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3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仙法术不是?哎哎,宝叔,还是麻烦你亲自动手,这绳子绑得太不讲究了,想必马儿很不舒服。这样可不好,它不是舒服会发脾气,它发脾气会乱蹦乱跳,它乱蹦乱跳有可能伤到金大将军……”
房遗爱啰里啰嗦地说了一大通,在旁指手画脚,让护卫们忍俊不禁,有人更是干脆大声笑起来。哎哟,房驸马这张嘴巴啊,真是气死人不偿命呢!可不,你瞧瞧马背的这位金大将军,此刻已经气得喘不过气来(咳咳,也不知是不是被绳子勒得太紧了),脸色铁青,双目怒瞪,紧咬牙关,原本还算俊朗的老脸已经扭曲得不像话。哎哎,真应该把他这副模样画下来,回到大唐也能成为吹嘘的资本之一。
三千护卫,除了崔瑾的一千护卫,其余便是李治和房遗爱,以及柴绍派给他们的。跟着崔瑾等人来到新罗,深感不虚此行,值得牢记一辈子。着实太好玩了!
三千护卫,全体马,四周手握长枪,间数百人高举震天雷,而崔瑾等人包括金庾信自然被护在最央。至于金庾信的贴身侍卫,对不住,你们的价值太低,咱们没兴趣。
花郎们一步步后退,看着那传说的震天雷心里发紧,暗暗叫苦,等着自己的领袖“国仙”大人能赶紧回来,不然,咱们可要交代在这里了。能够成为花郎的首要条件便是出身贵族,所以,作为贵族之子,个个都是家族的重点培养对象,甚至不少是家族的接班人,所以,一人出意外,都会对家族造成不小的影响。这命宝贵着呢!
还好,当崔瑾等人已经走出宫殿院子,要准备在王宫横冲直撞的时候,金春秋和国仙及时赶到,高声大喊:“晋王殿下、齐国公、房驸马,在下奉女王之命送诸位出城!”
李治一扬眉,低声道:“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房遗爱却道:“贱人是矫情!”
这话虽是压低了声音,但是身旁的金庾信听得清清楚楚,气得两眼翻白。这时,他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弱肉强食”,什么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哦哦,或许后面那句他还没听说过。
崔瑾抬起手,李宝喝令:“全体都有,齐步向前,谁敢阻拦,杀无赦!”
“杀,杀,杀!”众将齐声大喊,喊声震耳欲聋,惊得金春秋和国仙大人胯下的马匹连连后退。
李治不屑地冷笑,房遗爱更是笑得在马打颠,崔瑾无奈地提醒道:“房二叔,你的笑点太低了!”长期相伴,崔瑾的某些语言,李治和房遗爱都已经知道意思。
房遗爱连咳几声,笑道:“小十三郎,你不是说这金春秋武双全,幼时便有济世之志,乃是新罗难得的英杰么?呵呵,你瞧瞧,如此胆小,连脸色都变了呢,真是丢死人了。不过啊,也怪不得他们,谁叫这新罗人不懂伦理道德,连畜生都不如呢?哼哼,侄女嫁亲叔父,姑母嫁侄儿,真是好风尚啊,也不怕会遭到天打雷劈!”
房遗爱连连冷笑,让金庾信脸色由青转红,恨不得立即死去才好。什么伦理道德,在新罗是根本不存在的,却不知大唐人如此重视。但从隋朝开始,新罗便分派贵族之子前往华夏原学习化,然后又借用汉的偏旁部首编制自己的字。学来学去,终究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没学到礼义廉耻,却学得了奢靡享受。
金春秋好不易安抚好马匹,谦和地拱手道:“在下奉王命恭送大唐晋王殿下和齐国公、房驸马!”
崔瑾对房遗爱递了个眼色,房遗爱会意,扬声道:“既然如此,那请进来吧!”
李宝一挥手,众将分开一条路。金春秋哪里敢深入虎穴,只怕一进去,自己也会如亲密战友金庾信一样成为大唐的人质了。他勉强笑道:“在下在前替诸位开路行。诸位,请!”说着,便自顾自地远远在前带路。
房遗爱撇撇嘴,冷笑着:“瞧瞧这人,害怕害怕嘛,说得这样好听,难道咱们自己找不到出城的路?算找不到,难道咱们的震天雷是摆设?”
李治懒洋洋地回道:“要我说,实力才是正经的,几百千颗震天雷下去,管叫他们的女王跪地求饶。哎,偏偏表兄说什么欺负一个寡妇不地道,太没成感!”
崔瑾摇摇头,啥话都被你们说了,可自己实实在在没说过这些废话啊。但是,他才不会在外人面前揭自己人的短。只是笑笑:“好了,大男人少与妇孺计较,失了风度。我的那几位护卫至今还未找到,想必算是看在震天雷的份,善德女王终究会给咱们一个满意的交代。金将军,你说是不是?”
正垂头丧气的金庾信听到崔瑾好像在问自己,愣了愣,抬起头“啊”了一声。房遗爱不满地哼哼:“金大将军可是正在琢磨如何报复回来?哼,算再给你二十年,你都不是小十三郎的对手!什么花郎,什么国仙,什么剑术第一,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小小新罗,居然敢对泱泱大唐耍心机,帮你们消除了世代宿敌,却想一个铜子儿都不花费,天下有这样的便宜事儿么?当咱们是闲得没事儿,当咱们的钱多得没处花啊?最不要脸的是,公开斗输了,暗地将咱们的护卫绑去,哎,也不知现在身在何处,这些都是随同小十三一起长大的,跟随他多年,虽非手足,更胜手足。要知道,小十三郎脾气最好,可是很少生气的,但这次你们可是犯了他的忌讳,触碰到他的逆鳞了。而他一生气,呵呵,说是伏尸千里血流成河那不过是最基本的。”
金庾信打了个冷战,不由看向一脸冷清、目不斜视的崔瑾,根本想不出这样一位风姿卓越、风度翩翩、恍然若仙的少年郎会如房遗爱形容的那般狠厉、无情、残暴。他摇摇头,将心头的不安摇走。
崔瑾斜睨一眼,淡淡地道:“金将军毋庸担心,只要贵方能满足吾等提出的条件,本人自然很好说话。”
金庾信差点跪下,先前的四亿五千万两银子的援助费,然后因为五个护卫,又要求每人赔偿一千万两银子。崔瑾拿出了一张单子,写得明明白白,这些护卫跟着自己一年可以赚多少钱,一直到七老八十又合计多少,这是一次性抚恤金。然后是家老迈的爹娘的养老金、医疗补助金、丧葬费,妻妾的生活费,儿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娶嫁金,等等。如此一算,一千万两银子根本打不住。当时,金庾信差点骂出来了,你家的护卫如此之值钱,难道是金娃娃不成?可是,人家房驸马幽幽地道,你知道小十三郎多赚钱么?出一趟海,便能赚个金山银山出来。而他最是大方不过,这几年跟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富可敌国,如本人吧,买下你们这小小的新罗是绰绰有余。金庾信一听,无语了。人家果真是财大气粗啊,所以前番提出的四亿五千万两银子的天价援助费,说不得在人家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呵呵,这话可错了。在崔瑾眼里,这四亿五千万两银子可是一笔巨款,特别具有历史意义。他是打算先在新罗试验一番,然后再推行到周边国家或地区,如倭国、回纥、铁勒、吐蕃、南诏、真腊等等。前两年,在吐蕃已经试验过了,还算成功,可惜战争赔偿太少,主要是吐蕃太穷的缘故。
第四百五十八章 打脸
崔瑾等人在新罗玩得痛快,却让仍在高句丽的柴绍担心不已。六零文学 虽说新罗一向恭谨,崔瑾他们又带去了不少震天雷,但毕竟人少,只有一万余人,而讨伐百济的军队无法抽出身来。所说新罗的兵马不多,但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
李勣、李道宗等人眼珠一转,此次出征,边军所立的功劳并不显眼,再在这里待着,灭百济之功已经被海军抢先一步,而新罗那边也有一万海军,干脆趁着他们还没开打,自己也带兵去助阵,顺便捞捞军功。于是,李道宗前拱手道:“稚奴和小十三郎在新罗,本王甚是担心,若是大总管允许,本王这带兵前往新罗助阵,必将那厚颜无耻的新罗人揍得服服帖帖,俯首称臣!”
柴绍哪里不懂他的意思,笑道:“江夏王有心了。只是小十三郎日前来信说,新罗士兵不多,都城最多不过五万,安将军他们虽说只要一万人,加稚奴和小十三郎他们的护卫,共计一万三千余人,但个顶个的以一当十,故此,并不畏惧。且,他们手有大量的震天雷,莫说那小小的新罗都城,即便是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居庸关,也费不了多加劲儿便能拿下。”呵呵,想从海军手里抢军功,可不瞧瞧自个儿这次能如此轻松地打下高句丽这么多城市靠的是什么?凭借边军的骁勇善战还是足智多谋?哼哼,震天雷可是小十三郎费了老大劲儿,费了老多钱,费了几年时间,终于达到如此威力。这几年,海军打下流求、爪哇等群岛,都没舍得大规模地使用震天雷,是留到今日,在高句丽大放光彩,一鸣惊人,震慑四方。
李道宗呵呵笑着,毫不在意地摆摆手:“本王知道小十三郎的本事,不过是担心新罗王宫的好东西太多,安修仁他们人少,忙不过来罢了。所谓‘打虎亲兄弟,阵父子兵’,好歹,稚奴和小十三郎也要叫本王一声叔父不是?”
柴绍暗自撇撇嘴,说什么“叔父”,不是想去抢军功?罢了罢了,小十三郎常说要利益均沾,让他去吧。其实,柴绍也想多派些军队前去新罗,只是朝廷的旨意尚未到达,还得压制高句丽人,而自己手里能够完全掌握的只有八万海军。他便点点头,道:“那有劳江夏王了。只是这兵力不足,某只能给你一万边军,务必保证晋王殿下、齐国公和房驸马安然无恙!”
虽然人很少,但李道宗挺满意,一万一万,有震天雷开道,那些胆小如鼠的新罗人,还不得乖乖地趴在地伸长脖子等着人宰杀?于是,李道宗心满意得地下去选兵点将。刚走出门来,便被张士贵、张俭、姜德本、曲智盛、吴黑闼等将围住,纷纷自荐跟着他去打酱油。
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新罗的力量最弱,而他又喜欢惹事儿,特别是从善德女王的祖父那辈儿开始,不断向外扩张,惹得高句丽和百济联合起来打击他,到善德女王当政后,接连数城被两国侵占,其实,好些城市原本是人家的,如今不过是夺回来罢了。可是人啊,但凡进了自己的口袋,不想再拿出来。而因高句丽时常与华夏原发生摩擦,特别是在前隋时期更是坑了人家百万大军,双方结起不可化解的梁子,可谓仇深似海,不得不报,只是时候未到。于是,善德女王便多次派遣使臣到大唐,一边俯首称臣,请大唐天子敕封,一边诉说新罗所遭受到的非人待遇,请天朝国出兵帮助自己夺回被占城池。善德想着,华夏人是最重是脸面的,只要多说说好话,给足面子,哄得他们出兵出将出钱出力,然后再忽悠得他们将百济交给自己,甚至将高句丽打个落花流水,那新罗不是白得好多地盘了么?嘿嘿,这些华夏人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傻透了!若是以前,或许事态会按照善德女王规划的路线行走,可惜,十五年前,长安宣阳坊崔府在某月某日诞生了一个揣着前世记忆的崔小十三郎,这小子最是看不惯某韩某岛国等等周边国家,为后世千年计,决心将这些不懂事儿,不知廉耻的民族统统消灭治安历史的长河之,统统纳入华夏的怀抱、融入华夏的明,让他们再也记不起自己的祖先、记不起自己的来源。这才是断子绝孙的好计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