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该给自己的汽车注册一个固定的商标了。
    叫南湾是肯定不行的,太土格局也太小,一听一看就有点小家子气。
    叫华光也不好,华光是电子方面的专用,不能掺和到汽车上。
    叫熊猫似乎也不合适。
    万峰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回家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说给栾凤和张璇听。
    今天栾凤又跑来了,当然噱头是看儿子,她现在就是打着看儿子的旗号赖着不走。
    “叫峰凤!”栾凤张嘴就来。
    “滚!那是服装!用一个服装命名轿车像话吗?”
    “那用重洋的名字怎么样?”张璇提议。
    重洋汽车?重洋汽车?
    万峰念叨了两遍感觉不满意,这个名字做一个子品牌还可以。
    “算了,等明天让厂里的人去讨论吧。我说你这几乎等于天天来,咱们这离婚到底还算数不?”
    “咋了!耽误你和张璇俩黏糊了?我来看我儿子不行呀?”
    “姐!咋又弄我头上了,我现在和万峰还没开始恋爱呢!让你这么一说好像我们住一起了一样。”
    “哎呀!又想当啥又想立啥来着?好像你们没住一起一样,过来我看看肚子鼓没鼓?”
    这个当然是不能给人看的。
    “那不是在家里吗?在外面我们还像什么事儿没有一样呢。”
    在将威人的眼里万峰和张璇只是有点苗头,两人还没公开呢,当然要拿出一副我们是正常关系的样子。
    “你俩就装吧,不知道要装到什么时候,干脆你俩手挽手到大街上走一圈亮明了不就完了。”
    栾凤的思想永远是简单粗暴,应该把她送毛子那边待些日子。
    其实万峰和张璇公开也不算什么事儿,万峰离婚张璇未婚,两人走到一起很正常。
    “要不五一你们就办办得了呗?”
    万峰一翻白眼:“我们结婚你跟着急什么?”
    “废话!早一天结婚张璇就早一天生孩子,我不就可以早一天回来了吗!”
    “那也不能你们急呀!三月十七号离婚,我五一结婚!人家以为我是登徒子呢。”
    “你以为你不是登徒子呀?”栾凤凤眼一瞪。
    “切!我要是登徒子最起码能领十个老婆回来。”
    “敢!”栾凤和张璇几乎异口同声地吼到。
    万峰心累地一头倒在床上。
    万重洋爬了过来也和万峰一样仰面朝天躺着,两人的姿势一模一样,把栾凤和张璇逗笑了。
    “儿子是不是该送幼儿班去了?”
    “啊?”万峰噌做了起来。
    “咱儿子多大就往幼儿班送?”
    “你说多大了,都虚五岁了。”
    万峰松了一口气,一头又倒回去了:“才五虚岁呀,来得及,再在家半年,九月份的时候送去也不晚。”

第2123章 心里都有火
    吃完晚饭万峰躺在床上看北辽新闻。
    只要晚上在家,央视新闻和本地新闻他都是要看的。
    不但看还得理解。
    别看新闻联播都是光华和依梦就力主停止发动机的出售,怕出现摩托车发动机这种一窝蜂上马的乱象。
    他们担心的也不无道理,以前没有多少厂家造车是因为弄不到发动机。
    现在有了发动机车企还不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会极大地扰乱车市的秩序。
    至于目录那东西通过私下里的买卖是可以弄到的。
    有很多当初登记的时候有了目录却没有造车能力的企业就靠倒卖目录过日子呢。
    他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万峰也就没再坚持。
    但是现在他必须要坚持了。
    南湾汽车和南湾微车两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都集中在南湾集团的会议室里。
    “昨天晚上北辽新闻有谁看了?”
    万峰环顾了一下在座的十几个人问道。
    没有人回答。
    “看看!我告诉你们晚上闲着没事儿多看看新闻联播,不管是央视的还是地方的。昨天晚上的省台播出了一个新闻,日笨三菱在龙江和咱们省建了两个汽油发动机厂,将生产从1。3l到2。4l一共六款发动机,大家发表一下意见吧。”
    “万总!三菱的发动机是供应给谁的?”问话的是滚福来。
    “三菱自己不做车就是卖发动机,当然是谁要卖给谁了。”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你们不说话了?那我可要说了,不知道现在还有人反对我卖发动机吗?”
    依然没人回答。
    “既然你们都不说话那我可做决定了,从明天开始开放所有的汽油发动机,对外敞开供应,告诉红崖动力增加产量,能生产多少就给我做多少出来。”
    既然日笨人要来卖了,那还不如自己卖你,一台发动机怎么也还有几千元的利润,卖三台发动机就等于一辆车的利润,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市场被日笨人占去。
    南湾现在有378、468、478、479四款发动机,分别对应1。0以下、1。3l1。6l和1。8l四个类别,先堵上一点算一点。
    “这是第一个事儿,第二个事儿是我们要开发2。0到2。4排量的汽油机和2。0t的柴油机。”
    “万总!我们要专门研究一款2。0t的柴油机?”负责柴油机研发的藏军官问。
    “我们下一步要研发suv,当然需要柴油发动机,我这边就安排人开始设计了,别车设计完了你的发动机还连个影儿都没有,好好干,奖金大大滴。”
    藏军官笑了。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就散会。”
    万峰对开会可没什么瘾,事情说完就解散,瞎啰嗦啥。
    “万总!大卡车的生产线仪器那边做好了没有?”走出会议室文光华问道。
    万峰摇头:“我看够呛,要不你去看看,催催关海。”
    万峰从布置完任务就没忍心去看关海遭罪,实在是担心他熬出白头发。
    文光华没这种担心,突突地跑过去了,到那里一看连个生产线影子都没有。
    文光华心里就火刺棱的,他这边还有三十多台五轴连个影子都没做出来,到年底如果没有流水线眼望是完成不了,可是这里连个生产线毛他都没看着。
    文光华上火,关海还上火呢。
    “文工!你冲谁发火呀?我还不知道找谁发火呢?那种生产线你知道多难做吗?万总说要模块化,我就整明白这模块化就用了好几天。你还冲我火,看到那厕所没有?到厕所里把火发完了再回来说话,否则没人搭理你,爱找谁找谁去。”

第2124章 红崖动力的烦恼
    关海有理由发光华一听转怒为笑,有时间就行呀,就怕你没有时间限制。
    有时间就证明有希望,三四个月这不是问题。
    再过三四个月也不过才七八月,完全来的及。
    这也不能怪他急眼,二十辆六轴大卡全凭手工制造现在才交工了八辆。
    这还有十二辆,按照这个速度到年底能把六轴交工就不错了。
    南湾汽车可不是专门生产六轴的企业,总不能把别的车停了专门鼓捣它吧?
    还有三十辆五轴的这还一辆没造呢。
    没先进的柔性自动线,别说年底就是明年他都完不成任务。
    现在有了盼头,文光华也就笑呵呵地打道回府了。
    因纳河皮卡分厂的所有工程都结束了,正式开工开始恢复生产皮卡。
    南湾微汽这边皮卡的产能老固定在十万的年产量上,这几年就没变动过。
    现在反而还没有西湾的皮卡产量大了。
    西湾现在可是有生产十五万台的能力。
    南湾的皮卡主要供应黄河以北地区,西湾供应长江以南且兼顾出口,去年底今年初又上了一条五万台产能的线。
    这是因为巨创贸易拓展营业范围后带来的变化。
    巨创贸易听取了万峰的建议,他们在一朗的办事处经过年前和年后这一段时间的运作,在一朗找到了两家有背景的合作伙伴,达成了皮卡和微轿出口的协议。
    第一批发往一朗的五百辆皮卡和五百辆熊猫已经在上过月启运,经过近一个月的跋涉已经到达了一朗。
    就在上个月底在一朗开始了发售。
    一朗从两一战争起就受到西方的经济制裁,一直到今天也没有缓和的迹象,它们的经济也就停留在了八十年代的水平。
    现在如果有人漫步在一朗街头,绝对会有一种在看十几年前影展的感觉。
    那些在八十年代堪称耀眼的楼房现在已经显得无比陈旧。
    那些在八十年代最先进的汽车以现在的眼光看仿佛古董。
    正是因为制裁,西方生产的东西都不卖给一朗,这让一朗的社会没有了更新换代的条件。
    尤其那些轿车,在一朗的城市和乡村,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
    如果谁有收集老爷车的爱好,到一朗去,那里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
    因此,南湾的皮卡和熊猫车在一朗一出现,对一朗人来说产生了足够的震撼。
    新潮的造型,一些虽然在国际上不算先进但在一朗却足够领先的技术,而且售价也在一朗人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因此第一批各五百辆车在一朗一露面,在短短三天时间就销售一空。
    第一批车试水成功,巨创贸易的信心大受鼓舞。
    第二批的采购量立刻大幅度增加,在西湾厂装船了一千辆皮卡和微面。
    在渤海港装了一千辆熊猫和清风。
    这些车分别装在两艘滚装船上再次奔向一朗。
    同时,巨创贸易也开始把汽车运进了鼓巴。
    这也在南湾没有扩大皮卡生产而西湾扩大皮卡产能的原因。
    万峰在颁布了开放发动机的指令后,除了红崖动力开始增加产能外,南湾发动机厂也增加了一倍自己的产能。
    四月十号,南湾皮卡的厂牌在因纳河之滨正式挂起,因纳河分厂正式开始生产营业。
    与此同时,红崖动力集团的因纳河分厂也在南湾皮卡旁边点燃了开工的鞭炮。
    两个企业同一天开始生产。
    这两个坐落于大英镇的企业为大英镇解决了几百人的就业问题,并且还在两个企业的大门前形成了一个新的集市,也算是有了一个小小的贸易循环圈,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可喜的变化。
    万峰和江洪国都出席了这两个企业的开业仪式。
    江洪国现在安装了假肢,已经不需要轮椅的帮助了,虽然走路没有正常人那么顺溜,但不留心的人也看不出他和常人有什么不同。
    在红崖,江洪国现在也是相当有牌面的人,走到红崖哪里那都是座上宾的存在。
    不过江洪国也有烦恼存在,红崖柴油机当初属于集体企业,他只是承包企业的所有权并不属于他。
    自从柴油机红火了以后,打它主意的也就大有人在了。
    一天到晚也是扯皮的事情不断。
    “我准备退休了,官场上牵扯了我太多的精力,反正我也到岁数了,我准备退休以后自己干。小万,你看怎么样?”
    万峰也知道红崖动力所有权的问题,如果这个企业臭了也就无人搭理了,但它红火了觊觎者自然会眼红。
    这些事情他又没法干涉。
    “可以!退休以后你和你儿子自己盖个厂房干发动机也行,我支持你。”
    反正红崖动力自己的产能也满足不了南湾集团的供应。
    南湾集团将来还会有很多信号的发动机推出,支持一个民营企业不是问题。
    前提是能保证质量就行。
    “今年下半年我就找地皮盖厂房,年底我就打报告离开,反正我岁数也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