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有交趾的粮食作为补充,那么南方的日子会好过不少。
    可朱高炽却没看到方醒那眼中的异样。
    什么补充粮食,那只是手段,方醒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这些。
    论富庶,大明唯有南方,可目前南方的手工业并不算发达!
    我要让南方人把织机架起来,我要让他们主动去寻求提高生产效率!
    利益才是最佳的驱动力啊!
    到了那时,所谓的君子不言利就会成为一个笑话,开海禁的呼声会压倒那些保守派、既得利益者。
    这才是方醒心中的发展开端!
    朱高炽想起那白花花的大米流入大明,此后南方诸省再也不会发牢骚,说什么整个大明都是南方在养着。
    “你且自便,本宫去父皇那里看看。”
    同样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朱高炽坐不住了。
    交趾原本是大明无意中得到的地方,而且叛乱不断,所以没谁会想着从那个号称是‘蛮夷之地’、‘瘴疠横行’的地方得到什么好处。
    不然的话,就凭着马骐的横征暴敛,朱棣绝对会拿他来开刀。
    回到家中,方醒去看了书院的建设情况。
    赵永安得意洋洋的指着那些已经完工的瓦房道:“伯爷,小的速度怎么样?”
    方醒不屑的道:“这么久才建好这些瓦房,难道你还想我夸夸你?”
    赵永安面不改色的道:“伯爷,若不是您要求高,早就完事了。”
    “围墙马上着手。”
    速度快的原因是方醒舍得给工期钱,所以赵永安也舍得多请人来干活。
    从方家庄,也就是侧面进去,左边就是大食堂,而右边则是工坊,也就是实验室。
    走在田野中间,再往前,右边一排就是教室,教室前面就是操场。
    方醒最后去了住宿区看了看,由于要求简单,所以那一个个院子看着小巧玲珑的,只是缺少了些绿色的点缀,看着没有生气。
    赵永安察言观色,心中一喜,就道:“伯爷,要不小的去移些花树来?”
    方醒斜睨了他一眼,似笑非笑的道:“不必了,这是书院,不是花园,到时候我叫人到山上挖些树木藤蔓就够了。”
    赵永安的最先报价里就含有这些,只是方醒一看到价格,马上就把这些项目划掉了。
    至于围墙,方醒本是不想搞的,可想到以后会有些重要的东西存放在工坊里,被偷了更麻烦,这才忍痛加了上去。
    不过围墙主要是围住书院的区域,外围的那些田地就不必了。
    方醒慢慢的溜达到了边缘地带,抬眼就看到了隔壁的那个华小小正在指挥人往外拉树苗。
    华小小转身看到方醒,就爽快的道:“兴和伯,你家要树苗吗?”
    树苗?
    这个可以有啊!便宜!
    方醒小心翼翼的试探道:“价钱如何?桃李可有?”
    华小小得意的皱了皱鼻子,熟稔的道:“你家的书院无需搬运,价钱可以比外卖的便宜些,你可以去问问再来买。”
    方醒的视线避开那双大长腿,觉得这样更划算些,于是就有些意动了。
    “你且等着,回头我叫人来交涉。”
    在大明抛头露面,还做买卖的小姑娘有,但很少。
    而作为侯爵后裔的华小小这种几乎是找不到。

第465章 莽撞的朱瞻基,无畏的方德华
    伴随着春风,春闱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听说兴和伯的知行书院开了?”
    “嗯,听人说好像是今日开学。”
    “啧啧!那兴和伯可是瞒得够紧的,居然今天才放出夏先生任教的消息。”
    “听说知行书院教授儒学的时间只有两成,就算是夏先生在那,一般人也不敢去啊!”
    “真的?那可真是太……离经叛道了,到时候那些学生估摸着会悔青了肠子吧!”
    两个书生在吃早餐,边吃边扯八卦,边上一个闲汉指着外面的一队人马说道:“太孙殿下这是要出城吗?”
    这里靠近聚宝门,所以大家一听都凑过去看热闹。
    那两个书生面面相觑的,其中一个的眼睛一亮,“知行书院难道是殿下的……”
    另一人遗憾的道:“对呀!怎地都没人想到殿下在其中的作用呢?”
    而胡广也接到了消息,他阴着脸道:“陛下难道也不管太孙胡闹吗?”
    杨荣在边上苦笑着,知道胡广这是影射朱瞻基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胡广猛的起身,自言自语道:“不行,本官得去陛下那里分说分说。”
    一片田地的中间,此时那些工匠正在砌围墙,整个书院区域看着很是简陋。
    三十九名学生看到这等冷清的景象,不禁在操场上有些愣住了。
    方醒就站在操场边上的高台上,看到朱瞻基打马过来,就对身边的黄钟点点头。
    “殿下万安!”
    这一声呼喊吓得那些不知情的学生们都心惊不已。
    “此后在书院内免礼!”
    朱瞻基大步上了台子,对方醒笑道:“德华兄,今日第一天,小弟来迟了。”
    方醒点点头,两人站在上面,看着下面稀稀拉拉的三十九名学生,朱瞻基低声道:“德华兄,不是五十多人吗?”
    方醒淡淡的道:“被其它书院拉走了十二人。”
    此时那些学生看到太孙居然来了,心中的疑虑早就烟消云散,兴奋的不能自已。
    不能科举的疑虑依然存在,可有朱瞻基在,那么大家的未来起码不会没有保障。
    这些学生大多都是寒门子弟,能见到皇太孙就觉得祖坟冒青烟了,更何况看朱瞻基那架势还准备讲话。
    “说几句吧。”
    方醒退到后面,负手而立,心中却是很不平静。
    下面的这三十九人将会是他的第一批试验田,只要成功,那么新学将会在大明扎下根基。
    朱瞻基的套话已经说到了尾声,方醒许久都不曾参加这种仪式了,倒是听得津津有味的。
    “……你等当勉励好学,此处有你等从未知晓的学识,那便是方学!”
    方醒瞪大了眼睛,解缙在后面也是一怔,而田秀才已经是想跪了。
    在大明谁敢用自己的姓氏冠名自己的学说?目前好像是没有吧?
    而下面的学生们更是懵逼,如果讲话的不是朱瞻基,估摸着都有人要质问了。
    方学?好大的题目!
    这其中就数解缙的感受最为复杂,他知道朱瞻基这话绝对没有事先和方醒沟通过,那这代表着什么?
    殿下啊!你这可真是莽撞了!
    而方醒则是一愣之后,就把那些担忧抛到了一边。
    难道大明就只能有儒家吗?
    难道大明只能靠着八股文来决定谁能当官、谁能享受各种特权吗?
    朱瞻基已经讲完了,他有些忐忑的瞟了方醒一眼。
    方醒对着他颔首示意,微微一笑后走到了前面。
    下面的学生们在成功被录取后,哪怕再放心,可家人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去了解了方醒这个人。
    军功封爵,在这个年纪没人能比方醒更出色了。
    可在文事上却被人诟病不已。
    少时人称神童,科举场上春风得意,等方鸿渐被牵连进大案中后,这条路就断了。
    可接下来这位伯爷居然改弦易辙了,从此在杂学的道路上开始了义无反顾的狂奔。
    在独尊儒学的大明,按理这等人就该是过街的老鼠。
    可谁曾想到,这货居然用杂学把朱瞻基给迷惑了,从此大明的未来继承人就成了他的铁杆支持者。
    而今天由朱瞻基亲口说出‘方学’二字,在场的人都可以肯定,一场风暴正在积蓄能量中。
    方醒看着下方那些表情各异的学生,缓缓的道:“作为山长,我欢迎大家来到知行书院。”
    “知行!”
    方醒笑了笑,心中默默的道了声歉,然后说道:“这名字蕴含着我对大家的希望,我希望大家能做到以下三点。”
    解缙抛掉了纠结,仔细听着。
    田秀才眨着眼睛,看着方醒的背影,心中有些嘀咕。
    “第一是先知后行,我不希望大家变成无知者无畏的那种愣头青!第二就是边知边行,学而用之,这才是正确的求学之道!”
    在场的人都在思索着这两句话,想起不少文官只懂文章诗词,对民生纯属一窍不通。
    关键是这些文官他们根本就不懂牧民之道,只知道从那些圣人教诲中去寻觅答案,结果十个里面有一个能磨砺出来就算是不错了。
    可百姓就应该做你文官的磨刀石、试验田吗?
    而学而用之,这话里的含义可就深了。
    解缙的表情有些纠结,他听出了里面的含义。
    你儒学能学了就能用吗?
    不能吧?
    最多只能用在打嘴炮上面,把圣人的一句话掰开揉碎的辩论,但圣人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否有这些含义,估摸着他自己也不清楚。
    田秀才已经是大汗淋漓,他是农家子弟,靠着父兄的支持才走到了今天。
    可方醒的话里直指儒学的痛处,这让他纠结万分。
    我应该要勇敢的站出来,和他辩驳一番才对啊!
    儒学的既得利益者田秀才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那边的方醒继续在阐述着自己的治学思想。
    “第三就是知而必行!”
    方醒说话的节奏不快,可咬字清晰,声音清朗。
    “知而必行,我不奢望大家都做文山公,可在此我勉励大家都能知而必行,乃至于知行合一……”
    看到大家都茫然不解,只有解缙几人面露讶色,方醒轻叹一声,觉得自己把这玩意儿往方法论上靠,真是再正确不过了。随即他对着侧面台阶下招招手。
    马苏捧着一张纸上来了。
    这等归于哲学范畴、含有一些佛理的理论对于这些学生们太过晦涩,连解缙都有些懵,所以方醒懒得把那四句话放出来,干脆直接搞启蒙班的训导好了。
    马苏捧着纸大声的念道:“弟子规……”
    解缙看到方醒退过来,就低声道:“德华,你刚才的话中似有未尽之意,给老夫说说。”
    方醒低声回答道:“不说了,不然我担心您会钻牛角尖。”
    这玩意儿每个人的理解角度不同,方醒担心解缙真要是钻进去了,弄不好会更加的肆无忌惮。
    我本善良,你奈何?
    解缙在这里牙痒痒,而马苏的声音在持续着……
    “衣贵洁,不贵华……”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小人进,百事坏!”
    马苏把纸卷好,转过来恭恭敬敬的递还给了方醒。

第466章 且等风云骤起
    当马苏读完之后,方醒微微颔首,说道:“下面各自回到课堂里,稍后开课!”
    其实方醒本不想把弟子规拿出来的,不是说孝悌不好,可他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小小年纪就变成个小大人。
    不过这也是一种‘学术正确’,如果没有这个弟子规,学生的家长大概只是信服于朱瞻基的存在。
    第一课,方醒给学生们讲解了学科的设立理由。
    “你们的运气不错,儒学的总教授是前大学士,解先生。”
    果然,听说儒学总教授就是解缙后,下面知道这位前大佬的学生们都两眼放光,盯着站在边上的解缙不放。
    方醒干咳一声道:“儒学基础教授是田先生。”
    田秀才还在纠结着方醒对儒家的态度,闻言只是干巴巴的笑了笑。
    “而后就是数学,大家应该都对此有些了解了。”
    在决定要来知行书院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