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铁血战将-第8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批回援部队差不多一千五百人,加上根据地留守部队,挡日军一天时间应该没问题。”
洪林峰皱着的眉头已经完全舒展,李浩话一说完就往外冲,边跑边说:“团长,这个办法肯定行,我现在就去各部队搜集汽车。”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第1431章 有增援也底气不足(第一更!)
夜幕慢慢笼罩整个战场,大同城也不例外。
城防工事内,每个日伪军都变得紧张起来。
白天战场上空有飞机掩护,八路军不敢围城。
现在天黑了,飞机走了,他们肯定会蜂拥而至,包围大同,然后发动进攻。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今天晚上将会有一场恶战等着他们。
守住城防工事,大家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守不住,让八路军突破城防工事杀进城内,所有人都会死。
“长官,八路军……”
城东城墙上,飞机离开不到十分钟,惊呼声就在少佐大队长耳边响起。
“在哪里?”少佐赶紧举起望远镜看向城外。
大约一公里位置,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大量八路军,密密麻麻的。
有人端着枪,有人扛着工兵锹,狼群一样朝城墙跑过来。
少佐被这帮八路军吓了一大跳,还以为他们要进攻,赶紧命令:“所有人都进阵地,做好战斗准备!”
“敌人冲到城外五百米,轻重机枪全部射击。”
“传令兵,马上给我联系指挥部,八路军主力杀过来了!”
大队长很庆幸,八路军并没有直接发动攻击。
隔城墙还有五百米时全部停下来。
拿枪的顺势趴在地上警戒,黑洞洞的枪口直指城头,扛工兵锹的开始在地上挖土修工事。
“长官,他们在建进攻阵地!”麾下一个中队长报告。
大队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这是在平时,面对这种情况,他肯定第一时间命令炮兵开炮,阻止他们修阵地,最不济也能炸死一些八路军。
但今天不行,上午炮击八路军侦查部队,麾下仅有的六门迫击炮被炸的还剩一门,根本不是八路军对手。
继续开炮除了白白送死,没有任何意义。
强压住心头蹭蹭往外涌的怒火,一脸不甘命令:“部队加强戒备,只要八路军不继续进攻我们就按兵不动。”
“传令兵还没联系上指挥部吗?我要和将军阁下通电话。”
“八路军很可能今天晚上就对大同城发动攻击,我们的炮火严重不足,必须要有支援才能守住这里。”
旅团指挥部已经乱成一锅粥。
不仅仅城东,大同其他三个方向都出现大量八路军。
商量好一样,全都把防线推进到城外五百米位置挖战壕,建立进攻阵地。
八路军人太多,如果没有手段阻止他们,用不了三个小时他们就能把进攻阵地修好,然后攻击大同城。
看到部下全都一副人心惶惶的紧张表情,还有人一脸惨白,就好像大同城已经被八路军突破,旅团长本来还不太紧张,慢慢也被这种气氛带的紧张起来。
心情越来越烦躁,对著作战室很不满骂道:“都慌什么慌,天还没有塌下来。”
“我们有近四千驻军和一千多武装侨民,还有坚固的城防工事,满满一军火库的武器弹药,八路军想拿下大同,没那么容易。”
“另外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军部已经同意配合我们防守大同城。”
“明天天一亮,军部集结好的两千大军就会杀进守备团根据地,破坏他们老巢。”
“后天早晨还有三千大军杀进守备团根据地,总共五千人。”
“守备团留守部队肯定不是对手。如果他们继续强攻大同,根据地就会遭到毁灭性打击。想要保住根据地,必须从大同撤军,而且就算回去了,也只能保住一部分根据地,最后不仅拿不下大同,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这场仗我们必胜。”
“只要大家坚持三天,攻击我们的八路军肯定会撤军。”
指挥部人心惶惶的情绪并没有得到缓解。
三天时间说长不长。
如果他们面对的是一般中国军队,这里大部分军官都有信心守住大同城。
不要说守三天,五天都没问题。
但他们的对手是守备团,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而且还配有重炮的一支八路军。
攻城战还没开始就被他们用计吃掉一半的守城部队,太玄乎了。
至于城防工事,确实很坚固,但只是针对普通火炮和轻重机枪而言。
重炮面前谁也不敢保证能撑多久。
看大家没太多反应,旅团长知道自己刚才白说了。
其实刚才鼓舞人心的话表面上是给部下听的,实际上是给自己听的。
对上守备团这个劲敌,他也没有太多底气。
虽然被守备团已经把大同围得严严实实,但电台和外界的联系还没中断,城外的情报仍然源源不断汇总到旅团长手里,其中就包括晋西北八路军参战的消息。
一个守备团就够难缠了,晋西北的八路军也参与进来,旅团长就更没底气了。
但在部下面前,再没有底气他也要装成信心满满,否则大同就真的完了。
但他也是个不服输的人。
自己要部队有部队,要装备有装备,而且还有外援,肯定不甘心失败。
把副参谋长汇总过来的敌情重新看一遍后,脑子里慢慢出现一个大概想法。
要守住大同,必须尽快让大家恢复信心。
有了军心和士气,部队才拥有守住大同的底气。
而恢复士气,提高信心的最好办法就是打胜仗,所以城防部队必须挡住八路军第一轮进攻,然后才有资本谈其他的。
旅团长很满意这个作战思路,盯着地图就开始下命令:“副参谋长,命令城内所有警察全部上城墙,一分为四增援城防驻军。”
“侨民武装抽四百人出来,分兵增援四面城墙。”
“确保每一面城墙都要有一千两百驻军。”
“剩下的侨民武装编成四个中队,随时准备上战场。”
“宪兵队负责城内治安,除了皇军,任何中国人都不能出现在街道上,否则杀无赦。”
“八路军攻城最喜欢在城内安排内应,我不想看到大同城因为内应而丢掉。”
“另外,从武装侨民和所有城防部队抽调当过炮兵的人,组建临时炮兵部队,把军火库剩下的迫击炮全部用上,保证每一面城墙都有十门迫击炮提供炮火支援。”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第1432章 没后顾之忧了(第二更!)
和城内的紧张气氛相比,城外进攻部队的气氛显然要轻松很多。
之前一直害怕打攻坚战的十二团,如今也变得信心满满起来,期待进攻时间早点到来。
北门进攻阵地,十二团王团长正在进攻阵地上转悠,一边鼓舞部队士气一边找人。
凡是打过重机枪和打过炮的战士都是他要找的对象。
三连阵地,刚刚组建的炮连连长正在问三连连长要人,说着说着,两个人竟然吵了起来。
“吵什么?大敌当前,不好好带部队,尽给我添乱。战士们都看着,两个连长这么大声嚷嚷,不怕被人笑吗?”王团长大步走过来骂道。
表面上听起来是骂人,但语气中并没有丝毫愤怒,显然团长此刻的心情很好,并没有真正斥责这两个部下。
三连长就好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赶紧报告:“团长,周连长太欺负人了。老王是三连的排长,再打一仗就能升副连长了,说要走就要走,三连怎么办?”
“如果炮连要的是个普通战士,或者是班长,我肯定眉头都不皱一下。”
“但老王不行,没了他,三连二排就相当于没了主心骨,战斗力肯定蹭蹭往下掉。”
炮连连长一点也不觉得自己不好意思,跟着报告:“团长,我听说王排长原来当过炮兵班班长。”
“因为炮被鬼子炸了,然后才改行当步兵。”
“王排长要是去了炮连,我打算让他当副连长兼一个炮排排长,我再兼一个排长,炮连的两个排长就齐了。”
三连长舍不得放人,炮连又急缺这样的人才,王团长为难了。
想了几秒钟后,盯着炮连连长问:“这个王排长真有这么厉害!”
“有!”炮连连长肯定道:“他一个人可以带好几个半路出家的炮手,作战时指挥三门炮同时参战,一点问题也没有。”
攻城战随时打响,炮连又是佯攻的主角,必须马上组建起来。
孰轻孰重,一看就知道了。
王团长很快做出决定,看着三连长命令:“把王排长给炮连,为了弥补三连损失,我给你补充两挺轻机枪。”
半小时后,炮连终于凑够五十多个炮手,分两个排,每个炮排装备四门迫击炮。
王团长特别兴奋,自己在团长位置上呆了快三年了,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个炮连,但始终没有实现,
刚开始在地方部队当团长,全团五百多人,迫击炮想都不要想,重机枪也只有一挺,连底盘都没有。
为了上战场,不得不请木匠做一个架子当临时地盘,打一仗换一个,非常麻烦。
慢慢把部队发展成独立团后,总兵力也扩充到八百人,但还是没有迫击炮,只有一个重机枪排,装备三挺重机枪,不管怎么说,总算是有了可以拿出手的重武器可。
一年前独立团改编十二团,总兵力也从八百人扩充到一千四百人。
上级支援加自己一年来的缴获,终于把重机枪排扩充成了火力排,有了三门日思夜想的迫击炮,但距离组建炮连的梦想还很遥远。
今天晚上,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更重要的是,部队接手阵地时参谋长向自己许诺过:打好这一仗,占领大同城,一定给十二团补充两门步兵炮或者山炮。
到时候炮连就真的齐装满员,进可攻退可守。
王团长越想越兴奋,看着炮连很严肃命令:“周连长,战况紧急,我给你三小时熟悉部队和装备,三小时后炮连参加战斗。先干掉城头小鬼子的炮兵,然后掩护步兵进攻。”
“八门迫击炮,四百发炮弹,我全部交给你。”
“怎么打你说了算,我只有一个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掩护步兵进攻,减轻他们的伤亡。”
守备团前敌指挥部,气氛比十二团进攻阵地更轻松。
特别是想到办法解决根据地危机,没有后顾之忧后,李浩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中断过。
至于大同城,他反倒不担心。
周边的日伪军已经被全歼,再远一点的地方要么是八路军根据地,要么是晋绥军占领区,日军想要直接增援大同,必须从这两个地方通过。
不管日军选择哪一条路,都是危机重重不好走。
所以大同城在接下来三四天时间得不到一兵一卒的增援。
只要进攻部队防备好飞机轰炸,就可以慢慢收拾城里的日伪军,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洪林峰飞快冲进指挥部,虽然很疲惫,嘴巴不断喘着粗气,但脸上的笑容出卖了他此时此刻的激动心情。
冲进来就急着报告:“团长情况比我们预估的要好很多。”
“我联系了守备团在大同境内的所有部队,这两天晚上我们一共缴获了45辆完好无损的汽车。”
“它们会在一个小时内聚集到指挥部这儿待命。”
“我还命令提前赶过来的大同独立营整理装备和弹药。”
“运兵陈一到他们就上车,一次运九百人回根据地,我跟第一批运输队一起回去。”
“政委在根据地凑了六十辆汽车,正在赶去接应点的路上。”
“骑兵营全部出动,以排为单位控制整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