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大唐逍遥王-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己的生意,并非要整日守在一方院子里计较家长里短。
    隽娘皱了皱眉,犹豫地道:“瑾儿的想法与他人不同,只是,作为女子,毕竟和男儿家不一样,不然,平白惹来旁人非议,也让自己不痛快不是?若要出门,须得多带些身手好的护卫。哎,别看瑾儿如今风光,但年少便居高位,岂能人人都服气,还不知挡了多少人的道,惹了多少人的嫉恨呢!旁人拿他没办法,说不定会从你们身入手,当年,聘婷不是便差点……嗯,亏得聘婷机灵。总之,得千万谨慎。”
    “是,媳妇儿知道了。”武珝温顺地道,“媳妇儿身边的几个丫头都是郎君安排的,有一身好功夫。郎君再三强调,只要出府,便要带足了人手,即便是在府,身边也不能离了人。媳妇儿都记在心里呢!”
    “那好,那好!”隽娘松了口气,拍拍武珝的手,“瑾儿可告诉你,后日拜堂,你与节儿她们一起?”
    武珝瞪大了眼。隽娘笑道:“瑾儿一直都觉得很对不住你呢,说,虽然不能重新再来,给你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但至少得让大家看到你在他心目的位置,所以,才悄悄地给你准备好了嫁衣,后日从宣阳坊出发,与节儿她们的花轿一同进门儿,五人一起拜堂成亲。嫁衣已经准备好,已经放在你和瑾儿的房里了,后日你婶娘会来给你梳妆。”
    武珝一听,既是高兴又是忐忑,心里一直告诉自己,郎君待自己是不同的,郎君是喜欢自己的,郎君是看重自己的。但是,没能像其他小娘子那样风风光光地出嫁,说不遗憾是假的。另外,当时为了不惹人注意,明面只备了三十六台嫁妆,而聘礼又全都投入到海的营生,所以看去嫁妆很是淡单薄。可是,这次卢家、长孙家和宫里准备的嫁妆,都是按照最高最重的规矩。
    隽娘又道:“至于嫁妆,都摆在院子里了,古玩玉器首饰田庄店铺样样不少,瑾儿还特意去兑换了十几箱子的金银,说这样看去丰富一些。而家具反正都是新添置的,只需将房里布置一番便可,这些都已经交代下去了,珝儿只需要待会儿随为娘回宣阳坊安安心心地做新娘子便好。”
    武珝感动得眼泪汪汪。将齐国公府的事情安排妥当,跟着隽娘回到宣阳坊崔府,回到自己的小院儿,一看,院子摆满了箱子,自己的娘亲和三妹正在激动地清点嫁妆。一见武珝,武三娘提着裙子跑过来,拉着她的手,低声道:“二姊,是崔夫人派人接我们过来的,这是真的么,你明日与卢家小娘子她们一同拜堂?这些嫁妆是什么时候准备的呢,阿娘都不知道呢!”
    武珝点点她的鼻子,笑道:“这是郎君准备的,阿姊也是刚刚才知晓呢!”
    武三娘羡慕地看着院的箱笼,叹道:“不知小妹成亲时可有这一半儿的嫁妆没?先前,阿娘和我可是把眼睛都花了呢!”
    “放心呢,阿娘这几年一直给你在攒嫁妆呢,到时候阿姊也会给你添妆的,一定要让三娘十里红妆风风光光地出嫁!”武珝笑眯眯地打趣道。
    武三娘最是调皮,撇撇嘴,哼哼道:“若是到时不能铺设十里,三娘找二姊夫去,让他给三娘凑足了嫁妆!”
    武珝扬扬眉,努努嘴:“难道三娘这会儿不怕你二姊夫了,平日见了他不是那么规矩的么?”
    当年,由于年纪小,崔瑾又把她当成妹妹宠爱,所以武三娘很是活泼顽皮,还是在山庄时乱摘果子和蔬菜,被崔瑾惩罚了,又被武珝批评教育,这才收敛了性子,懂事许多。不过,因为是老幺,后来武元爽兄弟又规矩顾家孝顺了,武三娘再也不像过去那般小心翼翼担心受怕,所以性格两个阿姊跳脱一些。
    武夫人也走过来,满意地抚着武珝的脸:“二娘是有福气的,只要你们姊妹能过得好,阿娘这辈子便满足了!”说着,擦了擦眼角。只可怜大女儿武顺嫁给贺兰安石没过几年好日子,贺兰安石便早丧,留下一双儿女。前阵子,大女儿让人送信,说被翁婆嫌弃,明里暗里怪她没照顾好贺兰安石,才让贺兰安石暴病而亡,故此想带着儿女进京。武元爽听说,很是气愤,便要将此事告知二妹,看是否能让二妹夫好好将贺兰家收拾一顿,又道,若是大妹在夫家所欺,还不如回娘家的好,反正家里现在也算有些底子。但是,武夫人却有些犹豫,二女儿虽然嫁入博陵崔氏,又得夫家看重,但毕竟不是正妻,若是管多了娘家的事儿,怕被他人看不起。想来几日,武夫人便决定,先让武元爽代表武家去信询问贺兰家到底是何意思,若是不愿意供养武顺母子三人,娘家便不再顾及什么亲家之间的情义,直接将武顺母子接回来了。武元爽斟酌了半天,终于写了一封既委婉又强硬的书信,表明,虽然父亲去世,但娘家还有两位兄长,虽然一个正五品一个正六品,但也是能给自家妹子撑腰的。还有贵为郡君嫁入博陵崔氏的二妹,姊妹之间的关系都是极好的,也一直关注着长姊生活是否幸福。武元爽强调,二妹夫年纪轻轻便被封为国公,正因为年轻,所以不免性子有些冲动,只要家人没错,最是护短不过。最后,武元爽道,大妹妹出嫁多年,阿娘甚是想念,而侄儿侄女正当读书进的年纪,长安是政治化心,不妨送到长安来读书,当然,大妹妹也是要跟着来的,包括大妹当年的嫁妆,也一并带回来吧,放心放心,娘家是不会打大妹嫁妆的主意的,现在大兄还在海军服役,谁都知道海军的福利待遇最好。总而言之,既然你们贺兰家日子艰难,咱们也很体谅,故此,咱们派了十几个家仆前来接大妹娘仨儿回娘家,你们也不要太为难,放他们好好地离开,大家好聚好散,也不枉父亲在世时与亲家翁的一番友情。
    洋洋洒洒好几页纸,连讥带嘲,贺兰家看得眼睛直跳。贺兰夫人很想指着武顺的鼻子痛骂,但是,想到武元爽心提到的二妹所嫁之人,只能再三压抑着心头的怒火。贺兰老爹抖索着手,不知是被气的还是被吓的,将信紧紧地握在手,对武顺道:“媳妇儿,这些年吾家可亏待了你?”
    武顺垂下眼帘,恭敬温顺地回道:“儿媳深受爹娘厚爱,郎君待奴家也甚好,只是奴家命薄,郎君早早地去了,奴家……奴家每每想起,便心如刀割……”想起贺兰安石待自己也算情深意长,虽然身边的小妾通房不少,虽然庶子庶女也有好几个,但是,俩人也算和美和睦,从未发生过争执。
    贺兰老爹甚至满意武顺的回答,想起儿子,又是一阵心痛:“哎,是安石没福气,这怨不得旁人,更怨不得你。你阿娘最疼安石,安石不在了,她最是心痛,言语免不得有些不妥,你便念在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份原谅她吧!”
    武顺一惊,忙跪伏在地,哀声道:“儿媳不敢!”
    贺兰夫人狠狠地瞪着武顺,看到她姣好美艳的脸,心头大恨,忍不住要像往常那般发泄怨气。贺兰老爹重重地咳了两声,贺兰夫人哼哼着,将头撇过去,不愿再看到那张讨厌的脸。贺兰老爹长叹一声,当年武士彟与自己也是好友,所以才皆为儿女亲家。算起来,其实自家是高攀了,毕竟武士彟是国公。后来,武士彟病逝,而他的两个儿子又不争气,自家夫人视短,心态便有些变化。接着,自家突然去了,自家夫人更是迁怒于儿媳,而自己心头也有些埋怨儿媳的,怨她没有照顾好儿子,没有及时请大夫,才让儿子年纪轻轻的便因一场伤寒丢了命。不料,武士彟那两个顽劣不堪的儿子居然转性了,居然也会给自家妹子撑腰了,还在信威胁起自己。想不理睬吧,但想到武家二娘子所嫁之人,那可是不好惹的,且不说他的受宠程度,便是其家世其地位,小小的贺兰家族如何能反抗?真是后悔,应该拦住自家夫人,警告其他几个儿媳,敲打下面的奴仆,不应放任他们欺负武顺母子的,不然,倒是可以间接与博陵崔氏搭关系,与齐国公搭关系,这对自家、对贺兰家族该是多大的裨益啊!
    贺兰老爹心里是后悔莫及,语重心长地对武顺道:“依着为父的想法,必是舍不得让你离开贺兰家,但是,你二兄说得明白,你还年轻,不能因为安石耽误了一辈子,而敏之聪慧过人,若是能拜在齐国公门下,那是他一生的福分。故此,为父纵然万般不舍,也不好阻拦,只能忍痛送你们去长安。哎,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好啊,想到你们要走,为父这心里……哎哎,真是难受得不行啊!”贺兰老爹侧过脸去,用帕子捂住眼睛。
    武顺心里既是酸涩又是激动,伏在地泪流满面,哽咽着道:“爹娘对儿媳的好,儿媳终身难忘,只求爹娘在儿媳走后能保重身体,不要挂念敏之和敏月,儿媳必会好好教导他们,过几年,便让敏之回来探望二老。”
    于是,在崔瑾轰轰烈烈地准备大婚时,武顺也急急忙忙地带着嫁妆往长安赶。
    或许是因为蝴蝶效应,贺兰敏之兄妹出生的时间历史提前了,贺兰安石病亡的时间也提前了几年。不然,此时,贺兰敏月还没出生呢!

第四百七十八章 送妆
    五月十八,宜安床、祈福、出行、安葬、行丧、开光。请大家搜索(六零文学)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迎亲前一日,也是在卢节、武珝四人送嫁妆那日。早晨五更三点,顺天门击鼓,城门打开,车马、行人开始通行。
    武顺轻轻掀开车帘子的一角,看着高大的城墙,深深地吸了口气。终于,离开了那个让她窒息的家。不,那已经不是她的家。郎君尚在时,夫妻二人倒也是琴瑟和鸣,郎情妾意,本以为,这一生都会如此,虽然平淡,但也安宁。对这位性情温和、姿容俊美的郎君,武顺甚是满意。不料,贺兰安石不顾偶感风寒,与人饮酒,醉醺醺回到家,便大病一场,好不易好转,又接了帖子参加聚会,再次病倒,便再也没能起来。将城内大夫都请遍了,大夫纷纷摇头,话语,无不是说贺兰安石酒色太度,又不注意保养,特别是在重病尚愈时,仍毫无节制放纵自我,如今是无药可治。贺兰安石的性子,武顺哪里不知?他哪里都好,是重酒色,自己也曾多次提醒过,但见他不喜,反倒说自己善妒,只得作罢。除了府成群的小妾通房,还经常流连秦楼楚馆,处处留情,这身子如何不被掏空?夫为妻纲,作为妻子,自己能做什么?
    武顺叹了口气,正要放下帘子,便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原来是武家的管家老程。老程在城门前四处张望着,正好瞟到武顺,连忙前行礼:“大娘子安好?老夫人和二郎君接到大娘子的来信,知道您今日到京,便令老奴早早地守在此处,怕错过了。”
    武顺心头一动,放下帘子,清清嗓子,道:“家一切可好?母亲身体还好吧?两位兄长和嫂嫂们可好?二妹和三妹呢?”
    老程笑道:“都好着呢,可巧,今日便是二娘子送嫁妆之日,老夫人、二少夫人和三娘子都去了宣阳坊崔府,大少夫人留在府等着大娘子。”
    武顺诧异地问:“二妹不是早出嫁了么,怎又送嫁妆?即便出嫁,怎会在崔府?”
    老程一边护着武顺进城,一边回话:“是二姑爷觉得委屈了二娘子,故此背着二娘子准备好嫁妆,让二娘子和卢家、长孙家小娘子和晋阳公主一同进门儿拜堂。只是又想着若是从武府二度出嫁不吉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