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扶一把大唐-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当然不能说自己是从前世的史书里面知道这个事儿的了,且不说那些东西跟他们能不能解释明白都是两说,他也没啥的神秘感了不是?
这一日,距离安禄山到长安不过半月不到的时日了,李隆基和杨玉环正在兴庆宫的偏殿里吃着刚送进长安城里面的荔枝,那叫一个惬意啊。
荔枝这个玩意,长安城可是不产的,但杨玉环还就好这一口,于是乎这几年每每到了荔枝盛产的季节了,李隆基都会着快马从最近的产地直接摘下新鲜的荔枝送到兴庆宫,让杨玉环尝尝鲜。
其实人家杨玉环对荔枝是怎么来本来是十分惶恐的,但李隆基坚决每年如此,而且一年也不过就是一趟两趟而已。
作为一个皇帝,这样的命令本来那都是无可厚非的,李隆基的身前身后的,做出了比这更加过分的不知道多少的皇帝也不是没有,但因为她是杨玉环,所以就这么一件事,在后世也得是被诗人和世人说道的罪状。
“力士啊,你也上前来一起吃点,不然过了夜,这些荔枝可就入不得口了,可怜了朕派出去的骑士和快马!”
吃着冰镇的荔枝,看着胡姬的舞蹈,这当然是个十分放松的时候,高力士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扫了李隆基的兴致,自然是上前小心翼翼的拿起荔枝,缓缓的入了口。
“力士啊,这河东节度使的职位已经空出来了一些时日了,你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啊?”
高力士刚刚吃了两口,李隆基忽然之间就甩出来了这么一个话题,让高力士一愣,赶紧把手里面的荔枝整个塞进嘴里,一边嚼着一边想着自己应该怎么回答这个事。
而河东节度使这个官职一说出来,杨玉环也少有的竖起了自己的耳朵,这正是她和李昀的赌局,安禄山要是真的在活动河东节度使这个官职,那就说明李昀之前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换句话说,安禄山可能真的是有着不少的野心的。
“这件事,陛下怕是要在朝堂上进行一些讨论吧?我这要是直接说出来了,可就有些不好了。”
“讨论一番?现在你不说出,但有人可是已经说出来了,要是拿到朝堂上,这结果可就算是定下来了。”
“哦?此事陛下几个月都没有发声,竟然真的有人已经开始打河东节度使的主意了?不知是何人?”
'139。第139章 赢了'
高力士都已经在李隆基的身边混了这么些年了,当然知道在这个时候不能随便的就瞎说,李隆基既然在这个时候问了,就说明对于这件事他还没最终下定决心,而这个时候高力士要做的,就是客观的帮着皇帝分析分析,而不是当搅屎棍。
“中书令前些日子之间来找了朕,说是想要保举安禄山做这个河东节度使,这件事,你怎么看?”
李隆基对高力士倒是没啥隐瞒的,高力士这个人,虽然有的时候对自己的确是挺好的,也稍微跋扈了一点,但是他没有啥朋党,想事儿也不会连带着看看谁当了对自己有利,他想要对自己有利,就得一心一意的帮李隆基出主意。
但这个时候坐在李隆基身边的杨玉环可就有点真的坐不住了,李林甫帮着安禄山说话,这个剧情这个节奏实在是太熟悉了。
安禄山之前兼任的那些个大大小小的官职,哪一个基本上都是李林甫或者陈希烈他们几个举荐,然后李隆基拍板的,这明眼人基本上都能看出来,就是安禄山自己想要当,又不好意思直接自荐,这才找到了李林甫他们。
按照这么个情况来看,杨玉环知道自己和李昀之间打赌的这个事儿,自己应该是已经输了。
虽然不知道李昀为啥目光这么毒辣,但是李昀的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河东节度使万一真的是安禄山的了,他想要进攻大唐的中心地界,可是不用耗费什么太大的精力了,直接就能来个直捣黄龙。
这对于高力士来说显然也是个难题。
高力士之所以能这么多年一直陪着李隆基而屹立不倒,当然是有着他厉害的地方。
他要不是个宦官的话,那一准在这个时代也能是一个封疆大吏,论起文武双全来,就算是大唐的诸多将领可能比他强的也没多少。
高力士对于一些朝堂上面的看法和见解,有的时候还是十分得李隆基的心的,只不过早前高力士有一些个想法实在是有点激进了,惹得老爷子不高兴过几回。
特别是李林甫上位了之后,高力士也就很少再直接发表对朝堂内高官的看法了,但是总体来说,这君臣之间的关系还是十分的牢靠的。
“安禄山已经是范阳、平卢两镇节度使了,再领上一个河东节度使,他的能耐当然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也跟中书令一直以来提出的用胡人守边的策略是一致,陛下想来也是已经做出了决定了吧?”
老爷子的心思,高力士都不用猜,他当然知道对于李林甫和安禄山这两个人,现在李隆基都是十分的信任的。
有些话,不管你自己心里面是怎么想的,还是得先照顾到老爷子的想法不是?
“你这厮可别在这跟朕和稀泥,朕要是真的决定了的话还用问你?两镇节度使,还都是在北边的边陲,安禄山权力大了,他的责任也大,北边的异族他得给朕挡住了,这是前提,而现在这家伙又想要河东节度使,这就说明北边的敌人也没给他造成什么太大的困扰啊,要是这样的话,朕倒是有点犹豫了,林甫虽说也是为了大唐,但他毕竟被打过仗,没带过兵,这方面,他赶不上朕!”
李隆基说出来这些,已经算是对高力士十分的实在了,到了这一步,高力士自然得把自己心里真正想着的东西说出来了,不然就是不给李隆基面子。
“安禄山作战勇猛,每每能在边境的战斗中立下大功,的确是我大唐的一大幸事,但陛下不知有没有考虑过,凡是过犹不及啊……”
高力士点到即止,他知道,李隆基是肯定能知道自己话里面的意思的,要是不愿意听的话,人家自然就把话题给岔开了。
“你的意思是……安禄山一旦成了三镇节度使的话,我大唐无人能制住他了?”
“那倒不是,但终归一个胡人在大唐拥有了太大的兵权,还是不妥的,利用他们在边境杀敌固然没有错,但在边境杀敌,就应当时在边境杀敌,河东,可不是边境了。”
说到这高力士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那就是他个人对于这件事绝对是不支持的。
“话虽如此,但安禄山是个实在之人,朕倒是不相信他能做出什么对大唐有图谋之事。”
李隆基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慢悠悠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高力士一看就知道,老爷子应该是没在自己这得到他想要得到的答案。
其实他也知道这么做有点不是那么回事了,但是对于安禄山这个人,李隆基就是信任,这可是谁都没办法的事。
李隆基说到这,扭头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杨玉环,却发现杨玉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这在之前可是十分少见的。
“贵妃可是身子疲乏了?”
“陛下赎罪,只是之前听闻陛下提到安禄山的名号,心中有些骇然罢了,下次安禄山若是来了,还请陛下不要让他单独来拜见于我。”
“嗯?”
这样的话之前杨玉环可是从来都没说过的,李隆基心里面当时就转了好几个弯,但高力士就站在身后,他最后还是什么话都没问出来。
杨玉环说出这话之后,冷汗直流,她自从到了李隆基的身边,自问一直还算是坦荡,有什么说什么,没有就不说。
安禄山之前几次进宫,的确是先来拜见了自己,但那家伙除了目光有点肆无忌惮,专门往不怎么该他看的地方看之外,其他方面还算是守规矩。
而以杨玉环对李隆基的了解,自己这番话说完了之后,李隆基就算是不问,心里面多半怕也是会觉得之前自己在安禄山的面前受到过什么惊吓,这可是李隆基老爷子心里面的逆鳞,但凡有一点想法,有的时候也足够要了一个人的性命。
当李隆基和高力士在谈论着安禄山兼任河东节度使的时候,杨玉环的心里面没想着别的,满脑袋都是李昀说的安禄山会带着兵马直取长安的画面。
'140。第140章 安禄山的心思'
杨玉环不是个奸诈的人,她既然当初接了跟李昀的对赌,当然也就做好了输的准备。
虽说当初她还并不在乎这场赌局的输赢,因为人家李昀显然也是为了大唐,为了李隆基,上一个这样的人是张九龄,是王忠嗣,事许多她都叫不上名字的官吏,但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死了。
杨玉环第一次觉得自己竟然跟大唐的兴衰挂上钩了,之前她的心里面一直都是无所谓的心态。
杨国忠专权乱政,那是他自己的事儿,他借着自己这个贵妃的名声,自己也没招啊,世人都说自己红颜祸水,那就让他们说去呗,左右自己只要做好自己一个贵妃应该做的就行了。
这些都是这几年来杨贵妃的想法,但李昀在玉真的道观直接用三言两语就把她心里的壁垒给击碎了。
李昀让杨玉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不作为可能最后真的会害了自己,连带着害了大唐这么一个锦绣河山。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尚且能如此为了李唐江山着想,更何况自己这个跟李隆基日夜相伴的人呢?
在李隆基面色复杂的结束了和高力士的这次谈话之后,杨玉环的心里也暗暗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好像是让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原来自己可以对整个大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这些细小的事儿李昀当然是不知道的,但他知道的是李林甫现在一定是在活动着,帮着安禄山获取河东节度使的位置。
李昀的心里面有一万句话,但是他知道,这些话自己说出来的话,他敢肯定是没人信的,现在能指望上的,就是杨玉环了。
但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并非是李昀的习惯,在明面上,他利用着神机营,暗地里,利用着自己的几个小伙伴,尽可能的在收集着李林甫和安禄山之间联系的证据。
其实李昀知道,自打几年前这几个人发迹了之后,他们的证据从来都是不难收集的,难就难在怎么把自己的证据原封不动的送到李隆基老爷子的面前,并且让老爷子相信这些证据是真的。
这些年曾经有太多的人前赴后继的想过扳倒李林甫或者是安禄山了,不管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但他们最终的结果几乎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被李林甫识破了之后反杀了。
李昀收集的证据,最终是要转移到一个不能被李林甫反杀的人的手里的,而这个人,从现在的情况看还得是杨玉环。
这种事李昀并不是没考虑过玉真公主,但思来想去的,他还是绝对不把这位自己的长辈拉进大唐的权力漩涡里面来。
于情于理,这都是个自私的想法,人家玉真公主对自己绝对已经是够意思了,自己决不能要求的更多。
这边李昀在长安城里面紧锣密鼓的呢,那边从范阳到长安城的官到上,安禄山一行人已经走了一半了。
这次跟着安禄山一起过来的,有安禄山的两个儿子,还有他的几个亲信,而这个时候跟肥头大耳的安禄山一起坐在马车里面的,正是安禄山麾下的第一人,高尚。
事到如今,安禄山在范阳和平卢已经算是培植起来了一大部分自己的亲信了,高尚正是这里面脑袋最好使的了。
“这一次到长安的主要目的,便是当面向陛下求取那河东节度使之位,你以为,此行结果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