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长子不语,又道:啊,小十三郎的法子甚好,有他总理为父也放心了,不过你也得多多关注,小十三郎才多大啊,不要太劳累了。这话说到李承乾心里去了,表示不仅要自己亲自抓,还要派出东宫最得力的幕僚去协助,那些侍卫也可以分散到市井打听消息。李世民多次张嘴想说,你四王弟不是喜欢舞文弄墨么,就让他去可好但这话又说不出口,因为李泰早就被排斥到那个圈子外,同时,由于崔瑾的名声,那些文人整日就围着品鉴会打转,若是知道还有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怕是要挤破了头。小十三郎这招狠啊哎,罢了罢了,虽说都是嫡子,但看青雀这几年的言行,也越发看着碍眼。他叹了口气。李承乾轻轻扬了扬眉。经过这几年的亲密接触,他哪里还不住自家阿耶的心思。他是不会引狼入室的。青雀,就安心当一辈子的闲散王爷吧崔瑾出关后,便令人送来一本贴有封条的大信封,打开一看,居然是一本名曰帝王策的书册,这几日他都在细细研读,越读心里越亮堂。哼哼,只要依着这上面的来,只要不是糊涂透顶之人,也能做一个好君王。他甚至产生一种自信,自己将来或许比阿耶做得更好因为,自己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表弟帮衬,而阿耶是孤零零一个人,虽然有舅父和房公他们,但只能是亲近亲密,但能达到自己与表弟那般心意相通么一书在手,天下我有
    李承乾躬身拱手道:这份报纸,表弟说,他将让武氏二娘子做副刊副主编,嗯,就是除了头版二版的政务,便是三版的坊间动态和四版的文人佳作,至于头版和二版则由表弟和儿子亲自审阅,当然,也要请阿耶过目,待您允许后才能印刷发行。
    李世民很是不悦,不到十岁的小娘子能做些什么但李承乾道,品鉴会的那几个士子将直接进入报社,具体事务由他们负责。阿耶,表弟想聘请您当报社的社长,另设四个副社长,崔李两家各占一个名额,其余由您分配。
    李世民一算,也行,虽说让崔崇和李俊占了两个名额,但好歹自己这边是大份儿。但随即又想,那小十三郎不会啥都不管吧李承乾回答道:儿子为总编,表弟为副总编,另还设四名副总编,这个由我们自行安排,您且放心。
    李世民差点将口里的茶水喷他一脸,能放心吗这些副总编才是真正的负责人,采用啥文章都由他们说了算。哼,连个小丫头片子都能当个副总编,难道就如此吝啬不给两个名额出来李承乾为难地道:崔氏大郎已是内定了,还有原来品鉴会的负责人魏翼干得挺好的,也算一个,剩下的一个儿子也有人选了。哎,我说老爹啊,您就不要再插手了吧,已经给了您三个高高在上的名额,该知足了吧
    李世民看到长子脸上纠结但眸中坚定,皱了皱眉,撇撇嘴,又试探道:那么,那个编辑应该还需要许多吧能弄几个名额也行,反正那些文章都得先通过编辑然后再报副主编,从源头上控制住也行啊。
    李承乾笑着道:可不巧,姑父叔父还有舅父房公和杜府他们家的小郎君们都非常积极,主动要求当编辑记者,宁可不要工钱,这多划算啊,少了多少本钱,也能少一些亏损。您要知道,一份报纸才卖十个钱,得亏多少啊虽说表弟偷偷告诉自己,已经改进了印刷术和造纸术,但他对此并不报多大希望,再怎么着,这本钱也找不回来吧,只是希望那个广告能将本钱赚回来。因为表弟说,改进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实际效果还是未知,所以他也暂时保密了。

163。第一百六十三章 活字印刷
    崔瑾原本是想用铜活字的,但那玩意儿的雕刻颇为费时,所以想先用枣木的木刻活字,以后有条件了再上铜活字,毕竟那个使用的年限更长久。小说字体则是后世出版物上的常用字体宋体,标题等则可采用仿宋体楷体黑体等等。崔崇父子三人和李俊拿着那些微小的木块,眯缝着眼睛,有些怀疑。
    崔瑾请长辈们到了一排转轮排字盘前,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字块儿。就编排一个版面的三字经吧他对陈礼吩咐道。
    陈礼忙唤来几个人,如今作坊单单是排字工就有十二个,分作两班制,每组四人选字两人排版。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已经非常熟练了。至于如何分配如何协作,都是他们自行摸索出来的,崔瑾没去干涉,那时也无法干涉,在闭关修行当中呢。他只有两个要求,一是速度,二是准确率。
    陈礼将三字经分发给排版工,就开始让人拿了沙漏计算时间,并解释说,他们天天都是这样练习的,每天的成绩都有记载,每十日两组工人进行一次比赛,成绩最好的给予奖励,若是打破原来记录的,奖励翻倍。如此,大家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得排版速度和正确率不断提升。一般来说,千字以内是不会出错的。崔崇和李俊一听,不断点头。瑾儿会用人。
    好了,现在你们已经熟悉了吧那就开始陈礼请示崔瑾后,大声宣布。
    只见有俩人不断地转动木盘,手中不断地起起落落,旁边一人接住字块就顺手递给一名排字工,排字工着将木块放进一个个小格子内。大家看得是眼花缭乱,动作太快了。还没看清楚,工人们便停下来。这就完了崔崇等人眨眨眼,再看沙漏,还没到一刻吧
    崔瑾看着简陋的沙漏,寻思着应该制作一个五轮沙漏出来,那个更精确,每到整点或一刻,就能击鼓报告时刻。
    排版工退下,然后还是两名校对工上场,一一对照,然后禀告说正确无误。陈礼点点头,又叫上印刷工,一人刷墨,一人铺纸,一眨眼功夫,一张报纸版面大小的三字经便出现在大家眼前。
    崔崇兴奋地一把抢过来,李俊冷哼一声,口里直提醒着风仪,保持风仪,但手脚也并不慢多少,早就凑过去了。崔芮父子也赶紧围观。只见那字一个个极为清晰,最关键的是结构方正匀称,横细直粗,这种字体是他们从未见过的,虽是略显呆板,但醒目。
    啊,瑾儿,这些字旁边是什么东西崔芮最年轻,所以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崔瑾笑道:那是便于断字,儿子才特意想出了这些符号。报纸面对的是大众,当然不能让大伙儿对着一排排文字进行猜测。但是,这份报纸的排版,他仍然是采用竖排,还是要尊重当代人的习惯嘛。
    崔崇等人略一研究,立即明白过来,这个带尾巴的是未说完,这个小圈儿是一句话结束。马上,崔慕提出:若是要表示愤怒或者感叹呢,应该有不同的符号吧
    机灵的陈礼赶紧拿来各种符号,放在格子内,印刷在一张纸上呈现给大家看。崔瑾便解释什么是感叹号顿号省略号等等。
    崔崇捻着胡须频频点头,道:不错不错,如此便可省事许多,免得大家还得审文断字,往往为了一句话争论半晌。华夏汉字意义深远,不同的断字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意思。
    某以为,可以将此法提交给天子,在天下推广,如此定能让那些士子更便于读书理解。李俊高瞻远瞩地道,又有些犹豫,只是,就担心那些迂腐之人阻拦。若真推行下去,就拿蒙学来说吧,无不是先生在前面一字一字地讲,如何分段都由他们说了算。若真全部用了标点符号,只要会识字,小孩子都能看懂书本了。一本启蒙书做多不过几十页,有的更少,那么,不是一年就能学好几本了么还需要那么先生干嘛
    崔瑾倒没这些担心,自己有虞师,他和那些大儒关系好着呢,嘿嘿,昨儿个就应该写信过去了。
    既然崔瑾已经考虑清楚,大家也就不再讨论是否施行的问题。这活字印刷看过了,崔崇又担心起成本问题。纸张太贵啊,特别是崔瑾出现后,激励了多少人家的小儿郎勤奋读书写字,让长安的纸张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崔瑾唤过陈礼,让他介绍改进后的造纸术。陈礼知道自家小郎君是想让自己露脸,忙组织了一下语言,将如何在城外寻了一处偏僻的地方,如何组织人手试验,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不负小郎君重托,制造出既便宜又适宜双面印刷报纸的纸张。
    崔芮忙追问成本几何这是极为关键的。他看出来了,这次长子是准备大干一场的,其意义远远超过了酒楼之类。若是亏本儿,短时间还成,但是长期下来便是有酒楼支撑着也划不来啊
    崔瑾伸出一个手指。崔芮皱着眉头,十个钱刚刚够纸张的本钱,那么油墨和人工就得亏损了。不过还好,可以印刷其他的书籍,这样也能赚一些回来。崔瑾却笑道:不是十钱,而是一钱,一张纸的成本是一钱,当然,这不算人工和油墨,那些得许多份报纸才能分摊下去。
    崔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崔崇等人也以为是听错了。崔慕摇摇头,道:瑾儿,你也不必隐瞒了,若是差钱,给伯父说一声便是,你想独自长期支撑这份报纸是不可能的。
    崔瑾忙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没有隐瞒,这纸张的成本真的被控制在一个钱之内,当然,这是因为大批量制作的缘故。所以啊,祖父叔祖,你们就赶紧入股吧,孙儿计算过,若是每次卖出十万份,那么我们能有三成的纯利,还不包括广告等的收入。十万份就是百万钱,三成利就是三百贯,七日发行一次,一月就可得一千二百贯。但是,如此便宜的读物,只会卖出十万份么印刷得越多,这成本就越低。若是三十万份四十万份又如何虽说比不上酒楼的收益,甚至连品鉴会都不如,但读书人的事儿能如此计较么何况,品鉴会也纳入其中。只可惜,要分出去七成利,但唯有这个法子,才能让这份报纸长久地生存下去。
    崔慕提出,若是也有人跟风办报怎么办崔瑾笑笑,道,已经写了一份关于出版发行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建议,涉及著作权出版管理印刷业管理等等,想办报可以,但必须经朝廷有关部门审查批准,遵守大唐的有关法律,接受朝廷监管。
    崔崇等人深吸一口气,这是要提请朝廷收权啊,不少世家都是自己印刷书籍,或是自用或是放在店内售卖,获利丰厚,若这些律法颁发出来,那这些世家能善罢甘休么
    崔瑾呵呵笑道:所以啊,这股份崔氏只要一成,其余两成全都交给世家。单单是这一份报纸,哪里值得他去如此劳心劳肺,以后,不仅只办这份报纸,还要发行各类书籍,既然要做,就做大唐最大的印刷出版发行商,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嗯,这份产业就算是送给武珝的聘礼了,不知她是否能满意。至于是否胜任的问题,这根本不值得考虑。这个远大计划,他在信中给武珝提到,让她自己考虑,如有建议一并提出。
    崔芮实在是舍不得啊,自家儿子好不易又想出一个名垂青史的法子,居然要白白分给那么多人。崔崇瞪了他一眼,道:哼,还不如瑾儿考虑周到瑾儿才多大,就已做出诸般大事,哪一件不是能记载史书的,何况这功劳还不得记在他名下
    崔芮撇撇嘴。崔慕欣慰地看着崔瑾连连点头,因为自家长子也被任命为副总编。这是多大的荣耀这个侄儿没有白白心疼。李俊也提出,以后若是需要李家儿郎,尽管开口,别的不说,李氏子中精通文墨也颇多。崔瑾表示,以后肯定需要大量的文采出众的人才,自然是自家人中用着放心,肯定还需要叔祖大力支持的。李俊满意地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