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天四十二都知道老万家大儿子领了个非常漂亮的媳妇回来了,在这一代找不出第二个。
    这话没有一点虚假完全属实。
    这不一定说栾凤长得好看,实在是这地区的人太不出奇了,这和水土有关。
    这一地区可能是国家最严重缺碘的地区,人缺碘能长成什么模样万峰是非常清楚的。
    沿江公社这一带的人最常见的病叫大骨节病,通俗点就是骨节长得比较粗大,骨节长得不成比例的粗大自己就会影响身体的成长,所以在这一代腿瘸的,手臂伸不直的,手脚身材不成比例的比比皆是。
    很多人的手手掌是正常的但是手指头就好像只长了两节手指,短了一截,这是最普通的症状十个本地人有五六个都是这样,不分男女不分年纪。
    由此你就能想象的出这里的人是什么形象了。
    十几年后国家弄得加碘盐对这一地区的人是有巨大作用的。
    不过那时万峰一家已经回到红崖了,加碘盐对他们而言没半点鸟用。
    因为沿海地区是最不缺碘的地区,海里无数的生物都是含碘丰富的物种,哪里需要什么加碘。
    栾凤模样周正身材高挑,打扮的在稍微时髦一点,在这里简直就像仙女一样。
    万峰绝对没有炫耀的意思,但是也总不能在家里憋着吧,栾凤可不是能在屋里憋住的人。
    四十二就村中一条主街道,万峰家就算是村子的东头了,走到最西头也不过三百米,两个人并排前行。
    那时候情侣出门不能挽着手臂不能牵手,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尺以上的距离,这叫一个别扭。
    不一会功夫就走到了西头到了连部。
    看看合社开门万峰就和栾凤进了商店。
    三月初的龙江是人们最后清闲的时候,再过十多天人们就要开始播种小麦了。
    清闲的人最爱的去处就是商店了,或是坐在商店里有限的凳子上,或是坐在水泥柜台上,点一支烟打二两酒或声若惊雷或慢声细语地东家长西家短的聊斋。
    万峰和栾凤走近四十二连合社的时候里面就是这样的局面,在他们进来后这些声音也随之消失。
    万峰向熟悉的人微笑打招呼,对不认识的也报以点头,然后走到柜台前。
    两人看了半天买了几瓶酒买了几条烟再就是买罐头饼干蛋糕这些东西了,还买了两包茉莉花茶,不买这些还能买什么?
    这些东西栾凤坚持她掏钱,一共也不过花了三十多块钱。
    万峰拆了一盒烟撒了一圈并且给那几个喝酒的人结了帐然后就和栾凤走出了商店。
    看着抱了一堆东西根本没花多少钱。
    “你们连队地方还没咱们洼后大,也没啥溜达的呀?”
    “这里有什么地方溜达的,要是夏天带你到江边去看看毛子,现在连毛子也看不到。”
    “那还是在家待着吧。”
    现在这个季节红崖已经冰雪消融大地准备吐露生机了,而这里依然一片耀眼的洁白。
    再过几天才能开始化冻,一化冻要有半个月道路泥泞的日子,当道路干爽也就到了播种小麦的时节了。

第六百零六章 苦难的人
    弟弟妹妹都上学去了,家里就剩下万峰栾凤和母亲。
    万峰给母亲描诉了自己盖得大房子。
    “你真得把房子盖起来了?”
    “是呀,我不是说回去就盖房子吗,在西沟里的南头,一共盖了十间房,姥爷家五间咱家五间。”
    万峰详细地介绍了房子的位置走向和结构。
    “现在我自己在里面住,左右厢房服装厂在用,还有妈!你对栾凤还满意不?”
    在栾凤出去上厕所的功夫万峰问母亲。
    诸敏一脸的笑容:“满意满意。”
    “真的满意?”
    “当然满意了,我觉得你配不上人家。”
    “妈,你这叫啥话?你这是涨敌人的志气灭自家人的威风,您儿子可不是一般的人。”
    “好好,我儿子能配上人家这总行了吧?”
    “那我回去让我姥爷出面找媒人到栾凤家提一下,我们也不能老这么不清不楚的。”
    诸敏想了一下点头:“你们回去的时候我带封信给你姥爷,让他找媒人去办一下,如果可能就让你姥爷操办一下给你们定个亲。”
    “定亲就不用了,你们没在跟前定亲也不好看。”
    “咱这不是情况特殊吗,你姥姥家那得风俗就这样光提媒了不定亲也是不算数的,先把亲定下等过几年到了岁数就把婚结了。”
    再过几年渤海一带就开始流行晚婚了。
    万峰不知道为什么渤海地区过两年会流行晚婚,好像国家也没有强制性的措施,反正渤海这地方在八八年后就开始实行晚婚了,先是二十五岁然后人们结婚的年龄越来越晚,最后都整过三十了还不着急。
    等万峰到二十岁的时候渤海正好开始实行晚婚。
    上一世万峰就被耽误到二十六七岁才结婚。
    “还有,人家晚上要住在一起,你非跟着凑热闹,你是亲妈不?”
    “现在就想住一起?还能要点碧莲不?”
    “我们也不想干什么,就是想在一起聊聊天啥的。”
    “我会信你的邪才怪。”
    万峰唉声叹气。
    吃过午饭万峰又带着栾凤去了一趟大林子学校。
    “这就是你将来要在这里念书的学校?”
    “嗯!冬天我回来的时候会在这个学校念半个学期的书,然后就去上高中,明年夏天我会去布局一个买卖,并且在同一时间布局另一个大买卖,而在这期间有可能还要到南方去干一冲大买卖。”
    万峰所说的这三次商机其中两次集中在八四年和八五年,另一次要晚两年,两次在北方一次在南方。
    这三次买卖他若是成功,下辈子就算是不吃不喝也吃穿不愁衣食无忧。
    “啊!还得去南方呀?听说南方的女人都是小家碧玉…”
    “想什么呢?妈同意咱们回去就定亲了,她让姥爷做全权代表,以后不许再胡思乱想的。”
    “真的?”栾凤跳了起来,给人一种迈步从头跃的错觉。
    “干啥!要飞呀?我妈说了,等定完亲到三十岁的时候就让咱们结婚。”
    “啥!三十岁?到那时我都…你又瞎掰了!”这一回栾凤上当到一半儿的时候清醒过来。
    “哈哈哈!”万峰哈哈大笑。
    不幸的是刚弄出三个哈字,肋下就传来疼痛的感觉。
    你说这事儿邪门不?他穿着棉袄竟然也阻止不了栾凤的绿山之爪,女人难道都是天生自带拧人的神通?
    晚上万峰的家里依然聚集了不少人,不过这回不是来看人的了,人昨天和今天都看到了,这回都是来看电视的邻居。
    当时四十二连一共有七台电视机,每一个有电视机的人家到了晚上都是人满为患。
    当电视剧演完的时候,万峰陪着栾凤上厕所,然后就再次进了小屋。
    万峰打定主意,今晚不管妈怎么说,他是坚决不到大屋去睡了。
    不过今晚当所有的人都走了后,母亲并没有让他到大屋去睡,好像忘了这事儿一样。
    “妈,我们不到小屋去睡觉了?”万芳不明觉厉地问了一句。
    恨得万峰有掐死她的心思。
    “睡觉!明天不上学了。”母亲一声怒吼。
    栾凤在炕中间划了一道线:“过界你就是畜生。”
    万峰楞了一下,同志!咱不玩这套好不,你想让老子畜生不如呀?
    万峰不想当畜生,但更不想畜生不如,经过三秒钟的思考还是畜生不如的好。
    于是,某人一点没犹豫地钻进了栾凤的被窝。
    “我那边冷。”
    栾凤的身体火热:“鬼话,相隔不到一尺远你那边就冷了?”
    “真滴,不骗你,骗你你就是小狗。”
    “滚出去!”
    既然都畜生不如哪里还有滚出去的道理。
    棒槌这个东西有两层含义,一种通常指民间浆洗衣物用具多木制,圆形、长约二尺,一端粗,便于槌衣,一端细,便于手握。
    另一种含义和低能儿缺心眼有关,通常用来骂人。
    此时,在万峰和栾凤之间,棒槌代表的就是第一种意思,又不近相同。
    主要是现在没衣服可锤。
    以前万峰都是用温度计来代表某一种东西,但是后来一想温度计比牙签粗不了多少,明显不符合实际就改用比较形象的棒槌来代表。
    虽然没有棒槌那么长,但是粗细还是要超过棒槌的。
    不过现在农村洗衣服基本也不怎么使用棒槌了,就像栾凤对棒槌就基本陌生的,于是为了掌握使用棒槌的技巧,栾凤就用了很长时间用来熟悉棒槌的特点。
    直到某人都睡着了她还在乐此不疲。
    第二天万峰认为这不是好事儿,棒槌的真正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反而被人家虐待的够呛,回去他打算找人做个真的棒槌让栾凤熟悉,免得被撸秃噜皮。
    闻听坏蛋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栾凤笑得差点岔气。
    “我还是觉得假棒槌比较使用,真棒槌比较没有温度,像死物一样。”
    你看这事儿弄得还麻烦了,这还赖上了。
    人家都是喜欢真的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到了他这里真的反而不受欢迎了呢?
    万峰欲哭无泪,苍天呀!大地呀!你们快来救救我这个苦难的人吧!

第六百零七章 历史厚重的道外
    到第三天,万峰自己去了一趟大林子李长河家,主要是感谢李长河对自己弟弟妹妹的保护,当然借口是看看李长河的老子。
    万峰花了几十块钱带着重礼,中午就在李长河家吃的便饭,喝了不少酒。
    吃完饭腾云驾雾一般地回来了,到家躺到炕上就呼呼大睡。
    栾凤这几天收获不小,学会了蒸馒头做面条面片汤。
    只不过她掌握不好用面碱的多少,蒸出的馒头带着不少黄点。
    母亲把栾凤蒸出的馒头差点吹成早年进贡皇宫的贡品,对碱大了这事实视而不见。
    “这碱大了!”万峰忍受不了母亲盲目的吹嘘,忍不住说出了关于馒头的真相。
    “谁说碱大了?比我蒸的好。”
    这不是瞎说能听出来吗,老妈你是原则和立场呢?
    万峰把馒头上的黄点剥掉,专门吃不黄的地方。
    吃饭的时候栾凤就偷偷地挠万峰的脚心。
    万峰就看着栾凤用挠完他脚心的手拿馒头吃饭,他故意不提醒她他好几天没洗脚了。
    嘎嘎!
    两人在家住了五天,第六天要启程回去了,算上来时在路上的三天,他们已经离开洼后十天了。
    这一次万峰的母亲和父亲送出了很远,一直送到大林子地界才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
    早晨六点上客车到吴县客运站,八点坐客车去向龙镇,到了龙镇又马不停蹄地上了火车。
    早晨他们还在四十二队,下午三点多他们已经在通向哈宾的火车上了。
    第二天早晨他们在哈宾站下了火车。
    这趟列车有点晚点,原本应该六点半左右到哈宾站,现在已经七点多了。
    虽然三月中旬的气温已经回升了不少,但早晨依然还是气温凛冽。
    哈宾的大街上已经过了上下班的人流,不过依然有不少人行色匆匆。
    蒋明现在可不行色匆匆了,不但不行色匆匆早晨连早餐都不做了。
    此时正在自家的院子装模作样地锻炼身体,一抬头就看到了走来的一对男女。
    “握草!你们两个怎么来了?我说今天早晨我怎么右眼皮老跳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