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4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张辅行事太稳沉,多番考量,所以自然不被朱高煦所喜。
    “殿下不易。”
    方醒想起了历史上的朱高煦,那个色厉内荏的家伙,麾下大将说咱们和皇帝拼了吧,他却吓得要投降。
    这不可能!
    方醒在推算着朱高煦前世的结果:朱高炽驾崩前,朱瞻基一路北上,所谓的截杀必然是谎言。
    为何朱瞻基要编造谎言?
    方醒看了脸上出现皱纹的朱高煦一眼,觉得朱瞻基怕是有些畏惧这位二叔。
    畏惧的朱瞻基在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寻机收拾自己的二叔。
    而张辅大抵是察觉了皇帝的心思,然后极力鼓吹着朱高煦的危险和不法。
    大舅哥有些谄媚了啊!
    方醒想起张辅在皇帝面前的姿态,觉得勋戚真的该全部赶下去。
    “父皇定鼎之后,那些人都想着要安享富贵,或是赶紧立功,趁着父皇对武勋青眼有加的机会,立功后好升爵,张辅也是如此。”
    朱高煦喝酒很豪迈,把葡萄酒喝出了啤酒的豪迈。
    咕咚声中,坛子被朱高煦随手扔了出去。
    呯!
    甲板上的人都看了这边一眼,有人过来收拾。
    “你别学他们。”
    朱高煦有些微醺的道:“土豆是个好孩子,你要是学了张辅,以后这孩子就毁了,变成一个和腐儒差不多的家伙,只知道保住兴和伯这个爵位,你觉得好不好?”
    方醒还没说话,那跳舞的女人止步,然后谄媚道:“殿下,兴和伯家的少爷很厉害呢!他们说京城难找到比兴和伯家少爷更厉害的年轻人了。”
    这女人的大明话说的不大利索,关键是这话里的味道不大对。
    这是哪里的女人?
    方醒才看向这个女人,朱高煦却冷冷的瞥了她一眼,那眼神如利刃般的锋利。
    女人一下就慌了,正准备求饶,朱高煦却淡淡的道:“杀了!”
    一直在边上的常建勋拔刀。
    刀光闪过……
    再美的女人,当逝去时依旧只是凡人。
    人头飞起,被常建勋随手抓住头发,然后鲜血洒满一地。
    朱高煦恍如未见,继续说道:“还有无忧,记得别找那些装模作样的男子,那些人看着一本正经,但大多没了廉耻。”

第2488章 孝陵的秘密
    
    “啊!”
    女人的尖叫总是让人烦躁,当然,喜欢小鸟依人的例外。
    两个女人尖叫着往后逃去,常建勋笑道:“胆小如鼠!”
    这些外域女人多有奢望,所以才敢出言干涉,只是她却估错了朱高煦,把他当做了普通人的性子,结果就是一刀两段。
    方醒端起酒杯轻啜一口,说道:“殿下需记得一件事,到了那边之后,要靠着自己的人。”
    朱高煦点点头道:“本王知道这些,现在只想着怎么杀敌!”
    他的话里带着森然之意,多年郁积的煞气需要找个地方来发泄。
    方醒对那些人没有丝毫的同情,说道:“如此朝中可以期待华州早日安稳了。”
    ……
    金陵,太阳晒得人浑身油汗,可一群人却依旧站在码头边上等候着。
    当船队靠岸时,官员们蜂拥迎了上去,但下船的方醒只是淡淡的交代了几件事。
    “殿下之事你等无需管,做好出海的准备,那些流放的人此次一并带走。好了,都回去吧。”
    方醒就像是赶苍蝇一般的赶走了当地官员,然后和朱高煦一起去了钟山。
    孝陵卫已经得知了消息,当看到下马牌坊时,也看到了那些列队的军士。
    “见过殿下!”
    百步外下马,这是规矩。
    才将下马,孝陵卫们大抵是知道了这是朱高煦最后一次来这里拜祭,所以很是恭谨。
    “更衣!”
    朱高煦迅速更换了外衣,然后净手洗脸,有人提议沐浴再去,却被他骂了一顿。
    “这是本王自家的祖父祖母,心诚最好。”
    一行人过了碑亭,然后进入神道。
    两侧的石翁仲一路延伸向前,一群鹿在其间大摇大摆的吃草,见方醒等人来了也不怕。
    “这是长生鹿。”
    随行陪伴的小吏介绍着这些鹿的来历。
    “从太祖高皇帝开始到现在,这些鹿越发的多了,有时候还敢到孝陵卫那边找吃的,小的已经给上官禀告过了,看看是不是从别处多准备些草料……”
    一只小鹿突然偏头看了看方醒,眼神清澈,很是好奇。
    方醒往它那边走了两步,见小鹿依旧不怕,就走到了它的身边,伸手摸了摸它的头。
    边上的大鹿轻声叫了叫,然后缓缓转身。
    小鹿好似很享受方醒的抚摸,等大鹿再叫一声后,这才不舍的跟着去了,不时回头。
    鹿鸣嗷嗷,渐渐隐于松林之中。
    微风吹拂,松涛阵阵,朱高煦却在呆呆的看着那些往松林里去的鹿。
    “嗷嗷鹿鸣,食野之苹……”
    朱高煦微微摇头,然后继续前行。
    “宾客都散了啊!”
    气氛渐渐沉重起来,等到了文武方门时,方醒低声道:“殿下,我等就不上去了。”
    朱高煦点点头,方醒招手,除去朱高煦的儿子们和常建勋之外,其他人都被他拦了下来。
    那小吏功名心炽热,想拍朱高煦的马屁,所以就说道:“伯爷,上面许多事和规矩,只怕殿下哀伤,神思恍惚,要不还是小的去帮衬一把。”
    方醒坐在侧面,头顶是树荫,吹着风,很是舒爽。
    他看了一眼小吏,说道:“殿下即将出海,这不是祭奠帝王,而是在告别祖父祖母。”
    小吏讪讪的道:“是是是,小的却是糊涂了。”
    一行人就坐在门外,等看到有人上来时,小吏就跑过去问了问,回来禀告道:“伯爷,有个道人,说是今日乃开天辟地,所以来看看。”
    开天辟地?
    方醒抬眼看去,就见一个道人站在不远处,姿态随意,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
    道人稽首,然后近前道:“当年营建孝陵时定下了七星之局,有人说大明当能有三百年天下,有人说只有一百年不到,被斩首,兴和伯可以为然否?”
    方醒冷冷的道:“无稽之谈!”
    道人脚下飞快的在地上点了七下,说道:“从下马坊开始,大金门,棂星门,玉龙桥……一直到宝城,正是七星走向……”
    “文皇帝登基后继续修建,眼看着就要完工,突然却地下涌泉,工匠惶然,不敢再动。”
    这些人都听呆了,特别是那个小吏,更是在边上赞同着。
    “小的虽然才来没两年,可经常走,也知道是七星的布局。”
    “你是怎么上来的?”
    方醒的问话让道人有些诧异,小吏这才想起这个问题,就喝道:“哪来的野道士,居然也敢来这里行骗。”
    道士稽首道:“贫道见野,却不是野道士,贫道每三年来孝陵查看一次,原先的驸马都知道。”
    小吏闻言就急匆匆的往外跑。
    “见野?这个名字有些怪。”
    方醒点点头,说道:“你想告诉本伯什么?”
    道人说道:“当年营建孝陵时,有人说国运不足百年。”
    “不可能。”
    方醒森然道:“妖言惑众,本伯现在只想斩下你的脑袋,想来太祖高皇帝会非常欢喜。”
    家丁们缓缓围住了道士,辛老七更是盯住了道士的肩膀,一旦动手,他要先挡在道士和方醒之间。
    道士并未慌张,看了一眼辛老七后,说道:“为何不能?”
    方醒冷冷的看着他,决定把这个骗子带到华州去,好歹让那些移民也有个心灵寄托。
    就算没有我,大明的国运也有差不多三百年,何来的不足百年?
    “你想去华州还是奴儿干都司?”
    方醒淡淡的问道。
    道士微微昂首,看着前方说道:“若非靖难,大明国运不足百年!”
    方醒微微抬眼,皱眉道:“你说建文吗?”
    道士点头道:“若是建文一朝稳固,大明终究国运短暂,幸而文皇帝起兵……”
    “亡于谁?”
    “北方异族!”
    方醒指指自己边上的台阶,道士轻松坐下。
    “你多大了?”
    道士看着须发乌黑,脸上压根就看不到皱纹,估摸着该有五十岁左右。
    道士想了想,很困难的模样。
    “贫道……当年营建孝陵时,贫道好像是二十六吧。”
    方醒算了一下,然后骇然看向辛老七。
    辛老七一直在盯着道士,闻言微微点头,表示这话应该不假。
    “七十多了?”
    能让辛老七如临大敌的居然是个七十多岁的老道士,这让方醒有些震惊。
    “老爷,他的手。”
    方醒仔细看去,就见道士的手背上青筋直冒,经脉凸显,并且老人斑很多。
    这就是老人的手。
    道士看看自己的手,笑道:“当年文皇帝继续营建孝陵,泉水喷涌,工匠骇然,贫道建言需大工方能让太祖高皇帝安心,于是文皇帝就令人在阳山取石为碑,就在太祖高皇帝的眼下,数万人每日忙碌,这便是王朝气象,人心可用,于是泉水止,再无异象。然后贫道的手就成了这样,幸而营造之后,王朝气运充足,这才没有蔓延,否则贫道早已变为枯骨。”
    最快更新 www。

第2489章 朱高煦的故人
    阳山位于金陵城外,那里有一片石场。
    就在朱棣登基之后,这里就被人淹没了。
    新帝登基,令人为太祖高皇帝营建神功圣德碑。
    皇帝的旨意很严厉,所有民夫都要用心开凿,甚至还规定了每日必须要上交的石屑数量。
    但是随着孝陵施工的顺利进行,一年半后,阳山工程提前结束,那巨大的基座和石碑,以及碑额,都被遗弃在阳山。
    那庞大的石料大抵是世间前所未有的,每一个见到的人无不感到震撼。
    一旦这碑石被立起来,那就是世界奇迹。
    可这一切终究还是变成了废弃物,默默躺在那里,和几十公里外的钟山遥遥相望。
    这个工程确实是让方醒迷惑不解,说收买人心吧,也用不着那么大的规模,朱棣不傻,会用别的方式。
    那是什么?
    他看了一眼道士,说道:“国运非陵寝能定,道长此言差矣。”
    如果大明的国运是孝陵决定的,那方醒觉得太祖高皇帝会留下遗言,表示愿意随时更换自己的阴宅。
    见野微微点头道:“人地皆有,所谓国运,大抵就是朝中说的大势。大势如潮,逆者粉身碎骨!”
    方醒微微一笑,问道:“那您先前所说的变化是什么意思?”
    见野突然对辛老七说道:“贫道说的这些话你等最好别听。”
    辛老七木然,家丁们压根不理。
    见野笑了笑,说道:“不听啊!那这就是命了。”
    方醒淡淡的道:“本伯在此,什么命都是扯淡!”
    大明因我的到来而变,什么两百多年国运,我要的是大明永昌!
    见野从地上捡起一蓬松针,松针青绿,不知为何会掉落下来。
    “当年推演大明的国运,死三人。”
    见野看着方醒,认真的道:“皇室不会平而无故的宠信道家,若是可以,他们也能把佛家抬起来,和道家打擂台,而不是目前这样,让道家独大。”
    方醒摇摇头,觉得不可信。
    他冷冷的道:“别装神弄鬼,大明的国运靠的是君臣齐心,靠的是百业兴旺,人尽其责,而不是什么推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