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一把大唐-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府中之后,李昀基本上就没再出屋子,这回他是真的有点担心了。
要是之前安禄山真的已经派遣了一队人马去攻打睢阳城,而且这个人马并不太多的话,的只要是张玉他们去的及时,基本上是肯定能帮着张九皋老爷子把睢阳城给守住的。
但是当安禄山攻打长安城的计划失败了的时候,他的目光要是也转移到了睢阳去了,张玉他们的情况可就不乐观了 。
张九皋老爷子的麾下一定不会超过两万人,再加上张玉他们带回去的两万,不过就是三万多人。
而现在安禄山可是还剩下五六万人之多呢,这还不算之前可能就已经去进攻睢阳的人,再加上睢阳城的城墙和城门那一定是远远不如长安城的坚固,所以这个难度实在是有点太大了。
'223。第223章 最不想得知的消息'
张玉,张九皋,张骏,了然,王震,这几个人乃是李昀在这个时代的班底,任何一个都绝对是不能出问题的。
对于他们三个的能耐,李昀其实还是相信的,这里面最大的变数其实还是在张九皋老爷子的身上。
王震他们几个虽然是李昀身为河东道节度使派过去的,但是老爷子是睢阳太守,你李昀就是在河东道上再厉害,你也是管不着河南道的事儿。
经过李昀刚开始到这个时代跟张九皋的几次交流,他早就已经发现了,可能是因为家风的缘故,虽说张九皋对于大唐也颇有几分失望,但是一旦涉及到了大唐被判贼攻打这样的事儿,老爷子是一定不会有半分退缩的,就算是干不过人家了为大唐死了,在他眼里也绝对是十分正常的事儿。
但是在他眼里正常是正常了,这个事儿在李昀的眼里可永远都不是正常的,不管是啥,当然都没有自己的性命重要不是?就算是睢阳被安禄山给拿下了,只要手里面有兵马,再把它打回来不就完事了吗?
李昀在临和张玉分开的时候曾经对张玉千叮咛万嘱咐,睢阳没了就没了,只要这回能把张九皋和张骏他们俩弄出来也算是胜利了。
现在李昀在长安城等的基本上就是两个消息,一个是不管是郭子仪还是高仙芝,他们谁能到,到多少人,再有一个就是睢阳城现在到底怎么样了,自己的几个小伙伴到底还能不能回来了,至于其他的事儿,李昀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能耐也管不了。
虽说自己乃是河东节度使,但是河东节度使正常的情况下手里面就是五万人马的编制,比那些个边境上的土皇帝差了不知道多少,这要不是安禄山忽然之间反了,自己在河东节度使这个地方基本上那是很少有机会跟异族之人交手,不交手也肯定不会有任何的军功,在河东道蹉跎岁月,还不如在长安城里面过的乐呵不是?
虽然安禄山应该是还活跃在范阳,平卢已经河南道,并且会活跃在这几个地方很长的时间,但是李昀却已经不担心安禄山了。
前世的安史之乱安禄山闹腾的大发不大发,那肯定是比现在大发多了啊,而且后面还有安庆绪,史思明他们几个跟着你方唱罢我登场呢,但是这回,李昀知道安禄山闹腾不了那么大了。
大唐的灵魂有两个,一个是长安城,另外一个就是李隆基。
不管安禄山有多少人马,只要是他拿不下来长安城,李隆基老爷子还身体康健的在长安城里面坐着呢,对大唐忠心的那些个将领就会源源不断的回到长安城来救援,论起底蕴来,安禄山可要比大唐差了不知道多少了。
等待的过程总是艰难的,两天过去了,李昀感觉就好像是过去了半个月一样。
“我兄长他们为何还没有消息传递回来,莫非是出了什么事了?”
不光李昀在这计算着时间呢,王纤纤也是早就算计着呢,毕竟王震这一次也是参与到了行动之中的,而且王纤纤的感觉那还是相当的敏锐的,当初李昀非得让她跟着自己而不是跟着王震,那只能说明一件事,就是跟着李昀更加的安全,而更加安全的情况都是这样,王震那就更加的不用说了。
“昨日既然没有消息,应当是出了一些个事,但是你兄长倒是不至于有什么意外,他和了然都是有大将之风的人,也是知道进退的人,我担心的,还不是你的兄长。”
李昀看着睢阳城的方向,颇有深意的对王纤纤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你担心的是张玉姐姐吧?兄长曾经说过,就算是在战场上面对敌,她剑法上面的造诣也不比兄长枪法上的造诣少了多少,兄长既然这么说了,再加上了然和兄长都在身边,她的安危一定不会有问题。”
李昀叹息了一声,用十分轻声的语气对王纤纤说道:“要是就只有他们几个的话,张玉的安全自然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那睢阳城中可是有她的父亲的,老爷子要是宁死不屈,这个事儿就麻烦了。”
王纤纤本来还以为自己才是需要被安慰的那个,但是现在一看,发现李昀才是应该被安慰的那个,当时又说了不少什么张玉吉人自有天相啥的,本来还想趁机跟李昀聊一点别的,一看李昀的这个状态,也只能作罢了。
又是一天过去了,深夜时分,李昀的府门被一个急促的叩门声叩响了,门口的左龙武军急忙往李昀的房间跑去,才刚刚走了一半,发现李昀已经是穿戴整齐的走出来了。
“节度使,是河东道的将领陈山!”
“速速让他进来!”
一听是陈山回来了,李昀的眼睛当时就亮了,派出去的时候自己跟陈山说过,一定要打到睢阳城确切的消息才能回来,如今陈山既然深夜到了自己的府中,那基本上就是有了睢阳的消息了。
陈山一进院子,李昀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这家伙不但身上都是血污,而且现在竟然穿着的是一身的百姓服饰,一看就是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屁滚尿流的跑回来的。
“睢阳如何?”
“回节度使,睢阳城暂时倒是无事,但却被从长安城铩羽而归的安禄山率军围住,看安禄山的架势,是一定要攻下睢阳城了,而且这次安禄山在洛阳,长安和睢阳城之间派出了不少小队骑兵,我等就是跟其中的一队骑兵相遇,人数不占优势,弟兄们拼死掩护才让我逃了回来,节度使,须得尽快调兵啊;不然睢阳一旦失守,怕是城中的守军尽皆会命丧于安禄山之手啊!”
李昀一听陈山这话,当时就是重重的拍了一下自己面前的桌子,显然,自己最担心的事儿发生了。
现在他都不用多想,就能知道睢阳城从他派出张玉和了然,王震他们几个到现在大概发生了什么。
'224。第224章 相信别人显然更难'
他们刚开始去的时候,张九皋一定还在死死的守着睢阳城呢,张玉他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到位,那一定是跟老爷子一个里应外合就把睢阳城给守住了啊。
但是估计也就是他们守住了睢阳城,正要跟李昀联系的时候,安禄山这边在长安城折戟沉沙,把剩下的军队带回了洛阳城。
这么一整,从长安城带回去的人马再加上之前可能被派过去攻打睢阳城失败的人马凑在了一处总不能无所事事不是,攻打睢阳城在这个时候自然就成了安禄山既能挽回自己的颜面又能达到一些个战术目的的事儿了。
这样一来,睢阳城几乎就面临着跟自己当初在太原府一样的情况了,只不过可能这一次攻城的人马要比上一次少上一些。
但即使这样,李昀也知道,要是没有援军的话,睢阳城早晚得被安禄山攻破了。
别的不说,首先安禄山从长安城失败了之后回去攻打睢阳城,就算是他自己估计都是临时起意的,张九皋他们压根就不可能完全反应过来,更不可能像李昀当初那样做好万全的准备。
李昀更是在一瞬间就想到了前世的一件事,那就是张巡和许远守城之后,那可是被安禄山麾下的将领全部斩杀了。
这说明啥,这说明睢阳城的构造是十分不利于逃走的,一旦城破,了然和王震这样的能耐超群的人还稍微有点杀出一条血路的可能,其他人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逃走的机会的。
知道了睢阳城的情况之后,李昀把陈山派遣回了兵营里面歇息,自己却坐在院子里。
李昀是很少失眠的,但是这回他是真的有点坐不住了,要是这个时候在睢阳城里面守着的是他自己的话,他估摸着都不能有这么担忧。
一时间李昀想到了无数种可能的办法,但又被他一一推翻了,现如今长安城里面的这点人马和左龙武军自己是一定调动不了的。
不管自己之前在守城的战斗上立了多么大的功劳,这两部分人马乃是李隆基最后的底牌,而李隆基是大唐的皇帝,不管牺牲多少人,牺牲什么人,他是绝对不会让自己暴露在任何的危险之中的。
而除了这两部分人马之外,长安城周遭早就没有任何可战之兵了,李昀也想到了自己连夜策马到睢阳去,看看能不能复制一下当初在太原府时候的神话,但是从陈山的叙述中李昀就知道了,这个事儿应该是实现不了的,人家安禄山显然早就吃一堑长一智了,连陈山那么都能发现而且给杀的屁滚尿流,就算是自己过去他们的人杀不死自己,但是想要让自己进不了城还是十分轻松的。
“郭子仪啊郭子仪,你不是忠义之士吗?咋还不赶回来呢?你哪管带回来个三万五万的人马,小爷我也能让安禄山知道知道花儿为啥这么红啊!”
李昀在院子里面一坐就是两个多时辰,转眼之间天已经亮了,而自己还是没想到什么能立刻解了睢阳城之围的办法,不由得坐在那开始自顾自的唠叨起来了。
“既然你能在太原府用那么点人马就抵挡住了安禄山二十万人马的进攻,你怎么就不知道我兄长他们能抵挡住安禄山五六万人的进攻?”
一个清脆的声音出现在了李昀耳中,李昀抬头一看,只见王纤纤已经瞪着她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坐在了自己的面前,说出来这句话的时候,语气里面显然也是带着几分气的。
“唉,你又未曾带兵打仗过,你可不知道这睢阳城守起来有多么的凶险。”
“那还能有当初太原府那么凶险?我就相信我兄长能坚持到哪一镇节度使带兵回来,只有给我兄长一万人马,他就能抵挡住五六万人马的进攻半月时间,父亲自小就这么训练他,要是在太原府的时候他是节度使的话,也未必就比你做的差!”
王纤纤这气势如虹的一句话好像忽然之间点醒了李昀一样。
是啊,我为啥就不能相信他们一回呢,他们的手里也不是一丁点人马都没有,加上张九皋老爷子之前的那些人马,那也得是有至少三万人呢,拼到了这个时候,起码也得剩下个一万五不是?
再者说了,王震和了然都是打小就熟读兵书战策的主,张九皋老爷子也是明事理的人,睢阳城还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将领南霁云,李昀想到了这些,倒是还真的认同了一点王纤纤所说的话,击败安禄山不可能,但是守城守上个十天半月的好像还真不应该有啥问题。
“你这么说,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李昀才刚刚想要肯定王纤纤一番,没想到被王纤纤毫不犹豫的就给打断了。
“父亲常说,越是有大能之人,越要发现身边之人的可用之处,不然的话,便是刚愎自用,你既然能在大唐这样危机的情况之下屡屡有所作为,多半就是父亲嘴里的有大能之人,我本以为你是有容人之量的,但如今看来,怕是还真有点刚愎自用!”
王纤纤一直以来在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