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5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院的学生课程繁杂,天文地理都在学,更不用说物理数学这等主课。
    “老师,弟子愿意去!”
    新生自然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没这个资格去。
    老生中岳保国和袁冲太小,不可能去,那么就只剩下了李嘉和李二毛。
    两人几乎是同时起身,然后相对一笑。
    岳保国不服气的道:“老师,弟子当年就从过军!”
    马苏说道:“你还小,目前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坐下吧。”
    坐下后,边上的袁冲得意的道:“你比我还小呢!我都去不了,你那是白日做梦!”
    方醒看看两个学生,有些难以取舍。
    李嘉在书院中从来都是不显山露水,性格沉稳。
    而李二毛是后发先至,学习刻苦,而且吃苦耐劳。
    李嘉笑道:“山长,二毛的年纪不小了,该成亲了!”
    你好毒!
    李二毛瞪了李嘉一眼,振振有词的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山长,弟子愿意回来再成亲!”
    方醒想了想,拿着黑板擦在讲台上转动了一下,结果偏左。
    “李二毛去!不过先回家问问你母亲的意见,若是不允,不许强求!更不许和自己的母亲发火!”
    黑板擦的动向很清晰,偏向了左边的李二毛。
    李嘉遗憾的坐下,他的愿望就是从军,他的偶像就是霍骠姚!
    ……
    李二毛马上赶回家中,周氏急忙问道:“二毛,这不是上课时间吗?你怎地回来了?”
    “娘!”
    李二毛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吓得周氏赶紧去扶他。
    “这是怎么了?可是触怒了教授们吗?那没事,娘去给赔礼……”
    李二毛垂首道:“娘,书院要有一个人跟随大军去缅甸,孩儿已经……报名了。孩儿不孝,请母亲责罚。”
    周氏楞了一下,退后几步,擦擦眼睛道:“你这孩子,这可是好事,书院里不是说了吗,读几十遍书也赶不上出去一次,娘还不老呢!在书院里有吃有喝的,生病了也有人照管,你只管去就是了。”
    李二毛膝行过去,抱着周氏的腿大哭道:“母亲,孩儿不孝啊!”
    多年来,这对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一下子要离开,那种感觉很煎熬。
    周氏摸着他的头顶道:“二毛,你常说男儿志在四方,娘怎会拖住你的后腿……”
    ……
    方政再次进宫,和朱棣密谈。
    “黔国公不会随军,你只管缓缓而行,记住了,不可轻敌,否则你身死事小,坏了大明的大事,你可知道里面的厉害?!”
    朱棣指着地图道:“去了缅甸那边,软硬皆施,愿意投靠大明的土司……征召军士,意图不轨的,全数拿下,送去修路!”
    “至于榜葛剌……”
    榜葛剌虽然欺骗过朱棣,可以前好歹也是经常进贡(占便宜)的国家,若是攻打,那……
    方政一个激灵,马上表态道:“陛下,缅甸和榜葛剌交界,听说那边民风彪悍,臣万万不敢坠了大明的威名。”
    朱棣满意的点点头,这话若是从他的嘴里说出来,文人们少不了要腹诽他‘穷兵黩武,攻伐藩属国。’。
    “陛下,臣请兴和伯派一个学生跟随而去,恳请陛下恩准。”
    朱棣抚须道:“他倒是舍得了?那便罢了,给那个学生一个将仕郎,方便在军中行走。”
    将仕郎是散官,级别正九品,算是初入仕途吧。
    可李二毛是书院的学生,也是书院第一个得授官职的学生,这个意义非同凡响。
    方政不知道这里面的关窍,只觉得朱棣也太小气了些。
    “兴和伯还说要给大军准备一些防治蚊虫叮咬的东西。”
    “什么东西?”
    ……
    “高度酒精,不过这只能消毒,有一种配方倒是能有些驱蚊的效果,不过效果估计不大明显,咱们双管齐下吧!”
    厨房的外面堆着许多酒坛子,方醒在指挥人蒸馏。
    “老爷,这等法子倒是有人用过,只是喝的人不多。”
    大明目前流行的是酿造酒,蒸馏酒是下等人才喝的,所以花娘不知道方醒究竟是要干啥。
    “消毒的东西!”
    李二毛来了,雾气蒸腾的厨房里弥漫着刺鼻的酒精味道,他赶紧退出去。
    方醒交代道:“你记住这种法子,若是用光了酒精,就因地制宜的去弄出来。”
    酿酒不难,蒸馏也不难,随便找家酒坊就能弄出来。
    “我会让朱芳那边打造些喷水雾的东西出来,到时候对着喷,看看能不能杀灭蚊虫。还有,弄些大料,到时候煮水洗澡,也能防止蚊虫。”
    酒精的用途太广泛了,不管是泡药防治蚊虫,还是用于外伤消毒,都是利器。
    “加些薄荷叶,青蒿和艾草,泡酒灭蚊!不够就加水熬制。”
    想起前世看电视,缅甸那边的蚊子就像是黑云般的冲过来,方醒就觉得有必要加强方政所部的防蚊措施。
    “德华在忙呢!”
    方政从宫中出来没回家,而是第一时间来到了方家。
    蒸馏的酒度数不低,方醒从药店弄了些艾叶,捣碎后放在里面,然后伸舌头舔了一下,辣的不行。
    “喝酒可以防瘴气,你也来一口。”
    方醒在小酒杯里倒了大约一钱酒,递给了方政。
    方政酒量好,豪爽的干了,然后面红耳赤的干咳着。
    “好烈的酒!”

第1004章 为官之道
    方醒说酒精能消毒,艾叶能熏蚊子,还能泡酒喝,于是方政就上了奏章。
    大明此时并不缺乏粮食,而且方醒说土豆也行,可朱棣却舍不得,都给了粮食。
    至于艾叶,这个可以一路调集,不差货!
    只是允许军中喝酒,这一条被人批驳的体无完肤,最后方政只得把方醒给拽上。
    方醒很惆怅,觉得这些人是食古不化。
    “兴和伯,军中怎可饮酒?若是误事了算谁的?”
    吕震最近有些沉默,可对上方醒他从来都不缺乏战斗力!
    连几位军中宿将都对允许饮酒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方醒这是在出幺蛾子。
    方醒说道:“陛下,其实在福/建那边就有喝酒防治瘴气的法子,而且加了些药材之后,能有效的治疗水土不服,这一点臣已经请教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医生,若是不信,可以让御医来看看方子。”
    朱棣点点头,方子马上就被送去了太医院。
    “饮酒,但不是醉酒,这一点臣给方大人交代过,还有,大蒜也得多带些去,那玩意儿多吃些,蚊虫不叮。”
    “臭也臭死了!”
    有人嘀咕道,马上就引起了共鸣。
    大家都是官场中人,你要吃几瓣大蒜去衙门,铁定被人嫌弃。如果你去和上官禀告事务的时候……张嘴就是一股子味道,呵呵!
    方醒笑呵呵的道:“大蒜能杀灭细小的虫子,在疫病多发地区是最好的食物。”
    “兴和伯还懂歧黄之术?”
    有人提出异议,结果老金忠出来瞪着他道:“兴和伯当然懂医术,老夫见过!”
    老家伙作保,谁敢不信?!
    “我就爱吃大蒜,每次吃面条都得配上。”
    夏元吉也表明了自己是大蒜粉丝的身份,朱棣下意识的皱皱眉,想必曾经被他熏过。
    缅甸的攻伐在不少人看来毫无用处,拿了那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回来能干啥?
    “陛下,缅甸那地方……无用啊!”有人就问道。
    “大明需要更多的出海口。”
    朱棣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让人心惊。
    大明什么时候对出海口那么渴望了?
    而且还是攻伐邻邦,这个……
    可谁敢说?至少现在缅甸是属于土司管理,也就是说,缅甸算是半个大明的地盘,朱棣说要去占领了,彻底拉到大明来,谁敢有异议?
    等御医亲自跑来,说是这个方子早已有之后,啥问题都没有了。
    “都去准备准备吧,及早出发。”
    ……
    出了大殿,夏元吉有些不解的问方醒:“大明在琼州府,还有廉州府的地方不就是海边吗?为何还要劳师远征的去打缅甸?”
    朱棣并未把自己的战略考量告诉群臣,知道的也就是那几个人。
    方醒满口胡柴的道:“那边听说有宝贝,和玉石差不多的宝贝,拿下来之后,大明可就发达了,夏大人,到时候你出门腰杆子可就挺了!”
    夏元吉叹息道:“你就骗本官吧,走了,那方政此刻必然在户部等着本官呢!有的是官司要打。”
    军队开拔,钱粮都要户部运筹,夏元吉有的忙了。
    而方醒也没走成,有太监追来把他抓了回去。
    “陛下。”
    朱棣神色有些疲惫,案几下有个熏炉,看来风湿病又犯了。
    “陛下,那蛇酒您喝了吗?”
    朱棣嗯了一声,皱眉道:“那蛇酒呢?”
    合着你没喝呀!
    大太监说道:“陛下,那蛇酒也跟着搬到了这边,您现在要喝吗?”
    朱棣点点头道:“来一小杯,以后记得提醒朕,每日喝一小杯。”
    大太监惶恐的应了,亲自去要蛇酒。
    “书院的学生你认为如何?可堪大用?”
    朱棣想起了蛇酒心情大好,语气也轻松了些。
    方醒毫不犹豫的说道:“陛下,书院的学生,如果说是从金陵就开始学的,那么出来可以任职九品官,臣以为没有问题。但臣不希望这样。”
    “为何?”
    对书院的规矩,朱棣了解了一些,所以才对方醒要求书院的学生如果要走宦途,必须要从小吏开始干起的规矩感到有些不解。
    儒生中举,出来的地位很牛笔,一甲就不用说了。目前因为大明新增加的地盘不少,所以考出来的进士不愁没官做。
    最低七八品啊!
    朱棣饶有兴趣的问道。
    “呃……”
    方醒想了想:“陛下,臣以为不管是儒学还是科学,刚出来的学生都是一群愣头青,并不足以独当一面。而且……”
    “而且什么?”
    朱棣对这个话题很有兴趣,就让人给方醒泡了杯茶。
    在朱棣这里有茶喝,可是极高的待遇。方醒接过茶,沉吟道:“陛下,书院的学生虽然学了许多东西,实践也有,可臣以为,若是想为官,首先得要从小吏做起。”
    “不做小吏,没有这个磨砺的过程,就像是进士,不为一甲就是庶吉士,剩下的分到各部观政。最后出来的,不少都留在京城任职,有的直接出京就当上了县令。”
    “陛下。”
    方醒诚恳的道:“这些人懂什么?能干些什么?庶吉士和观政是好,太祖高皇帝这一点高瞻远瞩,看透了那些进士徒有其表的本质。可观政之后真能干好一个县令?真能在各部干好?”
    考中进士,差不多一辈子的铁饭碗就稳妥了,剩下的就得看你的能力和背景,缺一不可。
    这里的能力不但指个人的工作能力,还有你长袖善舞的能力!
    所以后面就催生了无数的‘党’:乡党、同年党、同科党、师生党……
    “县令者,管辖一县之地,一县之民生……”
    大太监端着一个小酒杯进来了,朱棣微微摇头,他就走到边上,没有打扰方醒的思路。
    “你连下面的小吏是怎么行事的都不知道,你连下面的百姓在想什么都不知道,你连怎么振兴本县都不知道……这等人如何施政?”
    方醒目光炯炯的道:“陛下,臣不怕得罪那些文人,不从小吏做起,这官就做不稳当!这官就做的让人着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