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人冷笑道:“那你去吧,现在就去。”
    伙计一听这话不对,急忙就跪在他的身后,轻轻的抽着自己的脸。
    商人缓缓回身,看到前方的船远去了,这才一巴掌抽翻了伙计,阴冷的道:“那是宽宏大量,若是被他知道了,全家就等着去海外挖矿吧。”
    伙计侧躺在甲板上,捂着脸说道:“老爷,机会难得呢!”
    “蠢货!”
    商人负手而立,显得极为畅快,他轻蔑的道:“这算是什么消息?但凡经常走水路的都能算出兴和伯到金陵的时日,难道你想去告诉他们,你亲眼看到了兴和伯?这个消息值钱?”
    伙计喃喃的道:“可……可兴和伯是名将,说不准会突袭呢!”
    “突尼玛!”
    ……
    “怕尼玛!”
    汪元家的外面,一个读书人返身冲着大门骂了一句,然后吐了口水,这才悻悻离去。
    黄俭站在缓缓关闭的侧门里看着那口水喷过来,然后无力的落在门外。
    小门关上,隔断了视线。
    黄俭去找到了午睡刚醒的汪元。
    “是何来意?”
    书房里摆放了两盆冰,冷气丝丝而起,让人惬意。
    黄俭摇摇折扇道:“又是想请您出山主持公道的蠢货,这些人怕了,听到那人马上要到金陵,都怕的要死,恨不能立时搬到北平去。”
    “北平?”
    汪元的目光幽深,斜睨着黄俭说道:“北平才是漩涡。陛下已经布下重兵,就等着有人闯进去,这便是钓鱼啊!”
    黄俭给他倒了杯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然后说道:“老师,那方醒怕正是如您所说的,就是来镇压南方的,胆子倒是不小。”
    汪元不想喝茶,只是闻着茶香,觉得懒洋洋的,还有些戾气散不去。
    莫名其妙的戾气让他的话多了些尖刻:“他没有胆子?此次孙贵妃生了皇子也被逼的没了路,据说皇帝被他逼的大病一场,古往今来,除去少数几个权臣之外,谁能如此?”
    黄俭点头赞同,心中却有些腹诽:那方醒若真是权臣,怕是北平的百官们早就闹腾起来了。
    而且宫中的皇太后还没老糊涂,不可能支持他做权臣。
    内外都不支持,这个权臣能活到现在真的不容易啊!
    “老师,北边究竟会闹到什么时候?”
    “不知道。”
    汪元掩嘴打个哈欠,缓缓的道:“陛下既然下定决心要彻底打断读书人的脊梁骨,那自然不会轻易罢休,北方只是个开端罢了。”
    “方醒来南方就是钉子,等北方大事一定,南方也要该动手了,哎……”
    黄俭郁郁的道:“南方的田地就那么多,被剥夺了那些田地,那些士绅靠什么活?”
    这是目前南方最愤怒的原因所在。
    你要剥夺我们的田地,那么你就得养活我们。
    汪元终于喝了一口茶,然后悠悠的道:“有人说去经商,可我辈怎能和那些铜臭贱人为伍?整日为了那点钱钞和人争吵……算计。”
    黄俭点点头,起身道:“老师,下次再有人来,咱们就直接含糊应对,只说无奈。”
    汪元点点头,说道:“看时机罢了。”
    黄俭出去,一路找到了几个闲汉,吩咐他们这几日去城门和码头盯着,有京城来的军队就赶紧来报。
    他给了定金之后,那几个闲汉却只是摇头。
    “怎地……还嫌少?”
    黄俭觉得这些闲汉真是不识好歹,就威胁道:“海外的移民可不够,官府正在到处搜罗游手好闲的人……”
    几个闲汉却没有慌张,为首的得意的道:“老爷,咱们已经接了十多笔生意了,咱们只是在这里蹲着,有兄弟在盯着码头和城门呢。只是这……”
    他看看手中的铜钱,皮笑肉不笑的道:“行情涨了啊!再说……那人据说是睚眦必报,老爷……小的一定会守口如瓶!”

第2228章 依旧大胆的于谦
    黄俭加了钱,然后暗自把这几人的相貌记住,只等方醒回京之后再出手雪耻。
    那几个闲汉得了钱,然后看到黄俭笑眯眯的走了,就得意的道:“这人多半是想等那人走了之后再找咱们的晦气,可他也不想想,那人可是有名的有仇必报,咱们到时候在衙门里闹起来,难道官府还敢、还能压下去?哈哈哈哈!”
    一阵猖狂的笑声中,这几个自以为得意的闲汉就在周围游荡,寻找生面孔,然后跟踪,若是有发现,那就能拿消息去换钱。
    他们不知道的是,官府对于某些不需要口供的案犯,会让他们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
    应天府府尹李秀有些焦躁不安,于是就派人去请了各部来议事。
    按理他是没这个资格的,可难得他是中立的位置,不和六部打擂台,所以出面最好不过了。
    所以没多久,六部加都查院的长官都来了。
    李秀开门见山的道:“各位大人,兴和伯这几日大概就要到了……”
    他已经告诫过几次了,以下官的身份告诫这几位大佬,可却没得到回应。
    “来了就来了。”
    礼部尚书赵辉无所谓的道:“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早就在城中到处打探消息,就想抓几个所谓的叛逆来迎接那位兴和伯。既然有了礼物,我等就算了吧。”
    户部尚书曲胜皱眉道:“赵大人有事说事,这等牢骚说出去,外人还以为金陵六部都在怨望。”
    赵辉看了他一眼,冷冷的道:“等死罢了。”
    工部尚书钱均骅忍不住呛道:“赵大人,上个月北平还举荐你去北平吏部,虽然只是个右侍郎,可好歹是换到了吏部,只要勤勉些,说不准过几年就成了吏部的尚书……”
    赵辉没有一丝欢喜的模样,没精打采的道:“那是左迁。”
    钱均骅性情直,闻言不禁就讥讽道:“又想任事,又想升官,朝中怕是连陛下都难以安置吧?赵大人好的面子!”
    “好了。”
    赵辉被钱均骅激怒了,正准备驳斥,吏部尚书魏智不耐烦的道:“大事就在眼前,还纠结什么左侍郎右侍郎,保住自己的官帽再说!”
    曲胜淡定的道:“咱们只要兢兢业业,尽忠职守,那便有功无过。”
    吏部加户部两位尚书说话,赵辉也没敢再闹腾,只是悻悻的道:“别忘了河间府!”
    兵部尚书彭元叔怒道:“这里是金陵,不是河间府。”
    赵辉看了他一眼,左都御史鲍华说道:“金陵乃是重地,兴和伯不是不知道轻重的人。再说就算是动了又如何?别忘了,襄城伯可是在虎视眈眈的盯着南方,等兴和伯一到,这便是如狼似虎……”
    李秀在边上无人搭理,听到这里就忍不住表态道:“若是要动手,肯定不止兴和伯一人下来。”
    “还有聚宝山卫。”
    赵辉就像是不服气般的刺了一下。
    金陵的礼部尚书,那真是和养老没啥区别,废材一个。
    而钱均骅这段时日也在到处奔走,唯恐治下出了问题,所以疲惫不堪,火气十足。
    于是他就忍不住反驳道:“山东都动用了几个卫,难道整个南方还不如山东吗?”
    李秀见势头不对,就说道:“各位大人,这几日城中会多派人手盘查,若是有误会的地方,还请各位大人见谅。”
    几人都拱手表示没问题,随即‘聚会’结束。
    金陵官场被清洗过几次,其中就数方醒的清洗最让人惊惧。
    伤疤还没好完,那人又来了。
    金陵城中迅速的安静了下来,那些青皮都变得乖巧了许多,再也不见欺行霸市、调戏姑娘小媳妇的举动了。
    而各地巡检司不敢怠慢,都加紧了巡查,一时间倒是抓了不少违禁出行的家伙,拷打之后,除去几人是心存侥幸去走亲戚之外,其他的居然都有案底在身,于是得了不少嘉奖。
    新任推官于谦接了那几个走亲戚的案子,却有些为难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于谦作为吏科给事中外放推官,这在大家的判断中属于左迁,也就是说,此人不得皇帝的看重。
    于是安家也没人帮忙,于谦自己找了中人,也不说去住官府的地方,自己租了一个小院子,一家子就这么住下了,被金陵官场视为异类。
    “大人,这四人出了百里多,差不多两百里了。按律的话……少说得……”
    “对啊!这也算是杀鸡儆猴吧,免得那些百姓到处乱跑。”
    “。…”
    于谦拿着文书,听着堂下一群人的建议,突然放下文书道:“查明了吗?”
    “是的大人,都是走亲戚。”
    于谦抚须道:“本官初到金陵,却深感金陵和整个南方的富庶,地方富庶,必然是要流动,管的太死了就成了禁锢……”
    他看了下面一眼,恍惚觉得所有人都向后退了一步,仿佛上面坐着个祸胎,会带累他们。
    一个官员终究好心的建议道:“大人,那是……祖制,这些年有些违禁的,也就是陛下才能赦免,要不……上奏章请陛下决断吧。”
    “是啊!大人,如此才是两全其美!”
    这个建议顿时引来了大家的赞同,于谦点头道:“是个好主意,本官自然会上奏章……本官这就先去找李大人请教一番。”
    等于谦见到了李秀,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后,李秀几乎想一脚把他踹出去。
    “。…大人,大明如今早就四海升平,路引在开国时倒是有用,稳固了江山,可如今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于大人!”
    李秀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忍不住打断了于谦的话,说道:“什么叫做不合时宜?那是祖制!若非知晓你原先在京城为官的一些举动,本官今日就要拿你是问了!”
    中试,然后主动请缨去‘基层’锻炼,接触民生。
    这个算是奇葩吧?
    肯定的奇葩。
    可这位还没完,居然得罪了蹇义。
    这下该完蛋了吧?
    可这厮居然能逆袭,然后几下就进了陛下的眼中,居然成了吏部头顶的一只眼睛。
    李秀想起即将到金陵的方醒,只得软和了立场,告诫道:“祖制之所以是祖制,在于上下都顺从,一旦贸然改变,天知道会引发出什么古怪来,懂了吗?”
    这话几乎算得上是推心置腹了,可见李秀对于谦的忍耐。
    于谦不是傻子,他拱手谢了,然后却不肯在这个问题上软弱。
    “大人,下官还是觉得此事该变变了。”
    李秀的面色一变,变得冷漠起来。
    于谦起身解释道:“当今陛下锐意进取,堪称是英主。大人,士绅的投献都要变了……”
    这是他的好心:皇帝连士绅的饭碗都要摔掉,路引算不得什么啊!

第2229章 兴和伯莅临金陵
    方醒觉得金陵和南方都不欢迎自己。
    是的,看着视线内的雨雾,方醒骂道:“再这样下去人都要发霉了!”
    天可怜见,这雨不过是从中午开始下的罢了,而且很小。
    王贺看着远方,心情也不大爽快,随口问道:“兴和伯,你家那头小虎呢?”
    “吃火锅了!”
    方醒胡乱说道。
    王贺自然是不信的,他正想再问,岸边来了骑兵。
    雨雾中,人马都湿透了。
    战马在岸边停住了,它甩着脑袋,把雨水甩的到处都是。
    马上的斥候大声喊道:“伯爷,前方就是金陵,六部尚书和金陵知府已经在码头等候!”
    船队马上就了,那些军士开始整理军容。
    当能看到码头时,那些骑兵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