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重工-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啸辰这样说,我倒真觉得这个目标真有点希望呢。”陈抒涵笑着说道,“不是还有10年时间吗我打算未来几年每年在外地开家分店,浦江羊城,明州的金钦市,海东的建陆市,这些地方的消费能力比新岭强得多,年做到100万以上的利润问题不大。这样算下来,到1994年的时间,酒楼这方面不敢多说,年2000万的利润估计是能够做到的。”
杨海帆也发话了:“嗯,我也觉得这个目标还是比较有可能达到的。辰宇公司这边,过去三年的利润差不多也是年翻番吧,未来10年就算速度再慢点,用10年时间做到3000万利润,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不知道未来的竞争情况会怎么样,我们现在是占了个先手优势,如果有其他企业和我们竞争,就不好说了。”
看到陈抒涵和杨海帆都表了态,姚伟强也不能沉默了,他想了想,说道:“我这边的业务要扩展有点难度,轴承销售的利润不高,要扩大规模,就要增加人手,成本提升得也很快。现在我们石阳这边卖轴承的商户越来越多,竞争太激烈了。我估计,10年时间增长10倍恐怕够呛,能够做到年300万利润,我就要感谢上天了。”
“我这个商情,唉,就更难了,都不好意思跟大家说了。”包成明垂头丧气地说道。刚才大家晒利润的时候,他就已经受了轮打击,现在陈抒涵和杨海帆都报出了几千万的目标,包成明就更没有信心了。他甚至隐隐有些后悔这次不该跟着姚伟强过来,他原本觉得自己与冯啸辰合作勉强也算是有资格,现在看来,人家根本就不值得带他玩呢。
冯啸辰嘿嘿笑道:“老姚,老包,你们可别妄自菲薄。我既然说要定个目标,那么你们肯定就不能再照着过去的模式做了,需要有些新思维。这样吧,我先说我的考虑”
大家再次安静下来,等着听冯啸辰的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我打算成立家总公司,暂时就叫辰宇实业公司,公司的股权由我持有5,陈姐占5,海帆占4,老姚和老包各占3”
听到此处,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抬起手,打算插话,但冯啸辰摆了摆手,示意大家稍安勿躁,自己则继续说了下去:
“未来春天酒楼辰宇金属制品公司金南菲洛轴承金南商情这几家企业中你们各位占有的股权,依然保留。我的股权则全部转到辰宇实业公司。也就是说,各家企业的利润,你们可以根据你们在企业中的股权分红,属于辰宇实业公司的这部分,你们还有权再进行次分红。”
“这个没必要吧”姚伟强先发言了。他的话有些言不由衷,但还是要说出来的,冯啸辰的这个安排,相当于凭空又给他们送了些利益。
按照去年的利润来说,金南轴承赚了0万,姚伟强可以分到三成,也就是24万。但同时,几家企业中归属冯啸辰本人的利润共有340万左右,姚伟强按3来分配,也能拿到10万元。
再如果按照冯啸辰的“小目标”,未来公司做到1亿的利润,3就是足足300万,这可是姚伟强做梦都不敢想的个大数字啊。
陈抒涵也说道:“啸辰,我在春天酒楼占了四成的股份,本来就是白得的,你那六成是属于你的,怎么能再分给我5呢我看完全没有必要嘛。”
包成明没有说话,他是觉得自己根本没资格说话。而最纠结的,莫过于杨海帆了。别人都是冯啸辰的合伙人,只有他是个职业经理人,并没有在辰宇公司里占有股份。可以这样说,冯啸辰刚刚提出的方案,是第次给他分配了股份。与其他人在各自的企业里占有三成或者四成股份相比,杨海帆只在总公司占股,显然是比较吃亏的。但换个想法,冯啸辰不给他股份,他又有何话说呢
第三百五十八章 调配资源
看到杨海帆欲言又止的样子,冯啸辰在心里笑了笑。与杨海帆合作了几年,他对于这位职业经理人的看法越来越好,已经打定主意要把他笼络住了。在总公司里给杨海帆留出4的股份,只是冯啸辰整个计划中的部分。再往下,冯啸辰还有其他的安排,现在暂时还没法说出来。
其他几个合伙人,除了在冯啸辰刚刚提出来的辰宇实业公司中占有股份之外,最重要的是他们各自还都有份与实业公司合作的产业。杨海帆是唯没有这种股份的,冯啸辰自然不会让他受委屈,只是操作方法上还需要再考虑。
杨海帆负责的辰宇金属制品公司是由菲洛公司和桐川县合资建立的,桐川县占了30的股权。冯啸辰当初这样做,实属无奈,因为那个时候不允许私人办企业,而中外合资企业又必须有中方的股份。要说起来,桐川县仅占有30股权,都已经算是打了政策的擦边球,因为在般情况下,国家对于中外合资企业的要求是由中方控制,也就是至少占有51的股份。幸好这个要求只是个潜规则,并未写入正式的法律文件,所以冯啸辰才能占有七成的股份。
这几年,随着辰宇公司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好,桐川县凭着三成股份拿到的分红年也有几十万了,这还是因为冯啸辰要求公司要留下半以上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辰宇公司现在已经成了桐川县的棵摇钱树,连带着杨海帆在县里的地位都是与时俱增。
如今,国家的政策已经放开,私人办企业已经很普遍,冯啸辰也想过是不是要卸磨杀驴,通过某些运作,把桐川县的那部分股权抽掉。不过,当他把这个想法和晏乐琴冯立等人商量的时候,奶奶和父亲都表示了反对。他们的理由如出辙,那就是既然公司能够赚钱,让家乡政府获得些利润有何不可这也算是报答家乡父老了。
用冯立的话说:你个才20郎当岁的小年轻,年能赚上百万,还不知足吗给自己的老家留点利润有什么不行的,以后人家记着你的名字,不比你自己家财万贯更好
冯啸辰认真琢磨了下,觉得奶奶和父亲的想法也是对的。天底下的钱是赚不完的,分给桐川县三成利润又有何妨能够把家乡建设得好点,让大家多念叨念叨冯维仁晏乐琴他们的好处,也算是冯啸辰尽了份孝道吧中国人还是比较在乎身后清名的,冯立的观念很朴素,也很传统,冯啸辰也只能认同。
桐川县的那30股权不能动,如果再给杨海帆分些,冯啸辰自己的占股就太低了。此外,杨海帆原本是桐川县的干部,是自告奋勇去合资公司当中方经理的。如果他最终获得了合资公司里的股份,难免会有人说三道四,这对杨海帆也是不利的。
冯啸辰的打算,是在辰宇金属制品公司之外再开项新的业务,由杨海帆负责,并以管理层持股的方式,给杨海帆部分股权。这个安排,冯啸辰不打算在这个场合里说,还是等开完会之后,私下里告诉杨海帆。至于杨海帆会如何反应,冯啸辰基本上也能猜得出来,不外乎表面上坚决地拒绝,而内心又充满渴望。杨海帆是个有远大抱负的人,绝对不会甘心辈子只当个职业经理人。在即将到来的全民创业年代里,如果不给杨海帆些股权,只怕是留不住这个人才。
“这件事大家不必再说了。”冯啸辰止住大家的议论,说道:“之所以要成立个总公司,就是因为我们要把分散的资源加以集中,各家企业要互相支持。另外,咱们还要考虑扩展新的业务,而新业务的扩展,必然要涉及到调配各公司的资金和人员。让大家在总公司占有定的股份,就是为了调配资源的时候,大家能够心情愉快,不要出现拉后腿的现象。”
“冯处长说到哪去了,占不占股,该调配资源的时候,我们也没二话,是不是”姚伟强带着几分尴尬向陈抒涵杨海帆他们说道。其实,冯啸辰的话还真是说到他心坎上去了,如果没有这个总公司,再如果总公司没有属于他的3股权,冯啸辰要从金南轴承公司抽调资源的时候,姚伟强心里肯定是会有些疙瘩的。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知道总公司也有自己的份股权,哪怕只是区区3,姚伟强还是觉得心里舒服了许多,盼着总公司能够蓬勃发展,这样他那3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值钱了。
屋里几个人,除了杜晓迪没做过生意,脑子转得慢点,其他人也都下子就想明白了冯啸辰的用意。在没有辰宇实业公司的时候,大家都是各干各的,虽然都与冯啸辰合伙,与其他企业之间却没什么关联。冯啸辰搞出这样个辰宇实业公司,还给大家分了点股权,大家就被拴到根绳子上了,有点损俱损荣俱荣的意思。
下步,冯啸辰肯定要以辰宇实业公司的名义来扩展新业务,届时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调配各家企业手里的资源,大家还没法反对。可以这样说,这百分之几的股权,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权利,还包括着义务。拒绝这些股份,那就是不打算与冯啸辰在其他领域里合作,这就相当于是不给冯啸辰面子了。
想明白了这点,大家也就没法再反对冯啸辰的安排了。不管怎么说,冯啸辰毕竟也是在向他们让利,而且以冯啸辰的逆天能力,说不定又弄出个什么赚钱的业务,届时大家就能够坐着分钱,何乐而不为至于说调配资源啥的,其实不也是冯啸辰自己的资源吗他想怎么用,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反对呢
看到大家都接受了前面的安排,冯啸辰便开始布置下步的任务,具体到每个人头上,都有些新的思路。
春天酒楼这边,冯啸辰要求加快扩张的步伐。他让陈抒涵不要打算自己去建分店,而是要在目标城市选择恰当的合作伙伴,通过合股经营的方式来建立分店。春天酒楼的经营理念是比较超前的,实力也比时下大多数的个体饭馆要强得多。陈抒涵完全可以在各地招募合作伙伴,通过向他们提供资金输出管理模式以及菜品来帮助他们做大。在股权分配方式,冯啸辰认为让合作方占有五成甚至六成都无所谓,现在是跑马圈地的时候,在个城市里早天建起分店,就能够早天占领这里的市场,即便只是拿到四成的利润,也胜似无所获吧
辰宇金属制品公司将更名为辰宇轴承公司,除了原有的油膜轴承业务外,还将发展滚动轴承业务。冯啸辰知道,未来几十年都将是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轴承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长,直至成为全球最大的轴承市场。按照后世的发展水平来看,仅中国市场年的轴承销售额就达到2000多亿元,这是个大有可为的市场。
“海帆,轴承公司的发展,要有长远眼光,着眼于21世纪,着眼于全球市场。为了做到这点,公司要加强技术研发,培养高级技术工人,不惜重金留住那些工人技师,这些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财富。”冯啸辰盯着杨海帆交代道。
杨海帆自信满满地说道:“你放心吧,啸辰,我们目前就在这样做。前年招聘进来的年轻人,经过老师傅们的培养之后,现在已经有相当批人能够独当面了。研发中心这边,闫百通老师和陈工搭档,干得非常出色,我们的些新产品,在欧洲市场上都是有竞争力的。”
“管理人才这边的积累怎么样”冯啸辰又问道。
“目前我们的管理班子已经基本搭起来了。副经理范加山,是罗冶的王处长介绍过来的,原先是罗冶的党委副书记,老爷子很正直,人品好,也懂技术,在公司里很有威望,我不在公司的时候,他基本上能够把公司的管理全部挑起来。管生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