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铁血战将-第8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命令,何军就把目光转移到谭文胜身上:“教导员,我决定利用各连上缴的武器弹药和营部库存的一些武器组建一个新兵连,按主力部队标准装备武器和训练。”
“你明天开始招兵,从警卫连抽调副手担任新兵连各级指挥员。”
“最多五天,我要一个满编新兵连站在我面前。”
谭文胜当然不会反对,马上赞同:“不用五天,最多三天就把新兵连组建完成,一边搭架子一边招新兵,营长你只要准备好充足的武器弹药就行了。”
这时,电报员突然走进来打断道:“营长,教导员,团部急电!”
“确定是团长的电报!”听到这个消息,何军一双眼睛马上瞪圆,马上追问道。
为了避免暴露目标,防止大同城里的日伪军盯上独立营,看出守备团想进攻大同城,独立营和团部能不联系就不联系。
没有记错的话,现在距离上次联系已经过去快三个月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搞得大家还以为团长把浑源独立营给忘了。
报务员扬了扬手中电报,赶紧回答:“这是团长亲自签发的电报:让我们如实上报独立营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何军眼睛一亮:“团长肯定有大行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团长不会无缘无故让我们上报独立营的实际情况,里面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深意。”
“通讯班马上集合,连夜出发,通知所有在外行动的连长急行军回营部报告。”
“天亮之前必须全部到位,否则军法从事。”
几分钟后,轰鸣的马蹄声就在指挥部外面响起。
八个骑兵冲出村子就开始分散,然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何军没有干等着,找到副营长继续命令:“你去统计营部库存的武器弹药,粮食,物资,还有资金,一块大洋和一颗粮食都不能漏了。”
“教导员你的任务不变,继续组建新兵连。”
“如果团长真有大行动,新兵连的存在对我们有益无害。”
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第1372章 往外想办法(第一更!)
营长急着要见大家,肯定是有大事发生。
收到命令,几个连长打了鸡血一样,马上骑马向营部赶过去。
凌晨五点钟,四个主力连连长,营部直属警卫连连长,炮兵连连长,辎重连连长,工兵排排长,全部坐在何军面前,两眼放光盯着他,一副跃跃欲试表情。
“营长,人都到齐了!”副营长站起来报告。
何军把每个人都看了一遍后,直截了当命令:“团长刚刚发来急电,要我们上报部队的最新情况。”
“我判断:上级肯定有大行动让我们参加,所以接下来的汇报都不要给我藏着掖着,有多少说多少!”
“一连长最先开始!”
“是,营长!”一连长兴奋站起来。
看着何军报告:“一连现在有三个主力排,一个警卫排,一个侦查班,一个火力排,一个辎重排,加上连部,满编218人,装备迫击炮两门,重机枪两挺,掷弹筒四门,轻机枪挺,步枪146条,各种手枪13把。”
“除了主力部队,我们还在防区内组建了三支游击队,加起来46人枪,各装备一挺轻机枪。”
二连长不甘落后,一连长刚坐下他就站起来:“营长,二连的编制和一连一样,主力部队满编220人,装备重机枪三挺,迫击炮两门,掷弹筒三门,轻机枪14挺,步枪0条,手枪14把。”
“游击队四支,总共53人,装备3挺轻机枪。”
“弹药平均到每一条步枪大概八十发,重机枪子弹平均六百发,人手三颗手雷和手榴弹,炮弹八十发。”
三连长跟着站起来:“营长,教导员……我们三连有一个警卫排,三个主力排,一个炮兵排,一个重机枪排,一个辎重排,一个侦察班,正在组建一个新兵排。”
“全连满编259人,装备步兵炮一门,迫击炮两门,掷弹筒四门,重机枪四挺,轻机枪16挺,步枪189条,手枪18把。”
“三支游击队,每支游击队二十人,装备十八条步枪,一挺轻机枪,一把盒子炮。”
三连长话一说完,其他几个连长看向他的目光明显变得羡慕起来。
步兵炮可是好东西,打据点的时候,用好了一颗炮弹就可以摧毁一个炮楼。
有了它,部队就有了攻坚能力,进可攻退可守。
每个连长都想拥有一门,但鬼子把步兵炮看得同样很紧,整场情况下很少拉出来作战。
独立营各部都是以连为单位和日伪军作战,很少有机会逼得日军动用步兵炮。
三连运气很好,鬼子往一个煤矿运送的物资弹药里正好有一门步兵炮,三连恰好伏击了他,顺手就把这门迫击炮缴获到了。
何军很满意三连现在的实力,继续命令:“四连长继续报告,然后是警卫连,火力连,辎重连,新兵连,侦察排……”
十分钟后,所有连排长全部汇报完成。
教导员谭文胜一直在记录。
五分钟后从位置上站起来,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笑容,很高兴说:“营长,同志们。我没有记错的话,独立营进入大同时,总兵力只有五百多人。”
“经过近半年时间发展,我们独立营总兵力已经扩充到一千三百八十九人。”
“装备山炮两门,步兵炮一门,大口径迫击炮三门,普通迫击炮门,掷弹筒21门,重机枪12挺,轻机枪64挺,步枪856条。”
“另外还有游击队两百三十多人,装备轻机枪10挺,步枪近两百条。”
“活动范围囊括了四个镇子,大小58个村子。”
“另外还有近二十个村子是我们的游击区。”
何军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果断命令:“老谭,马上把你统计好的数据如实上报团长,现在就发电报。”
“如果团长真有大行动,以独立营现在的实力,肯定能插上一脚。”
守备团团部,李浩最先收到肖远回电。
在陈富升配合下,部队在易县发展比计划中的要快。
“团长,肖远报告,两个警备营已经满编,分兵驻守防区内的所有交通要道。”
“鬼子派到两个镇子的部队还没出发,部队正在抓紧时间控制防区,建立我们自己的维持会。”
“靠近涞水独立团的警备营已经和他们联系上了。”
“靠近这个警备营的独立团本来驻守了一个营的兵力,确定警备营是自己人后,直接调走两个步兵连。”
李浩脸上已经笑开了花,果断命令:“政委,马上派人把你刚才抄写的清单给肖远和涞水独立团各送一份过去。”
“告诉涞水独立团陈团长,我们全部按清单上的价格购买原材料。”
“肖远也要利用警备营的身份想办法筹集原材料,越多越好。”
王宏马上领命,五分钟后几个通讯兵就出发了,连夜赶往涞水。
早晨六点钟,团部收到浑源独立营报告。
看完电报,王宏被吓了一大跳。
何军手里的兵力太多了,比分兵前整整翻了三倍。
这还只是半年时间,要是再给他们半年发展,是不是要在日伪军眼皮子底下发展到两三千人!
李浩没有太意外。
他现在关注的不在浑源独立营有多少人,而是他们控制了多大的地盘。
马上命令:“参谋长,马上把浑源独立营控制的根据地和游击区全部标注到地图上。”
“还有大同独立营,他们的电报到了后也要把相关情况标注到地图上,越详细越好。”
上午十点,李浩需要的东西全部出现在地图上。
两个独立营控制的地盘并不是很大,每个独立营也就四个镇子的范围,卡在守备团根据地和晋西北根据地之间,互相间隔不到二十公里。
看李浩一脸严肃盯着地图,王宏不解问道:“团长,你好像不是让两个独立营去筹集原材料?”
李浩摇头解释:“两个独立营控制的根据地太小,搜遍整个根据地得到的原材料还不够兵工厂一个月所需。”
“想要保证兵工厂产量,必须从外面想办法!”
“晋西北根据地?”王宏猛然反应过来。
李浩点头肯定道:“晋西北根据地很大,虽然粮食产量很少,但各种很多矿产资源很多,只有和他们联系上,兵工厂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原材料。”
“命令!”
“浑源独立营马上派兵打通他们和大同独立营之间的联系。”
“大同独立营派兵打通和晋西北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广灵独立营出兵打通他们和浑源独立营之间的联系。”
“三天以后,我要直接联系上晋西北根据地。”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第1373章 雪中送炭(第一更!)
东平村浑源独立营营部。
给团部的电报发出去后,何军一直守在电台旁边没有离开。
好不容易熬到上午十一点,安静的电台终于有了动静。
电报员花了十分钟接收和翻译电文,边把电板递给何军边报告:“营长,团部急电,有任务给我们?”
何军接过电报一目十行,只用半分钟就把内容看完,然后大步走到地图旁边。
教导员谭文胜,副营长,几个连排长,都守在指挥部没有离开。
看到营长走过来,一窝蜂全部围过来,一双双放光的眼睛全部盯着他,等他开口。
“同志们,团长命令:浑源独立营三天内打通和大同独立营之间的联系通道。”何军没有扫大家的兴,直接把电报内容说出来。
然后才把目光转移到地图上,边看边分析:“我们和大同独立营之间隔了一条公路,是日伪军重点控制的交通要道,沿线一共有三个据点,一大两小,互相间隔十公里,钉子一样插在我们和大同独立营之间。”
“想拿下它们,肯定要出动重兵和炮兵,不可避免会引起大同日伪军的注意。”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和大同独立营才一直没去对付他们。”
“如今有了团部命令,这些顾虑就没了。”
“副营长,你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条交通要道上日伪军的具体情分布,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副营长赶紧找出有关这几个据点的情报,指着地图介绍。
“营长说得这条交通要道横在我们和大同独立营之间。”
“沿线三个据点,大型据点居中,里面驻守了日军一个加强中队,伪军一个营,配有迫击炮和两门步兵炮。”
“两个小型据点分布在大型据点两侧,分别驻守了日军一个加强小队,伪军一个连,配有两挺重机枪和一门迫击炮。”
“周边二十公里内还有一个中型煤矿,里面有日本人组建的护矿队四百多人,装备精良,不仅有重机枪和迫击炮,还有四门日军主力淘汰下来的老旧山炮。”
“护卫队有一半是日军主力退役下来的老兵,剩下一半是朝鲜人和所谓的武士,战斗力非常强。”
“大同城隔最近的小型据点有三十公里,增援部队急行军五个小时能杀到战场。”
“汽车运输的话,增援部队一个小时就能杀到战场!”
一连长最先叫道:“营长,日伪军加起来不到九百人,我们主力部队加游击队有一千五百多人,近两倍的兵力优势,我认为这场仗可以打!”
教导员谭文胜似乎不看好,担忧提醒道:“打是可以打,但一定要把作战计划制定好,想周全了。”
“兵力优势虽然在我们手里,但我们打得是攻坚战,难度比其他战斗要大很多,两倍的兵力优势并不算什么。”
何军突然打断:“教导员,打通这条交通要道是团长的命令,不管再难我们都要执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