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抗日之铁血战将-第6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可能把炮弹都给你们,自己装备的火炮当摆设,没炮弹可用。”
 “不过,一门炮五十发炮弹确实少了点。碰到大一点的战役,两场炮战就能把五十发炮弹全部打光。”
 “这样,我给每门炮再增加三十发炮弹,达到八十发,总共给你们一千发重炮炮弹。”
 “每门炮一百二十发重炮炮弹,八十发还是太少了!”少将明显是个谈判高手,没有因为李浩的拒绝而松口,继续坚持讨价还价说道。
 “一百发,这是我的最后底线。”李浩犹豫了一下做出决定。
 没有猜错的话,晋绥军拿下这些重炮后,肯定会重新进攻大同,一雪前耻。
 这些重炮将会成为晋绥军是否能拿下大同的关键。
 如果给他们的炮弹少了,战场上,他们肯定不敢大量使用重炮,日军守城部队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晋绥军也会很难拿下大同城。
 有了充足的炮弹,他们才敢尽全力使用重炮,部队也会在炮火支援下越打越勇。
 不管最后是否能拿下大同城,都会给大同守军造成巨大伤亡,有利于整个抗战大局。
 “好,就一百发!”少将先是长松一口气,然后当机立断做出决定,深怕李浩反悔。
 等双方都确定这个数字后,少将看着李浩继续问道:“这些重炮和炮弹的价格怎么算?”
 李浩很严肃回答:“我了解过:相同口径,相同使用年限,再加一百发炮弹,你们如果从德国,美国购买,十二门重炮加起来至少八十万大洋。”
 少将脸上波澜不惊,显然早就知道这个结果。
 作为谈判代表,来之前都做了不少功课,特别是重炮的价格,早就记在心里。
 八十万大洋的价格非常合理,没有任何夸大成分。
 但少将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着李浩,等待下文。
 阎有金在战区司令部报告很清楚,只要晋绥军在暗地里配合他们购买粮食,这些火炮就能半价卖给晋绥军。
 对以前的晋绥军来说,八十万大洋并不多,咬咬牙就能拿出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地盘直接缩水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大同这个聚宝盆也丢了,越来越少的收入连晋绥军全军的吃穿用度都支撑不起,更不用说分出八十万大洋来买炮了。
 如果不是阎长官家底足够厚实,有老本撑着,晋绥军肯定样过不了这么多部队。
 这种情况下,能省四十万大洋绝对是个非常大的诱惑。
 这也是阎长官之所以会同意配合八路军买粮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李浩没让他等太久,继续说道:“阎处长应该跟你们报告过:只要你们晋绥军能配合我们在四川,西北等地收购粮食,这些重炮和弹药我可以做主四十万大洋卖给你们。”
 “交易开始后,你们先给我提供一千万斤粮食,我交付给你们一门大口径山炮,一门大口径野炮,让你们先用他们进行训练。”
 “以后每收购一千万斤粮食,我们就交付两门重炮和配套炮弹。”
 “总共六千万斤粮食,收购完成,我们的交易完成。”
 一个重炮团,从零开始到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半年时间。
 先给重炮团两门重炮进行训练,然后慢慢等重炮到位。
 半年后交易完成,所有重炮全部到位的时候,重炮团那些炮手也形成战斗力,拿到火炮就能参加战斗。
 这是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方式。
 少将想没想就同意道:“可以,就按照李团长的提议办。”
第1050章 白送十二门重炮?(第二更)
 “关于收购粮食,我是这样想的。”李浩继续提议道。
 “去四川,西北等地收购粮食,运输粮食,全部由你们晋绥军负责,我们八路军全程不参与,只安排部队在大同一带接收你们收购回来的粮食,一手交钱,一手交粮食。”
 “不行!”少将下意识反对道,然后就准备说出自己的理由。
 但李浩没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很果断打断道:“周将军,你先不要说话,等我把话说完,你再分析里面的利与弊,然后再反对也不迟。”
 “让你们晋绥军全权收购和运输粮食,看起来你们吃了大亏,又出钱有出力,实际上你们占了大便宜,而且会让这场交易更容易保密。”
 “去四川和西北收购粮食的理由是军粮被日军大量摧毁,华北发生前所未有的大旱灾,急需从外地调运粮食赈济灾民,稳定军心和民心。”
 “如果让我们八路军打着你们晋绥军的旗号深入两地收购粮食,中间要做的事太多了,难免会发生意外,暴露身份。”
 “这样一来,我们的交易就会功亏于溃,你们晋绥军也会受到波及。”
 “但你们晋绥军自己人去就不一样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任谁也查不出什么漏洞。”
 “所以我认为你们晋绥军全权收购和运输粮食,不仅更有利于保密,而且更加安全。”
 “还有一个好处,你们全权负责采购和运输粮食,在大同用合适的价格卖给我们,这件事操纵好了,你们购买十二门重炮和配套炮弹不仅不需要花一块大洋,而且还有赚。”
 “你们有专门的采购部门和运输部队,派他们深入四川和西北采购运输粮食,不需要你们多花一块大洋。把粮食送到大同卖给我们的时候,你们肯定会把运输费,沿途损耗,全部加在粮价里面一起算给我们。”
 “这些运输费和沿途损耗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你们白赚的。”
 “因为没有这场交易,你们照样要出钱养活这些采购和运输部队。”
 “最后你们送到大同的粮食越多,从我们手里赚到的钱就会越多。”
 “按照现在的粮价,采购运输六千万斤粮食,就算赚不到四十万大洋,一二十万肯定能赚到。”
 “如果把卖给我们的六千万斤粮食增加到一亿斤,十二门重炮和配套炮弹就相当于白送了。”
 少将沉默了,皱着眉头陷入沉思。
 按照李浩提议,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多了。
 部队去四川和西北采购的是军粮,价格肯定比当地市场价要低,卖给八路军则是按照华北一带的市场价。
 华北大旱,粮价飞涨,一天比一天高,光这里面的差价就能让晋绥军赚不少钱。
 加上沿途损耗和运输费,晋绥军至少可以获得三成利润,搞不好四成都有可能。
 相当于卖给守备团六千万斤粮食,自己白得近两千五百万斤粮食。
 真要是卖给他们一亿斤粮食,不仅重炮团白送,晋绥军还能白赚不少大洋。
 想到这儿,少将心动了,但并没有马上回答。
 按照华北目前的飞涨粮价,购买一亿斤粮食一百万大洋都不一定够。
 八路军的穷是出了名的,他们能拿出这么多大洋吗?
 如果拿不出来,刚才自己想的就只能是一场美梦。
 为了解决这个疑虑,少将马上对李浩问道:“你们八路军有那么多钱吗?”
 “这可是一百多万大洋的生意。”
 李浩很自信回答:“这一点请你们放心,粮食送到大同后,我们一手交钱,一手交粮食,绝不拖欠你们一块大洋。”
 “另外,周将军应该知道盘尼西林吧!”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盘尼西林的研发人员两个月前集体加入我们八路军,经过近一个月筹建,我们八路军已经生产出第一批盘尼西林。”
 “重庆虽然接管了原来的盘尼西林制药厂,但因为设备有限,生产成本高,产量并没有提高,分到二战区的就更少了。”
 “真到了资金不够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盘尼西林来抵,而且抵扣价格低于市场价两成,不知道能不能行。”
 盘尼西林重庆制药厂把一半设备和生产技术无偿转让重庆的事在国内传得沸沸扬扬,少将作为阎长官心腹,肯定也清楚。
 当时所有人都认为:重庆接管药厂后会不惜代价提高盘尼西林产量,降低零售价格。
 结果却大相径庭。
 盘尼西林的产量不升反降,分到二战区的更少了。
 二战区直接和日军对阵,几乎每天都在作战,上面分下来的那点药品根本不够用。
 为了满足部队所需,战区不得不自己拿钱去买零售的盘尼西林。
 可是,重庆为了保证所谓的生产成本,零售价格不降反升,零售量也比原来少了一半。
 有限的盘尼西林因为供不应求,价格直接被炒到两倍,有时候甚至高达三倍。
 哪怕二战区动用关系,购买零售盘尼西林的价格仍然是原来的两倍。
 明白人都知道,所谓的保证生产成本都是借口,假的。
 重庆之所以这么做,无外乎利益二字,他们想通过盘尼西林赚取更多的利益。
 听到八路军有盘尼西林,而且可以用低于市场价两成的价格卖给他们,如果不是这里人太多,周将军直接会高兴得跳起来。
 用低于市场价两成的价格从八路军手里购买盘尼西林,对比从外面收购零售盘尼西林,能省下至少一半的资金。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笔钱也是晋绥军赚的。
 想到这儿,周将军很想当场答应下来。
 但因为权利有限,只能强压住内心激动,用尽量平静的语气回答:“李团长,我原则上同意你的提议,但最后的决定权在阎长官手里。”
 “我现在就回战区司令部,亲自向长官报告这件事,争取尽快给你结果。”
 “阎处长留下,一旦阎长官下决心同意这场交易,我会向阎长官请示,任命阎处长为整场交易的全权负责人,由你带领采购和运输部门深入四川和西北收购粮食,然后和你们进行直接交易。”
 阎有金非常激动。
 如果阎长官真把这么机密的事交给自己,那说明自己已经得到他的认可,成为他的心腹。
 到时候,升官发财就会变得顺理成章。
 马上回答:“长官放心,你的命令一道,我就和李团长商议具体交易地点和计划,保证交易万无一失。”
第1051章 李浩的后手(第一更!)(修)
 政委王宏参与了整场谈判。
 心情就好像过山车一样,时而激动,时而紧张,跌宕起伏。
 听到李浩要把十二门重炮白送晋绥军,还让晋绥军从八路军手里赚钱,当时就急了。
 打眼色,脚踢……用各种办法提醒李浩,让他慎重一点,不要太冲动,但都没有用。
 实在忍不住后,王宏决定临时打断这场谈判,不能再让团长继续犯错误。
 可话到嘴边,还没来得及说出去,就被团长一个非常严厉的眼神给制止。
 最后只能硬生生把话咽回去,强撑到谈判结束。
 晋绥军谈判代表先后离开会议室后,王宏终于找到说话机会:“团长,你是不是糊涂了,便宜都让晋绥军占了,我们八路军怎么办,难道就这么一直吃亏下去?”
 “你要知道,晋绥军赚我们的钱很可能就是总部首长省吃俭用节约出来的。”
 李浩摇头回答:“晋绥军可不是傻子!”
 “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利益,他们会冒风险给我们购买粮食吗?”
 “不要忘了,粮食现在是我们最紧缺的东西,没有粮食,我们八路军就会饿肚子,根据地的军心和民心就会受到影响,到时候谈什么都晚了。”
 “只要保证根据地军心民心稳固,搞到我们急缺的粮食,吃点亏就吃点亏。”
 “而且我可以肯定告诉你,这个亏只是暂时的。”
 “等交易结束,拿到粮食,我保证让晋绥军吃下去多少就吐出来多少,而且还是成倍的吐出来皇帝我们。”
 李浩是个说一不二的人,说到肯定做到,绝不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跟自己开玩笑,说大话。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