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房产大玩家-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前面的潘伯海忽然喊道:“诶~那个谁!你快点!”
陈晋这才回过神来,见他们俩被门卫拦住了,于是急忙上前让门卫放行。顾灏煜这时也赶了上来。
他们领着潘家两兄弟走到了碧海轩9幢,上到了11楼。
进门之后,陈晋刚想开口介绍,却见潘伯海已经无视了他,自顾在房子里转悠了起来。
潘仲洋朝陈晋歉意的一笑,才说道:“陈经理,这套房子看上去还不错。”
陈晋点点头道:“没错。90方的大两房,得房率超过85%,这在电梯房里是很少见的了。而且11楼,采光什么的也不错。阳台的视野也好。”
潘仲洋赞同的点点头,随即望向潘伯海,唤道:“哥,你觉得怎么样?”
“不怎么样。”潘伯海哼笑道:“一个中间套,南北都不通透,住起来肯定难受极了,一点过堂风都没有。”
潘仲洋讪讪道:“可是我也只买得起这个价位的了呀。我是觉得挺好的。”
陈晋笑道:“潘先生有眼光。就算是清和苑,也找不到南北通透的两房。或者换个说法,只要是房龄在6年内的次新房,都没有任何开发商把两房户型放在边套了,那是留给价格更高的三房、四房户型的位置。”
潘伯海这时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我总觉得心里有些膈应。仲洋,你别忘了这是回迁房。同样的学区配套,为什么就比清和苑便宜个十几二十万的呢?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听他这么一说,潘仲洋还真是上了心。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是自古以来所有人都明白的真理。
于是潘仲洋问道:“陈经理,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希望你理解,我手头确实没太多钱,买房子这种事情,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陈晋想了想,开口应道:“其实原因很简单。首先,我可以负责人的说,碧海轩的建筑质量绝对比清和苑要好得多。因为这里回迁的,都是当年省府大院的拆迁户。”
“省府大院?”兄弟两齐齐一愣,这个级别高的有点吓人了。
陈晋点点头:“没错。所以你们应该能想明白为什么它建筑质量好了。另外,这里的许多房东,因为一些你懂我懂但是不能说的原因,手里都不止一套房子。难得回迁房可以卖了,当然要赶紧卖掉变现咯。否则万一政策再一变动,岂不是又砸手里了?哪怕变现之后在去买普通的商品房也比赌政策强吧?”
他说的这个理由完全无懈可击,而且也是实情。所以兄弟两都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潘仲洋接着对他哥哥问道:“伯海,你看这套房子怎么样?”
潘伯海沉吟了片刻,应道:“好是好。不过我觉得可以再去清和苑看一下,综合对比嘛。”
听他这么一说,陈晋虽有些不悦,却又无法反驳,毕竟房源是他们自己报出去的。
于是,他和顾灏煜只能又带着两人去了清和苑。
半路上,趁着后面的兄弟两不注意,顾灏煜郁闷道:“老大,这可怎么办?咱们没有那样的房子呀。”
“没事,这些技巧你慢慢学吧。”陈晋宽慰道,他相信顾灏煜很快就能想明白其中的关键。
到了清和苑门口,陈晋让几人稍微在门口等了等,自己进去拿了一套房源的钥匙,带着他们进了清和苑。
果然,一进房子,顾灏煜的眼前瞬间一亮。
因为这套房子是4楼的,首先楼层就不吉利了,而且采光也不好。
不仅如此,这套房子虽然不沿马路,但是窗外就是小区的垃圾处理点,就算门窗紧闭,都能闻到一丝丝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的腐臭味。
“这样的房子,估计没客户看的上吧?”顾灏煜想着,就见陈晋冲他投来鼓励的眼神。
顾灏煜有了些自信,便对潘仲洋道:“潘先生,这套就是270万的房源。你也看见了,便宜是有便宜的道理的。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碧海轩的房源更适合你一些。”
说罢,他就回头看了眼陈晋,见陈晋点头,于是有些雀跃起来。
潘家两兄弟不是瞎子,自然也都看见了这些明显的缺陷。
潘仲洋皱着眉头,苦笑道:“房东还真没有一个是傻子。这套房子,估计挂了很久都没卖出去吧?”
顾灏煜这时也反应过来了,反正本来也是虚构的房源,由得他去发挥,便应道:“没错。挂了大半年了。我们都建议房东起码再降个十几万才有希望卖掉,不过房东却咬死这个价格了!”
陈晋闻言不由得暗自点头,心道这小子,举一反三的能力是真的强!
这句话一说,就透露了房东死不降价的信息,再次加强了“这套房子不好”的心里暗示。
虽然是很基础的带看技巧,但是顾灏煜的领悟能力可见一斑。
果然,潘仲洋摇头道:“不用再看了。这套房子我不可能要的。”
说罢,还带头出了房子。
在走出小区的路上,陈晋心想火候应该差不多了,边对潘仲洋问道:“潘先生,你觉得碧海轩的那套房子怎么样?”
“挺不错的。”潘仲洋应道,随后转向潘伯海:“哥,你觉得呢?我想干脆定下来算了。”
潘伯海皱了皱眉,答道:“仲洋,你就那么点存款,是不是再慎重点?”
“我都慎重四五年了!”潘仲洋笑道:“那时候我手头的钱还可以在市中心买套大三房呢!看来看去,都看到这郊区来了,我是看够了。”
陈晋眉头一挑……
郊区?
推一本书《恐怖复苏》,精品作者的新书。
第374章。369。房价疯涨的见证者?(第一更!求订阅!)
清和苑和碧海轩这两个小区,西侧有楚南大学最新最大的主校区,北侧是繁荣的双龙圩,南侧紧靠着城**西大片的住宅小区,东侧还有大型的超市和商场综合体。
再加上重点学区和一个公交总站,方圆几公里内的居住人口超过10万人。
这样的人口密度和相应的配套,无论如何都不能用“郊区”来形容了。
但是听潘仲洋这么一说,陈晋大概有了判断。
只有土生土长的东江市本地人,才会把城**西,城**北这些离市中心较远的的板块称作郊区。
因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是在90年代之后才开始快速发展的,2000年后,甚至是2008年后,才有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所以在早年间的时候,他们所处的清和苑和碧海轩这一带,都只不过是东江市外围的村镇罢了,也因此才会有良山镇,齐山镇之类的叫法。
于是在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潜移默化下,潘仲洋才会把这里称作郊区。而且在他们这一类人的观念中,买房子买到“郊区”来,是混得相当差了,是落魄且丢人的表现。
陈晋认真看着潘仲洋,他脸上虽然在笑着,但是言语中却透露着一丝怅然。
转念想想潘伯海紧贴着听涛湖,总价值两三千万的房产,陈晋明白了他失落的缘由。
“仲洋~”潘伯海这时认真劝解道:“买房子的经验我可比你丰富多了,你要听哥哥的劝。别轻易冲动。”
他接着道:“否则你到时候买亏了怎么办?再跑过来埋怨我今天没拦住你吗?那我不是里外不是人?”
“亏了我也乐意。”潘仲洋瘪瘪嘴,有些负气道。
说着,他又转向陈晋道:“陈经理,到你门店里,帮我把相关的税费计算一下吧?”
“没问题。”陈晋微笑应着,领着两人又回到了碧海轩店。
只不过眼看着潘仲洋似乎要定下这套房子了,潘伯海摇头叹气,却没有跟着进门,而是站在门外打起了电话来。
潘仲洋见了,也没去管他,只看陈晋计算着。
没两分钟,陈晋就把相应的税费都计算好列在单子上了。
首付78万,个人所得税2。6万,契税3。9万,中介费36290,贷款评估费3600,还有些杂费,共计88万多。
潘仲洋看着税费计算单,诧异道:“为什么契税是39000?不应该是1%吗?你按什么标准计算的?”
陈晋解释道:“是这样的潘先生,按照东江市的规定,90方以下,契税为1%,90方…140方,契税为1。5%,超过140方,契税就是3%了。这是硬标准,没有任何余地的。这套房子的面积正好是90。37方,超过90方了。”
闻言,潘仲洋点了点头。他确实看了很多年房子了,但是每次一到准备下手的时候,总会被人劝阻,所以还从来没接触到涉及具体交易的环节,对这些交易细节并不清楚。
他拿着税费清单考虑了片刻,微微蹙眉,似乎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对陈晋道:“陈经理,你帮我约房东吧。”
边上的顾灏煜一听,喜形于色道:“我去!”
然后就跑去给房东打电话了,而陈晋则是透过橱窗,看着潘伯海还在外面喋喋不休的对电话那头说着什么。
他想了想,故作随意道:“潘先生,看你哥哥这身装扮,不便宜吧?”
“那是当然的了。”潘仲洋哼笑道:“他那一身上下加起来,够得上一辆国产小汽车了。”
“那你为什么不让你哥哥资助你一点,挑选更好一些的房子?毕竟真要过日子的话,还是三房宽绰些。”陈晋道。
潘仲洋怔了怔,摇了摇头,笑着不说话。
这时顾灏煜跑回来道:“约好房东了。不过房东带孩子出去玩了,估计要11点之后才能赶得回来。”
潘仲洋闻言,抬手看了看表,见现在已经10点半了,便点头应道:“没问题,那就等一等房东吧。”
“倒水去吧。”陈晋立刻朝顾灏煜吩咐道,随后自己也坐了下来。
这时潘伯海总算挂断了电话,却依然不进门,而是在门口抽着烟晃悠着。
见气氛有些沉默,陈晋便主动打开话题道:“潘先生,听你之前说,你看房有些年头了吧?”
“是啊~”潘仲洋叹气道:“我手头大概就是90来万的资金,一直放着四五年了,却一直也没看好房子。如果是06年或者07年,这笔钱都足够在市中心买套120方的大三房啦!谁知道现在会变成这样,只能买得起90方的两房。”
“我怕再等下去,就连这两房都买不起了,只能买单身公寓了,或者干脆什么都买不起。”潘仲洋明显是眼看着东江市的房价飞涨起来的,所以说话时似有无限的感慨。
陈晋笑呵呵道:“今年行情可不好,多少人都觉得要跌上个三五年的呢!”
“笑话!”潘仲洋反驳道:“你还年轻,看的还不够多!”
他仰起头,回忆道:“记得98年的时候,我当时还在上高中,福利分房一取消,房价跟着就涨起来了。往后是年年都有什么专家批判,社会研究员评论,说房地产泡沫必然破裂。”
“我破裂他个卵蛋!”潘仲洋有些愤然的吐槽了一句,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朝陈晋笑了笑,随后又道:“从2000年开始,从一套房子两三万,涨到二三十万,到现在两三百万,我倒是想问问那些人,破裂在哪了?这十几年的时间已经证明了,房子就是最保值的硬通货嘛!”
“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磨磨蹭蹭到现在了。当然了,这也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潘仲洋说着,扭头看了一眼门外的哥哥,又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陈晋说道:“现在能像潘先生你这样想的客户,可真的不多了。绝大多数的客户,都巴不得房价能一下子跌回90年代才好呢1”
“不要钱最好!”潘仲洋忽然哈哈一乐:“没房子的想房价跌,有房子的想房价涨,既得利益者的必然想法罢了。”
“可要是真跌了的话,陈经理你应该体会最深刻了,所有人又会回归到观望状态,成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