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铁血战将-第7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里城坚墙厚,日伪军修建了大量防御工事,不然晋绥军也不会十天打不下来。
对付这样一座坚城,除了要储备足够数量的弹药,给部队装备精良的武器,还有一点至关重要。
那就是要有足够数量的兵力。
如果兵力不够,光扫清城外日伪军就能让守备团伤亡惨重,失去战斗力,更不用说攻城了。
所以对大同城动手之前,守备团必须练出足够数量的部队。
四个独立营,每个独立营拉出一千可战之兵,这只是整个作战计划的第一步。
对大同动手时,新组建的大同独立营和已经穿插进入大同境内的蔚县独立营充当内应,配合团主力速战速决消灭城外日伪军,不给他们回援大同的机会。
广灵独立营和涞源独立营则负责留守根据地,保证守备团大后方的安全。
“团长,这是我根据你的要求列出来的独立营新编制!”洪林峰走到李浩身边报告道。
“四个独立营,每个独立营下辖四个主力连,一个警卫连,一个辎重连,一个新兵连,主力连和警卫连兵力控制在一百五十人左右,辎重连和新兵连不限人数,但里面的战士必须拉上战场就能参加战斗,保证每个独立营有一千可战之兵。”
“另外,每个独立营还要组建一个炮兵连,一个火力连,一个侦察排,一个工兵排,一个骑兵通讯班,加上营部其他人员,总共三百人。”
李浩想了一下回答:“一个独立营一千三百人,把他们训练好,再给他们配齐弹药,战斗力不亚于半个主力团,差不多了。”
“参谋长,给他们的电报中再加一句话。”
“我给他们自行组建地方部队的权力,但团里不会给他们支援一条枪,一颗子弹。”
“只要他们有能耐,地方部队按主力部队的标准训练我都没意见。”
洪林峰笑着回答:“团长,我肯定,你的这道命令下达后,几个营长晚上做梦都在笑。”
“以他们的能力,半年时间拉出两千人的队伍都没问题。”
李浩摇头回答:“那不一定。何军和黄胜那里肯定没问题,背靠大同城,活动范围内还存在着大量日伪军控制的煤矿,可以时不时打一场伏击,获得一些补给,养活那么多部队。”
“张云和赵文就不行了,他们只能主动出击,去鬼子占领区抢粮来获得粮食补给,难度非常大,而且机会很小,就算他们拉出那么多部队也养不活。”
洪林峰沉默了。
随着华北的旱情愈演愈烈,根据地紧缺的粮食已经大大限制了部队发展。
甚至还有好多部队因为粮食短缺而不得不缩减兵力,压缩部队编制。
如果不是因为粮食短缺,以根据地现有的范围和人口数量,守备团总兵力再增加一倍也养得活。
但现在不行,老百姓手里的粮食连自己都养不活,不仅没办法支援部队,反而还需要部队反过来去支援他们。
这种情况下,大规模扩充部队只能成为一种奢望。
李浩开口安慰道:“参谋长你也不用太担心。”
“就算赵文和张云拉不起来一支地方部队,两个营的主力部队也足够保证我们根据地安全。”
“想要拿下大同,何军和黄胜两个人是关键,他们在日伪军眼皮子底下拉起来的部队越多,大同城外消耗的鬼子就会越多,我们拿下大同的胜算也越大。”
洪林峰点点头,看着李浩继续问道:“团长,四个独立营好说,他们的粮弹供应大部分都是自筹,对我们的影响很小。”
“但团主力不行。”
“你昨天跟政委保证,团主力扩编后多出来的粮弹补给全部自己解决,不增加根据地后勤压力,我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办到。”
“扩编后团主力肯定要增加好几百张口,不是几十个人,现在根据地到处都缺粮,怎么解决!”
“这才是我真正担心的问题。”
李浩眉头也拧了起来。
在他的计划中,团主力扩编后可不是只增加几百张口,而且增加一两千张口。
别的不说,光粮食每天都要多吃三千斤。
为了保证大家体力和营养,跟上部队训练节奏,肉蛋的供应还不能断。
全部加到一起,绝对是一个大负担。
参谋长说的对,不把这些人的粮弹补给解决掉,所谓的扩编就是个笑话。
这时候有人会说,既然李浩没有解决办法,当时就不应该逞能,对政委许下这个承诺。
真实的原因并不是李浩逞能,而是必须这么做。
就算根据地刚刚得到十一万现大洋,那也只能缓解守备团原有部队的后勤压力,根本轮不到新扩编部队。
如果把新扩编部队的后勤补给也压倒根据地头上,那就是从根据地老百姓嘴里抢粮,肯定会闹饥荒。
所以李浩必须做出这个承诺,团主力才有机会扩编。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第1187章 组建渔猎队(第一更!)
拧着眉头想了好久,李浩才开口:“因为日伪军封锁,外面的粮食进不来,根据地的粮食就这么多,我们多吃一点,乡亲们的口粮就会少一点。为了不让根据地老百姓饿肚子,闹饥荒,部队的口粮肯定没办法增加。”
洪林峰脸色越来越凝重,沉着脸分析道:“想要保证部队有体力训练,吃饱饭是最基础的。”
“部队扩编后,口粮肯定要增加。除非我们有东西可以替代粮食,保证战士们可以吃饱肚子。”
“肉……”李浩脱口而出。
脑子里直接浮现出长征时期自己经历过的几副画面。
部队一路转战,经常好几天碰不到人家,买不到粮食。
为了让大家吃饱,有体力行军和作战,上级想尽了办法。
那时候,自己所在的连队同样有这个问题。
当时自己的解决方案就是用肉替代粮食,既有营养,又可以减少粮食消耗,一箭双雕。
因为这件事,自己破例被上级任命为班长,带领一个班的战士,专门负责全团所有伤员的营养和伙食。
当时部队一直在行军打仗,自己都能搞到不少肉食。
现在部队有了根据地,而且范围还非常大,到处都是河流和茫茫群山。
资源环境又好,只要想办法,肯定能搞回来不少猎物。
对比粮食,肉更加有营养,而且更耐饿。
正常情况下,一斤肉随便可以顶两斤粮食。
如果部队每天可以搞回来一千斤猎物,那就相当于多了两千斤口粮,而且还更有营养。
想到这儿,李浩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参谋长,团里肯定有不少猎人出身的战士。”
“把他们组织起来,每个人带一个步兵排,组成打猎队,轮流进入深山打猎。”
“根据地多的是大山,现在又是猎物储存脂肪过冬的时候,肯定膘肥体壮,每天搞回来四百斤猎物应该不成问题。”
“另外,把团里有捕鱼经验的战士也组织起来。”
“根据地有不少大河,它们都是几十年没有断过流的,里面肯定藏了不少大鱼。”
“组建几支打渔队到这些河里去捕鱼,肯定也有收获,而且捕鱼比捕猎容易,争取每天给团里搞六百斤鱼肉。”
“六百斤鱼肉加四百斤猎物就是一千斤肉,全部做给战士们吃的话每天可以节约至少两千斤粮食,至少能多养活七百个战士。”
“另外,部队还要成立野菜队,组织大家进山挖野菜,减少粮食的消耗,这样省下来的粮食又可以多养活一百个战士。”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从日伪军身上下手。”
“团里肯定有一些脑子灵活,商贩出身,做过生意的战士,把他们抽出来,组成采购队,深入敌占区购买粮食,然后在情报部门和突击队的配合下,蚂蚁搬家一样分批送回根据地。”
“不需要太多,每天能送回来一两千斤,主力部队的粮食缺口就解决了。”
洪林峰想了一下问道:“采购队的资金怎么解决。”
“华北大旱,敌占区的粮价也高的吓人,而且大部分粮食都掌握在小鬼子手里,我们只能一点点购买,积少成多,然后送回根据地,这肯定需要大量人力和资金。”
李浩脱口而出:“让突击队解决。”
“突击队和采购队一起进入敌占区,然后一分为二:一部分突击队员负责解决采购队的资金,一部分突击队员负责掩护采购队把粮食送回根据地。”
“敌占区有的是小鬼子和汉奸,突击队出手,肯定能把资金问题解决掉。”
“对他们我只有一个要求,在不违反纪律的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给团部搞回来粮食。”
这时,洪林峰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团长,三四两个办法我不担心,他们能一直持续下去。”
“一二两个办法不行。短期内应急肯定会有效果,但时间一长,捕猎队和打渔队的收获肯定会不断下降。”
“猎物和鱼的生长周期太长了,第一批打完了,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第二批才能长大。”
“最多三个月,根据地范围内的猎物和鱼就会被我们吃得差不多。”
李浩刚舒展下来的眉头重新皱了起来:“参谋长你说的对,猎物和鱼的生长周期太长,我们等不起。”
“它们只能帮我们解决一时之需,不能长久,必须想一个生长周期短一点的东西代替,既能保证战士们的营养和体力,又能减少粮食消耗量。”
“鸡……”
这是李浩脑子里浮现出一种动物。
在他的记忆中,肉鸡的生产周期只有一个半月,蛋鸡的生产周期只有三个半月,这也是他当初在根据地建立养鸡场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可从养鸡场给部队的肉蛋供应量来看,它的产能并没有达到要求。
如果能把鸡的产蛋周期缩短到后世的三个半月,以每只鸡每年三百个鸡蛋的产量,完全可以替代猎物和鱼肉,成为主力部队一个很重要的营养来源,大大减轻主力部队的粮食消耗。
想到这儿,李浩马上问道:“参谋长,根据地养鸡场现在怎么样了?”
“这个就要问罗副团长了,根据地几个厂都是他在管理。”洪林峰回答。
“但我估计产能不多。”
“随着旱灾的不断持续,部队伙食里的鸡肉和鸡蛋供应量比正常情况明显下少了近一半。”
李浩眉头皱得更深了,在他眼里,这种情况不应该出现。
鸡是所有家畜中最好养的,特别是蛋鸡,它的生长周期比土鸡短了近一半,而且鸡蛋产量高,应该大量供应部队的。
罗云来得很快,李浩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问道:“罗副团长,养鸡场现在是什么情况,我听说养鸡场现在每天给部队供应的肉蛋比原来少了至少一半,这是怎么回事?”
罗云脸上闪过一抹尴尬。
团长信任自己才把守备团的几大财源交给自己来管理。
为了保证它们的产能,给部队提供更多的资金,接手红薯粉厂,鸡场,养猪场后,罗云几乎把自己所有心血都放到他们身上。
可时也运也,他的努力并没有换回应有的回报。
持续旱灾到来后,供应鸡场的粮食不断减少,到现在已经完全中断。
没有粮食,仅靠吃草,不仅肥猪不长膘,生长周期大大增加,鸡的生长周期也慢了下来,产蛋量也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一。
好多母鸡因为营养不足,蛋白质摄入量太少,已经停止产蛋,而且慢慢瘦下来。
罗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没有任何办法。
根据地缺粮,有限的粮食人都不够吃,根本不可能拿来喂鸡和喂猪。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第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