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一把大唐-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了这句话之后,李昀二话不说,直接就写下了一封书信,直接遣人送往了长安城太子的府邸。
为了提拔官吏的事儿,李亨这个太子基本上一个月都没怎么消停,长安城一下子空出了那么多的位置,第一波他也是只能把一些三品以上的官吏给补上,补上了三品以上的之后,四品和五品又出了十分多的空闲,这就又需要人去填补。
每年的科举一共就招录那么多的进士,其中还有不少难堪大用的书呆子,这可是让李亨操碎了心,这些个闲事李隆基是一概不管的,他只管最终看一看李亨给他的结果,然后点点头或者是摇摇头。
当李亨收到了李昀的书信的时候,他还是十分高兴的。
其实按照张九皋之前的官职,最多也就是给他升成个正四品,正是因为李昀的缘故,在安排官职的时候李亨不但给了他正三品,还把他安排在了礼部尚书这样的肥差上面,礼部,那叫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并不用操什么心,待遇还好,简直就是养老的不二选择了。
跟李亨预料的一样,李昀在书信之中感谢了太子,言辞还是十分客气的,但是到了下半部分,就话锋一转,开始摆脱李亨了,至于摆脱的事儿,正是自己在河东道地界上发现了两个人,经过证实正是之前曾经担任过河东道节度使的王忠嗣的一双儿女。
按照李昀的说法,王忠嗣的公子王震,能耐还是不错的,但是放在河东道总归是不合适的,要是让李隆基知道了的话多半得生气,所以他拜托李亨跟李隆基说一下这个事儿,看看能不能给王震也安排个一官半职的。
李昀在书信里面的那些个说辞,李亨那是一丁点都没有怀疑的,虽然李昀现如今在大唐的地界上也算得上是威名赫赫,但是按照年纪算,他依旧是李亨的下一辈的人,李亨还真就不觉得李昀除了是一个猛将之外,还能有什么天大的能耐。
而且这个事儿表面上看起来是李昀在求李亨办,但实际上对于李亨而言却是一个买好的机会,当年李隆基不杀王忠嗣,只是将他贬谪成了一个太守,就足以见得李隆基对于王忠嗣的喜好,这些李亨都是看在眼里的。
对于王忠嗣的死去,李隆基心里面更是充满了愧疚,这些李亨也是知道的。
'390。第390章 安排成功'
所以,这件事对于李隆基来说完全就是一个弥补自己对于王忠嗣的亏欠的好机会,从李亨的嘴里提出来更是再好不过了。
李昀这次给他送来的看似是一个请求,其实就是一个功劳。
一旦王忠嗣的子女还活着的消息让李隆基知道了,别说是河东道的一个一官半职了,就是把之前王忠嗣应当得到的一切都给他,老爷子怕都是乐意的,这一点对自己父亲的了解,李亨还是知道的。
接到李昀书信的次日,李亨就迫不及待的到了兴庆宫,这可是他少有的主动往兴庆宫跑的时候,就连李隆基也是一看就知道他家伙应该是有啥好事。
其实在过来之前,李亨早就已经把说辞给想好了,这个事儿的确是李昀最先发现的,李亨要是说是他发现的,这事儿也不现实,万一啥时候李昀到了兴庆宫里面,这个事儿可就露馅了,于是乎李亨决定让李昀跟他一起承受这个功劳。
“父亲,此番李林甫已死,不少之前潜藏在各处的被其害过的人都已然敢于站出来了,此前有一件事,我一直未能跟父亲禀明,既然到了今日,还是说了吧!”
李亨站在那好像是下了挺大的决心才说出了这么一番话一样,李隆基闻言摆了摆手说道:“不要顾左右而言他,直接说正事。”
“李昀在河东道上竟然寻得了王忠嗣的一双儿女,他将此事告知于我,我等因李林甫的缘故,并未声张,此番李林甫既然已经死了,不少被他坑害过的人也都加官进爵,王忠嗣的公子既然还活着,我们何不……”
“王忠嗣只有一个独子和一个独女,李昀这小子当真能确定他找到的人没有错?在这个当口,他了别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忽悠了!”
李隆基一听王忠嗣的公子这几个字,当时就从他的椅子上站起来了,要说被李林甫给霍霍死了的那些个人,其实李隆基还真就没有几个真正心疼的,这王忠嗣就算是一个!
王忠嗣虽然姓王,但是打小可是在皇宫里面长大的,不管是跟李隆基老爷子感情深厚,跟很多的皇子关系都是相当不错的,而且成年了之后为大唐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本来当初王忠嗣跟李林甫杠上了,李隆基心里面想着的是先把王忠嗣弄到别的地方去呆上一段时间,等时机成熟了再把他给调回来,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人家传来消息说王忠嗣因为气愤在府中自尽了,这个事儿李隆基心里面虽然也是有所怀疑,但是没有任何证据,再加上李林甫也是自己十分信任的人,此事也就只能是不了了之了。
现在发现王忠嗣的一双儿女竟然还活着,李隆基的心里十分的兴奋,他作为大唐的皇帝,自然是不想在自己离去的时候还对不起自己的臣子,虽然王忠嗣已经没了,但是能在他的子嗣身上弥补一下子,对于他来说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父亲还请放心,在河东道上应当还是没有人敢于蒙骗李昀的,再说了,王忠嗣的公子王震,父亲早年应当是见过的,我也是见过的,是真是假,将其招入长安城中一问便知!”
“好!你速速去安排此事,让李昀将王震送到长安城。”
一切都跟李亨之前想象的一样,这件事他是十分乐意去办的,不光帮了李昀一个忙,到时候王震到了长安城之中感谢的依旧是他,而这些人显然都会是大唐日后的青年才俊,这些人都对他归心了的话,他登基之后自然是非常轻松的。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河东道,而这一切都是在王震和王纤纤不知道的情况之下进行的,因为李昀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这个事,王震和王纤纤对于能够恢复王忠嗣的名誉有多么的看重,李昀早就有所人体会了,所以他不会干晃人家一下的事儿。
但是现在,李隆基都已经亲自下令了,李昀自然也就放心了,第一时间就把王震兄妹俩叫到了自己的面前。
王震和王纤纤进了屋,李昀二话没说,直接就拿出了李隆基的书信,这可是比任何东西都有力的了。
王震打眼一看那诏命,眼神里面马上就从疑惑变成了震惊,再之后是几乎流出了眼泪来了,而王纤纤,从来就没有看到过她掉眼泪的李昀更是发现已经哭上了。
“你们俩啊,差不多就行了啊,这是个好事儿,又不是个坏事儿!”
李昀这话刚说完,没成想王震把书信往旁边一扔,拉着王纤纤就要跪在李昀的身前。
幸亏李昀还算得上是手疾眼快,上前一把就把这两人给扶起来了。
“你要是跪了我了,那不就是折我的寿吗,咱们这都是兄弟一般,日后万万不可了!陛下此番要求的倒是挺急切的,依我看我等还是商议商议,等你到了长安城见了陛下之后应该如何应对才是正道!”
李昀生怕这兄妹俩再整出什么幺蛾子来,当时就赶紧让俩人在自己的面前坐下。
“原来节度使一直都未曾将我兄妹二人的事忘了,若非是你跟陛下说了我二人的存在,陛下又如何能够得知?”
看着十分激动的王震,李昀也是微微的叹息了一声,心说李林甫这个老小子死的还真就是不冤枉,人家王忠嗣完全就是一个一心一意为了大唐的人,他不分青工皂白的就把人家给整死了,这也就是王震和王纤纤打小受到的教育还算是不错,不然的话估摸着早就潜伏在长安城找个机会让李林甫断子绝孙了。
“我之前既然已经答应了你们二人了,自然就会去做这件事,只不过之前时机一直不成熟罢了,如今借着这一股春风,直接让你成为大唐的官吏,倒是省了不少的麻烦,你总不能在我这河东道没有官职的受累不是?”
“只怕这股东风,也是你这个河东道节度使造出来的,不然你为何会带着张玉姐姐躲出去?”
'391。第391章 以身相许'
要论起来对李昀的了解,王纤纤自然是比王震要强得多了,她当然知道李林甫的死跟李昀多多少少都是会有关系的,虽然整死李林甫并不可能是专门为了他们兄妹,但是他们兄妹在这件事里面肯定是占着挺大的比例的。
“这种事,你一个小姑娘就不要瞎猜了,此番你就老老实实的在这待着,等到王震在长安城有了定数了再说。”
李昀自然不能把事儿往自己的身上揽了,有些东西在李昀看来就是大家心里面知道也就行了。
“节度使,按照陛下的说法,我若是去了长安城,定然会给我些许官职,不知这官职,我该如何决断?”
王震知道,这种事还是应该跟李昀好好商议才行,毕竟自己的身世虽然刚刚暴露出来,但是早就紧紧的绑在了李昀的战车上了。
“你若是想要留在长安城,我自然也没啥意见,但是河东道的募兵乃是你一手打造出来的,按照我的想法,这河东道节度使的官职,早晚都是你的。”
类似这样的话李昀其实已经跟王纤纤透漏过了,王纤纤自然也是跟王震说过。
“河东节度使?我不过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青年人,陛下不过就是看在我父亲的份上才要弥补我们王氏一族罢了,这节度使之位,距离我可是并没有那么近啊!”
王震显然把这里面的事儿都看的十分清楚了。
“这一次自然不会有什么可能,但是一个太守之位还是可能的,按照我的估计,陛下多半会让你提出来,只要你提出来的并非十分过火,陛下都是会应允的。”
李昀显然是把李隆基的心思琢磨的十分明白了,他自然是想要让王震留在河东道,但是强人所难的事儿李昀是从来都不会干的。
“好!如今太原郡太守之位也已经空置了许久了,等我见了陛下之后,就提出做这太原郡的太守,左右父亲也曾经在这太原郡之后呆了许久,想来陛下也是会理解的。”
见王震如此的上道,李昀知道自己也不用再多叮嘱啥了,当时就给王震准备好了车马,让王震早点出发了。
按照李昀的想法,这些个细节那都是十分重要的,起码能体现出来王震对于李隆基的重视。
另外的一个细节,李昀也是看出来了王震对于自己的重视以及他一定会回到太原府的决心,按照道理来说,虽然李隆基在书信里面并没有这么要求,但是王纤纤要是跟着自己的兄长一起前往也是十分正常的事儿。
但是王震并没有这么做,而是让自己的妹妹在太原府之中等候自己的归来,这显然就是在向李昀表达决心呢。
李昀当然也不能拒绝王震和王纤纤这样的安排,而且王纤纤也并没有什么要跟着到长安城去的意思,就这样,李昀和王纤纤就直接把王震给送出了太原府。
“你为何不跟着你兄长到长安城去看一看,现在再去长安城,可就不用再隐姓埋名的了。”
看着王震的身影渐渐远去了,李昀不由得跟王纤纤说道,显然,李昀知道王纤纤内心里应当还是想要回到长安城的,只不过为了顾全她和王震的大局,这才没有说出来罢了。
“我什么时候回去,都不会再隐姓埋名了,话说回来,难道你能一直在这河东道当节度使吗?你也会有回去的一天的,我跟你一样。”
李昀对于王纤纤的口才显然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