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荒狼-第4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秉德因在锦瑟镇经营米店有了些许经验,在江南亦是开了同样一家米行。因有了绎心的关照,再加上郑秉德本就聪颖善于经营,他如今在袁州亦是数得着的米商了。
    “阿德,不用这么多礼。”韦幼青笑道,同时吩咐小厮给郑秉德安席,“你母亲吩咐我给你带些东西,回头让会馆的人给你送回家去。”
    郑秉德道过谢,韦幼青看着他又笑道:“幼青实在不明白,长公主殿下这是何意?让自己的儿子好好的小公爷不做,跑到江南来做商人?她想让谁来继承国公爷的爵位?”
    郑秉德笑道:“其实与母亲无关,她只是拗不过在下罢了。在下厌倦了京都朝堂上的尔虞我诈,觉得像这样在江南开个小店,日子过的很是惬意。”
    韦幼青呵呵一笑,点了点头道:“这也没什么,人各有志,像你这样的活法,也正是幼青求而不得的。”
    郑秉德笑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朝,侯爷在世出世,在朝出朝,在俗离俗,才是真正的大隐真修。”
    韦幼青哈哈摇头大笑起来,道:“阿德,你倒是一点都没有变,还是那么有趣。”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郑秉德起身告辞,临行前似不经意的说了一句:“在下与郑氏夫人也算是有亲,不知能否去府里拜访?”
    韦幼青一怔,他原本想着有绎心在侧,郑秉德不会提到李桃夭。可这句与“郑夫人有亲”,说的却是巧妙。
    郑秉德是郑雨娟的侄儿,郑雨娟的夫君郑誉,是郑桃华的族叔。这么算起来,他们的确有亲。
    故而韦幼青笑着答应道:“这有何不可……”
    他的话音未落,绎心却急忙说道:“侯爷,甄先生不宜去候府,那里认识他的人太多。”
    韦幼青明白绎心说的有道理,可他想着自己在江南事多,李桃夭自己整天在府里带小孩子,日子久了肯定会闷会不开心。
    以前有雪娃陪着李桃夭解闷,现在岭珠和红姑都过于老实,郑秉德性子活泼,偶尔去府里玩玩正好能让李桃夭散散心。
    正思忖间,郑秉德笑道:“绎心公子心细如发,所虑的极是。不如这样,在下如今住在车马街的永安坊,虽院落不大,却最是安静。若是桃华姐姐不嫌弃,有空闲时,或是闷了的时候,到在下哪里小坐片刻,不知在下的请求侯爷是否准许?”

第八百零四章 再会阿德
    韦幼青听他这个“桃华姐姐”喊得亲热,亦如当年喊“桃夭姐姐”,想着桃夭当年怀着身孕跑到锦瑟镇,多亏了郑秉德关照。若他对桃夭有恶意,桃夭和她腹中孩儿又岂能保全?
    故而韦幼青笑道:“你这是哪里话?我会将你的话转告她的,只要你姐姐能有这个空闲和气力,自然会去你那里拜访。”
    李桃夭听说了郑秉德的消息后自然是又惊又喜,第二天便带了红姑和岭珠,由崖珠会馆一个小厮驾车,前往车马街永安坊郑秉德的小院子看望郑秉德。
    在永安坊的最深处,就是郑秉德新买的甄园。小厮熟门熟路的走到这里,跟着管家走进去,只见里面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以水为主,池广树茂,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回廊和房屋。
    本是很美的园林,李桃夭心里却不禁凄凄然起来,这里面分明有当年赵府后花园的影子。
    想到赵府,李桃夭心里一动,为何郑秉德会修这样一座园子?莫非逃走的赵翾飞,与郑秉德有什么来往?她想到这里,让跟随在身后的岭珠与红姑等在这里,自己沿着回廊往深处走去。
    待李桃夭走到回廊一角,峰回路转之间,接着听到郑秉德欢乐的声音:“桃夭姐姐!”
    李桃夭抬头看时,只见郑秉德正坐在不远处的一座凉亭。他青衣布衫,头包布帕,再没有了以往风流贵公子的模样。
    李桃夭无声的笑了笑,信步沿着回廊走上凉亭,只见郑秉德的面前放着一架琴,郑秉德的手里拿着琴谱,一边沉吟,一边在琴上来回的拨弄着。
    李桃夭笑道:“阿德好雅兴。”
    郑秉德笑了笑,低垂下眼脸,修长而优美的手指拨动琴弦,曲调却是那样的悲怅,托出幽怨的心情,声声充满无限的愁思,好像在倾诉平生的不得意。
    李桃夭却听着这曲调很是熟捻,再看郑秉德手里的曲谱,竟是胡灵均所做,心下黯然,勉强一笑笑道:“阿德有什么心事吗?弹奏这么悲怅的曲子。”
    郑秉德放下琴谱,笑了笑说道:“没有,这是别人留在我这里的琴谱,这几年只忙着为五斗米折腰了,今天拿出来试弹一下。”
    李桃夭在他对面坐下来,被他的琴声弄得伤心欲绝,急忙说:“阿德,别弹了。”
    郑秉德依言停了下来,脸上却早已没有了笑意。他眼睛幽幽的看着远方,有泪水流下来,滴在衣襟上。
    “阿德,有什么伤心事,就和我说一说吧。这如今,也就只有你我两姐弟了。”
    郑秉德将滚落脸颊的泪水擦掉,收回目光对李桃夭笑了笑,说道:“也没什么伤心事,只是想到一些往事,缅怀几个故人罢了。”
    李桃夭看了郑秉德一眼,轻轻的问道:“阿德,你是在缅怀谁呢?是胡先生,还是翾飞哥?”
    郑秉德没有答话,他站起身来走到凉亭的一侧,看着凉亭下已经枯黄的荷花出神。
    过了许久,郑秉德才幽幽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的说道:“桃夭姐姐,这本琴谱,是翾飞哥与妍宝儿姑娘的定情之物。”
    李桃夭的心头巨震,似被千斤巨石击中。腹内亦是翻江倒海,却又不知为何不愿被郑秉德察觉自己已有身孕,硬生生的将这恶心忍了回去。
    郑秉德并没有察觉到李桃夭的异样,他的思绪依然沉浸在以往,脸上有更大颗的泪水滴下来,双眼直勾勾的盯着水面,似要将这水面看穿。
    郑秉德道:“当年翾飞哥本欲接妍宝儿姑娘进门,家里却有了变故,现在,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咱们一起的好辰光,好像也全都没有了。”
    李桃夭心中的酸楚感伤让她只能默然不语。郑秉德幽幽的说着,看了李桃夭一眼,苦笑道:“没想到倒是被我言中了,宝儿姑娘真的进了江南候府。”
    李桃夭听郑秉德如是说,连忙替韦幼青解释道:“阿德,你误会了,幼青接宝儿进府,是为着梵音小阁出事,若是把宝儿姑娘放在外面,怕她被禁卫军抓去。幼青从来没有碰过宝儿姑娘,她如今也没有跟着我们,依旧留在洛阳候府里面。”
    郑秉德摇头笑道:“桃夭姐姐,你误会了,我哪里有埋怨韦侯爷的意思?不要说她只是保护宝儿姑娘的一番好意,即便是真的纳了宝儿姑娘,只要宝儿姑娘自己愿意,翾飞哥想必也不会介怀。”
    李桃夭听郑秉德的语气,心里一动,赵翾飞的通缉令贴满了大街小巷,郑秉德虽然伤心赵翾飞的遭遇,却似并不担心……
    只有李桃夭知道郑秉德与赵翾飞的关系有多么不一般,如果郑秉德不知道赵翾飞的下落,不可能是这么平静的语气。
    还有这酷似赵府的园林……李桃夭试探着悄声问道:“阿德,我今天进城时,好像看到翾飞哥了,你见过他吗?”
    郑秉德往四周看了看,他的脸上露出神秘的笑意,点了点头刚要对李桃夭说些什么,却突然脸色大变,望着李桃夭身后厉声喝道:“谁在那里?”
    李桃夭随着他的声音转身,正看到岭珠手里捧着一领披风,被郑秉德严厉的声音吓得一脸惶恐,迟疑的往这边走来。
    李桃夭明白岭珠并不是有意躲藏,这个凉亭在这百折千回的回廊尽头,第一次来的人根本就找不到。李桃夭方才若不是郑秉德出声呼唤,根本就看不到这个凉亭。
    可郑秉德却因自己刚才回答李桃夭的问话时点了头,若是这个动作被岭珠看见且告诉了韦幼青,郑秉德就会惹上麻烦。
    可郑秉德虽恼,却因岭珠是李桃夭身边的大丫头不便多说什么。他只是有些担忧的看了李桃夭一眼,示意李桃夭注意此事。
    李桃夭明白郑秉德的心思,却有些不以为然。岭珠是从来不搬弄是非之人,自打跟了自己,一向忠心耿耿,即便是曾经的十万贯,她也不曾对韦幼青透露分毫。
    李桃夭暗中冲着郑秉德摇了摇头,对岭珠笑道:“我不是让你与红姑在外面等着吗?怎的进来了?”

第八百零五章 军营里的女人
    岭珠亦是温和的笑着回道:“天起风了,奴婢见甄先生这里多水,怕夫人受了寒,给夫人拿进一领披风进来。”
    李桃夭这才注意到早晨晴朗的天空如今甚是阴暗,厚重的云层从头顶压了下来,不知何时刮起了北风,从不易察觉的微风吹过,直到现在竟有了一些透骨的寒意。
    李桃夭笑着由岭珠帮自己披上披风,看着岭珠重新顺着来路回去。对郑秉德笑道:“岭珠最是细心体贴,若不是她已经是幼青的女人,你若是能得了她,倒是个福分。”
    郑秉德心里一动,想着这也是个不错的提议,这样刚才的隐忧也就自然没有了。笑道:“只要韦侯爷肯割爱,这又何妨?只是不知岭珠姑娘可愿意屈就?”
    李桃夭明白郑秉德此意是想讨了岭珠做妾,而不是做妻,故而才说“何妨”,李桃夭心里不愿委屈岭珠。可郑秉德是渭城长公主的儿子,不可能讨一个丫头做妻,此事能不能成,还要看岭珠自己了。
    李桃夭含混的应了一声,又接着问方才的话题。可郑秉德吃了岭珠这一吓,不肯再提起赵翾飞,两人只是弹了一会儿琴,眼看天更加阴了上来,寒意更浓,李桃夭起身告辞。
    回府后等着到了掌灯时分,韦幼青还没有回转。岭珠去前面问过,才知道是韦观澜到了江南,韦幼青与岳宁远一起去观澜军中了。李桃夭本想与他说说岭珠之事,也只好等到他回转再说了。
    韦幼青上路回江南不久,韦观澜率领一支两千人的军队出发了,这是一支由禁卫军里最出色的好手组成的军队。
    由于韦幼青路上安顿受袭死去的卫兵耽搁了时日,故而虽然他走的早且是水路,却与观澜几乎同时到达袁州。
    观澜的部队驻扎地正是当年韦幼青离开天石山时路过的天石口。部队的营帐外面不远处,正是当年的青狸埋骨之地。
    虽然青狸之魂已经离开,可由于这块地下面的陨石地宫犹在,陨石巨大的能量场让这座不大的山丘方圆十里之内寸草不生。
    天石口位于天石山余脉与温江之间,是陆路前往道州的必经之地。温江是楚江支流,在距离天石口不远处的潭州分作九曲十八弯的水道,最后汇入太湖。如今是太湖水寨的势力范围。
    韦观澜来到天石口,在陆路与张若水率领的楚军遥相呼应,在水路处于太湖水寨岳宁远与楚江水寨许巍然的中间。
    这一切都在韦幼青的意料之中,只是待他到了韦观澜的军中,却震惊的看到了一个在他看来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人。
    这里是军营,军营里是不允许带女人的。
    可韦观澜的中军大帐里,却站着一个身穿军服的女人。当然这个女人伪装的极好,若不是韦幼青认得这个女人,他也发现不了观澜的秘密。
    观澜也没有打算瞒着父亲,因为这个女人他本来就是为父亲带到这里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