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之铁血战将-第8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明他们已经被自己追得狼狈不堪,丢盔弃甲。
可就是看不到他们身影,有一种听得到,但就是摸不着的感觉。
这时,团长计划的两小时追击时间已经到了,如果继续往前追,部队不可避免要在林子里走夜路。
三连长跟在团长身边,犹豫着提醒:“团座,现在已经四点了。”
“再不停下来,七点前就出不了林子。”
“再往前追半小时!”团长也很犹豫,但路上越来越乱的脚印让他舍不得放弃,最后咬牙命令。
“我有感觉,我们追击的百姓就在前面,马上就要抓住他们了!”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第25章 “好消息?”(第二更!)
团长是他们顶头上司的上司,他的话就是圣旨,三连长再怎么觉得不妥也只能服从。
又往前追了二十分钟,团长坚定的心也开始有点松动时,前锋部队终于传来一个好消息。
“团长,就快追上了,我看到八路军殿后部队影子了,他们正在山路上布置陷阱,迟缓我们追击速度!”二连长喘着粗气跑过来,一脸激动报告。
团长重新恢复信心,很坚定命令:“部队全力向前追击。”
“如果有人踩中陷阱受伤,直接留下来,其他人不用管,继续向前追击。今天我们一定要把百姓抓回去。”
这一追又是十分钟过去了。
因为大家都昂着脑袋往前跑,速度很快,警惕性不可避免降下来,踩中陷阱的几率也就大增。
十分钟时间,至少二十个受伤的士兵被留在山路上。
至于八路军殿后部队,不断出现在前锋部队视野,但就是追不上他们。
“团长,半小时已经过了。再追下去,天黑前我们肯定走不出这片大山!”三连长忍不住提醒。
眉宇间的忧色也越来越浓。
他感觉部队上当了,但不敢直接说出来。
百姓就在前面这个判断是团长说得,非常笃定。
如果直接说大家上当,那就是打团长的脸,如果把他激怒,留下什么不好印象,今后就别想在团里混出头。
思来想去,他决定用委婉的语气劝团长停下来。
“把二连长叫过来!”团长也有点急了。
他可不想在这儿赔了夫人又折兵,为了抓一些百姓把自己折在这片大山,那就太亏了。
“团座,什么事?”二连长风尘仆仆跑过来,非常兴奋。
接下来的决定从某种程度上说关系到大家的生死存亡,团长也不废话,直接质问:“你们是怎么搞的,不是说八路军殿后部队就在前面吗,怎么追这么久都没追上。”
二连长的兴奋表情没了,很委屈回答:“团座,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中间至少有两次,我们和他们的间距已经缩短到一百多米,再加把劲就能追上。”
“可突然之间,殿后八路军就好像打了鸡血,撤退速度猛然变快,一下子又把间距拉长但两百多米。”
“但不管他们怎么加快速度,始终没有出过我们的视线。”
“我能确定,殿后的八路军有两个步兵班。”
三连长实在忍不住了,再次委婉提醒:“团座,我认为这里面有问题。”
“殿后的八路军是军人,他们确实能做到突然加快撤退速度?”
“但他们掩护的老百姓都是普通人,里面还有老弱妇孺,跑了这么久了,怎么可能还有体力加快撤退速度。”
团长不是傻子,三连长稍微一提他就明白过来。
眉头越皱越深,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想了两分钟后,猛拍了一下脑袋叫道:“不好,我们上当了。”
“李连长刚才提醒的对,如果前面真有百姓,肯定越跑越慢,绝不会忽快忽慢,他们没有那么多的体力。”
“所以这一切都是八路军布下的局,让我们一路上误认为自己找到了老百姓,然后放弃伤员不断往深山追击,借机削弱我们的实力。”
“不好,我们留在山路上的伤员有危险。”
“部队马上停下来,后队变前队,急行军撤出大山,快点离开这里。”
部队晚上八点钟撤出大山,结果和团长判断的一模一样。
进山时留在路上的伤员无一幸免,全部失踪。
撤退路上,那些被破坏掉的陷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八路军恢复原貌,虽然团长不断命令部队加强警惕,队伍里还是多了近百个伤员。
相当于自己进山一趟不仅什么没捞到,还失踪一百多人,受伤近百人……
浑源晋绥军师部,会议室内的气氛非常沉闷。
早晨出击的三路部队都回来了,无一例外,全都无功而返,而且每支出击部队都损失不小。
“师座,八路军太狡猾了,早早就把百姓转移了,还在村外故意留下痕迹让我们去追击。”指挥另一路出击部队的副师长开口就向自己顶头上司倒苦水。
“几个小时下来,不仅什么没追到,队伍还多了不少伤员。”
“我觉得主动出击这条路行不通,按今天这种搞法。用不了几天,城内这点部队就会全部被打成伤兵,失去战斗力。”
团长的损失最大,马上赞同:“我也觉得不能再盲目出击了。”
“为了找到老百姓,一出城我们就被八路军牵着鼻子走,还被他们盯得死死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们眼睛,不可能打赢他们。”
“我要向师座请罪,如果不是我擅自做主,违抗师座命令,为了抓住躲进山里的老百姓,让部队放弃伤员轻装追击,一百多个轻伤员也不会被八路军俘虏。”
“请师座降罪,什么处罚我都能接受。”
师长确实很不满,但他忍了下来。
部队忙活一天什么也没捞到,还损兵折将,士气正是低落的时候。
如果再给自己部下一个处分,消息传出去,部队的军心和士气肯定会再次遭到打击。
摇头回答:“这件事先给你记着,戴罪立功,等我们彻底控制浑源,功过一起讨论。”
团长长松一口气:“谢谢师座!”
师长点点头,继续说:“今天的出击让我明白主动出击这一招行不通,我们远远低估了八路军在老百姓中间的影响力,低估了老百姓对八路军的信任和配合度。”
“既然老百姓都站在八路军那边,完全配合他们躲着我们,那我们只能用强了。”
“明天开始,部队继续出击,但不能进山。”
“除了继续寻找老百姓,大家还有一个任务:烧房子。”
“通过烧房子把山里的老百姓逼出来。”
“八路军穷是出了名的,肯定不可能帮他们重新建房子,只要我们把村子烧了,他们的家就没了,我相信老百姓还承受不了那么大的代价!”
今天第二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求收藏!
第1326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一更!)
县城旁边的村子第一个被晋绥军烧毁。
仅仅一天时间就有十个村子被晋绥军烧成残垣断壁,近四千老百姓无家可归。
昨天各部队通过示弱和诱敌深入消耗大量晋绥军,捷报传来,指挥部每个都很高兴。
但好心情刚持续到今天早晨就被晋绥军开始烧村子的噩耗给打断。
特别是营长黄胜,非常着急,没想到晋绥军这么狠。
为了逼出老百姓,竟然把日本人惯用的这招绝户计都用上了。
“团长,必须想办法阻止晋绥军继续烧房子?”黄胜很着急说。
“如果让乡亲们知道晋绥军开始在山外放过烧房屋,肯定会着急,想要回家保住自己的家。”
“乡亲们一乱,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就会出现管理漏洞,如果有乡亲趁机出山,被晋绥军抓到,他们肯定会顺藤摸瓜,找到乡亲们藏身之地,那我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慌什么?”李浩很冷静提醒。
“晋绥军冒着被乡亲们戳脊梁骨的风险烧房子,说明他们开始急了,人一旦急起来,什么疯狂的事都能做出来。”
“让部队转告躲在山里面的乡亲们,所有被晋绥军烧毁的房屋我们八路军负责赔偿。等晋绥军走了,大家安全了,原来是什么样,保证给大家恢复成什么样,绝对不会让大家吃亏。”
黄胜被李浩的大手笔吓了一大跳,赶紧提醒:“团长你可不要冲动。”
“以前日本人烧房子,我们都是让乡亲们互相帮忙,再发动地方部队和俘虏的伪军生产砖块,然后把被烧毁的房子建起来,根据地只需要拿一些钱购买原材料就行了。”
“我认为这次也应该这么办。”
“我们把老百姓转移到山里是为了保护他们,现在房子被烧了,按道理应该大家一起承担损失,而不是我们八路军扛下若有所失。”
李浩摇头回答:“这次不一样。”
“以前对付小鬼子,那是全民抗战,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现在是我们和晋绥军之间抢地盘,不涉及打鬼子,老百姓安全肯定不会受影响,所以他们是无辜的,房子被烧完全是无妄之灾,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让乡亲们吃亏。”
“还真是这样。”黄胜被李浩说服了。
但一想到根据地要承受的巨大代价,眉宇间的忧色明显比刚才更浓了,继续提醒。
“团长,如果让根据地全额赔偿乡亲们的损失,我们能拿这么多钱出来吗?”
“如果一户赔偿二十块大洋,今天一天我们就要赔偿乡亲们两万大洋。”
“如果晋绥军明天继续烧房子,十万大洋都不一定够赔,我们能拿出这么多钱吗?”
李浩很自信回答:“放心,团部不用拿一块大洋。”
“有一句话叫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时候我肯定会让晋绥军后悔今天烧房子的决定。”
“让部队统计好乡亲们的损失,承诺乡亲们,所有损失全部我们八路军赔偿,一定不能让大家擅自离开大山。”
“给肖远发电报:在不死人,不和晋绥军正面交火的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组织晋绥军往浑源城二次送粮。”
“只要城里的晋绥军彻底断粮,他们就完了,之前的努力也都会化为乌有。”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晋绥军三路出击部队一共烧毁26个大小村子,可躲在山里的百姓就好像没看到一样,没有任何动静。
师长开始急了。
参谋长第一次送来的粮食已经告罄。
两天前他就有过把部队口粮减半的想法,这样有限的粮食就能多吃两天。
但这个命令还没下达到部队就遭到所有营连长反对。
如果部队守在城内不出去,没有任务,口粮减半还能撑一撑。
但现在大家每天都要出城烧村子,来回走几十公里山路,还要时刻保持警惕,这时候把口粮减半,大家该怎么出城做事。
天一亮,师长就站在城门口看着远方,期待参谋长的运粮队能快点到。
下午三点,师长已经有点饥肠辘辘时,官道尽头终于有人出现。
“是部队,参谋长来了!”副师长很期待叫道。
看着看着,脸上的期待表情就被疑问取代,皱着眉头自言自语。
“队伍中间怎么那么多担架?”
师长眉宇间也多了一丝疑问和担忧,这也是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队伍越走越近,一眼望不到尽头,看了好久,师长都没找到背粮的士兵,视野范围内全是两人一组的担架队。
“参谋长遇到了什么?怎么那么多伤员?”副师长再次问出了自己心中疑问。
师长脸色已经沉了下来,虽然还没看到参谋长,但他有感觉,这次的运粮一定很不顺畅。
快要看到队伍尾巴时,大家终于看到背粮的士兵。
有人用肩膀扛,有人用扁担和箩筐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