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峰一口气吃了两个馒头和一盘子抄土豆丝。
    在姥姥家吃了一年半的苞米粥,肠子都细了,这一下吃撑着了,吃完饭都不敢动弹了。
    收拾完桌子,弟弟和妹妹就出去玩儿了,万峰陪着父母聊天。
    “儿子这回拿回来五千块钱,我放到下面的箱子里了。”
    万水长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说话音都变了:“多…多少?”
    “五千!”
    万水长的眼睛以一分钟一百多下的频率眨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峰儿,你那个服装厂一天能做多少衣服?”
    在经历亲人团聚后的激动以后,谈话也就开始向理智方向发展,诸敏此时想起了儿子说过的和媳妇开的服装厂。
    “现在一天连衣服带裤子能做二百多件吧。”
    二十八个在栾凤家工作的工人,加上四五个外包的加工点,每个人一天平均做六到七件衣服,一天二百多件不是虚假的。
    “那么一件服装能赚多少钱?”
    “刨除一切开销,平均一件一块钱吧。”
    裤子赚得少点,衣服赚的多点,一平均一块钱能多一点。
    诸敏就开始算账,一天二百件也就是二百元,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就按照三百天算就是六万多!
    诸敏又被吓到了一次。
    六万?这是多少钱呀?
    在千元户都没有见过的时代,万元是个非常遥远飘渺的数字,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万代表的是什么。
    “那你和你媳妇一年赚六万多?”
    “没有,我们从去年夏天开始干的时候就两台缝纫机,一开始一天就赚几块钱,慢慢的到十几块几十块,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才几个月而已,现在也就赚了几千块钱而已,这不都拿回来了吗。”万峰没敢说实话。
    诸敏长长出了一口气,还好,还没赚到六万。
    若是真的赚了六万,这多吓人呀!再说那么多钱可怎么花呀?
    万水长则一声不吭地在一边听着抽闷烟,他再想五千块钱到底是什么样子?

第五百一十九章 那些被剽窃了称号的东山人
    和诸敏一样在万水长的眼里儿子也有了陌生的感觉,他此时心里的想法是这样的:这是他儿子吗?
    亲生的吗?
    “今年冬天我不准备回来了,过年的时候我准备在洼后盖一栋房子,到时候咱们回去的时候好住。”
    “回去?我们能回去吗?”诸敏惊讶地问。
    当年她随着万水长来到这边疆之地后,从来就没想过有朝一日再回到家乡。
    因为异地搬迁在当时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这是一定的,八四年万峰的姥姥仙逝,母亲接到电报回家奔丧的时候见到了她小姨家的大兄弟。
    那时这个表弟已经成为红崖县土地办的一把手。
    土地管理办公室在八十年代中期可是很有话语权的单位,就是他通过关系把万峰全家弄回了红崖,落户在将威大队。
    这一世这一切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不过万峰现在不能剧透这事儿,但是房子他是一定要盖的。
    他没有户口在洼后盖房子就只能通过栾凤了,栾凤家的面积已经不能满足服装厂的生产了,趁着现在宅基地管理的不是那么严赶紧弄一个大点的地方盖厂房,只要把房场留出来,将来回来的时候盖也行。
    万峰伸了个懒腰站起来:“我要出去走走,看看四十二连的样子。”
    说完就走出家门来到房后的大道上。
    四十二连的格局还是很规范的,全连队一共有六排房子。
    万峰家房后的这条大路由东向西在屯子中间穿过,把屯子一分为二,道北三排房道南三排房。
    此时万峰就在屯子的中间线上西行。
    脚下的路被刮道机刮的溜平,但还没被压道滚子压,显得有些松软。
    每年的这个时候连队都是要修道的,因为再过几天就到收割小麦的时候了。
    小麦在东北有种在冰上,收在火里的说法。
    它的播种期通常在四月初,四月初的北国土地根本就没完全化冻,只有地表一层解冻,有些背阴头的地方还有未融化的积雪。
    小麦就播种在这种环境下,播在冻层上,这就是播在冰上。
    而每年八月则是小麦的成熟前,也正是天下火的时候,因此才有收在火上一说。
    到了收获季节道路自然要修一番的,当然不局限于修连队里的路,而是所有的路都会修,不然粮食在地里怎么能拉回来。
    小麦收获季节是连队最忙碌的时候,不但双职工家庭的职工忙,就是单职工家庭的妇女也会到连队当临时工。
    万峰家就是单职工家庭,母亲不是在职职工,每年也只有这种时候才会到连队挣一天一元多钱的工钱,为家庭多赚点辛苦钱。
    不过今年万峰不准备让母亲去干这二十几天的临时工。
    二三十块钱出那个鳖力呢!在家养身板多好。
    万峰家在屯子东头,到西头直线距离在三百米左右,道南的最西头是连队场院,而道北的最西头则是连部。
    连部就坐落在道边,红砖到顶青瓦盖头,是四十二连最雄伟的建筑了。
    整栋建筑一分为二,一半是商店一半是连队的办公室。
    可惜此时的商店已经关门了,否则万峰会进去看看有什么需要的东西。
    连部的对面就是四十二连的场院,占地近万平的水泥地面。
    过几天小麦收割回来就会在这里进行晾晒扬场,然后装袋运到思吉屯粮库,沿水路运走。
    连队再往西就没有人家了,隔着一条土路和一块开阔地后也是一片广场,那是机务连的场地。
    场地里都是连队的各种机械,五骅犁、缺口耙、镇压器、播种机收割机拖拉机什么的都在这里。
    就在这个广场和连部之间的这块开阔地上,矗立着两副木制的篮球架子。
    其中的一付已经歪斜,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
    而另一付还算标准的篮球架子下,小到十多岁大到三四十聚集了超过几十人,球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精彩不足但激烈有余的球赛。
    四周围着的都是看热闹的人。
    每到夏天,这里就是四十二连男人们聚集的地方。
    上一世万峰也在这块球场上挥洒过多余的精力和无数的汗水。
    这里的比赛是没有时间限制的,随便换人,球场上谁要是跑不动了就下场换一个人上来,等到球赛结束的时候球场的人都不知道换了几茬了。
    万峰静静地站在场边看球场上的人比赛。
    球场上的人他不都认识,还真有两个不认识的人。
    这不是记忆出现问题遗忘了,而是真的不认识,别说球场上就是身边这些看热闹的人他也有几个不认识的。
    看来重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还是有出现变化的地方。
    球场里他最认识的人就金兴斌了,就是蒋明念叨着冬天要来打猎找的那个老金的大儿子。
    金兴斌和万峰同岁,但是可比万峰高多了,这货现在的身高就超过一米七,再过两年身高更是达到一米八一,他是未来四十二连篮球队的中锋,曾经入选了红色总场代表队。
    不过现在他的球技很一般,也就处在入门的阶段,还时不时会来个两拍走步什么的。
    当金兴斌又一次四步上篮后,万峰忍不住嘿嘿地笑了起来。
    万峰还在嘿嘿笑的时候,一个十五六岁左右的小子带着几个小孩来到了万峰的面前,语气轻蔑地问:“你就是万俊的哥哥?”
    万峰扭头看了对方一眼,麻痹的又一个不认识的,不过这家伙身后的几个小孩万峰倒是认识,都是那群东山人的后代。
    四十二连里有超过一多半的人家是当年闯关东的时候从东山省来的。
    当年他们有个统称:东山棒子。
    可几十年后剽窃成性的某国人在剽窃了端午祭李白等的出处后竟然把棒子这个称呼也据为己有了。
    这让东山省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打从某国把这个称呼申请了专利后,就再也没人叫东山省人是棒子了。
    这些人很团结,有什么和外来群体发生摩擦的时候,通常都是一致对外的。
    万峰现在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群体。
    …

第五百二十章 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东西(五更求订阅)
    万峰点头:“我就是,有什么事儿吗?”
    “今儿下午你弟弟可是牛笔坏了,见谁都说他哥回来了,我还以为你有多了不起呢。”
    “这有毛病吗?我弟弟说我回来好像没什么错误呀?”
    “哼!不要以为你回来了,我就不敢揍他,他要是惹到我弟弟我一样揍他,你还没到我肩膀高你最后也老实点,小心连你一起揍。”
    万峰当即就郁闷了,麻痹的老子才回来连人还没认全,这怎么就有找上门要灭老子威风的了?
    四十二连啥时候出过这么一个货色了?
    再说老子干嘛还没到你肩膀高?已经到你耳朵下边了好不好?
    “你谁呀?我好像不认识你吧?”
    “记住我的名字,我叫单果魏。”
    单果魏?这谁起得名字?起得没有一点乡土气息。
    这个人和这个姓氏在万峰的记忆里没有一点痕迹,这说明这是一个在他上一世的世界里未曾出现的人。
    “我记住你的名字了,没事儿了吧?”
    “到四十二就老实点,四十二是我们的天下。”单果魏留下一句话转身带着他那帮鼻涕拉瞎的人走了。
    我们的天下?你们是谁呀?
    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老子现在不和你们一般见识,真要是惹到了老子打得你们满地找牙。
    万峰摇摇头重新把目光对准球场。
    金兴斌这一回更过分了,四步蓝已经满足不了他青春的欲望了,这回干脆来了一个五步蓝!
    这是特么打橄榄球呢!
    万俊不知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哥,大眼皮他哥找你干啥?”
    “没干啥,说要认识认识我。”
    “哼!大眼皮仗着他哥厉害经常欺负咱们这里后来的。”
    “不和他玩就完了,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哥,你能打过大眼皮他哥吗?”
    “你问这个干什么?”
    “你要能打过他哪天就狠狠揍他一次,他打过我好几回了。”
    “别急,会有结果的,连队里还有谁欺负过你?”
    “杨善军,他仗着比我大也老欺负我。”
    杨善军?这特么有是谁呀?
    “好,哥知道了,去玩儿吧。”
    万俊歘歘地离去了,但一分钟后又转了回来。
    “哥!明天去钓鱼呀?明天金兴斌、钟毅祥、许金国这些从晨清来的人都去钓鱼,咱也去呗?”
    弟弟念叨的这些人都是和他们家一起从晨清过来的。
    “去哪儿钓鱼,江边?”
    “去三岔,钓鱼都在三岔钓。”
    三岔万峰自然是不陌生的,它是龙江的一条支流,支流在这里的俗称叫江岔子,当年万峰去钓过很多次鱼。
    三岔不宽,四五米宽两三米深,每到夏天这里就是大人钓鱼和小孩玩水的天堂。
    万水长也喜欢钓鱼,小时后经常带着万峰四处去钓鱼,他就是这样喜欢上钓鱼的。
    不过明天万峰不想去,他明天还准备给栾凤去信呢。
    “你自己和他们去就得了,我明天还有事儿。”
    “有事儿后天再办呗,咱家都好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这个理由不错,只是没吃过肉和钓鱼有什么关系,鱼肉又不能当猪肉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