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荒狼-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承宇命小豆子送来一柄羊脂玉如意来作为对新婚夫妇的贺礼。这玉如意晶莹洁白,细腻温润。顶端雕刻的祥云线条流畅清晰,给人宁静温和、清静素雅和高贵之感。
韦幼青一见到这件玉如意,不由得吃了一惊,这是李承宇生母端慈皇太后留给李承宇的遗物。
他刚要询问小豆子,只听小豆子笑道:“陛下旨意,这是当年韦侯爷心爱之物,现赐予韦侯爷。请韦侯爷明日携夫人及爱儿爱女进宫一叙。”
韦幼青的思绪因小豆子这句“当年心爱之物”回到小时候。那年韦幼青十一岁,李承宇十六岁。两人依旧如小时候那样同榻而眠,同桌而食。
韦幼青当年还是个顽皮的孩童,李承宇又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长,韦幼青自然是什么都不避讳的。李承宇有什么好东西都会与韦幼青分享。
可李承宇却因为韦幼青拿他的这柄玉如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意挠痒痒揍了韦幼青,两人因此闹翻,一直担心韦幼青会被李承宇带偏的时文儿借机带韦幼青离开了李承宇的住所单独居住。
虽然后来李承宇向韦幼青道了谦,两人亦是和好如初,可虽然李承宇再三要韦幼青搬回去住,可由于时文儿不许,韦幼青却再也没有搬回去。
韦幼青的思绪从遥远的过去回到现实,对小豆子说道:“蒙陛下赏赐,幼青自是感恩不尽,只是这如意”
小豆子笑道:“韦侯爷要是觉得陛下如此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明日大可回明陛下。”说着,把如意送到韦幼青的面前。
韦幼青只得接下如意,小豆子微微躬身,转身离去。韦幼青皱着眉头,心里困惑不解,拿着那个玉如意翻来覆去的看着。
李桃夭见他如此,笑着问道:“这如意是不是有什么故事?”
韦幼青摇头笑道:“这是端慈皇太后遗物,早年我与陛下一起住在允王府里,无意中拿这柄如意挠痒痒,被陛下看到以后揍了我一顿。从那以后,我们就分开了。不知为什么现在怎么又给我了?”
李桃夭接过如意,反复的看了几遍后,心里隐隐不是滋味,总觉得李承宇这礼物送的暧昧不明,可如果直白的说出来,又怕韦幼青会生气。
李桃夭想了想笑道:“陛下当年可能没有想到,你会因这件事与他分开吧。若是知道会这样,宁肯把这如意送你。”
韦幼青微微叹息,轻轻的抚摸着这散发着温润气息的玉如意。他走到妆台前,将这柄如意放在妆台上。又拔下头上的猫眼发钗,与如意放在一起。
李桃夭走到韦幼青的身后,拿起妆台上的梳子,替韦幼青将头发梳理整齐。
“这对钗子,也是陛下送给你的吗?我觉得自打我们相识,就没见你戴过其他的钗子。”
“嗯。”韦幼青觉得自己没什么好隐瞒的,“他本打算我们一人一支,却担心爹爹会因此责骂我,才把两支都送给了我。”
韦幼青看了一眼李桃夭,正色道:“桃夭,陛下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我虽终究是要辜负他的这番情意,却从不曾想过要轻视他的情。我希望你也如此。”
李桃夭沉默着点了点头,继续用手里的玉梳子梳理韦幼青的一头青丝。这个场景让韦幼青回到美好的回忆里去,很高兴的享受着新婚妻子带给自己满满的幸福感。
第二天二人一起带着安澜与如意入宫,小豆子正在东明殿门口等候着他们。李桃夭又一次见到了李承宇。只是此次相见,李桃夭听到小豆子称呼自己为“韦夫人”,而不再是“公主殿下”。
在李桃夭的眼里,她的皇叔李承宇,一直如同一尊精致而又冰冷的雕像,不苟言笑,不怒自威。
只是这会儿面对韦幼青带来的一对小儿,这位美丽的雕塑,一双总是冷冽炯的眼睛里此刻满是笑意,挨个仔细查看欣赏着韦幼青的嫡子韦安澜与女儿如意。
第七百八十四章 恩,情
“这个是如意,是妹妹。”韦幼青指着如意,满脸藏不住的爱意,对李承宇说了一句傻话,“我的女儿。”
李承宇笑着看了看韦幼青,感受着他的幸福,心中亦是快乐,他仔细的看了看如意,微微点头,对李桃夭笑道:“这姑娘很像你,难怪幼青会如此喜欢。”
李承宇又对韦幼青说道:“我也很喜欢如意。”韦幼青听见李承宇如是说,心里也很是高兴,又指了指旁边的男孩儿,道:“这个是安澜,是哥哥。”
李承宇的眼睛落在安澜的小脸上,眼睛眯了起来。他不由得停下脚步,眼前正浮现出与韦幼青初遇时的情景。
李承宇不由得停下脚步,对着安澜伸出手接过来抱住。李桃夭心里涌出许多不安与不适,急忙近前了几步,却又觉得失礼,见李承宇眼底飘过的不悦,李桃夭不由得收住脚步不敢近前。
“幼青,你看安澜像谁?”李承宇笑着对韦幼青问道。
韦幼青察觉到李桃夭的不安,很自然的迎向前,将安澜从李承宇手里接过来,递还给李桃夭,笑道:“他还太小,臣看不出他像谁。”
李承宇并未介意韦幼青这样上前抢夺孩子,笑了笑,说道:“朕看他的眉眼间,倒是有端慈皇太后的影子。”
韦幼青笑道:“这个,臣没有见过端慈皇太后,不敢妄言。不过,陛下这么说,那就一定是了。那也是小儿的福分。”
李承宇笑道:“既如此,把此子过继给朕如何?朕会封他为亲王。”
不要说李桃夭,连韦幼青听到这话都吃了一惊,勉强笑道:“陛下,小儿……”
李承宇自然读懂了韦幼青没有说出口的话,他不悦的打断韦幼青,道:“幼青,你把朕当什么人了?朕会夺你的儿子吗?只是觉得和此子有缘,想给他一个亲王的爵位罢了。”
李承宇顿了顿,终究是因被韦幼青如此防范而意难平。他有些恼怒的说道:“幼青,在你的眼里,朕是个会害你、害你的儿子的人吗?”
韦幼青明白李承宇有此一问并不是完全因今天的事而起,而是从观澜一事结下的疙瘩,急忙惶恐的请罪道:“臣知罪”
李承宇冷笑一声,依旧心意难平,赌气叹息道:“你知什么罪?你虽善揣度人心,却终究是个冷清的人,自然不会明白朕的心意。”
韦幼青见李承宇的牛性发作,知道此时说什么都是错。可他觉得即便是以子为质是李煻的惯例,可他已经将观澜留下,再没有将安澜也留在皇宫的道理。
李桃夭见韦幼青的额头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知道他此时说什么都是错,急忙躬身道:
“陛下,妾身每每听到夫君说起往事,都会感念陛下的恩义,心心念念要报答陛下,请陛下明察。”
李承宇一直僵硬的脸色看起来好了一些,语气却依旧冰冷:“报答?幼青,原来你是这么想的吗?朕与你这么多年兄弟情义,原来你只是当成恩情?那就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难怪你会以为,朕留下观澜和安澜,只是为了让你留下质子了。”
韦幼青被李承宇说中心事,更加惭愧不敢辩解,恭顺的跪地叩首道:“是,是臣枉度圣意了。臣知罪。”
李承宇见韦幼青如此恭顺,知道以他的本事本不需如此,如此这般不过是心中对自己怀有歉意,不愿与自己提到这个“情”字。
李承宇心里酸楚,他可以拥有天下,唯独不能拥有眼前这人。他在心里叹息一声,上前扶起韦幼青道:“起来吧,幼青。朕希望你能记住,你我之间,最重要的,不是君臣,而是情义。”
李承宇的“情义”二字,让李桃夭有些呆愣,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觉得眼前两人看起来是那样的珠联璧合,好像她才是那个多余的人。
李桃夭悄悄的看了一眼韦幼青,见他的眼睛正看着面前的李承宇。那一双清亮的眼睛里,有无奈、敬意,还有一抹李桃夭说不清楚的东西。
韦幼青眼睛里那一抹暧昧自然逃不过李承宇的眼睛,只是他亦感受到了身后李桃夭有些异样的目光。他的心里一疼,那种从小担心因此被人轻视的刺痛再次袭来。
李承宇伟岸的身躯不由得越发的站得笔直起来,浑身无声的散发着威严的气场,凛然不可侵犯。
李桃夭心里不由得有些怯意,明白李承宇必定是不想让自己在这里的。她躬身道:“陛下,妾身想去青芜院拜见郑太妃……”
郑太妃,正是大长和国郑誉王子的妹妹,高祖李岳旭的妃子。也是李岳旭的嫔妃里面唯一活在世上的人。
李桃夭是顶着郑桃华的名字嫁于韦幼青的,郑桃华与这位郑太妃同为大长和国郑氏王族,郑太妃算是郑桃华的姑母。故而对郑太妃礼节性的拜访必不可少。
“你去吧,”李承宇对李桃夭的识趣很是满意,投桃报李知道她必然也是不舍得自己的一双小儿女离开的,李承宇看了一眼韦幼青,对李桃夭道,“带上你的女儿和朕的义子,给老人家看看。”
李桃夭和韦幼青同时心中一喜,李承宇既然让李桃夭带走孩儿,自然不会再让她送回来的道理,这是松口不再留下安澜了。
李承宇眼看李桃夭带着一双小儿女就要离开,心中对安澜竟生出许多不舍。他急忙喊道:“慢着!”
李桃夭听到李承宇这声呼喊,惊出一身冷汗,以为他要反悔。韦幼青却明白李承宇最重视言出必行,他即便反悔,也不会在这一刻。
果然,只听李承宇笑道:“既然是朕的义子,以后,此子赐为李姓,改名李安澜。”
韦幼青膛目结舌,虽然他不觉得安澜必须姓韦,反正他本来就不姓韦。可改为李姓,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样的风波等着安澜。
李桃夭却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被皇帝赐国姓,这是莫大的恩宠,故而急忙谢恩称是。她见李承宇没有别的吩咐,示意奶娘抱着孩子,一起往青芜院而去。
第七百八十五章 相像
李承宇待李桃夭离开,冷冷的对韦幼青道:“朕赐你儿子国姓,你看起来并不高兴。不知是姓韦时日久了忘了自己的本姓,还是希望将来安澜继承你的本姓?”
韦幼青被李承宇说的再次张口结舌,因他的身世特殊,又与前世纠结在一起,对世俗所看重的这些姓氏,根本不在韦幼青在意的事情里面。
他此刻所思所想,只是此事对义父如何交待罢了。如今被李承宇误会,他愣了愣才说道:
“陛下这么说,让幼青如何自处?幼青只是觉得陛下对幼青的两子,恩宠如此厚重,被其他臣子看到,会不会生出怨尤?”
李承宇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过于轻率,一下子把韦幼青打到自己的敌对面去了。有心补救,听他如此说,正好接茬笑道:“哪里?你的功劳朕的近臣哪个不晓?再多的恩宠也是应该。”
韦幼青猜到李承宇是因着今个儿牛性犯了,才说出刚才那种不合适的话来。故而韦幼青才说出那样一番话好让李承宇有台阶可下。此时李承宇的话韦幼青没有再谦辞,安澜从此便姓了李。
李桃夭与韦幼青再见面时已是午后,两人分别陪着皇帝和太妃进了午膳。李承宇特地体贴的让人叫来了观澜,好与韦幼青见见面,父子一起吃顿饭。
李桃夭则是带着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