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抗战之英雄血-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知境内出现了抗日武装,驻守各县的日军守备部队也很头疼。面对这些似乎流窜作案的敌后武装,三县的日军守备部队指挥官,都想不出太好的解决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只能减少派遣到各镇的守军,把防守重心放在县城之内。这也意味着,日军的影响力只能待在县城之中,县城之外却成了游击队的天下。
    围绕着马陵山,在胡彪的授意下,不少村子都组建了民兵护卫队。打击小鬼子的同时,胡彪也配合这些民兵护卫队,清理辖区内的土匪武装跟汉奸卖国贼。
    唯一令日军庆幸的是,这些实施袭扰跟破坏的游击队,并未触及日军的核心区域。鉴于占领区兵力不足,日军一边维持境内局势之余,一边加快组建伪军部队。
    看着抵达郯城有几日的刘仕兴,尚未离开的胡彪也很认真的道:“老刘,各县的情报站必须尽快组建起来。另外,加大对伪军的策反力度,最好把伪军控制在我们手里!”
    “队长,要做到这一点,只怕有点困难啊!”
    “无妨!对这些伪军而言,他们大多都被迫加入伪军队伍,真心替小鬼子卖命的并不多。你在策反跟拉拢的过程中,先让情报员摸清楚那些伪军的底细。
    等时机成熟,再跟这些伪军的指挥官接触。只要出的起钱,相信那些伪军的军官,也会知道应该做何选择。实在不听话的,那就让小鬼子重新换一个指挥官。”
    在胡彪看来,死心塌地替小鬼子卖命的伪军,根本没必要让他们继续活着。有留地基地的狙击手,情报组有需要,随时能干掉不受拉拢的伪军指挥官。
    只要能在伪军中策反或收买一名军官或战士,情报组便能将伪军慢慢管制在手里。将来想打县城主意时,利用这些伪军,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完胡彪的讲述,刘仕兴想了想道:“队长,我明白怎么做了!”
    “短时间内,我们不会轻易攻打小鬼子占领的县城。只要县城不失,小鬼子也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即便小鬼子展开大扫荡,咱们也能跟他们慢慢周旋。
    说到底,这是咱们的地盘,小鬼子无力支持长时间跟大规模的扫荡行动。况且,郯城的小鬼子归属齐鲁的日军管辖,新沂跟东海又属于苏省日军管辖。
    不同归属的日军守备部队,想联合展开围剿行动,也需要协调各方难度更大。最为重要的是,郯城周边的情况你也看过,真正对日军而言有价值的东西并不多。”
    虽然郯城的战略地位很重要,可境内真正有价值的资源却不多。对日军而言,郯城的重要性肯定没有枣庄那么重要。从派遣的驻防部队,便能看出一些日军的布防侧重点。
    随着马陵山游击队开始在郯城周边活动,驻守周边的日军守备部队,也觉得颇为头疼。组织了几次扫荡行动,最终都没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反倒损失了一些兵力。
    想加大扫荡力度,上面却无法抽调更多部队配合,仅凭驻守各县的守备部队,又如何围剿流窜的游击队呢?无奈之下,驻守各县的小鬼子,也只能力保防守的县城不失。
    形成这种斗争格局之后,胡彪依旧没迅速扩张,相反还是稳打稳扎,开始命令游击队在境内挑选一些村庄,组建相应的民兵护卫队。从民兵中,挑选优秀兵源组建新兵部队。
    忙碌到徐州会战全面结束,收到黄河决堤的消息,胡彪也知道这场人为造成的决堤事件最终还是无法避免。得知这个消息后,胡彪很快给八路军方面发送电报。
    早前让八路军代为购买的粮食,正是为救济灾民而准备的。甚至令八路军意外的是,救济灾民这种事,胡彪也没想亲自去做,而是委托八路军代为赈灾。
    收到胡彪发来的电报,朱老总也很意外的道:“难道这家伙,提前知道会有这样的灾难发生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黄河决堤的真相,只怕没这么简单啊!”
    “老总,不论决堤真相是什么,如今这种形势下,黄河决堤只能是小鬼子炸出来的!”
    待在朱老总身边的八路军指挥员,也知道朱老总话中所指的意思。可眼下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实在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一些所谓的真相只能掩盖起来。
    若是让国民知道,这场所谓的黄河决堤改道事件,并非日军轰炸所致,那些受灾的灾民,又会如何看待国民政府呢?失了民心,那这场抗战就更为难打了。
    同样意外的,还有延安方面的几位大佬,收到朱老总转发过来的电报,太祖也很直接的道:“给老总回电,把购买的粮食运往黄泛区,以八路军名义赈灾。”
    面对太祖的决断,周副帅想了想道:“这样做的话,只怕有人会说我们拉拢民心啊!”
    “咱们还怕他们说吗?更何况,这事是别人委托咱们做的,咱们总不能说话不算吧?让老总多派遣一些队伍过去,有可能的话,多救济一些逃难的灾民吧!”
    “以咱们的能力,能救济的灾民只怕不多啊!”
    “能救一个是一个,总比见死不救的强吧!人家一个药贩子,都能舍得下这样的本钱救济灾民,咱们为何不做呢?何况救济的物资,本身就是别人的,不是吗?”
    赈灾的物资由胡彪提供,救济的事情却由八路军负责。在太祖看来,不论于公还是于私,他都无法拒绝胡彪的请求。何况,这对八路军而言,本身就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
    给八路军发去请求帮助的电报后,胡彪又给李宗仁发去电报,希望他能下令辖区内的部队,尽可能多的救济一些灾民。同时询问,负责炸决口的指挥官是谁。
    收到胡彪发来的电报,李宗仁一脸苦笑的道:“看来有些事,还是瞒不过有心人啊!”
    “将军,难不成真要告诉他,这事是谁做的?”
    “唉!说到底,真正受苦的还是那些百姓。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这个胡队长看似冷酷无情,实则心怜百姓。让他知道炸堤的人是谁知,估计那家伙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那怎么办?”
    “给胡队长回电,救济灾民的事,我会给辖区内的部队下达命令。值此国难当头之时,还望协同一心抗战。此时此刻,真经不起折腾了!我的意思,他应该能懂的!”
    事实上,从想起黄河口决堤造成的灾难,到眼下开始展开救济工作,胡彪都清楚追究不了谁的责任。说到底,如果可以选择的话,相信谁也不想轻易炸开黄河堤口。
    从林雅诗手中接过李宗仁的回电,胡彪一脸感叹的道:“都强调大局为重,可谁理会过百姓的生死呢?行了,给他回电,告诉电报已收到即可!”
    “队长,你觉得黄河决堤的事,不是小鬼子干的?”
    “是不是小鬼子干的,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黄河已经决堤了,那些受灾的百姓,已经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算了,这事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即便提前知道这个消息,即便身为穿越者,在这种历史大势面前,胡彪依旧无能为力。除了请别人帮忙之余,胡彪也从队伍中,抽调相应的人员进入黄泛区。
    就胡彪从后世电影中了解到的情况,有关这次黄河决堤造成的一系列灾害,未来也会持续上演。提前派人进入黄泛区,或许也能挽救一些灾民的生命。
    等进入黄泛区的人员开始站稳脚,未来胡彪也会尽可能,筹集更多的物资运往黄泛区。他只希望,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挽救更多因决堤事件而死去的灾民!

第三四三章 必须更努力
    
    原本打算在马陵山站稳脚之后便离开,结果却因黄河决堤的事情耽误了几天。为尽可能多救济一些黄泛区的灾民,胡彪还是做了不少的布置,希望能多挽救一些生命。
    尽管国民政府跟其它抗战部队或政治团体,都发出倡义去救济这些灾民。可胡彪心里清楚,这些都是空口白话,真正能落实下来的赈灾物资,只怕少的可怜。
    相比之下,胡彪从不说什么空话,而是直接用行动方式去救济那些受灾的民众。凭借自己的人脉,胡彪让八路军跟距离黄泛区不远的第五战区,尽可能多的救助灾民。
    除此之外,从润州支队跟枣庄支队这边,抽调一些出身黄泛区的战士,组成相应的救灾小队进入灾区。除了救济灾民之余,胡彪也让他们在黄泛区组建武装势力。
    发给这些救灾小队的命令中,胡彪也很直接的道:“有小鬼子驻守的区域,挽救灾民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打击小鬼子。没小鬼子驻防的区域,也要尽可能救济灾民。
    如果发现有当地守军或政府,在这种时候欺压或者迫害灾民,那就拿这些守军跟政府开刀,从他们手中抢夺物资,将这些物资发放到迁离家园的百姓手中。
    从灾民队伍中,挑选一些青壮扩充武装势力。对这些青壮的家属,带队的队长也要加与照顾。尽可能的,将那些失去家园的百姓,指引到国统区或安全区生活。”
    这条命令的发布,也令不少带队的小队长有些吃惊。在这些小队长看来,从小鬼子手里抢夺物资救济灾民,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这种事,在国统区岂能乱来呢?
    只是在胡彪看来,越是这种时候,越是有一些人喜欢发国难财,欺压那些流离失所的无辜百姓。甚至还有一些乡绅,借助敛财或高价售粮为富不仁。
    对于这些人,胡彪态度也很直接。反正进入黄泛区的救灾小队,都不允许打队伍的旗号。那也意味着,即便抢了那些地主,攻击那些不作为的守军,也赖不到胡彪头上。
    只要有相应的证据,胡彪便师出有名。就算有人知道,那些救灾小队是胡彪麾下的部队,胡彪也想看看,谁敢质问于他。这些灾民因何而受灾,国民政府的高层心知肚明。
    为顾全大局,胡彪不会去捅破这个密而不宣的消息。可胡彪自问,做不到那些高层那般冷血无情。既然黄泛区的政府不作为,那胡彪只能代为行事了。
    这样的乱世,说到底谁枪杆子硬,谁就有说话的权力!
    得知胡彪做出的这番决定,刘仕兴等人也很敬佩的道:“队长,此举不亚于万家生佛啊!”
    “佛也好,魔也罢,我求的只是一个心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我们这些抗战军人而言,保家卫国也是应尽的职责。打小鬼子是卫国,救济灾民则是保家啊!”
    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待,胡彪都不会过多理会。那怕八路军方面,对胡彪下这么大本钱,却让他们去做善事的行为想不通,胡彪也从未解释过什么。
    对胡彪而言,穿越到这个时空,亲历了抗战的血雨腥风,胡彪只希望少死一些人,多保留一些国家跟民族的元气。至少对待这个国家,胡彪始终保持一个赤子之心。
    安排好救济灾民的事,以胡敏义为参谋长,钱仲为副支队长的枣庄支队,胡彪也算可以安心放手。这段时间,支队在两人的配合下,发展势头还是非常不错。
    最为重要的是,随着多个村庄组建了民兵护卫队,配合各作战连队,胡彪对于马陵山周边三县的管控力度,也得到了近一步的加强,小鬼子对此也无能为力。
    鉴于救灾的情况,看到缴获的物资足够支队用上一段时间后,胡彪才决定启程离开。临行时,胡彪把情报组长刘仕兴一并带上,沿着苏省沿海向沪上挺进。
    此行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