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无悔九二-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小正解释道:“上联是日出雾散,晴阴交替天地清。说的是雾散了,太阳出来了,整个天地间变得一片清明,也意味着咱家的坏事情都过去了,好日子已经来了。”
    吴长禾高兴地点了点头,这个解释他乐意听。
    吴小正继续说道:“下联是辛至未去,新旧更新万家红。去年是羊年,今年是猴年,按照生肖的排法,羊为未,猴为辛,意思是羊年过去了,猴年来了,辞旧迎新之间家家户户都会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
    吴长禾更加满意了,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要得,要得,这春联好,这春联好。”
    您满意就好,咱算是弥补了前世的一个遗憾!
    吴小正又有了一点小成就感。
    人其实就是这样,在没有经历之前,总以为自己需要的东西很多才会过得幸福,但经历了之后就会发现,一点点小小的心愿得以满足就足以让自己觉得开心幸福。
    现在的吴长禾是开心的,吴小正也是如此。
    只有吴奶奶看到这一幕之后,却伤心感叹了起来:“小正,要是你爸妈在就好了,他们看到你这么有出息肯定也会很开心。”
    唉,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吴小正又偷偷地叹了一口气。
    不过他也理解,在这个家家户户都团团圆圆的时候,吴奶奶念叨身陷囹圄的儿子媳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哪个当娘的不挂念自己的儿女呢?
    不知道自己在监狱的爹娘会不会这样?

第45章 过年
   
    吴小正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吴奶奶。
    但他又不想这个年在这种沉闷的气氛中过下去,于是只好说道:“奶奶,要不过完年我去监狱看看他们吧。”
    这真的是很迫不得已的事情。
    对于吴小正来说,他原本是还没做好这个心理准备的。
    虽然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可吴小正对他的那对奇葩父母真的爱不起来。在前世,父母所带个他的伤害远不只有这一次,就在他们出狱后,这种伤害还在延续。
    但现在他只能妥协。
    这时吴长禾也冲着来了一句:“大过年的,你唉声叹气干嘛,那两个混账东西,就应该让他们在里面受点教育。”
    吴小正心想,爷爷你要是真这么想就好了,那样以后你还可以多活几年!
    可吴小正知道,吴长禾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永远只有纵容和妥协,哪怕等他们出来以后也是这样。
    他心里又叹了一口气,嘴里却又继续安慰吴奶奶道:“是啊,奶奶,既然已经这样了,咱们剩下的人就得开开心心地把这个年给过好!”
    吴奶奶偷偷抹了一把眼泪,终于重新振作起来了。
    吃完午餐后,就得准备年夜饭了,吴小正准备做一顿丰盛的年夜大餐给家人尝尝。
    其实吴家现在就这么几个人,也吃不了太多东西,但这顿饭却必须得丰盛,因为一年下来,图的就是这么个兆头。
    鸡是必须杀一只的,所谓鸡鸭鱼肉,鸡当头,年夜饭上必须得有鸡。
    鱼也是必须有的,所谓年年有余,年年有鱼,年夜饭上鱼不能少。
    肉也必须有,还必须是连皮带肉的大肥肉。
    昨天还有人给吴家送来了一条大羊腿,羊肉吴小正也准备闷上一锅。
    吴小正算了算,主菜这些差不多就够了,再弄一两个小菜,就足够一家人吃个欢天喜地。
    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吴小莉开开心心地围着吴小正转悠了起来。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她也不惦记出去玩了,嘴里叽叽喳喳地开始说个不停。
    “哥,这鸡好大哦,一会我要吃一个大鸡腿。”
    “哥,这鱼好肥呢,肯定很好吃。”
    “哥,这是猪肘吗?这要怎么做啊?”
    在这一天里,最开心的就数她了,在吴小正的逗弄下,屋里时不时响起了她咯咯咯的笑声,这种笑声也感染了家里的所有人。
    家里气氛不再沉闷。
    天黑了。
    在经过半个下午的精心准备之后,一家人坐到了餐桌面前,然后吴小正把一盘盘菜端上了桌。
    吴小正指着满桌子的菜讲解起来。
    “这叫全家福,意味着全家兴旺发达,健康幸福。”
    全家福是一道大杂烩合蒸,里面有猪肝、猪肚、五花肉、自制猪血丸子、香干等,吴小正把它们切成了均匀的薄片,排列到整整齐齐之后,用猛火一蒸,再散上一点剁椒和葱花,看起来非常的漂亮。
    “这是年年有余。”
    鱼是选用的一条一斤多的草鱼,吴小正把它红烧了,鱼肉被均匀切片后被煎得金黄,然后开花般地把鱼复原成原状装盘,浇上熬好的辣椒酱汁,再散上葱花,看起来就很诱人。此时鱼头向着吴长禾,鱼尾朝着吴小正自己,意头也非常好。
    吴小莉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
    吴小正继续往下解说。
    所谓过年过年,意头比吃更重要,吴小正必须解说到位,把吉利话说够了,一家人才能动筷。
    “这是团团圆圆。”吴小正指着酱汁猪肘说道。
    圆滚滚的猪肘被吴小正用猛火滚水蒸得透烂,再浇上酱红色的酱汁,散上葱花,看起来圆圆的,还透着晶莹的油光。
    吴小正将筷子往酱红色肘子皮上轻轻一插再拨开,涌出一股热气,酱香袭人,白色晶莹的肥肉堆积在一丝丝的瘦肉上,性感光鲜,令人垂涎。
    吴小莉:哥,你能不能说快点啊,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这是五元蒸鸡。”
    这道菜的做法有点特别。
    所谓五元,是指莲子、鸡蛋、桂圆干、红枣和花生。
    莲子提前泡好,鸡蛋煮熟后剥壳,桂圆、花生去壳洗干净,红枣洗干净,再把这些材料和姜片放在一个大碗里,置入高压锅,然后整只鸡清洗干净后直接搁到大碗里,再撒上一点点盐,加一些水,盖上高压锅蒸40分钟后出锅。
    接下来就是一盘红烧肉,有红红火火、喜迎新年的意头。
    其它的还有一份焖烧羊肉和蒸芋头,全都是有好意头的美味。
    介绍完毕后,吴小正站了起来,端起了酒杯,向吴长禾跟吴奶奶敬起酒来:“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年年有今朝。”
    吴小莉也跟着站了起来,手里端着一杯果汁,看似跟着哥哥在敬爷爷奶奶,眼睛却瞄向了桌子上。
    不用说,小姑娘早就心不在焉了。
    哇,这么多好吃的,先吃哪个好呢?看起来都好好吃的样子哦!
    吴小莉真的看花了眼。
    吴长禾象征性地把筷子戳向了鱼头,全家人跟着动筷了。
    经过一小会选择困难症之后,吴小莉最终先把筷子伸向了红烧肉。
    嗯,这肉看起来红彤彤的,还油光水滑,大小也正好一口一块,听哥哥说还放了糖,肯定很好吃,先尝这个!
    嗯,这个鱼看起来也很好吃,皮焦肉嫩的,再沾上一些酱汁,肯定很香。
    那个团团圆圆看起来也很诱人,不过这是一整只猪肘,得哥哥帮我才行,我想吃里面那些蒸得烂烂的瘦肉。
    至于那个大鸡腿吗,暂时还是算了,一会吃完饭之后,可以直接抓在手里啃。
    看着吃得满嘴流油的吴小莉,再看看吃得乐不可支的爷爷奶奶,吴小正心里顿时又生出一种幸福的感觉。
    这是他重生后过的第一个年,过完这个年之后,新的一年就真正开始了,未来会怎么样尚且未知,他也没太多的要求,他只是希望,以后年年都能这么一家人在一起过得开开心心。
    那就让我用全心的心态去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第46章 欢欢喜喜过春节
   
    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四方
    这句俗语指的是乡下拜年走亲戚的规矩和顺序,是不能乱来的。
    所谓初一崽,是指大年初一这一天是儿子辈的携妻带子女给自家长辈拜年的日子,稍微延伸一下,可以拜到男方家的长辈。
    至于初二郎,是指做女婿的去拜见岳父岳母,再延伸一下,就是外孙外孙女可以去拜见外公外婆。
    这两天是不能乱来的,到了初三初四就可以随意了。
    吴小正倒是乐得清闲。
    一来是吴家的亲戚本来就不多,二来按年龄来说,吴小正还算是小孩子,没那么多讲究。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吴小正又喝得有点小嗨,不过他心情不错,并没有闹出什么糗事,吃完饭后他还带着吴小莉去放了一会烟花才去睡觉。
    初一一大早,他就爬了起来,打开堂屋的大门,先把那一封一万响的大地红给点着了,这叫开门红,讲的也是一个意头。
    吴小正知道放烟花鞭炮会污染环境,但为了这个年味能十足,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放完鞭炮,吴小正就把吴小莉从被窝里揪了起来。
    这是小姑娘头一天晚上自己要求的,因为她还惦记着去拜“糖粑年”。
    拜“糖粑年”也是乡下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
    在早年间,小朋友想吃上一颗糖非常不容易,因此到了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一点纸包糖,或者做一些糯米粑粑之类的点心。初一一大早,同村的小朋友就会挨家挨户的登门拜年,主家就把家里的纸包糖、糯米粑粑分发给小朋友,所以就叫拜“糖粑年”。
    这事吴小正以前也干过。
    一开始,因为穷,家家户户给拜年的小朋友只派上一两颗纸包糖,再后来条件好一点,各家出手就会大方一点,每次能有三四颗、四五颗。
    小朋友对此是乐此不疲的,因为初一这天拜来的糖,足以让他们吃上很多天。
    吴小莉欢天喜地地传送新衣服就出门了,可没多久,她却又失望地跑了回来。
    “哥,别家给的糖都不好吃,我不去了。”
    原来如此!
    吴小正忍不住哈哈大笑。
    原来吴小莉发现,别家派的都是硬质水果糖,数量虽然不少,但却没有自家的好吃,这些天吃惯了好糖的吴小莉岂能满意!
    吴小正知道,这正是年味慢慢变淡的原因之一。
    再过几年,家家户户条件好了,小朋友不缺糖吃了,因此也就不再拜“糖粑年”,这一道充满年味的亮丽风景也就慢慢消失了。
    来吴家拜“糖粑年”的小孩倒是不少。
    这是因为拜“糖粑年”的小朋友们也是会相互传递消息的:吴家给的糖又好吃又多!
    这下好了,吴小莉代替了吴小正的位置,骄傲地担负起了派糖官的职责。
    小姑娘倒是不小气,一有小朋友上门,她就抓起一大把混在一起的好糖派给对方。不过小姑娘也是会藏私的,碰上熟一点的、关系好一点的,她抓糖的小手就会张得大一点。
    然后吴小正就见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
    还没离开吴家,同来的小朋友们就会相互比较。
    “我有七颗。”
    “我有八颗。”
    “我只有六颗”说这一句的小朋友语气里稍有一些不甘。
    然后小朋友就欢天喜地地跑了。
    这就是年味。
    等天色大亮,家家户户都吃完早餐之后,拜“糖粑年”的就渐渐没了,这时村里开始锣鼓喧天,这是村里自发组织的舞龙队开始出动了。
    耍狮舞龙拜大年,这也是春节期间很具年味的活动之一。
    遗憾的事,这个很具年味的活动后来也渐渐变没了。
    这在乡下确实是一件很热闹的事,锣鼓喧天、鞭炮轰鸣声中,二十来人的舞龙队会挨家挨户地登门拜年,会在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