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宋大丈夫-第9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冰井务的人会在结冰后去凿冰,凿下来的大块冰会搬运回宫中,等待来年的夏季使用。
 那些冰块很重,陈忠珩觉得自己怕是扛不动啊!
 “走,跟着朕去外城,见见那些归来的汉人。”
 归来的汉人?
 保州大战韩琦掌总,他一下就想到了沈安攻破涞水后,把那些汉人席卷归来的事儿。
 他们来了?
 韩琦不禁微微一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汉儿流落在外很丢人,他是首相,觉得不可容忍,若是可以,他愿意鼓动官家开战。
 曾公亮却不解的道:“哪来的汉人?”
 韩琦随口道:“沈安攻破涞水,带回来的那些汉人。”
 “他们?”
 曾公亮皱眉道:“他们……算不得汉人吧?”
 什么叫做汉儿?
 韩琦突然愣住了。
 此刻君臣已经走出了皇城,韩琦止步,说道:“为何?”
 曾公亮说道:“他们对辽人屈膝了。”
 韩琦不满的道:“手无寸铁的百姓面对凶狠的辽人,你让他们怎么做?难道要赤手空拳的去和辽人厮杀?再说那些年北方的……陛下,臣妄言了……”
 赵曙点头,表示不介意,韩琦继续说道:“那些年大宋的赋税比辽人的还高,别说是幽燕之地的汉人,就算是雄州等地的汉人都在往辽国跑,这算是什么?”
 大宋的赋税比辽国还高,逼着汉人跑到辽国去生存,这就是个黑色笑话。
 曾公亮说道:“这话没错,可他们毕竟臣服了辽人,老夫以为不妥。”
 这便是忠心论,你有污点,那么终生都带着误点。
 赵曙听到这些话,不禁暗自想着。
 他是帝王,汉儿是什么?就是他的子民,就是他的儿孙,可北方的汉儿算是什么?
 他很矛盾。
 “官家,沈县公来了。”
 沈安带着邙山军迎了过来。
 这里还是内城的御街,无数百姓在穿梭,安全的话很没谱。
 但沈安确定不会有问题,所以他走了过来,行礼后就策马在赵曙的左边,把那个侍卫赶了过去。
 赵曙满头黑线的道:“若是有刺客,你也挡不住。”
 沈安的位置挡住了左边的方向,若是有刺客从这边来,必须要先弄死沈安,才能弄死赵曙。
 沈安的身手不错,刀法也不错,但若是论保护能力,他差侍卫远了。
 可沈安却一本正经的道:“官家,臣带了东西的。”
 赵曙一怔,努力想了想,想起了当年张八年一脸纠结传递来的消息。
 ——官家,那沈安身上戴了铁板,那人捅了他的腰子一刀,被铁板挡住了……
 “你……”
 赵曙觉得应当不至于。
 沈安得意的道:“官家放心,臣戴了钢板。”
 赵曙叹息,无奈的笑了笑。
 出行竟然带了钢板防身,这是名将?怕是胆小鬼吧?
 赵曙想笑,最后忍住了,就板着脸道:“韩卿和曾卿在议论汉人……什么是汉人?你来说说。”
 韩琦和曾公亮之间的明争暗斗都在赵曙的眼中,只是他不会管,只要没彻底的闹崩,他就不会伸手。
 可关于汉人的事儿却很重要。
 北方的汉人如今在辽人的统治下没有丝毫觉悟,这让大宋上下很是不满,觉得那不是一家人。
 后来大宋和金人联手攻辽,打进了幽州城之后,宋军竟然劫掠城中的汉人,双方的关系只差,由此可见一斑。
 韩琦回头道:“安北,汉人是什么?”
 这是个大题目,
 沈安一怔,说道:“汉人啊……”
 “对,汉人。”
 赵曙看着他,很有兴趣知道他的想法。
 臣子们对此的看法大多一致,有些差异也不大,他早就听腻了。
 可沈安不同,这小子就是个胆大的,有什么话都敢往外蹦。
 这样的人才是忠臣啊!
 沈安很认真的在想,赵曙从未见过这样认真的沈安,就看向了包拯。
 老包和他情同父子,该知道这小子的习惯吧?
 包拯颔首肃然,表示这不是他所熟知的沈安,很陌生。
 沈安抬头,认真的道:“陛下,汉人……什么是汉人?不只是血脉,更多的是认同。”
 “认同?”
 曾公亮不解的道:“认同什么?”
 此时并无民族的概念,认同什么?
 石敬瑭卖祖宗卖的心安理得,一个儿皇帝加上燕云之地,换取了辽人出兵相助。他得逞了,但中原却因此而陷入了数百年的被动之中。
 “什么是汉人?”沈安皱眉看着东方的阳光,“臣以为该是……”
 韩琦看着他,曾公亮漫不经心的看着前方,包拯在想着怎么安置这数千汉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沈安的神色肃穆;赵曙情不自禁的坐直了身体;韩琦微微昂首,目光炯炯;曾公亮本来在抚须,马上就板着脸……
 那是汉儿的巅峰时期,从未畏惧过任何对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沈安认真的道:“陛下,认同了这些,便是汉人!”
 赵曙不禁说道:“壮哉!”
 这便是汉儿,有柔情,能让人化为绕指柔。
 但也有勇武,敌不灭,死不休!
 “好一个汉人!”
 韩琦不禁朗声叫好。
第1142章 大宋威武啊
 汉人是什么?
 什么是汉人?
 在这个没有民族概念的时代,答案很复杂。
 在混乱时代,比如说唐末到大宋立国之间的这一段时日里,没有民族,没有方向,所有人的目标都是钱财权势,为此在厮杀。
 从未有人去总结什么是汉人,直至现在沈安的一番话,让人懵懂,旋即恍然大悟。
 当赵曙看到那数千涞水汉人时,他心中有了些明悟。
 汉人是血脉,也是认同。
 “朕听闻你等在涞水度日如年……”
 这个是基调,必须的。
 “大宋欢迎你们回来,为此已经准备好了田地,准备好了屋宇……”
 这些汉人将会被打散分配到各处去,新屋子、新农具,一切都准备就绪。
 “陛下……”
 赵曙温言抚慰着这些汉人,说完后准备回去,有人却举手问道:“陛下,大宋真能挡住辽人吗?”
 这个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赵曙想起了先前沈安说的认同,就点头道:“当然。”
 他此刻有了些明悟,觉得唯有不断的对外胜利才能让百姓认同大宋,认同自己这个帝王。
 而有些臣子一味追求和平,大抵是缘木求鱼,掩耳盗铃……
 这年月,要想大宋稳固,还是要打啊!
 “陛下,他们说您仁慈……”
 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出来了,脸上全是急色。
 赵曙回身,见状就走了过去。
 “孩子怎么了?”
 妇人手中的孩子两三岁的模样,看着面色潮红,呼吸急促,那鼻翼不断的扇动着。
 妇人流泪道;“陛下,孩子……孩子从昨夜就开始发热……奴都要疯了。”
 “郎中呢?”
 赵曙的声音中多了严厉。
 他看向了沈安,心想你是怎么安排的?郎中何在?
 沈安低声道:“随行有郎中,不过到了汴梁之后就交接了。”
 那些郎中是从北方跟来的,到了汴梁他们自然要回去,而这些汉人就交给了汴梁,交给了开封府。
 “没有郎中……”
 妇人哽咽道:“昨夜奴求了,可……”
 可什么?
 赵曙觉得后脑勺有些发麻,语气不禁尖刻了些,“那些官吏呢?都忙着吗?比朕还忙!”
 妇人面露惧色,不敢再说了。
 赵曙的身边全是重臣和侍卫,开封府的官吏们被挡在了外围,见官家给沈安脸色看,有人幸灾乐祸的道:“怕是沈安犯错了。”
 赵曙伸手接过了孩子,颠了几下递给妇人,说道:“安心。”
 陈忠珩冲了出去,喊道:“郎中何在?”
 这是官家身边的内侍,有人马上就喊道:“这里就有一个。”
 此刻周围的围观者众多,不过是喊了一嗓子,就来了好几个郎中。
 “看看这个孩子。”
 赵曙的语气平静了下来,但韩琦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几个郎中一番谦让,最后两个须发斑白的名医出手,针灸一下,孩子竟然就好了些。
 “多谢……”
 妇人跪地感谢,一个郎中说道:“这一路从涞水到汴梁不易,好生将养几日,回头就好了。”
 “这还得要煎药,哪有火?”
 郎中只是说了一句,顷刻间就有人送来了几个炉子。
 火焰升腾,让人觉得温暖。
 妇人感动的落泪了,“奴这一路忐忑,总担心会被冷脸,谁知道……”
 那个煎药的郎中笑道:“都是汉人,来了汴梁就是一家人,谁会给你冷脸?”
 “是啊!都是一家人。”
 气氛在渐渐的融洽。
 赵曙走了出来,开封知府杨佐来了。
 “开封府事多?”
 赵曙问的很轻松,杨佐一怔,“最近事不多。”
 丰收了,农闲了,开封府的事儿是不多。
 赵曙看着他问道:“涞水汉人移交给了开封府,郎中何在?”
 “郎中配了十余人啊!”
 杨佐一脸的茫然,这事儿他早就安排好了,怎么官家还要问。
 赵曙冷冷的道:“看来朕是号令不动开封府了。”
 他丢下这句让杨佐傻眼的话,带着人回宫了。
 这是什么意思?
 杨佐打探了一下,得知昨夜开封府负责郎中的小吏喝醉了,没人管事,郎中们各自回家,无人过问那些汉人。
 “拿下!”
 杨佐杀气腾腾的道:“官家震怒了,全数拿下。”
 处置完后,他觉得这样该差不多了,有人低声道:“沈安在那,要不……问问?”
 杨佐走了过去,拱手道:“老夫准备让他们降职,沈县公以为如何?”
 沈安正在琢磨着辽使来的用意,闻言看了杨佐一眼,说道:“这些都是马骨。”
 艹!
 杨佐明白了。
 这一批汉人必须要安置好,为以后招揽北地汉人做准备。而出了此事,若是处罚的轻描淡写的,那怨气可能消除了?
 “多谢了。”
 没有沈安的提点,他杨佐今天怕是要犯下大错啊!
 人说沈安专门坑人,可在杨佐看来这纯属是嫉妒心发作。
 这个年轻人这般温和,而且还乐于助人,哪里坑人了?
 杨佐和沈安聊了几句,说到了辽使。
 “也不知道他是来作甚。”
 杨佐觉得辽人才将被大宋抽了一顿,此刻派出使者不对味。
 “他们是想威胁大宋。”
 沈安正色道:“相公们都怒了……”。
 咦!这是个好机会啊!
 相公们怒了,那官家多半也怒了。
 在这个时候该干什么?
 杨佐觉得该强硬,如此才能给官家一个好印象。
 于是回过头他就写了一份奏疏送上去,赵曙看了皱眉道:“杨佐建言呵斥辽使,赶出去也使得。”
 “孟浪了。”韩琦说道:“杨佐素以沉稳著称,此次怎地孟浪如此?不过倒是有个好处,那就是让辽使看看群臣的态度,怒火冲天嘛,就问辽使怕不怕?”
 这便是造势,让辽使看看大宋内部的态度。后世这一招世界警察玩的最溜,今天这个威胁,明天那个威胁,让你心生凛然,进而惶然。
 赵曙点头,“杨佐……朕本想换了他,可既然要造势,那便暂时不动。”
 他刚才生出了更换开封府知府人选的念头,想到这里就放弃了。
 稍后有消息传出来,说杨佐对辽人强硬,深得官家的青睐。
 这是风向,旋即官员们的奏疏纷纷进了皇城,都是对辽强硬的表态。
 杨佐在开封府府衙里赞道:“沈安果然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