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扶一把大唐-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的面前去说的。”
 李昀叹了口气,心说这当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自己的事儿还没等着手呢,郭子仪又给自己安排了这么个事儿。
 “这件事就算是坐实了的话,怕是以大唐现在的兵力,也没有能耐到人家回纥的地界上去捉拿安禄山吧?”
 恢复了一脸坚毅的小表情的张玉反应的也是十分的快的,灭了安禄山之后,虽然长安城里面把大唐军士们的战斗力都已经吹的神乎其神了,但是作为当事人的他们几个还是知道的,在损失了这么多的人马之后,大唐现在基本上是兵力最少的时候,用一句十分贴切的话来说,就是外强中干。
 之前剩下的大部分人马都给了郭子仪了,郭子仪的手里面大概还有七八万的人马,但是这些人马要守卫着的可是之前范阳和平卢两个地方的百姓,当初安禄山在这可是足足搞出来了四五十万的人马,所以现在这不到十万人郭子仪还恨不能当成两半用,更不用说有富裕了。
 李昀说起来就更加的凄惨了,这一战过后自己这个河东节度使都已经快要成了光杆司令了,本来李昀还想着跟李隆基去请领个两万人马呢,但是这一个月的时间他在长安城周边看到的景象告诉他,李隆基好像现在也没有这么能耐。
 等到李昀回到太原府的时候,他手下应该不过就只有一万五的人马了,虽然这些人马都是经历过大战,大浪淘沙剩下的,战斗力比之前的三万应该也是不遑多让,但是这个数字毕竟太少了,连配合郭子仪都费劲。
 这都是李昀在回到太原府之后急需解决的事儿,一想到这些,李昀不由得深深的叹息了一声,说道:“得想个办法征兵了啊!”
'327。第327章 征兵之策'
 在路途上,李昀基本上没考虑别的事儿,所有的想法都集中在兵源这件事上面了。
 不管是配合着郭子仪查访安禄山的行踪,还是寻找自己的母亲,都需要的一件事就是自己手里面的兵源得是充足的,两万人马扔进回纥去,人家连正眼都不会看一眼,只会觉得大唐整个的国力都已经完犊子了,对他们也只会更加的不在乎。
 按照之前河东道的兵力部署,那是得有五万五千人马的,所以李昀还有四万的缺口,这显然就得是他自己来解决了。
 好在早在两年之前,大唐负责征召府兵的折冲府已经没有能力上交足够的府兵了,这也是大唐各地兵力不足的一个重要缘由。
 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李隆基没有在朝堂上面广而告之的明说,但是私下里却已经开始让各个远在边境上的节度使实行募兵制了。
 从募兵制上受益最多的自然就是已经成了明日黄花的安禄山,他的那几十万的大军是怎么来,显然都是借着募兵的幌子招来了。
 就从安禄山这件事上看,募兵制的弊端就是十分大的,边将们招募到的兵马显然非常可能会成为他们的私兵,最终是个什么结果,安禄山的经验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但别人对募兵这件事有迟疑,李昀却没有,他是皇族,自然会尽心竭力的为大唐出力,他募集的军士自然也会是为了大唐出力的了。
 当李昀的队伍快要到了太原府的时候,李昀把王震叫到了自己的身边,递给了王震几张纸,上面是自己这些天一点点写出来的东西。
 “节度使这是要募兵?”
 对于河东道兵力不足这件事,王震当然是心知肚明的,但他没想到李昀竟然这么着急就要募兵。
 “那是自然,在这河东道呆了一段时间,我对这地界多少还是了解的,咱们管着的地方虽然不大,但是却不怎么临着边境,想要募兵,路子还是不少的,你且先看看我列出的这些个条目。”
 “身着身甲、股甲、胫甲三层衣甲,脑袋上再着头甲,操十二石之弩,挎箭五十枚,荷戈,带剑,裹三日之粮,负重奔跑,由拂晓至日中,能奔跑一百里者,才能应征人伍?节度使,这条件乃是之前募集最上等的武卒才列出来的条件,虽然咱们这河东道地界上有着不少各地的流民,但这些人全部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如何能达标?”
 王震才刚刚看了个开头,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昀这条件定的在他看来实在是有点太高了,一丁点都不接地气啊!
 “你且先都看完了,如何?”
 王震一看李昀脸上稍微有点不怎么乐呵了,再往下一扫,就知道自己这话说的好像是有点早了,当时就不吱声了,专心的看着李昀递给他的几页纸。
 把这几页纸上的内容全部都看完了之后,王震这才抬起头来,脸上全是兴奋的神情,显然,李昀这几张纸上面写着的内容让他十分的兴奋。
 “节度使,若是当真能按照你所写出来的这种募兵之法实施开来,对于我大唐有百利而无一害啊!到时候不管是流民还是匪类,都会大大减少,大唐中兴,指日可待!”
 “你先别唱高调,先把咱们太原府的兵马问题解决了再说,这个事儿就交给你去做,你就打着我的名号大张旗鼓的去做,三个月的时间,至少也得有两万可战之兵,如何?”
 “定当不负节度使所望!”
 这件事落在了王震的脑袋上,显然王震是十分乐意干的。
 按照李昀这些天琢磨出来的募兵之法,最开始王震提出来质疑的那一块是最上等的兵卒,要是有能达到那样严苛条件的人在参军了,不但能有供给衣食,免征赋役这样的条件,每当有战事发生,还会给与一定的俸禄,而这些俸禄对于这个时代人数最多的穷苦百姓来说,那就已经是相当可观的一笔收入了。
 如此之外,身为节度使的李昀准备在河东道来一次大赦,但凡是之前有罪的人,只要是达到了这第一等武卒的条件,之前的罪过都可以免除,还能享受跟其他这一等兵卒一样的待遇,当然,要是在军队中依旧恶习不改的话,那就是一句话,直接砍了脑袋。
 而其余达不到第一等条件的男子,只要是年岁相符,不管你是流民还是乞讨的,也都能加入到河东道的军队,并且能享受到基本的供给衣食,免征赋役的待遇,这对于那些个吃不饱的人来说,显然已经是十分诱人了。
 李昀知道,这样征召上来的人马,最开始的时候战斗力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很多事自己都是可以把握住的,比如说这些军士们的装备,再比如说把他们训练成什么样的战士。
 虽然王震是兴冲冲的走的,但是李昀知道,三个月的时间实在是有点仓促了,而且其实在郭子仪不把自己得到的这个消息急着告知李隆基的情况之下,他们是不着急捉拿安禄山的。
 但李昀就是着急,着急知道自己的母亲到底是哪个地界上的胡人,然后带着自己招募到的人马,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困难,去跟自己的母亲见上一面。
 他只能给自己半年的时间,虽然没有任何人在逼迫李昀,但是这就是他给自己设定的一个期限,明明知道自己有一个母亲,更快要知道了她的身份是什么但是却不能相见甚至是得装作这件事跟自己没啥关系这样的事儿,李昀是绝对干不出来的。
 “一年之内,我会在自己的母亲和你父亲的见证之下将其迎娶到我李昀的府中!”
 这是在进入太原府之前李昀对张玉的承诺,张玉听完了之后动了动嘴,但并没有说出什么,因为这件事甚至要比剿灭安禄山还难,但是在李昀的眼中,张玉看到了空前的决心,比之前剿灭安禄山还要坚毅的眼神。
'328。第328章 初次募兵'
 李昀回到了太原府之后,第一时间就以河东道节度使的身份发布了募兵令。
 第一批的募兵令倒是没在大唐的范围之内引起什么大的震动,但是却人河东道的百姓们都欢天喜地的称颂起了李昀。
 “尔等可知咱们刚刚封了太原王的节度使刚一回来就发布了募兵令?”
 “募兵令?那有什么稀奇的?咱们大唐被安禄山那厮给闹腾的,哪个州郡不缺兵马啊?怎么?你想去当兵?”
 “那倒不是,而是咱们节度使在募兵令中说了,只给半个月的时间,募兵针对的是那些个戴罪之人,还有山野之间的流寇,还有各地聚集到咱们河东道上的流民,这些人等要是去参军,节度使都无条件接纳,要是过了这半个月的时间还不去的话,日后捉住他们作奸犯科,那可就得从重处罚了!”
 那个之前不知道这个事儿的百姓一听,当时就一拍大腿说道:“节度使这又是为了咱们河东道的百姓做了好事了,这些人但凡是有一半去当了兵了,咱们也不用整日里提心吊胆的了,要说这节度使也是不容易啊,小小的年纪就要承担这些,当真是我辈所不及啊!”
 “是啊!长安城里面那些个杂碎,竟敢传言节度使乃是胡人所生,我倒是有幸远远的见过一此节度使,哪里有一丁点像是一个胡人?”
 这样的议论几乎是发生在河东道所辖的所有州郡,李昀刚一到河东节度使的位置上基本就是临危受命,到现在位置基本上全部是在用兵呢,到了现在这个时候才算是稍微对老百姓关注了一些。
 而就从这一件事上面,河东道的百姓们几乎就已经可以确定,李昀一定是一个能够为百姓着想的人。
 百姓们之所以这么想,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也是李昀的父亲汝阳王虽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官职,但不知道为啥在整个大唐的百姓眼里口碑都是非常的好,老子没掌权都那么好呢,儿子如今有了权力了,自然是个爱民如子的好节度使了。
 百姓们的心思的确也是李昀着重考虑的一部分,大唐的开国重臣魏征老爷子虽然在李昀的心里面并非是神仙一样的存在,但是他敢于写下直接劝谏皇帝的《谏太宗十思疏》,就已经不是个常人了,而里面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是李昀十分推崇的一句话。
 既然自己这一世也托生上了个皇族,那他当然得为了李隆基老爷子多点啥了,毕竟说到底自己也是老李家的一分子,而且跟皇帝这一脉离得还不算远呢。
 半个月的时间对于那些距离太原府并不是非常近的流寇盗贼的确是十分的紧张,但是跟李昀想象的一样,当这些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尤其是在看到这次要是不去募兵,以后再发现了他们为非作歹直接砍脑袋这一条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迟疑,就全部都赶往太原府找王震参军去了。
 这个事儿要是不是李昀主导的,而是换一个人的话,还真就不一定能成功,或者说一定白费,那些个河东道上面的盗贼流寇之所以害怕李昀,那是因为李昀就连安禄山都能灭了,别说他们这样半吊子了,这个时候要是不抓住机会改邪归正的话,等到李昀亮剑了那一天估计都不够他们后悔的。
 同样,在河东道的牢狱之中,狱卒们也都在向一些个犯人普及着李昀的征兵政策。
 对于他们来说,做决定简直就要比那些盗贼流寇还要容易,不管干啥,那不都好过在这牢狱里面常年不见天日吗?
 在这件事公布不到七日的时间里,整个河东道牢狱里面的人基本上是离开了十之七八,不光是狱卒们轻松了不少,剩下的少量犯人环境也强了不知道多少,这些人基本上没有捕称赞李昀的,一时间,李昀在河东道的声望显然又比之前上升了一个层次。
 李昀在太原府中等候着这半月之期过后的效果的时候,长安城中,李清风一脸胡茬,风尘仆仆的回到了长安城。
 他这一趟,足足去了近乎三个月的时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