳如雷。”
“可不是吗。”沈安说道:“臣这般也算是为国委屈了自己……”
这话有些占便宜卖乖的嫌疑,但想想沈安只有一个女人,这话真的没错。
“是啊!”韩琦叹道:“臣也愿意这般为国憋屈一把,只是……当年臣也是玉树临风,那些女子见了都会倾心。”
赵曙看了他一眼,嘴角抽搐一下,觉得现在的韩琦真的没法看了。
原先的老帅锅,现在变成了胖大叔。
玉树临风,早就变成肥猪挂树梢了。
这便是我造的孽啊!
沈安不忍目睹,接着说道:“臣当时在路上作了一首词,就是那首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个朕知道。”赵曙当然知道,高滔滔听到这首词之后,马上就化为绕指柔,顺带把两人弄伤风了。
“如今这首词不知怎地就传遍了汴梁,还说是臣在青涧城作的……西夏使者脸都绿了。”
君臣齐齐傻眼。
这事竟然曝光了?
词曝光没事,可作词的地点不能曝光啊!
梁皇后去了青涧城,你沈安就在西北作了这首词,这是啥意思?
只需一联想,知道此事的人怕都会看着李谅祚的头顶。
那是一道光……
韩琦眨巴着眼睛,“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安北啊!你这个……不对啊!”
曾公亮说道:“李谅祚怕是会发狂,陛下,让皇城司多派些人手去沈家吧,臣担心……”
沈安脸都绿了,心想要是李谅祚发狂,派出无数死士来汴梁,哥是不是要搬家了?
包拯干咳一声,出班道:“陛下,此事无需担忧……臣在想,那李谅祚就算是胡思乱想,可终究还是要面子的。他若是不派人的话,大家还是传谣,若是派了死士来,那就是此地无银,大家反而觉着沈安和那个谁……有一腿。”
“有一腿……”欧阳修觉得包拯太粗俗了些,说道:“此事臣觉着李谅祚会冷落梁皇后,他毕竟还年少,弄不好就会把自己和沈安对比……都是年轻人,他的本事如何……咦!不对啊!”
“男人争夺女子就像是斗鸡,都恨不能把自己的本事给说出来。可李谅祚没啥本事啊!和沈安比差远了。”
欧阳修看着沈安,那种‘小子,你真厉害’的含义让沈安苦笑不已。
“欧阳公,就别调侃某了。”
家里的葡萄架要倒了啊!
他指指头发和衣裳,“家中的娘子也得知了此事,然后……”
“被打了?”
欧阳修脸上的幸灾乐祸都不加掩饰。
“啧啧!很厉害的女子啊!”韩琦也是在笑,连包拯都抚须微笑。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快乐会增加几分。
只有赵曙的脸在发黑,心想朕才说他一心为国,连头发凌乱,衣裳凌乱都顾不上,谁知道竟然是家里的葡萄架倒了。
只是……那杨卓雪竟然这般彪悍吗?
众人都挤眉弄眼的,觉得沈安娶了这么一个彪悍的娘子,真是……喜闻乐见啊!
可沈安的头发和衣裳却是芋头的杰作,那小子喜欢折腾,沈安抱着他不过是一盏茶的功夫,就成这模样了。
不过孩子精力旺盛好啊!
想到自己的儿子以后长成个彪形大汉,沈安的心情就好的不行。
“还有一件事,陛下,西夏使者给臣说了一件事……辽国有官员在散播消息,说是萧观音和人……”
沈安挑挑眉:你们懂的。
可谁会想到这等事?
而且那是皇后,想什么都不会想到偷人。
所以赵曙就瞪着沈安,宰辅们也是如此。
我们不懂。
“说她偷人……”
殿内静悄悄的,仿佛一个人都没有。
赵曙捏了一下大腿,然后龇牙咧嘴的,才发现自己不是在做梦。
韩琦熟练的踩了身后一脚,听到倒吸凉气的声音后,这才叹道:“竟然有这等事?”
曾公亮被踩了一脚,毫不犹豫的拧了韩琦的肥腰一把,见他身躯乱颤,才疑惑的道:“怕是假的吧?”
沈安说道:“那官员的名字都有了,是负责宫中采买的。”
卧槽!
韩琦惊讶的道:“竟然会发生这等事?”
“人心不古啊!”
“此事当真是丢人。”
大家都是男人,所以听闻此事都觉得憋屈。
“臣以为是假的。”沈安说道:“听闻萧观音甚是贤淑,而且还生下了皇长子,这样的人,她怎么可能会偷人?臣以为怕是有人在暗中搞鬼。”
赵曙点头道:“朕也觉得应该是如此。一国皇后,再怎么不堪也不至于如此。那散播谣言之人,果然是不要脸。”
“不过此事却可利用。”
韩琦的眼中多了狠辣,“陛下,到时候让密谍去辽国散播消息,就说那萧观音偷人,耶律洪基好面子,绝对会因此而兴大狱。”
他昂首道:“随后她的孩子定然也会被牵连,皇长子没了,后续的皇子就会觊觎那个位置,辽国就会乱了。他们乱了,大宋的机会也就来了。”
曾公亮说道:“臣以为可以先捏着,看准时机再下手,省得白费劲。”
包拯说道:“要不就慢慢的散播这个消息,一点点的,最后让辽国的朝堂和市井都知道,如此耶律洪基怕是会发狂。”
欧阳修说道:“男人嘛,在女人的身上最爱面子,帝王更是如此,丢了面子,耶律洪基如何肯善罢甘休?”
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沈安觉得这群老家伙若是去了辽国,怕是会搅的民不聊生。
赵曙突然问道:“那使者为何没告诉朕?”
是啊!使者是先陛见后才去求见的沈安。
因为你们不要脸!
沈安腹诽了一下,说道:“这等事腌臜,陛下和诸位相公都是品行高洁之人,那使者自然不敢说出来亵渎。”
“正是如此。”
一群老家伙都抚须微笑,仿佛自己真是品行高洁。
沈安接着把折继祖的事儿说了,赵曙微微皱眉道:“轻浮了些,令人申饬。”
武将不能太放松,要时常敲打,这个赵曙是有数的。
申饬是好事,意味着此事就算是过去了。
出宫之后,沈安去了万胜军,和折克行说了此事。
“边将最忌讳为朝中做主,你叔叔这次孟浪了,你去信的时候隐晦提及一番,让他小心。”、
折克行感激的道:“多谢安北兄,若非是你,折家此次定然会倒霉。轻则在陛下和宰辅们的眼中成了桀骜之辈,以后不得重用,重则麟府路军马司会重新监控折家……好险。”
折家这几年算是顺风顺水,把种家都压了下去,眼瞅着大宋第一将门的位置就坐稳了。
可折继祖却不省心的来了一次僭越,让朝中的君臣心中在犯嘀咕。
这事儿沈安就只能帮到这了,回到家后,杨卓雪看着无事,可沈安却嗅到了酸味。
“那是假的。”
沈安凑过去,伸手逗弄了一下儿子,杨卓雪把芋头抱开些,说道:“官人可别逗他,这孩子如今属猫的,爱抓人。”
沈安看了一眼她的脖颈,有不少抓痕,怒道:“长大了就打!”
杨卓雪点头,可心中却舍不得,等发现沈安的目光顺着往下去后,就理了一下衣领。
沈安干笑道:“那词是作给老陈的。”
“陈忠珩?”杨卓雪一脸纠结,“您……他是男人啊!您难道还喜欢……”
她以为沈安还喜欢龙阳,一脸释然。
这个女人竟然不反感龙阳?
沈安苦笑道:“是老陈喜欢一个女子,向为夫求了这首词去送人。”
杨卓雪讶然道:“他竟然还能喜欢女人?”
她伸手像是菜刀般的拉了一下,有些困惑。
……
推荐一本书: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那仙药竟然是一盒阿司匹林……
第1008章 朕不惧耶律洪基
此次胜了辽国,但并未对外泄露双方的战况。这里面的考量颇多,但最多的还是对于宋辽关系的担忧。
从宋辽交往来看,早些年打的狠,后面叫的凶,一边相互嘶吼一边大谈友好,这个是常态。
宋辽西夏,三国之间相互牵制,为这片土地赢得了长久的和平。
可现在战火却重新燃烧了起来。
“辽人一路打了进去,西夏人无法抵挡,唯有坚壁清野……”
朝堂上,富弼看了包拯一眼,心中苦涩,知道自己近期没法重返政事堂了。
但枢密使也得干好啊!
他继续说道:“外界许多猜测,都说西夏人怕是挺不住了,到时候辽人会倾国南下。百姓猜测,那些外藩使者也多有猜疑,去了枢密院询问……”
那些使者参加了大朝会之后还滞留在汴梁,就是想知道宋辽之间的战局如何,然后回国好制定相应的对外方略。
赵曙说道:“那一战……记得西夏人也是一直退,辽军深入,深入太多之后,西夏人就发动了反攻,一举获胜……”
“陛下,这便是诱敌深入,拉长辽军的补给。”
包拯恶补了不少军事知识,所以说的有理有据。
“拉长了补给之后,西夏人是地主,他们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便宜,不断袭扰辽军的辎重。前方拦截,后面袭扰,辽军不堪重负,迟早会退军。”
富弼心中叹息,知道这是包拯在展示自己的能力。
老夫能进政事堂,并非是浪得虚名!
“那大宋呢?”
赵曙突然很有兴趣知道这个情况:“若是辽军南下,大宋可能学了西夏人?”
包拯摇头道:“不能。大宋从北方一直到汴梁城并非荒芜,这一路百姓众多,无法迁徙。而辽军还能就地取得补给……这是其一。其二,大宋敢战之军还是太少,简单说,就是能奋不顾身的太少,没法从后方袭扰辽人……”
“水军!”
赵曙突然想起了当时秦臻提过的建议,“水军从北方登陆,带着骑兵,如何?”
包拯说道:“是个好办法,可大宋缺乏骑兵。”
赵曙想拍脑门子,最后还是拍了大腿,“战马是个大问题,不过大宋如今却无惧辽人入侵,若是来了,就迎头痛击!”
韩琦问道:“那和辽人的战况是否对外通报?”
“辽人会不会因此而恼羞成怒?”曾公亮说道:“辽人以霸主自居,若是大宋报捷,耶律洪基的面子可过不去。”
赵曙冷冷的道:“朕的面子过得去就行了,至于耶律洪基,那是辽人的帝王。从他屯兵朔州开始,朕就没想过和他和平共处!和平……那是妄想!”
呯!
他一拍座椅,起身道:“去,把详细的战报告诉汴梁百姓,让百姓自信些,让那些外藩人胆怯些。”
这便是他的目的,要让百姓面对辽人时多些自信。
那一年……
他抬着头,想起了那一年……
辽人利用大宋和西夏交战的机会屯兵勒索,消息传来,汴梁震动。
那些官员惶然,百姓更是惊慌失措,整个汴梁就像是末日。
怕啊怕!
“大宋不怕辽人,朕不惧耶律洪基!”
他只觉得胸中有团火,恨不能亲率大军北上,和耶律洪基对垒。
主辱臣死,赵曙展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臣子们自然要赞同。
一阵颂圣之后,陈忠珩请缨道:“臣愿意去通报战情。”
赵曙点点头,陈忠珩去比较合适,既能保证权威性,又能展示自己的心态。
朕不惧耶律洪基!
皇帝都不鸟耶律洪基,咱们为啥怕辽人?
陈忠珩一路出了皇城,身边站着两排亲从官,御街上的人一看就知道有大动静,纷纷围拢过来。
晏月也在其中,她带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