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走了,伙计冲着背影呸了一口,说道:“看着是斯人,给点钱还扣扣索索的,活该被人给坑了!”

第2017章 结庐在人境
    徐景昌睡了一觉,起来就找人详细问了济南这段时日里发生的事,然后若有所思。
    天色微黑,徐景昌去找到了方醒。
    方醒正在写文章,见徐景昌来了也没停下,于是徐景昌就凑过去看了一眼。
    然后……
    “你疯了!”
    唐宋非亡于外敌,覆灭它们的乃是贪婪和承平日久的懈怠!
    “……士绅的贪婪永无止境,他们对土地和奴隶的渴求几可毁天灭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府兵制乃是前唐所以兴盛之因,亡于兼并!”
    “……前宋不遏兼并,士绅豪强贪婪,荆公一败,生机全无……”
    “……及至我朝,初期土地尚多,百姓得以安居。如今兼并重来,流民四起…”
    “……赋税乃一国之根本,太祖高皇帝允寒门学子减免赋税劳役,至今已成兼并利器……避税之法门,蔚为壮观!”
    “……寒门,吾今观之,大明士绅俱是寒门,想必家中无隔夜之粮,于是巧取豪夺……”
    徐景昌苦笑道:“那些读书人要和你拼命啊!”
    方醒把毛笔搁下,叹息道:“我见过许多百姓,麻木!看到的都是麻木,定国公,你锦衣玉食,去看看吧,那些就是大明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他们麻木,我辈再努力有何用?”
    徐景昌今天的投名状不错,所以方醒愿意给他分析一番。
    “朝中想必是暗流涌动,大部官员都不会赞成免除士绅优待,不,是强烈反对,只是他们暂时在看着,就等着我这边出点差错,闹出大事,然后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就算是文皇帝再生,也要为之变色!”
    暮色降临,书房里有些昏暗。
    徐景昌看了一遍方醒写的文章,头痛的道:“那文皇帝在时你为何不动?哦!我知道了,你必然是知道文皇帝不肯贸然行事,所以一直等到了现在,可……当今陛下的威望……”
    方醒把那张纸拿过来,叫了小刀进来,让他把文章送给王裳,然后让人送来饭菜,和徐景昌在书房喝酒。
    徐景昌喝了几杯酒,突然拱手道:“德华,哥哥我佩服你!”
    方醒摇摇头,吃了一片牛肉,觉得徐景昌的嘴也算刁,果然不错。
    有人提着灯笼从外面走过,光影把外面一颗小树的枝叶映照在窗纸上,看着如鬼怪在张牙舞爪。
    徐景昌看着窗纸外的影子渐渐暗淡,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祖父。
    “文皇帝始终在盯着北方,那才是大明的大敌,所以他需要稳住大明内部……”
    方醒看了徐景昌一眼,觉得这货以往一直在藏拙。
    能说出这番话的人,自然不是蠢货,那么徐景昌以往表现出来的言行,多半是带着自污的性质。
    徐家功勋太大,而且还一门两国公。
    这样的国戚,若是再把手伸长些,帝王大抵就要睡不着了。
    那么每一任帝王都要把徐景昌提溜出来威胁一番,这大抵是双方的默契吧。
    徐景昌的眼中闪过回忆之色,笑道:“当今陛下信重你,所以你破釜沉舟来行此险事,若是事败,你大抵是要举家远遁了吧?”
    方醒举杯相邀,两人喝了。
    徐景昌见方醒不回答,就说道:“你想挡在陛下的身前,一力承担此事,就算是事败,陛下还能出来收拾残局,大明也不会陷入困境之中。只是那些士绅大抵是要越发的嚣张了。”
    “你够意思!”
    徐景昌举杯,感慨道:“一力担之!”
    “你能代表勋戚?”
    方醒把毛笔在笔洗里清洗干净,然后挂在笔架上。
    徐景昌尴尬的道:“陛下的意思就是这个,只是你知道的,勋戚之间也得要利益,没有利益,那是随时都会翻脸的。”
    看到他有些歉疚,方醒说道:“都是利益使然,我也是。”
    徐景昌更尴尬了,方醒的利益是大明,而勋戚的利益是自己,这个一对比就高下立判,他觉得自己比方醒矮了一头。
    “他们下面会怎么做?”
    “怂恿那些投献的农户闹事。”
    “他们目前还在观望着,想看看事情有没有转机。还有,他们更想看看这个政策推行到整个大明之后的反应,他们…”
    方醒讥诮的道:“他们都喜欢让别人先动手。”
    徐景昌心中一震,说道:“那…会很麻烦,那些农户闹事,只要有人点一把火,随时都会遍地烽烟。”
    方醒指指门外,当先出了书房。
    几天前的一场大雨把夜空洗的干干净净的,星宿闪烁,四处寂静。
    深秋,百花凋零。
    天气一冷,树上的鸟窝就多了些。
    方醒站在树下,听着偶尔一声小鸟的呢喃,觉得万籁俱静不在于地方,而在于你的心。
    “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可惜我却对佛道都不感兴趣。”
    方醒摸着树干,很轻,像是担心惊扰了树上的鸟儿入睡。
    “我蛰伏这段时日,只是想看看,看看大明的各个阶层。”
    鸟儿的呢喃停住了,方醒松开手,仰头看了看,然后退后几步。
    “很累?”
    徐景昌觉得方醒就像是一个孤独的战士,在向着一个庞然大物发动冲击。
    方醒点点头,说道:“是有些累,不过我喜欢这样的日子,使命感在摧动着我不断前进,我想在我临死前,一定会为这一段日子感到骄傲。”
    徐景昌突然感到了些许悲哀。
    “他们不会轻易服输,你……慢慢来吧,要不然干脆用大军震慑,不服的都杀了!”
    方醒摇摇头,知道这是徐景昌安慰自己的话。
    “那得要杀多少人啊!现在可不是乱世如麻,杀光了,人都被杀怕了,到时候可以安稳一阵,可大明却再无……灵魂!”
    “我不想看到一个只知道利益的大明,天下噤声又如何?杀光了那些人,百姓也怕了,由此皇帝就是个孤家寡人,百官如行尸走肉,百姓……我想那不是我心中的大明。”
    “至少得有……连带的话,至少几百万人吧。”
    徐景昌打个寒颤,觉得自己刚才的话太过信口开河。
    真要在大明杀几百万人,那场面无人敢去想象。
    方醒微笑道:“这不是大明的路,所以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
    “去和百姓解释?”
    “不!”
    方醒抬头看着苍穹,说道:“要让百姓知道,一税制将是未来大明必行的政策!”
    徐景昌别过脸去,不自在的道:“你这是在掘根,连勋戚都得被影响,以后再想去兼并田地,怕是连我家都不成了。”
    “天下与你,孰轻孰重?”
    漫天星光下,方醒皱眉道:“小河水满,大河才能行船。”
    徐景昌无所谓的道:“我家的钱财够多了。”
    方醒无奈的道:“别把你这个想法交给子孙,丢人。”
    徐景昌只是摇头,他是勋戚,子孙大抵很难得到重用,所以装个土豪倒也不错。
    “你来的正好,我要马上回京一趟。”

第2018章 回京
    京城的深秋不大好过。
    昨夜下了一夜雨,今天便只能看到一地落叶。
    无需风,走在宫中就能感受到寒冷。
    无忧被宫女牵着,却不肯老实,不住的问些幼稚的问题。
    “……南雪,你叫南雪,是不是南方的雪?”
    牵着她的宫女好笑的道:“不是呢,是奴婢出生时,几年未曾下雪,本来是取名难雪,为难的难,后来奴婢的母亲觉得兆头不好,就改成了南雪。”
    无忧觉得不好听,可想了半天却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就有些忧郁。
    南雪看到她皱着小眉头在作难,就不禁笑了,说道:“名字是爹娘取的,除非是公主赐名,否则奴婢就会一直叫南雪。”
    无忧小大人般的叹息一下,然后挥舞着小拳头给南雪打气道:“你放心,你想改什么名就告诉我,端端很乖的。”
    此时前方有几个太监路过,听到无忧的话,看到小女娃认真的模样,不禁都笑了。
    只有一人没笑,他一直盯着无忧消失在宫殿之中,这才若有所思的回头。
    “王公公,娘娘那边叫你呢!”
    “来了!”
    王振笑了笑,来叫他的太监看着坤宁宫那边,就问道:“王公公,可是兴和伯家的无忧又进宫了?啧啧!这满朝家眷,也就是她把宫中当自家了。”
    王振负手而行,淡淡的道:“别忘了,她比皇子大。”
    太监愕然道:“咱家还没想到这个呢!不过兴和伯必然是不许的吧,记得以前听说过,兴和伯说宫中是个牢笼,谁都不自由。他这般宠爱女儿,肯定不会让她入宫。”
    王振笑眯眯的点头,突然回身又看了一眼坤宁宫。
    坤宁宫现在热闹不少,人也多了不少。
    “端端!”
    无忧一进来就急着找端端,她东张西望的没找到小伙伴,就进去给胡善祥行礼,然后皱眉道:“娘娘,我家弟弟都不爱哭了。”
    胡善祥抱着才几个月大的玉米无奈的道:“玉米还小呢。”
    “无忧!”
    外面一阵风般的冲进来一个小女娃,无忧回身,欢喜的道:“端端,庄上有人家生小狗了呢,看着好好玩。”
    “真的吗?”
    两个小女娃牵着手在欢喜,胡善祥见了只是微笑。
    怡安在胡善祥的身后,俯身道:“娘娘,走动走动吧。”
    胡善祥点点头,怡安就接过玉米,交给了奶娘。
    坤宁宫算是宫中的好地段,哪怕即将初冬,依旧有花树郁郁葱葱。
    身后跟着两个嘀嘀咕咕的小女娃,那声音就像是小鸟在鸣唱,让人悦耳。
    “娘娘,外面有些传言,说兴和伯在济南在假公济私。”
    胡善祥现在也会关注一下外面的大事,而怡安能说出来的,都是经过了太后的口。
    胡善祥皱眉道:“陛下都没说,外面那些人就开始胡言乱语了?御史也不管管,都是欺软怕硬的。”
    怡安回身看看两个小朋友,然后低声道:“娘娘,说是和读书人闹起来了。”
    “闹什么?”
    “兴和伯要断了读书人的好处。”
    “读书人的好处啊!”
    胡善祥忧郁的道:“终于还是来了,难怪去接无忧得有侍卫随行,陛下……这段时日看着瘦了不少,原来就是为了这个吗?”
    怡安不能答。
    “端端,南雪的名字好不好?要不要改?”
    “嗯……母后说不许胡乱给别人改名字,那是人家父母取的呢,改了不好。”
    “那,那好吧,不过南雪要是不喜欢,你记得给她改个好听的哦!”
    “哦!”
    两个小女娃之间的童言稚语也无法让胡善祥的眉头放松。
    风吹过,胡善祥裹紧大氅,喃喃的道:“今年的冬天……怕是不好过啊!”
    ……
    “木炭再不发,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守城门的军士在发着牢骚,军官们也不管。
    因为他们在忧郁着。
    小旗官靠在城门后面,阴影中,他低声道:“大人,兴和伯在济南和文人们斗起来了,听说血流成河。”
    边上更里面的是一位百户官,他冷笑道:“那些文人骑在咱们的头上作威作福,兴和伯当时建议文皇帝清查军中,咱们的日子才好过了些,别忘了,军户这玩意儿以后可就越来越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