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吾等对话,比那两岁的孩子还要口齿伶俐。
李内侍惊问道:那么,外面传言说小娘子四岁便熟读论语毛诗等也是真的么
徐孝德点点头,颇为欣慰,又觉可惜,是个女儿家,否则长大或能成为一方名士。不过,长子齐聃之聪慧不逊于女儿,这让他很是得意。
李内侍随之又问起其子,徐孝德一一作答,道,长子齐聃虽三岁虚岁,但已由自己亲自启蒙,并提到崔瑾所书的三字经,极为推崇。并说,长子已经能识能写三字经所有字,尚书仍在教授,能背诵小部分。
虽然这与崔小郎君无比相比,但已足以让人惊叹了。李内侍如今更是佩服崔瑾,心道,崔小郎君不愧为神仙转世啊,连从未蒙面的果州刺史家的情况都算得如此准确
从果州到长安,如果是后世,飞机最多一个小时,就算骑自行车也只要一天零十个小时。但是在如今这道路不平整,交通不发达的大唐,翻山越岭过河过桥,又是携带家眷私房,即便有李内侍在,一路不断地换马换车,保持行进速度,也用了足足十日才到达长安。其实,李内侍并没如此着急,而是徐孝德急于面圣,想弄清楚圣上到底是如何想的,弄清楚崔小郎君又是如此推荐自己的。
通过这几日的了解,又亲眼观察,李内侍对这家子的情况也是心里有数。所以让徐孝德先安置好家小,待圣上传话。回到宫里,李内侍赶紧去回禀。
李世民对李承乾笑道:小十三郎的占卜术是青出于蓝,比他师傅师叔更胜几筹。若真如此,以后也不必忧心寻有才有德之人了,直接让他掐指一算便成。他想到李承乾提到的苏亶未来的两个堪为能臣的儿子,不要感叹自家长子的幸运。怎么自家就没这份运气了,若是当年能得崔瑾这样的能人帮助,那得少多少困扰啊他不由嫉妒地瞧了长子一眼,撇撇嘴。
李承乾以前还以为是阿耶对自己不满,后来猜出了他的意思,便不以为然了。这是自己的运气,谁也夺不走。
李世民最看不惯长子这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除了关系到崔瑾的事儿,其余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冷静,简直比自己还沉得住气。他突然凉凉地道:既然小十三郎如此神算,那就再让他算算大唐还有哪些为被人所知的能人才子,以免珠沉沧海,也免大材小用。
果然,李承乾一听,忙正色道:这可不成,不说不能随意泄露天机,即便真的算出,若未经磨砺提前用之,无异于拔苗助长。表弟有言,这苏氏和徐家子,只可旁观,善加引导,切不可随意干涉,否则或将适得其反。
见长子急了,李世民却很是高兴。嘿嘿,所以嘛,是人都有弱点。挥挥手,大方地道:既是如此,那就不再提了。传朕口谕,着果州刺史徐孝德两日后巳时四刻觐见。
徐孝德十五岁出仕隋朝,为隋谒者台奉信员外郎。贞观元年开始,徐孝德正式出仕唐朝,历任八九品小官,因颇有才干,晋升为太子府右卫长史,后再授将作监丞,后被擢升为礼部员外郎,随后外迁果州刺史,所以在京城有所小宅子,倒不用投靠亲戚,只需重新添置些物什罢了。历史上,他是在徐惠进宫得宠后才升迁为礼部员外郎的。
第二日,徐孝德留夫人在家中收拾宅子,带着儿子徐齐聃便亲往宣阳坊崔府递帖子。若是能见,那是最好,若是未能见到,也表示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崔瑾拿着那份拜帖有些奇怪,这位刺史怎么指名道姓要见自己啊。随即一想,必是有人侧面提到了自己,便让徐孝德以为是自己推荐了他。呵呵,这的确是场误会,不过是给李承乾选妃罢了。只是,对那个年幼的徐齐聃,他还是挺感兴趣的。便让知礼把人请进来,自己换了身见客的衣裳。
一进崔府,徐齐聃乌溜溜的黑眼珠便四处乱转,他何曾见过如此雅致的景色。还有那些花,也是他从未见过的。
见他走得有些吃力,知礼便道:徐小郎君,可否让某来抱你
徐孝德忙道:多谢,让某抱着就行。看他虽是下人,但那谈吐风仪更胜于普通士子,显然是很受了些崔小郎君的熏陶指点。又见他一路行来,见到其他人等,即便是杂役,都是微微点头示礼,进退有度,而那些下人对他也很是尊重。从上观之,此人必是极得崔小郎君重用。
知礼见徐齐聃对那些奇花异景很是惊奇,便一路介绍,让徐孝德也长了见识,更是急于见到培育出这些奇花的崔瑾了。却不知是如何的天人之姿,才能有那般才情
待见到笑盈盈地看着自己的崔瑾,徐孝德不由呆了呆,这,就是那位文曲星转世的崔小十三郎这长相也太,咳咳,美貌了吧而徐齐聃更是一眼不眨地看着崔瑾。
不过,徐孝德也是历经苦难,宦海沉浮多年的人了,很快便回过神来,拱手道:冒昧前来打搅,还望崔小郎君海涵
宾客坐下,知术知乐送上茶水水果。
此间茶水不同与别处,徐刺史可尝尝。崔瑾抬手,做了个请。
徐孝德轻抿一口,略有苦涩,随即唇齿间唯留清香,回味无穷。这便是崔瑾独特的炒茶法和煮茶法,未加任何调料,只用山泉之水。可惜,他如今的年纪还不能经常饮用。比如现在,他便是喝的菊茶,放了些许蜂蜜。而徐齐聃看着水中的花瓣,微微怔了怔,喝了一口,觉得甜丝丝的,然后又喝一口。毕竟是小孩子,再如何沉稳也是保持着孩子的天真烂漫。不自觉地便将这盏茶喝光了,这才察觉过来,顿时红透了脸。
我也很喜欢这茶水呢崔瑾微笑着道。徐齐聃眼睛一亮。崔瑾点点头,又让他尝尝水果,道,都是自家所种,别处可是买不到的。徐齐聃眨眨眼,在他暖暖的笑容中鼓励的目光下,竟然忘记了做客的规矩,将所有未吃过或极少吃的果子都尝了个遍。
徐孝德羞得面红耳赤,想要呵斥,但在别人家中又不好发作。
崔瑾摆摆手,温声道:徐刺史不必客气,吾家玦弟也比徐小郎君大不了多少,算是某一手教导的,最是可爱。或许是某很有孩子缘,那些小郎君都爱到此处来玩耍,若是徐刺史放心,可让令郎经常来走动,如此,玦弟也有个玩伴。
听说可以经常来玩耍,徐齐聃的眼睛亮晶晶的。徐孝德哪有不情愿的。
177。第一百七十七章 秋日赏菊
崔瑾很高兴给玦弟找了个玩伴,还是个神童。 玦弟不同于自己,是带着千多年后的光环转世投胎而来。但是,和徐齐聃想比,玦弟非但毫不逊色,眼界更是要广阔得多。
前来拜访,自然不能耽搁主人过多时间,约好每十日休沐时可将徐齐聃送来,徐孝德便惭愧地提着一篮子水果,携子离开。马上,他思索着崔瑾的话,自家女儿将来必是不凡,可善加引导,若是整日关于深宅之中而两耳不闻窗外事,着实可惜了。崔小郎君这是何意是说女儿今后能如东汉那位博学高才,与兄班固同著汉书写下东征赋和女诫的曹大家班昭那般名垂青史他不由激动了。他不以为是崔瑾看上了自己的女儿,因为世人皆知,五姓七宗是相互联姻,不娶不嫁他姓。而他,是不会将自家神童一般的女儿嫁人为妾的。
若是崔瑾知道,肯定要笑,呵呵,其实为帝王妃不是妾么
待见到李承乾,崔瑾笑道:大表兄,小弟可是将你未来的妻弟都要一起照顾了哟,以后你可得感激小弟。李承乾慎重地拱手,道了声有劳。倒是让崔瑾讪笑着摸了摸鼻子。这位表兄越发正经了,真不好玩。
李世民召见徐孝德,对他进行了一番劝勉,任命为正五品上门下省谏议大夫。能回到京城,临近权力中心,虽然没能一步登天,但也让徐孝德很是高兴。他一生极为波折,早年丧父,由寡母抚养长大,尝尽人生冷暖。虽然十五岁便出仕,但随后天下大乱,滞留河朔地区,无法返回中原,期间历尽艰辛,直至贞观年间才回到中原。若是能安安稳稳地在京城中任职,再有机会得以提升,也免得妻儿随自己四处奔波,对儿女的前程也有好处。特别是年幼而早慧的女儿,京城中谋求一桩亲事总要好过外面。若是儿子再得崔小郎君提携,长大后必有一番前程。
徐孝德的打算很是长远,不料,很快便被一纸圣旨打蒙了。怎么居然是册封长女徐惠为太子妃不会吧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随意全身一颤。怪不得崔小郎君说,自家女儿将来不凡,原来是如此啊难道,自己被召唤回京也是由于如此还有,崔小郎君说,不要将自家女儿锁在深宅中,那又是何意这个,得仔细思索思索。还有,原来册封的那位苏小娘子是怎么回事,这个也得仔细打听。
他赶紧谢恩,给了传旨宫人一份大大的谢礼。徐惠落落大方地起身,她虽早慧,但也不知这嫁入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传旨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老熟人李内侍。李内侍呵呵笑道:恭喜啊徐大夫,以后便是国戚了不过啊,某还有一言,不知当说不当说。
徐孝德忙将他请到厅堂内看座看茶,洗耳恭听。他正纳闷着呢,怎这样的好事就落到自家身上了呢
李内侍琢磨着,低声道:此事本并外传,但因关系到某一神仙似的人物,担心徐大夫辜负了他的一片心意,所以不得不说。
徐孝德忙虚心请教,但心里已有了猜测。
徐大夫家中之事,均是崔小郎君在京中掐算而来,这都是为了太子殿下啊。前两年册封的那位苏氏小娘子,恃宠而骄,居然敢对太子殿下指手画脚,被降为良媛,这也是看在她年幼无知的份上。李内侍缓缓道来。
徐孝德心中大惊,原来如此啊
李内侍继续道:崔小郎君算到贵府有一千金自小聪慧过人,颇有才能,最是贤惠,堪为太子妃。但是,这算是如此算,还人的路啊,还得自己走,是否争气,也得自个儿努力对吧啊,是某失言了,还请徐大夫海涵
徐孝德连连称谢。心里更是明白过来为何昨日崔瑾要说那番话了,是让自己女儿多出去走走,多见见世面,不要像那些居于深宅之中的小娘子,除了绣花便是悲秋,最终养成小家子气,比如那个苏小娘子。哼,莫说还是太子,即便是寻常人家,哪有妇人对自家郎君指手画脚的,何况还是尚未成亲。即便要规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才对。嗯,这个得多多提醒女儿。再说了如今这位太子爷,可算是史上最贤德最有才干的太子了,居然她还不满意,真不知苏氏的家教如何
由于李内侍的提醒,徐孝德很快便给女儿安排下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继续发挥特长,琴棋书画得样样拿得出手;二是自己得经常给她讲解朝中见闻,让她增长见识;三是要多与外界接触,若是能多与那些世家女联络,那就最好了。哎,可惜自己没甚根基。他轻轻叹息了一声。
不过,很快,徐孝德便安下心来。只过了几日,崔家小娘子便给徐惠下帖子,请她到崔府赏菊品诗。另附一书信,将此次受邀的小娘子一作了简单介绍,包括各自的性情爱好。徐惠见了那字儿,首先便是称赞不已,再看那内容,很是感激。还未见人,已经对崔家小娘子心生好感。
这次,崔瑜并未邀请五姓七宗的世家女。一是那个圈子极其排外,阎婉也是多次接触后,见其为人待物不错,所以才带进去的。二是不知徐惠性情和才情,冒然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