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锋暴-第10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阳没有说话,没有打扰,只是站着不动,默默地看着。
训练场内的德布劳内起初还在专注地训练着,时不时都会看一眼杨阳,可渐渐的,他发现杨阳一直不动,一直在看,他就产生了疑惑,不久之后,他终于忍不住停了下来。
“杨,你找我有事吗?”德布劳内气喘吁吁地趴在铁丝网上,问道。
“没事。”杨阳笑着摇头,“就只是想要看你训练。”
“看我训练?”德布劳内有些诧异,“没什么好看的,都是一些最简单的东西,很无聊的。”
“不。”杨阳笑着摇头,“一点都不无聊。”
“嗯?”德布劳内没听明白。
这么简单基础的训练,还不无聊?
“我也经历过,而且坚持了很多年,要是你再早一点来,说不定,咱们俩能一起,所以,我一点都不觉得无聊。”杨阳笑着解释。
“你也进行这种基础训练?”
“嗯。”杨阳点头,“你只练传球,但我练得更多,包括射门、任意球和其他的。”
德布劳内这时候才想起了自己曾经在新闻上看到的报道,当初他以为是假的,但没想到却是真的,而再联想到刚才杨阳看他训练的表情,完全不像是在作假。
“但……为什么?”德布劳内忍不住问道。
杨阳想了一想,“因为我的胸腔里燃烧着一团火,一团想要向全世界证明自己的火。”
德布劳内有些呆住了。
真的是呆住了。
他不敢相信地看着杨阳,就好像刚才杨阳看着他一样。
在他的印象里,杨阳是高高在上的传奇人物,是球队的精神领袖,甚至可以说,他就是当今世界足坛最至高无上的神,所有人都得仰视他。
这样的天之骄子,应该是生来不凡,应该是永远带着万道霞光步入球场,为什么还需要证明自己?这不是只有那些不被人所理解和认可的人才应该有的心理吗?
“看来,我改天真应该出一本自传。”杨阳呵呵笑道。
德布劳内先是一愣,但很快就琢磨出了杨阳的意思,那就是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他。
就好像,德布劳内觉得很多人都不了解自己一样。
杨阳名头太响,所有人一提到他,就是当今世界足坛第一人,皇马头号球星之类的,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对杨阳的认识仅仅只是他出道于阿贾克斯,一出道就帮助阿贾克斯拿到了欧冠,可再往前的事情,这些年来越来越少被人提及了。
渐渐的,所有人都习惯了杨阳的辉煌和巅峰,却没注意他当初在加盟阿贾克斯之前,在阿尔梅勒差点被赶出青年队的遭遇。
这也是正常的。
不管是媒体还是球迷,更多还是希望看到杨阳光芒万丈的一面,而不是成名前的辛酸血泪。
再说了,多少年前的事情了,谁还会拿出来反复不停地说?
杨阳也没有兴趣去向一个年轻的后辈述说自己当年发生的事情,如果有,那一定是他出一本自传,让他们自己去读。
但他现在,对德布劳内很感兴趣。
这种兴趣跟他对赫塞的兴趣不同,后者更多是一种责任,不仅仅是来自劳尔和管理层的托付,还因为他知道赫塞对皇马的重要性。
但对于德布劳内,杨阳更多是共鸣。
就是刚才他站在场边,默默地看着德布劳内踢球时,那一瞬间所涌出来的回忆,进而产生的一种认同感。
“能跟我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练球吗?”杨阳问道。
第1227章。1225 这对我不公平!
德布劳内显然并不是一个健谈的人,甚至于,当他想要回答杨阳的问题时,却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最后还是在杨阳的引导下,他才说出了自己练球的经历。
毫无疑问,他从小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并且很快就被当时比利时的大球队根克看中,成为了根克青训营中的一份子,并在十四岁那年,孤身来到了根克。
“我觉得,我骨子里是一个喜欢尝试,甚至是喜欢冒险的人,尽管很多人都不这么认为,但在十四岁那年,真的是我自己决定要去根克的。”
“孤身一人从比利时的这一端搬到另一端,去重新适应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在我的父母看来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但我还是决定闯一闯,而事实证明,后来生活上的种种不便,说话时地方口音所带来的问题,都让我在根克被人另眼看待,我感觉孤独极了。”
“学校离家两个小时的车程,我没有办法每天都回家,只能是在每周日放假的时候,抓紧时间回家看望父母,在根克青训营的那两年,我没有朋友,没有伙伴,没有任何社交,甚至还要经常受到来自队友们的取笑,那两年实在是太漫长了。”
杨阳听着德布劳内的这番话,不住地点着头,他也有这种感觉。
在阿尔梅勒的那一年,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漫长,每一天都仿佛像是一年的煎熬。
他没有朋友,虽说有舅父一家在照顾他,可那到底不是自己的父母,很多事情他都没有办法去述说,很多心里的委屈和痛苦也只能是自己默默承受。
因为,选择到荷兰来踢球,是他自己的决定。
“我喜欢踢球,每当我踢球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问题、麻烦、不好的感觉……通通都会消失,我觉得踢球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所以在那段我最孤独的时候,足球就一直陪伴着我,安慰我,理解我。”
“后来,我遇到了一件事情,俱乐部给我的待遇有所提升,把我安排到了一个球迷家庭里寄宿,你知道的,这是欧洲俱乐部青训的一种常态,很多外地青训球员都会选择寄宿在球迷家庭里,感受家庭的温暖。”
杨阳明白,因为当初阿贾克斯也考虑让他寄宿在球迷家庭里,但他选择自己住,而且当时他也已经十六七岁了,比德布劳内要稍稍大一些。
“但你知道吗?其实,寄宿的球迷家庭有时候也并不单纯,他们接受你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你是俱乐部的青训球员,不仅仅是因为足球,而是还牵扯其他更多的东西,而在寄宿的那一个学期里,我依旧还是独来独往,平日里就是一个人待在房间,我不是一个喜欢给人带来麻烦的,尤其是我不熟悉的陌生人。”
“那个学期我的成绩不错,踢球也挺好,没有任何不良记录,看起来很顺利,可就在我结束学期,刚刚回到家里的时候,我看到我妈妈在哭,她说,俱乐部刚刚通知她,我寄宿的那个家庭不想我再回去了,他们认为我太安静太孤僻了,无法跟他们交流沟通,他们觉得我的性格有问题。”
“我感到很不理解,因为在我回家的前一刻,我还特地跟他们告别,他们还让我好好享受暑假,会很快再跟他们见面,可一转眼的功夫,他们就仿佛变了一副脸孔,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来没有当面跟我说过类似的事情,我们从来没有过任何矛盾。”
“我在学校里并不是优等生,在青年队里也不是表现优异的球员,当时的俱乐部在听取了寄宿家庭的反馈后,也觉得我成了一个问题,明确告诉我父母,他们不会再给我安排新的寄宿家庭,我只能住回宿舍,那是专门为问题学生准备的宿舍。”
杨阳听到这里,多少有些感同身受,很多东西他都没有经历过,但他经历过类似的。
很多球迷在报纸上读到年轻球员寄宿到球迷家庭,看起来都是多么美好多么纯粹的一件事情,可实际上呢?
难道,球迷家庭接纳一名陌生的年轻球员,就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是球迷?因为俱乐部的那一点点补贴?
德布劳内所遇到的问题,绝对不是孤例,每年都有无数的希望之星就倒在这个问题上。
“那个暑假很难熬,于是我开始拼命地练球,每天练好几个小时,我近乎疯狂地训练,我感觉到自己的体内有一团熊熊烈火,它几乎让我疯狂,我想要证明自己,我要告诉所有人,我没有问题。”
“回到根克后,我顺利进入了二队,之后在一场比赛里,我下半场替补出场,获得了一次机会,我彻底进入了疯狂状态,连续一口气攻入了五个进球,并在两个月内从二队进入了一线队,并站稳了脚跟,我让所有人对我的印象完全改变。”
“俱乐部愿意为我重新找一个寄宿家庭,队友也开始认可我,开始跟我交往了,我说话的口音也不再是一个问题了,开始有球迷找我索要签名,而原来我寄宿的家庭也重新找到我,努力想要证明当初是一场误会,但我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们。”
“可你知道的,后来他们开始出现在报纸上,不停地接受各种媒体报道,关于我性格孤僻,关于我在寄宿家庭所发生的事情,被他们公开暴露给了媒体,我就成为了一个不受欢迎的球员,导致很多人对我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
杨阳默默地倾听,却不停地点头。
媒体和足球是相互依存的,但很多时候,媒体真的是很让球员讨厌。
例如哈梅斯·罗德里格斯,新赛季刚加盟的时候,媒体对他是炒作得热火朝天,可在二比四输给皇家社会和零比一输给马竞后,又直接把他踩进了地狱,说皇马的八千万欧元打了水漂,可随后,哥伦比亚球员又开始表现出色,对他的赞誉又是铺天盖地。
现在,甚至有很多媒体都认为,他应该取代迪玛利亚,获得首发资格,所以,如果不是皇马主场五比一拿下巴萨的话,万一世纪德比战输了球,很多媒体肯定会拿迪玛利亚取代哈梅斯·罗德里格斯来攻击安切洛蒂。
可哈梅斯·罗德里格斯真的有这么好吗?
答案很明确,没有!
最简单的一点对比,他在右边路根本没有迪玛利亚的那种突破能力。
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球员,怎么能够用一种最简单直接而粗暴的方式来进行对比呢?
球员都普遍比较年轻,每个人都喜欢在新闻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可如果他们看多了这种报道,如果他们没有理智的自我判断能力,他们开始盲目以为自己真的如何如何出色,如何如何重要,那后果是什么?
德布劳内身上所遭遇到的,哈梅斯·罗德里格斯身上所遭遇到的,都不是特例,而是常态。
作为职业球员,根本无法去改变舆论环境,那就只能去适应,甚至利用它。
杨阳心中五味杂陈时,德布劳内的故事却还在继续。
“当我来到切尔西的时候,我并不在俱乐部的计划之中,他们把我租借去了云达不莱梅,在那里我表现得十分出色,于是我又回到了切尔西。”
“那年夏天,有很多俱乐部想要签下我,包括多特蒙德的克洛普,他主动给我打电话,但穆里尼奥告诉我,他们希望我留下来,成为球队的一份子,我在他的计划之中,我当时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但季前赛时,我在比赛中犯了一些错误,我被教练组所遗弃了,他们甚至连给我解释的机会都没有,一直到十二月份,穆里尼奥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他给了我一些文件,告诉我,一次助攻,零进球,十次反抢,这就是我赛季半程的数据。”
“他跟我对比了很多其他进攻型球员的数据,例如奥斯卡、威廉、马塔,他们的数据都比我出色得多,可能是五个进球,十次助攻之类的,但我告诉穆里尼奥,他们都获得了十五到二十场比赛的机会,而我只有区区三场比赛。”
“我觉得,他不能这样,一方面不给我比赛机会,另一方面却又指责我数据太差,如果他干脆不让我上场,那是不是又要指责我对球队没有任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