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铁血战将-第8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住这里是团长下的死命令,必须完成。
谭伟奇犹豫了好久才做出决定。
“山炮排瞄准日军山炮和步兵炮阵地开炮,不惜代价拖住他们,掩护步兵守住陈头岭。”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第14章 最坏的打算(第一更!)
战斗比预料中的要激烈。
每一分钟都有大量人员伤亡,有三营的,也有日伪军的。
炮弹在战场上空来回飞舞,都想把对方炮兵干掉,然后去支援步兵作战。
如果有一门火炮被摧毁,伺候这门火炮的炮手肯定非死即伤,倒在一旁。
进攻部队冲了二十分钟后退兵,阻击阵地前面倒了至少四百具尸体,有鬼子的,也有伪军的。
战壕里也到处都是尸体和伤员。
三营还能动的战士没有一个闲着,有人在往后运输战友尸体,有人协助卫生员抢救伤员……
谭伟奇站在制高点,表情非常沉重。
没有记错的话,阵地已经往后运了至少两百具尸体。
看战壕里面,还有不少尸体和重伤员没有运出去。
这么算下来,刚才一仗三营至少伤亡三百人。
战斗过程中,三营以小博大,用明显弱势的火炮拖住日军三倍数量的炮兵,但兵力优势仍然在鬼子那边。
日军狂妄是出了名的,正常情况下,以一打三都不怕,更不用说自己的人还多。
所以就算没有炮火支援,进攻部队也有信心拿下陈头岭。
进攻时完全一副不要命的架势往前冲,就好像胜利已经被他们踩在脚下。
打到最后,敌我双方甚至互投了两轮手榴弹和手雷。
三营有战壕掩护,除非手雷正好砸进去,否则威胁很小。
日伪军进攻部队就不一样了,完全暴露在地面,手榴弹雨从天而降砸下来,绝对可以称得上一炸一大片。
如果日军坚持不撤退,光这些手榴弹雨就能把他们杀光。
除非他们的炮兵及时参战,在交火过程中用炮弹给三营造成大量杀伤。
但那时他们的炮兵正被三营炮兵拖着,分不出手来,短时间内肯定没办法参战。
为了避免更大伤亡,留下更多的部队和守备团主力决战,参谋长果断下达撤退命令。
教导员匆匆找过来,表情比谭伟奇还要凝重:“营长,刚才的战损我统计出来了,非常大。”
“两门山炮全部被摧毁,120迫击炮损失两门,还剩一门,81迫击炮损失六门,还剩四门!”
“为了保护那些火炮,把炮战坚持得更久一点,炮手的损失超过八成。”
“步兵牺牲259人,重伤38人,剩下的一半轻伤,完好无损的不到一百人。”
“六挺重机枪损失四挺,轻机枪损失18挺,还剩10挺。”
“日军进攻部队虽然损失很大,但炮兵和重机枪部队的损失很小,还剩至少七成的装备和战斗力。”
“如果日军再发动新一轮进攻,我们肯定守不住。”
这也是谭伟奇最担心的问题。
盯着教导员肯定道:“继续进攻是肯定的。”
“鬼子的目标是团长给他们准备的诱饵,肯定会拼尽全力突破我们阻击阵地。”
“命令战士们做好最坏的打算。”
“只要全营还有一个人活着,就不能让鬼子通过陈头岭。”
“教导员你把营部多出来的文书,传令兵,警卫,炊事兵,全部抽走,把新兵连,辎重连调上来,全都补充一线作战部队,保证他们的战斗力。”
教导员点点头,一副诀别表情回答:“营长放心,一会我亲自上战场指挥。”
“主力连打成一个排,连长当排长,打成一个班,排长当班长。”
“没有命令,任何人都不能放弃阵地。”
谭伟奇点点头,也许是为了缓解指挥部越来越压抑的气氛,犹豫了一下安慰:“教导员你也不用太担心。”
“团长肯定不会看着我们三营全军覆灭。”
“怀远独立团和涞水独立团的部队就在我们身后,他们到位后我们不仅会转危为安,还要向鬼子发动反击,吃掉他们。”
“所以我们三营还有希望。”
话刚说完,电报员突然跑了过来,一脸高兴报告:“营长,教导员,好消息。”
“怀远独立团和涞水独立团的部队全部运动到位,团长也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谭伟奇等了不到五分钟,李浩身影就出现了。
不凑巧的是,团长刚爬上制高点,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日军新一轮进攻就开始了。
迫击炮,步兵炮,山炮,拼了命朝阻击阵地发射炮弹。
日军进攻阵地:两个步兵中队,伪军一个营,正在用刚才一样的进攻方式,趁炮击慢慢逼近阻击阵地。
谭伟奇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三营还剩六门炮,拼了命也拖不住日军这么多火炮。
接下来的战斗肯定比刚才更惨烈,鬼子炮兵一定会腾出手来,用步炮协同大量杀伤阻击部队,减轻进攻部队的作战压力。
老兵怕机枪,新兵怕炮。
自己刚给阻击阵地补充大量新兵,一开始就面对这么猛的炮火,他们被炸崩溃都有可能。
谭伟奇赶紧把自己顾虑报告给李浩,让他心里有准备。
李浩冷哼一声:“谭营长放心,我不会给鬼子步炮协同的机会。”
说完就对旁边背了一部电台的三个陌生面孔命令:“给你们营长发电报。”
“先干掉日军炮兵部队,然后火力延伸炸步兵,每门炮发射二十颗炮弹,打完了就转移,继续潜伏待命。”
背着电台的报务员蹲在旁边就开始发电报。
另外两个人举着望远镜观察战场,一边看一边记录。
李浩没管他们,继续命令:“周亮,你马上给怀远独立团和涞水独立团的部队发电报。”
“我们的炮击开始后继续逼近战场。”
“炮击结束,全军攻上去和日伪军决战。”
“三营也上,从阻击阵地杀出去,居高临下反攻日伪军进攻部队。”
日伪军出城李浩就收到消息,到现在正好四个小时,足够重炮营转移到战场附近。
隔战场四公里外的一块空地上,十六门重炮已经架在自己的炮位上,黑洞洞的炮口直指苍穹。
每门重炮旁边都忙碌着十好几个炮手,有人给炮弹上引信,有人伺候火炮,根据观察手提供的最新数据调整射击诸员,忙碌而有序。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第1416章 不想重蹈覆辙(第二更!)
“报告营长,一号炮做好试射准备!”一个炮长隔老远喊道。
“一发炮弹试射,马上开炮……”袁庆丰很冷静命令。
炮长握在手里的信号旗刚挥下去,沉闷的炮击声就响了。
炮口喷出来的百色烟雾瞬间把整个炮位笼罩,硝烟弥漫。
四公里外,炮弹尖啸着砸向地面,发出一声地动山摇的爆炸。
弹着点隔鬼子炮兵阵地至少两百米远,仍然把里面的炮手吓了一大跳。
他们都是最熟悉火炮的一批人,听声音就知道火炮的口径和威力。
好多人被吓得全身一抖,下意识趴在地上,然后看着长官,等他下达转移命令。
长官看着自己上级,也在等命令。
他们都清楚,刚才的炮弹只是试射。
最多三分钟,肯定有更多的炮弹砸过来。
如果对方只有几门火炮,利用炮击间隙,大家还有机会转移。
如果对方装备的重炮超过十门,一轮炮弹砸下来就是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被炮火覆盖,跑都没地方跑。
最好的办法就是现在转移,趁对手还没有修正好新的射击诸员,迅速离开这里,跑得越远越好。
失望的是,几个炮兵中队长并没有当机立断,而是一脸犹豫等命令。
上一轮进攻皇军惨败,战后分析出来的战败结果是:如果炮兵稍微打得坚决一点,不那么一心想着保存实力,早兵败前几分钟干掉八路军其中一支炮兵,腾出一些火炮支援进攻部队,大家已经突破陈头岭防线。
但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
这一轮进攻,大家除了吸取上一轮进攻的经验教训,把火炮分散布置,降低炮战中的损失,最大变化就是他们打得比刚才更坚决。
现在正值第二轮进攻的关键时刻,炮兵如果掉链子,为了自保而丢下步兵转移阵地。
进攻部队就会完全暴露在八路军火力打击之下,损失惨重。
搞不好参谋长寄予厚望的第二轮进攻也会功亏于溃。
就算大家因此而保住了炮兵的人员和装备,也会成为战败的罪魁祸首。
参谋长足够狠的话,把几个炮兵中队长送去军事法庭都没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们再怎么想撤退也不敢擅自做主,第一时间向上面报告,有了参谋长命令才敢动。
战场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保命的机会也不例外。
重炮营阵地,试射炮弹打出去后,营长袁庆丰就守在电台旁边等消息。
两分钟后电台终于有了动静,又过了半分钟,报务员放下耳机就激动报告。
“营长,观察手把修正好的射击诸员发过来了。”
边报告边把刚刚翻译好的两组数据递给袁庆丰。
袁庆丰接过来扫一眼就递给副营长,一脸严肃命令:“所有火炮重新装定诸元,每门炮五发急速射击,打完了进行炮火延伸,每门炮再再打十五发炮弹,然后结束炮击,转移阵地。”
炮兵阵地马上变得忙碌起来,连排长扯着嗓子喊出新的射击诸员。
炮手转动操纵杆,调整火炮。
“一号炮准备完毕!”
“二号炮准备完毕……”
“一连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开炮!”
各种不同的报告声开始在炮兵阵地回荡,等所有火炮全部准备完成,副营长果断命令。“全体射击!”
“呜呜呜……”
十六颗炮弹一起飞向鬼子。
刺耳的尖啸声刚传到炮兵阵地,里面的炮手就慌了。
炮兵有文化,有思想,最不容易被武士道精神毒害。
对比普通步兵,他们非常怕死。
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风暴,好多人都把军纪忘得一干二净,丢下火炮就往身边可以藏人的地方扑,反应速度绝对比任何时候都要快。
尖啸声太密了,没有十颗炮弹制造不出这么大动静。
这么多炮弹同时砸进炮兵阵地,而且还都是重炮炮弹。
可以想象得到,周边两三百米范围都会被炮火笼罩。
这种情况下,跑是肯定来不及的。
速度再快也比不上炮弹飞行速度。
更重要的是,如果炮弹爆炸时自己没趴下,因为受力面大,隔炮弹三四十米都能被冲击波给活活震死。
只有趴在地上,让身体尽量远离地面,张着嘴巴,才可以把冲击波带来的威胁降到最低。
砸下来的炮弹稍微远一点,自己就有活下去的机会。
“轰隆隆……”
炮弹爆炸了,最近的几个炮手瞬间被撕成碎肉。
稍微远一点的士兵,装备,在强大的气浪和冲击波面前,如同纸糊的玩具,同飞溅的火光一起飞上天空。
鬼子参谋长隔炮兵阵地四百多米,暂时安全,但却被突如其来的炮火炸得目瞪口呆。
炮兵要求转移阵地的请求他收到了,虽然部下信誓旦旦保证,刚才爆炸的是重炮炮弹,可参谋长并不怎么相信。
大同境内的八路军连山炮都很少装备,怎么可能有重炮。
那么一瞬间,参谋长脑子里甚至冒出一个很大胆的想法:“刚才爆炸的根本不是什么重炮炮弹,而是八路军为了挡住自己,虚张声势搞出来的阴谋。”
再说了,第二轮进攻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炮兵为了转移阵地而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