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国重工-第4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90年代前半期,是国家财政最为紧张的时候。改革开放之初,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国营企业,能够向财政上缴利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改革以来,随着财税体制的变化,国营企业由上缴利润转为上缴税收,相当一部分利润被截留在企业里。此外,由于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崛起,国营企业创收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而非公有制企业不用上缴利润,税收也是能逃就逃,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就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降。
    到1992年,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3。1%,到1995年更是下降到了10。7%。当然,即便是1992年的13。1%,从绝对量来说,还是比1978年要多得多了。可是,财政支出的数额也加大了。经济发展了,职工工资能不跟着提高吗?这两年,物价再次表现出上涨的趋势,如果工资不能随之上涨,公务员、医生、警察、教师、科学家等等就只能喝风了。
    当然,这里说的只是预算内收入的概念,在国家拿不出钱的情况下,各单位都积极想办法,创造了大量的“预算外收入”,用以补贴职工以及改善工作环境。一些医院开始办“专家门诊”,赚富人的钱;有些学校开始办各种培训班,把最好的老师派去上课,以实现所谓“创收”。
    这一段历史,后世批评极多,但站在1993年的门槛上,即便是有着两世记忆的冯啸辰,也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来改变局面。其实,他在装备工业公司搞的那一套,也是其他单位的创收模式,比如把从海外拿到工程分包给国内企业,收取一定的佣金,这绝对不算什么正道。可如果不这样做,装备工业公司恐怕早就关门了,哪里还有能耐和定南计委之类的地方大员掰腕子。
    听到谢克力透的消息,冯啸辰沉默了片刻,说道:“其实我们要的并不多,也就是提供一些贴息而已,1个亿的资金,我们是准备向银行筹措的。关于为装备工业提供贴息贷款的事情,也是上头领导点过头的,你们就不能想办法挤一挤?”
    谢克力笑道:“小冯,如果仅仅是你们那1亿元的贴息,我们无论如何也能拿出来的,一年的利息也就是几百万嘛。可现在的问题是,各个单位都在申请贴息贷款,一旦给你们开了口子,别人要同样的政策,我们怎么办?”
    冯啸辰无语了,体制内讲究的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财政给装备工业公司贴息,别人自然也会要求同等待遇。装备工业公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光环,人家凭什么要眼看着你得了好处却不吭声?
    “哈哈,看看,刚才咱们还在笑话南美,现在轮到咱们自己闹笑话了吧?堂堂财政部,连几百万都拿不出来,万一来场金融风暴,咱们是不是也要面临财政破产了?”祁瑞仓笑着说道。刚才那会,他被冯啸辰等三人挤兑得够呛,现在可逮着反唇相讥的机会了。
    谢克力看了看几位同学,压低声音说道:“老祁的预言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国企的效益很差,亏损面大到50%,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我这里透露一个消息,大家别出去说,明年国家财政的压力非常大,增发货币是肯定的,只是规模还不确定。我们测算过,最好的情况,估计通货膨胀要达到10%以上,如果悲观一点,15%都不一定能够打住。”
    “有这么严重?”于蕊又傻眼了。她现在搞妇女工作,对于宏观经济了解得不多,很多信息都是来自于新闻,所以心里还是挺乐观的。但其他人就不同了,王振斌是计委的;冯啸辰人脉众多,加上有个穿越者的视角;丁士宽是搞经济研究的,参加过不少高级别的内部会议,这些传闻也听过无数次。至于祁瑞仓,他看的是国外的资料,而国外对于中国财政状况的估计,远比谢克力说的要悲观得多,崩溃论基本上就是一个共识了。
    “我倒没那么悲观。”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冯啸辰开口了,他说道:“咱们国家和拉美的情况不太一样,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咱们的工业基本上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不像拉美那样完全被国外控股。国企目前处于内部管理机制调整的时期,出现大面积亏损也是在所难免。但在国企陷入困境之前,咱们的乡镇企业已经异军突起了,足够支撑起半壁江山。”
    冯啸辰这话,其实是后世对于90年代中国经济的总结。同样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前苏联的国企在一夜之间全部崩盘,物价飞涨,失业遍地,财政困窘。而中国则由于在80年代大力促进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到90年代初期,这些非国有经济已经拥有了雄厚的实力,能够支撑起吸纳就业、充实财政的重负。
    从1990年至1998年,国企容纳的就业人数下降了几千万,这就是后世人们常说的“3000万下岗”,而与此同时,由于民营企业的吸纳,全国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却上升了9000万之多。二者相加,相当于民营经济接收了1。2亿的就业,从而使中国没有重蹈前苏联经济崩溃的老路。
    “国内的乡镇企业,不都是搞点针头线脑的,苟延残喘,它们能撑起什么江山?”祁瑞仓不屑地说道。
    五个呆在国内的同学同时把眼睛转向了祁瑞仓,像是看一个从乡下出来的土鳖一般。好吧,就算你是从芝加哥回来,见识能不能不要这么浅?国内的乡镇企业在80年代的确活得很艰难,但进入90年代之后,已远非吴下阿蒙了。街上那些腰里揣着“大哥大”的土豪,那气势远比他们这一屋子处级、副司级要牛得多,祁瑞仓居然说人家是苟延残喘。
    “呃,难道不是这样吗?国外的期刊上都是这样写的……”祁瑞仓也知道自己可能是搞错了,不由得有些窘了。
    丁士宽坐在祁瑞仓身边,伸手拍了拍祁瑞仓的手臂,笑着说道:“老祁,你是老黄历了。国外那些期刊,我也看过,三分道听途说,七分先入为主,根本不足以反映中国的真实情况。依我说,要研究中国问题,必须到中国来,你这趟回来,就不再走了吧?”

第五百五十六章 冯助理要剪羊毛
    海东省,会安全福机械公司。
    冯啸辰坐在老板阮福根的办公室沙发上,阮福根自己搬了个靠背椅坐在旁边,满脸都是谦恭之色。如今的全福公司,年产值已经达到了几千万,据说这还是阮福根为了低调而隐瞒了一些收入,实际的情况可能比这还要高出不少。冯啸辰见到阮福根的时候,见他穿着高档的皮夹克,腕子上戴着名表,好几个手指头上都有硕大的金戒指,脖子上也能看到一根极粗的金项链,属于那种能够拿去拴狗的款式。总之一句话,就是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暴发户的味道。
    “老阮,你现在也算是有点身份的人了,听说你还当选了会安市的政协委员,打扮上是不是该讲点口味了?”
    冯啸辰是那种喜欢煞风景的人,一张嘴就把阮福根说了个满面通红。
    “冯助理见笑了,其实吧,我也不喜欢这套,但是在会安这个地方做生意,你不搞这一套,人家就看不起你。我就这么说吧,如果我今天把这个金链子收起来,明天街上就会传说我全福公司资不抵债,要破产了。”阮福根尴尬地解释道。别看他在别人面前牛烘烘的,在冯啸辰面前,他有着一种本能的敬畏感。其实国家装备工业公司与全福公司之间并没有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反而是会安当地有一些政府部门手里攥着一些权力,能够对全福公司有一些影响。但阮福根对会安当地的官员一点都不憷,唯独对这个冯啸辰,任何时候都是恭敬有加的。
    这其中,因素就很多了。全福公司能够在会安当地的众多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最早的契机就是那次分包大化肥设备的事情,而在那一次的事情中,冯啸辰给予阮福根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阮福根是个深知世间冷暖的人,对于这样一位恩人,自然会感激终生。再往后,由于小舅子王瑞东受日本人诱惑,差点破坏了重装办关于统一对外报价的策略,冯啸辰没有如其他政府官员那样用行政手段来施压,而是用一招停电的办法,就让全福公司生不如死,这又让阮福根看到了冯啸辰的手腕,让他知道这是一个自己惹不起的对手。
    阮福根已经是奔五的人了,早年东奔西走做业务,后来又经营了这样一家大公司,也算是阅人无数。他在与冯啸辰的接触中感觉到,这个年轻人非同凡响,绝对是前途无量的。别看他阮福根现在有点钱,但和冯啸辰的势力比起来,连渣都不算。冯啸辰跟他开个玩笑,他哪敢炸刺?
    听到阮福根的解释,冯啸辰笑道:“呵呵,跟你说着玩呢。不过,你们全福公司现在也是大公司了,你不能把眼界仅限于会安一个地方,有机会还是要想着去参加国际竞争的。如果要去加入国际市场,行为举止和穿着打扮,都得适应国际潮流,会安本地的这一套,就不太合适了。”
    “冯助理说得对,要论这个适应国际潮流,瑞东这小子就比我强得多。我那个小孩子,现在也在浦江上研究生了,以后让他接我的班,肯定比我强。”
    “老阮,你还年轻吧,现在就想着交班的事情了?”
    “也不算年轻了,都快50岁了呢……”
    “50岁算什么老,我怎么听说你家里又要添人口了,这是老三还是老四?”
    “呃呃,是老三……,我们乡下人,还是有点多子多福的老传统。家里的老人都说,现在我也算有点钱了,交那几个计划生育的罚款也交得起,干嘛不多生几个呢,人家家里交不起罚款的都敢生呢……”
    “还是你们民营企业好啊,我是国家干部,想多生也不行。”
    “是啊是啊,吃公家饭,服公家管嘛,能理解的。”
    这一通没油没盐的闲扯聊过,冯啸辰转入了正题,说道:“老阮,实不相瞒,我这趟来全福公司,是来向你化缘的。”
    化缘……
    阮福根只觉得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变得僵硬了。自从他发了财之后,方方面面来化缘的人不计其数,有政府部门让他帮忙赞助个啥活动的,有学校让他捐一套双杠和航空圈的,有寺庙找他募香火钱的,更不用提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上门来吃大户的。见得多了,阮福根也就有了一套应付化缘的套路。对于有权力的单位,如果要的钱不多,他也就给了,如果要的钱太多,他就想办法赖一赖,争取减少一点。如果是没权力的单位,那就完全取决于他的心情,想给就给,不想给就请对方吃顿饭了事。会安这个地方素有商业传统,大家还是比较讲规则的,就算有些职权部门上门敲诈,也不会弄得吃相太难看,所以总的来说,这种事情对他并没有太多的困扰。
    但化缘二字出在冯啸辰嘴里,味道就不一样了。首先,冯啸辰是个让阮福根觉得惹不起的人,驳冯啸辰的面子,对于阮福根来说压力太大了,他不确信自己能够扛得住。其次,以冯啸辰的身份,如果仅仅是三万五万的小钱,是断然不会亲自跑到会安来和他商谈的,还扯了些什么小三小四之类的闲话,这分明就是在做铺垫。既然不是三万五万,那么冯啸辰的胃口到底有多大呢?如果是三是共同出资、共同受益,他才醒悟过来,自己实在是想岔了,冯助理这么出色的人,怎么可能会仕途受挫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