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这一项就给他带来了超过万元的利润。
    由于有了电子制作方面的许可,他也可以放心大胆的山寨录音机了。
    从有许可到今天这一个多月竟然也销售出去三十多台,也带来两千多的利润,再加上服装厂的利润,他现在的资产有八万多了。
    这还不包括一些积压的人造棉。
    去年的滑雪衫销售数量在六百件左右,这其中张广垌占据了销售数量的三分之二。
    但是六百件滑雪衫仅仅用了两千多米人造棉,他手里还积压了四千多米的人造棉。
    今年冬天应该是够用了。

第四百九十章 小姨出嫁了
    接下来的日子万峰难得地清闲起来,服装送货什么的基本不用他了。
    电子方面的货物都由张广垌替他从渤海捎来的,也基本没啥操心的,他只需付张广垌捎货钱就完事。
    自从他用糖衣炮弹打倒了班主任于心,于心对他的管理也就流于形势了。
    但万峰也没再在学校干出过什么调皮捣蛋的事情,因为没人找他麻烦了,也很少请假旷课。
    他现在主要的精力就是做录音机,并且在琢磨买注塑机。
    虽然木头壳子的录音机音响效果好,但是从外表看是绝对不如那些一次成型的塑料壳子的,万峰打算买一台注塑机回来自己加工壳子。
    录音机可是会兴旺很多年的,会一直兴旺到九五年后影碟机出现。
    那怕影碟机出现了它也没马上退出历史舞台,直到影碟机普及后它在真正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和它一同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录像机。
    转眼之间就到了四月底,月底洼后一摆溜有两件事情:张闲的房子上梁和万峰的小姨结婚。
    张闲房子上梁的日子是四月二十四日,诸艳出嫁的日子是五一,隔了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里,东岭小南山成了洼后最喜庆的地方,一连两冲喜事都出现在这里。
    张闲的房子完全是按照万峰小姨的新房样式建立的,高大宽敞地方敞亮,两栋房子的造型几乎一模一样。
    都是红砖到顶的大瓦房。
    这倒让陈苍面带苦笑:“你们这样弄这是不让我活了,今年冬天我也翻新房子。”
    也确实,现在这山顶上一共三家,就他家的房子最破,这确实不好看了。
    看来当初给小姨造新房万峰这算是开了个不好的头,以后洼后再起新房要是不按照这个标准还好意思出门见人吗?
    不过也不算什么,在洼后只要不懒得腚沟子找人抬勤奋点,干一年盖一栋像样的新房应该不是什么大事儿,就算不能完全盖出来拉个筒慢慢收拾也轻而易举。
    陈文心及时站了出来:“爸,我贡献一百元。”
    这娘们不声不响都攒出一百元了?
    陈苍今年只要干到年底,挣三四百块钱不是问题,就算不用女儿的钱,房子拉个筒应该问题不大。
    陈苍要盖房子最低也得拉四间房,怎么也得给一个儿子住,他两个儿子有个五六年也该娶媳妇了,过几年他还得再盖一栋。
    张闲的父母是肖军开着拖拉机拉来的,同来的还有他黑礁公社方面的朋友连带郝青的父母。
    郝青的父母看到张闲盖的大房子时目瞪口呆,这房子就是拿到公认富裕的海边也是数一数二的。
    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这个在黑礁不着调的女婿到了将威后竟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另一个人,短短不到一年时间还盖出这么好的房子。
    郝青的小脸乐得像花儿一样,当初和张闲私奔的时候灰头土脸的,现在她的腰板可以直起来了。
    时辰到时上梁的鞭炮响起,扔完小馒头酒宴就开始了。
    虽然洼后所有的人和张闲都没有人情往来,但是大多数人家都来随了礼。
    整个小南山上喜气洋洋的。
    万峰和栾凤是各随各的一人随了十块钱的礼。
    按理说这个数目对万峰来说有点拿不出手,但是考虑到当时农村一块钱的礼金,他也不好随得太多。
    这回张闲和郝青可以光明正大地住在一起了,反正两人的结婚证都扯了,就是睡出第二代来也不犯法,就差一个仪式而已。
    张闲的新房上梁完毕,接下来就该讨论结婚的事情了。
    不过在他之前,五一这天就是万峰小姨出嫁的日子。
    小姨自己做了一身红衣服,头上戴着头花,在上午九点多钟还假惺惺地哭哭啼啼了好长时间。
    这让万峰非常的鄙视,她家到姥姥家最多有十分钟就走到了,哭个啥劲儿?
    万峰属于娘家戚也狐假虎威地跟着去了新房。
    其实当娘家戚是顶没意思的事儿,别人还可以翻箱倒柜的看看新郎都置办了什么家底,万峰却对这些完全没兴趣。
    坐在炕上就等着吃饭了,连外面的拜堂仪式他都没看。
    新娘入洞房后,酒宴就开始了。
    万峰和姥爷姥姥以及在远场的大舅坐一桌。
    大舅看到洼后这般变化也打算搬回来。
    娘家戚在中午酒席过后就得滚蛋,万峰就从小南山上滚到了栾凤家。
    五一是劳动节自然是要放假的,服装厂也放了两天假,栾凤的父亲喝完了喜酒在山顶和一帮老头缅怀过去,她母亲还在山顶帮忙刷盘子碗什么的。
    家里只有赶完礼回来的栾凤在家。
    “滚蛋,不是难看得也忍不住吗。”栾凤还惦记着那句话,要和某人斗争到底。
    “哎!今晚上把你里屋的窗户打开呗。”某人浑不在意,厚着脸皮说道。
    “干啥?”
    “我晚上来咱们热乎热乎。”
    “谁跟你热乎?你去找那难看的热乎去。”
    “有好看的谁找难看的呀,看我媳妇多漂亮。”
    “别臭美好不,谁是你媳妇了,混蛋!放手,我妈回来了!”
    骗谁呢?你妈在山顶帮忙呢。
    “好好,怕了你了,晚上我把窗户打开你偷偷地来,但是不许做出格的事情,你晚上不去闹洞房吗?”
    “鬼扯,有外甥去闹姨姨洞房的吗?你这是不是要害我呀?”
    “咯咯咯,反正你脸皮厚,你可以化个妆上去,说不定没人认出你。”
    这主意万峰是坚决不干的,化妆别人就不认识他了?他就是穿着马甲别人也照样认识他,当他缺心眼呀!
    小姨结婚闹洞房自然没万峰什么事儿,他连去都没去。
    不过晚上也没有去钻栾凤的屋子,他就那么一说,如果不被人看见也就稀里糊涂了,要是被人看见那就丢老人了。
    尽管栾凤傻老婆等野汉子般地等了半夜。
    第二天就又对万峰横眉冷对了。
    不过小姨终于出嫁了万峰还是非常高兴的,这回里间可属于他了。
    把自己的行李搬到里屋,终于拥有自己的隐秘空间了。
    大铁箱子也不用放在地上的架子上了,也被万峰搬到了炕上。
    这回干什么都方便了。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楼竣工
    五一过后是五四。
    洼后的大楼到底没赶上五一竣工,不过也没耽误多少。
    没赶上五一赶上五四了,反正都是好日子。
    五四这天上午,洼后所有的人都聚集在新竣工的大楼前,等待大楼启用的剪裁仪式。
    上午八点,在鞭炮声中,公社梁书记、将威大队的干部出席了剪彩仪式。
    剪彩仪式后,大队书记和公社梁书记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
    大楼剪彩这是个重要的事情,万峰因此留在家里凑热闹。
    此时他站在人群里,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地听了梁书记八股文似得发言。
    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决不动摇,什么要把改革进行到底的豪言壮语。
    发言完毕,梁书记带头走进了大楼内部,参观了大楼内各个楼层。
    不知他心里有何想法,现在公社政府都没住上大楼呢。
    按照万峰的吩咐,张海这时候狮子大开口了,要这个要那个。
    “一楼这是办公的地方,你看我们以前这些破桌子,都看不到本来的颜色了,公社怎么也得支持我们一些新的桌子椅子什么的吧?有沙发就更好了,当然暖壶水杯也得有吧。”
    “这是图书室,洼后社员们一天工作后晚上到这里学习,既然学习像什么书桌书架图书自然是不能少的,公社应该支持满足我们广大社员这种孜孜不倦地学习精神,怎么也得给我们几千册图书吧?”
    “这是娱乐活动室,社员们学习劳累后会在这里进行娱乐放松,什么乒乓球、桌球、扑克、象棋围棋跳棋五子棋走兽棋飞行棋登山棋…公社都得支持,要是能给我们一台唱片机电影放映机就更好了。”
    梁书记表面上乐呵呵的和蔼可亲,其实心里早骂娘了。
    给你们些桌子椅子就不错了,还想要沙发?我还没捞着沙发坐呢,暖壶水杯也要?是不是扫地笤帚也给你们预备呀?
    几千册图书?那得多少钱呀?没有!顶多给你们三百两百本,剩下的自己凑去。
    还有娱乐活动室?乒乓球、象棋倒是没问题,但电影放映机是什么鬼?
    张海也就是这么一说,他也知道公社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条件,能满足一半就不错了。
    果然,参观完毕,梁书记做了重要指示。
    “桌子椅子公社能给你们解决一部分,图书公社能给个几百本,一套乒乓球设备,象棋跳棋围棋什么的公社可以支持,唱片机也可以给你们一套,你们自己派车去公社拉就行。”
    至于其它他没提到的要求自然也就无声无息没什么希望了。
    参观完大楼,梁书记和大队干部在张海的陪同下去参观洼后的各项改革成果去了,什么鱼塘呀砖瓦厂呀机械厂呀大棚呀果园呀统统转了一圈。
    梁书记看得满面红光,精神焕发。
    毕竟这是他支持下的项目,弄好了可是大的政绩,眼见这势头不错。
    然后,中午在小队吃完午饭,饭后听取了张海对洼后小队的整体规划。
    “接下来我们的胶鞋厂也要开工了,往下我们还要开办塑料厂,纸箱厂,如果条件允许将来我们还会在因呐河和山后小队交界处的急水流地区建一个小型的水电站,彻底解决我们的用电问题…”
    张海所说的流域就在洼后和山后地界的交界处,这里有一段狭窄的河道,是水流最湍急的地段。
    万峰曾经无意中提起这里建个小型的水电站最理想了,不想张海这货竟然记住了,在今天也就吹出来了。
    张海原本是想让万峰也和梁书记接触接触,但万峰考虑到自己现在还是弱冠少年就没有同意,一个少年是不会引起大人的重视的,等过两年再说吧。
    第二天,为免夜长梦多,张海把砖瓦厂的三台拖拉机全部派到了公社,用一上午的时间把公社答应给的东西都拉了回来。
    包括三十套桌椅,乒乓球台几个还算完好的书架和大约三四百本各种书籍。
    经过一番布置,空荡荡的大楼里总算有了点东西。
    八十年代初,人们正是文化饥渴最鼎盛的时期,新华书店里经常会出现排队买书的景观。
    但公社这些图书一进入图书室,洼后的社员们像疯了一样地冲进图书室,废寝忘食的汲取文化营养。
    公社给的这点书是根本不够用的。
    万峰通过金关强让他注意废品公司,一但有什么旧书籍出现就帮着全部买下来,另一方面他也出资五百元小队出资一千五百元,在新华书店又买了两千几百册的各类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